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正見中之王(見)
大家都是有邊見的。什麼是邊見啊?執有、執無,這是有無邊;執好、執壞,這是好壞邊。還有長短、是非、得失、空有等等很多種邊見。凡是相對,都有兩邊,都是邊見。邊見就是凡夫的相對之見。什麼是執著?盯在一樁事情上放不下、脫不開,就是執著。什麼是遍計?就是普遍地計度、算計,沒一樣東西放得下,樣樣都要。這就是法相宗所講的“遍計所執性”。六道輪回的凡夫個個都是如此,沒有一個凡夫不計較。有的人嘴上說,這個他不要,那個他不要,別信他,其實他樣樣都想要。“魚,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魚和熊掌他都想要。他如果說,有一樣東西他不要,那是他明知“不可兼得”罷了。其實,皆不可得也!唉,都是普遍計著啊!我們修行人就要把這些東西放下,一切放下,放不下不行!放下就是超離,“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正見中之王”,這樣做,才是正知見,才是見中之王。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與我們的本性相應。“見”,就是要識得我們的本性,要識得我們的本來面目。你不這樣“見”,怎麼能夠識得本性呢?要把一切邊見、執著、遍計,統統放下,統統遠離,統統超越,才是真正見中之王。
修,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方為真正修中之王(修)
見、定、行,剛才講的是“見”,現在講“定”。定就是“修”,“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方為真正修中之王”,自心明體,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是光明無量、智慧無窮的,所以叫明體,光明就在我們的本體上。必須絲毫不散亂,絲毫不為外境所引誘而離開自性本體。如果跟著境界跑,胡思亂想,那就散亂了。要時時刻刻在本性上看得真切,保持得住。這樣才是真正修中之王。我們大家都是習慣於跟著境界跑,跑了十萬八千里後才曉得:哎喲!我怎麼跟妄念跑那麼遠啊,拉回來!可是已經覺得太遲了。禪宗裡有句話:“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警惕覺照,不隨妄念轉。如果跟著妄念跑了很遠、很久了,你才知道,那就不好了。念儘管起,但一起我就能看見它。一看見它,不理睬它,就照破了。照破就是毫不散亂,這才是真正修中之王。
行,必安住於自心明體,無作無求,方為真正行中之王(行)
行,就是行持。怎麼樣行持啊?“必安住於自心明體,無作無求,方為真正行中之王”,這裡又一次提到自心明體。必須安住在這個光明無量、智慧無窮的本體上,“無作無求”。無作,就是不要有意做作,一切任運隨緣。有人在修法的時候,不去如法地修,總是自作聰明地加點什麼東西上去,這就是有意做作。無求,就是對什麼都不追求。不求神通,不求入定。越追求入定,就越入不了定;越追求神通,就越不現神通。因為你起了妄念,遮蔽了心光。要“無作無求”才對,這樣才是“真正行中之王”。若不這樣修行,縱然努力修,也不能成道;因為,你不知道自心明體是什麼,就象用沙來煮飯一樣,終不能成就。先要知道自心明體是怎麼一回事,再保護這個自心明體。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觀照也好,目的都是保護這個自心明體。這是先決條件,非常重要。這樣用功,一定能成就,故稱“行中之王”。若不知道自心明體是怎麼一回事,則盡是盲修瞎練,總歸是在外面兜圈子,達不到中心,終究不能成道。
若言果道,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無所住,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諸佛,方是果也(果)
恒河大手印一直強調“見、定、行”三要,這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證成聖果。見定行只是手段,證成聖果才是目的。“若言果道”,若要說怎麼樣才算證成聖果,“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聖也好、凡也好,上也好、下也好,涅槃也好、生死也好,這些都是我們的妄心分別。我們本來就是佛,本來就沒有離開大道。我們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還有什麼聖和凡、上和下、生死和涅槃呢?究竟處沒有這些相對,你還希求什麼呢?真正證到了本體,就無聖無凡,聖人、凡夫都是一體,都是本來的光明自性。既然無聖無凡,還有什麼上下呢?也就沒有我在上、你在下,或者你在上、我在下;沒有貢高我慢,大家平等一如,上、下本來就不可得。涅而不生,槃而不滅,本體從來就不生不滅,還有什麼涅槃可言呢?既然沒有涅槃,又有什麼生死呢?所以說本來就沒有生死,再說個了生脫死豈不是多餘!一切都根本沒有,還追求什麼?所以說“皆無希求”。
“無所住”,真正的涅槃是“無所住處涅槃”。我們以前講過,涅槃有四種:一自性涅槃。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心,它本來不生不滅,本來涅槃。二有餘涅槃。小乘聖人所證,還有變易生死未了,故稱“有餘”。三無餘涅槃。變易生死也了了,一切東西都沒有了。這是小乘教中佛所證的涅槃。四無所住處涅槃。佛也不可得,這才是真正涅槃,所謂“生死涅槃等空花”者是也。至此,什麼東西都可以有,什麼地方都可以在,無所不有、無所不在,“從來真是妄,而今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無所住,連涅槃也不住,那就處處可住了。我們前面講過,圓寂後往生什麼地方啊?西方極樂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還是兜率內院?“應無所住”,有所住就錯了。佛根本無相,一切隨緣,恒順眾生,跟眾生滾,什麼地方有緣,就到什麼地方度眾生,沒有一定的處所。地藏菩薩就不生淨土,而是在地獄裡度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你以為地藏菩薩沒有成佛嗎?你以為地藏菩薩不在淨土嗎?其實,地獄本來就是空的,地藏菩薩早已成佛,時時處處都在淨土之中。在眾生看來,是地獄,因眾生有地獄心(貪嗔癡熾盛之心)之故。地藏菩薩沒有地獄心,處處都是淨土。
“無所住”,就是“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隨一切眾生之緣。眾生在天上,我就到天上;眾生在地獄,我就到地獄。上天也好,入地也好,本性是不變的。上天也不多一分、清淨一分,下地也不減少一分、污穢一分。比如金子,隨緣打成戒指、打成項鍊、打成鐲子,隨緣變不同形相,但金子的本體不變,金子還是金子。不變隨緣,金子本體雖不變,但形相可以改變,這正是妙用,真心具足無量妙用。隨緣不變是本體,不變隨緣是妙用。“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寂然不動,本體是寂然不動的;照,照了萬法,能照萬法就是妙用。這也是講本體和妙用。我們前面講過覺照,時時要覺悟、警覺,不要跟境界跑。到後面覺也不要了,還有覺在,就是有作為。要無作為,才稱“無為”。功夫成熟了,不用提起覺照,自然覺照。不提覺照,就是寂;自然覺照,就是照。這就是“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呢?儘管起妙用,本體仍是如如不動。功夫到這裡才算到家,還有覺照在,那就還沒到家。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這樣,總是要經過提起覺照的階段。要覺照、覺照、再覺照,把它照熟了,就象人在空氣中,忘記了還有空氣。“如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渾化相忘了。
象諸佛一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象諸佛一樣,“寂而恒照、照而恒寂”,這就是等同諸佛。“等同諸佛,方是果也”,這樣才算得上證果。我們開始用功的時候,就要知道本性是什麼。知道本性之後,要時常觀心、時常覺照。這樣作功夫,就能證成佛果。若不覺照、不作功夫,怎麼證果呢?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生下來就成佛的人是沒有的。因為他的無明還在,總是著相。嬰兒一有知覺,就知道身體要緊,他也是私心蠻重的。他有東西,也不肯給你,你如果拿他的東西,他就哭鬧。這都是無明之故啊!所以,要證成道果,就須從開正知見起步。第一步,“啪——”,打開本來了,啊!這是我的自性!第二步,時時處處用功保護它。第三步就是證果。你們今天果真能認取自性,再去念佛,必然得大受用。這時念佛跟從前念佛不同了。從前念佛不知道“念”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向西方追求。現在明白了:噢!這聲聲佛號是念我的自性,使我自心清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自心的污穢都掃除掉,把自心的執著、煩惱都連根斷除,那你念佛就得真正受用了。所以,開正知見非常重要,“見”為第一。“見”正了,才能得正定,這時修法才算是正行。
行人心馳緣觀,真體不露
修行的人,我們在修行啊,假如心散亂了,就跟著我們所住的觀走,緣觀就跟著我們所觀的走,譬如我們觀這個日輪,就時時刻刻盯著個日輪,觀月輪,我們要時時刻刻地觀那個月輪,則真體不露。為什麼真體不露呢?因為你有相啊,你觀日輪,日輪觀成功了,是不是就證體了?還不是!為什麼?還有日輪在呀,所以觀相的人,觀成功這個相之後,要把它這個相啊,放大,大,大,大,大到無邊了,這個相就沒有了。反過來,再把這個相啊,縮小,就把日輪觀,這個日輪縮小,小,小,小,小到點毫也沒有了,那就空了,破相才能見性。所以,假如還是有一個相在呀,不究竟,沒有見性。我們有個比方啊,譬如身上生了很多瘡,我們經過醫療用藥,把很多瘡聚到一個,身上其餘瘡都好了,就還剩一個瘡,那麼這一個瘡還是毒啊,還是病啊,要這一個瘡也沒有嘛才行啊。所以,我們有相觀,那就是比無相觀的人多跨一道門,必須觀成之後,把這個相再化空,才能見到真體,所以心馳緣觀,就真體不露了。它這無相觀,這個無相密法,所以是高深密法,說它是心中心啊!
離緣而緣,離修而修,是名善巧觀修
所以必定要離觀而觀,就是我們所觀哪,沒有東西,不執著那個東西,心都空淨,離緣而緣,離所緣而緣,這就是一切境界呀。緣是緣境啊,緣物啊,就是所有事物,我們儘管做,而等於沒有做,離修而修,哎,我們儘管用功修,不著相修啊,這才真修啊。只要這樣子修呢,才叫做善巧修觀,所以我們要善巧修,就儘管修啊,也不能執著得很。就像現在做氣功的人,守了丹田,守得很緊,哎,他不曉得你用功啊,你要似有似無的,你用功把這個精氣神都聚得很緊,將來啊,肚皮上結個大硬塊,氣也不通了,所以現在做氣功人常常有偏差,
就是他沒有善巧修。所以,我們修的時候,應該不要執著,似有似無,那麼就能夠真體顯露了。
無住而住,是名善住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就是我們一切時,一切處不要住著,不要心有所住啊。無住而住,是名善住。不要住著,無逝而逝,名善逝。逝是逝水呀,就像水呀,消失了,流過去了,就像過去的事情啊,讓它過去,不要再抓住它。噢,再回味一下,回憶過去做了什麼好事,心裡開心了,過去犯了什麼錯誤,心裡煩惱了。哎,不要去想那個煩惱了,就過去心不可得,過去事情都不可得,過去就過去了,就沒有了,不要再去回憶了,煩惱了,這個是名善逝,這個逝。哎,這善巧方便了。
無成而成,名圓成
我們要成道,成佛啊,實在是無佛可成,無道可證,才真正成道, 真正成佛。你有個佛可成,就有相了,就不究竟了,不是圓滿成就了。 所以圓成是圓滿成就,你不圓滿了,我們說:無佛可得。你們不要嚇得怕,說:哎呦,佛也不可得,是不落空了?不是的!它有靈妙真心,它是沒有相可相的,無法可形容的,說名為佛,也是假名而已哦,
無名可名麼。
無證而證,名為實證,如是方名大圓滿菩提佛道
所以,沒有什麼果來證得,你證個什麼?唉,心真空淨了,這才是究竟了。你說我證道果了,神通發現了,你住著了!你要成魔了!魔與佛就差這麼一點兒,佛就是究竟,一切都光淨,不可得,無有絲毫法可得。魔呢?就是有法可得,有果可證,有神通可得,著相之故。
這真正證,實證道果了,是無所證也,這稱為究竟法。它必定這樣子,叫大圓滿菩提佛道。哎,這是圓滿了。所以密宗有另外一個大圓滿修法,它就是方便法。密宗呢,方便多,是方便善巧。禪宗呢,禪宗是開悟之後,就靠自己,勤于綿密保任,保護自己的這個靈性,在一切境界當中鍛煉,把習氣消光。而密宗呢,就是有善巧方便的法,所以這個大圓滿啊,就心中心法,就是徹卻見,另外一個就是這個妥噶。妥噶法,就是身化虹光,稱為大圓滿究竟法,這時候要修這個法是另外傳授的。
身安住,如須彌山。心澄寂,不為外境所牽
我們用功啊,時時刻刻地要安住在如須彌山一樣,身體啊不動搖,不在那亂動。這不是說我們也不走路,也不工作啊,不是這樣,是我們的心啊,一點兒不動,手腳雖動,而心不動。心澄寂不為外境所牽,我的心啊像水一樣,清潔得很,一粒泥沙都沒有,就是澄寂,不動搖,不被外境所牽。不要什麼境界來了,心就亂動,人家說你好啊,拍你的馬屁啊,你高興得不得了;你讓人家造謠言,侮辱你啊,你就煩惱光火得不得了。那都不行的,哎,他說你不好,你自己要檢討,檢查我是否有這個過失?聞過則喜呀,改過自新啊,是吧?我沒有這個過失,哈哈!一笑置之。嘿嘿!現在這個社會呀,嫉妒的人很多,所以有,我們要改;無,來勉勵自己,不要犯這個錯誤,不要為這個境界所牽連、牽動。
隨處可修
這個什麼地方都可以修行啊,不是一定要住在深山裡面啊,但是初用功人,必須要有個安靜的境界,沒有一個清靜的、寂靜的環境來修啊,是不容易安詳入定的。老用功人呢,要鬧市就是深山,應該在鬧市裡鍛煉自己,光是處在深山修啊,一遇鬧市就不行了,還是不行。
我們要動靜一如,就隨處可修,假如初用功人,他得不到安靜的環境怎麼辦呢?那麼就不修行了?也不行,也要勉勵自己,鍛煉自己,因為你沒有這個安靜的環境嘛,沒有辦法,你只好在這個亂的環境中鍛煉自己呀,勉勵自己用功啊。所以是隨處可修,要是說你等到有安靜環境再修,那你等到幾時啊?等到老,等到死了,也不成功啊,所以 這裡要看自己了。
如處安身不安,處靜心不靜,則徒然矣
假如,你身體是住在很平平安安的地方,很清清靜靜的地方,你還身不安,處靜心不靜,這個境,這個環境啊,很清靜了,你心還是不平靜,還是在煩惱,身體還在亂動,心亂了,就身動了。心假如真清淨啊,身就不亂動了,所以身心啊,就看你怎麼樣子用功,哎,假如你在這個安靜的地方,清靜的地方,你還是不能靜,你這個就徒然了,你用功也用不上去了。
坐時目之睜閉皆可
我們打坐的時候用功啊,這眼睛啊,還是睜還是閉呢?其實都可以,眼睛睜著,就是垂簾,開一條線,平時打坐都用這個辦法,如果坐到相當時候它要閉了,就閉好了,讓它閉,不必勉強一定要開著。有人說:哎呦,閉的時候光就不見了。不對,這光啊,不是一定要眼睛開著才發,是你只要心真清淨了,心開了,光就發出來了,不是說眼睛開著才能發。而且發光呢,固然眼睛也能發光,但是我們後面,不是眼睛放,所謂就是玄關一竅,就是我們這個兩眉當中,在這個眼睛能會放光,這裡有個眼睛嘛,外科醫生解剖大腦時就看到,說頭腦裡面還有一個隱隱的眼睛呢,所以,這裡也會放光,乃至於我們全身都能放光,腳也放光。噢,哪裡不能放光啊?通體是光,不一定是眼睛,就看你的心淨不淨了。眼睛開,睜著、睜開也可以,眼睛閉著也可以,所以一般都是開一線,而慢慢地閉了,反過來,假如你心亂坐了,就是你八識種子,被這個般若火熏得翻動起來了,這就心亂了,那時候你眼睛要睜開,大聲持咒,就把這一段翻動的亂境度過去了。還有你打坐,坐得要睡眠,昏睡了,昏沉了。哦,那眼睛要睜開,高聲念佛或持咒,把睡魔打退,這時候要這樣做。
若心未善安整,則睜閉皆非
他就說了,假如你的心沒有很好地安定下來,沒有離開散亂,這個整,就是我們是離開散亂。這是對立,相對治,不散不亂那是修整,假如你不安定了,不平靜了,沒有整頓好,那麼你眼睛啊,睜也不對,閉也不對,因為你心亂哪。反過來說,你心真定了,睜也好,閉也好,這才是用功的辦法。
任運而住,心無修整。散亂及無記不修整,則又非是
這句話說,任運而住。這個運啊,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運氣,運道, 哎呦,你的運氣好啊,碰到什麼好的事情啊;你的運道不好啊,碰到都是不如意的事情。任運,為什麼這有任運呢?這都是過去世所造的業障啊。所以,有好運有壞運哪!任運者,就是我們心安理得,為什麼我這個運氣不好,而別人的運氣好呢?你是不是就忌妒他,而眼睛紅而污蔑他呢,那都大錯誤了。你的運氣不好,這是過去世做的事情不好,是造業之故啊,來今生受報,所以“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個運,就這麼樣子來的,但這個運,也會變的,不是死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啊。它這個因果關係,你只要多做好事,造善因,就把過去的罪果、惡果啊,變化了,變過來了。所以,我們現在呢,就隨著自己的運氣吧,任者就隨,隨便它吧,它有好運,是我過去的世善因,我今生要格外珍惜,更多做好事,那麼你這個善運就更善了,就更長了。假如我的運道不好,我就怨報,在這裡做壞事,那你更壞了,所以我們這個運呢,雖然有好壞不同啊,但徹底講來,它是沒有,是空的,善也好,惡也好,都不可得,你真心空,我咬咬菜根也是好的,你真心裡不空啊,哎呀,你這裡吃山珍海味呀,也是不安定,也是不好。
一聲“呸”,萬緣放下,即保持本妙明淨之常照體,不應更有任何分別觀察。
萬緣放下,只要一聲“呸”,那麼一切就停止了,所有的一切念頭、妄想,都一切放下了,我們要萬緣放下來,就是在妄想紛多的時候,哎呀,趕快地要停止嘛。這個方便法就是“ 呸”這一聲,這一聲很起作用的,密宗的密法要訣,就是一個重要的口訣,我們迎頭一棒,就把這個妄念打斷了,那麼,一切放下之後,這個妙淨明體就現前了,你就保持這個妙淨明體了,不能再引起什麼這個妄想,那個雜念多端,一切都是空無所有,你想什麼呢?一切都不可得,凡夫啊,就是因為無明,把這個空假的東西啊,都認為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執著了,不捨得,造業受報。現在我們既然明瞭了,這一切事事物物都如空花水月不可得,你還想什麼呢?
“呸”一聲,就是迎頭一棒,就把它打斷了,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口訣,我們經常在行、住、坐、臥,當中都用得著的,就用這個辦法,這一字訣,其他的辦法都不要了。所以大手印就是說:無修、無整、無散亂,就是用這個一字訣。我們行人,就經常保持這個境界,有念起處,馬上就“呸”,迎頭一棒,把它打斷,不要給它攀援,遷延下去。
諸法所顯唯此心,見其顯現亦此心,能所之體無二,唯一空寂
諸法所顯唯此心,諸法,我們上面講了,法是包括範圍很廣啊,就是一切的色相,一切的形相,所有的境界啊,怎麼會顯現的呢?就是怎麼會產生的呢?都是我們這個妙有真心啊。離開我們這個心,就沒有這些東西產生,譬如房子,要建造一座這個大樓,要請工程師先打圖樣,然後請這個建築師依照圖樣來建築,那麼打圖樣也好,建築也好,這是什麼地方的能力所顯現的?腦筋為什麼會動啊?怎麼會構思啊?怎麼會有手腳去做啊?你一口氣不來,還能構思嗎?還能去思想嗎?這個手和腳還能動嗎?還能去造嗎?它就不能了,今天所以能夠構思,打圖樣,能夠看圖樣,依照圖樣去做,這都是我們心的功能。所以說,諸法所顯唯此心,都是這個心所顯現的啊。
我們上面講過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我們自己啊,都是我們本心的地水火風,四大種性所成,不都是我們這個心麼?所以,離開我們這個心,就沒有這些相了,反過來說呢,離開了相,也不能顯現這個真心了。為什麼呢?真心無相,無所見啊,用相來反證,反推,從相上來反證。今天有這個相所顯現的,是我真心了哦,如沒有這個真心,是沒有這個相的。就像波浪與水一樣,波浪啊,是水所成,沒有水呀,哪裡有波浪呢?又如鏡子和影子一樣,有明鏡之故,它一定有影子,沒有影子,就不能說是鏡子了,因為你不能現影,哪能說鏡子呢?所以,看見影子,就證明這是鏡子,所以,是不離這個相來見性。但相,終究是鏡中之影啊,也不是我的真心,它是幻心,所以不即不離。見其顯現亦此心,相啊,成就了,成功了,顯出來了,看到這個相呢,也是我們的真心哪。所以我們上面就講了,現在我們眼睛看到一切的形形色色,是眼睛的功能嗎?不是!現在科學家也說,看見東西,看見物相,是大腦的功能,假如大腦不動了,腦神經不動了,眼睛看不見東西。
科學家還沒有證明到這個根本的能量,大腦為什麼能動呢?大腦的神經能動,還是我們心的功能,所以能看見東西,是心的作用。眼睛啊,譬如是一個望遠鏡,拿望遠鏡一看,老遠的景相都看見了,都顯現了,這個望遠鏡能看東西嗎?不能啊,望遠鏡不過是工具啊,拿著工具來用眼睛去看啊。所以,我們就比方眼睛等於是望遠鏡,而心呢,才是等於是眼睛,這看見東西,也是心的功能,所以也是這個心。
能所之體無二,唯一空寂
就是能顯與所顯,都是我們這個真心。能顯現的這個景相,是我們這個心,遇到我們所看見這個景相也是這個心。沒有第二個,都是我們的真心。唯一空寂是它本來是沒有的,一個真空妙有的本體,它是一個不動不搖,寂滅,不生不滅的本體,所以是空寂的本體。
本自不生,即是顯空
本來是不生的,即是顯空了,因為本來沒有,不是空麼?假如本來有生的,就不是空了,有東西了。本來沒有生,這些相呢,不過是假顯、幻顯,所以沒有東西。它就是顯現,時時顯現我們的空體,本來沒有一切東西,是假相,你著什麼相呢?哎,不要著相,不是我們的空體呀,本來不生不滅的這個大體自然顯現了,這個體是妙有真空之體,所以顯空者,就顯妙有真空之體,它不是頑空啊。這個空啊,在世人看來,認為空無所有就是空,就是空對有講的,這裡有事物,就是有,那裡沒有,就是空。而我們佛經所講的空,不是這個空,也不是外道所認的斷滅空,認為人活著就有了,所以,外道要修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一死了就沒有了,其實不是這樣,不是這個斷滅空,它是這個妙有真空。
色空,明空,雙融之本覺智慧,光明大手印道
色空,明空,雙融的本覺智慧光明大手印道,那麼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空不二啊。因為所有色相就是我們這個妙有真空之性所顯現的,所以色就是空啊,不能把這個色空講成,色都是幻有,都是空的,沒有。不是這樣子啊,《心經》裡面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人講,色相啊,都是沒有自性的,都是沒有自體的,是空無所有的,都解這樣的空。這樣子解,不能說完全不對啊,不過不是切合實際,因為這個講的是“色即是空”。妙有真空,佛說的是色相都是我們的妙有真空所顯現的,就是本心,所以色相就是本心。所以,色空是雙融,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沒有兩種。
明空,明是光明哦,明,也是明明了了,了了分明哦,這個光明也好,了了分明也好,都是我們的本妙有本空之體,都是本空體,所以色也空,明也空,這兩種都是一種,叫雙融。融,融為一道,色空,明空就融為一道,這是本覺智慧光明大手印道。你們真正證到色空,明空雙融了,就是沒有二見了,根本不分為二了,見相就是佛。所以我們說,拈一根草,就是丈六金身。那麼草怎麼是丈六金身呢?因為色相就是我們這個本體所顯現,你今朝所看見它,也是本體的作用、妙用,所以真正證到色空,明空雙融了,這就是我們的本覺智慧光明大手印道。本覺就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這個覺道,就本來具有這個佛性,叫本覺道。但是現在由無明之故,不覺了,所以用功叫始覺,就開始來覺悟。始覺和本覺合一,那麼就是大手印道,所以智慧光明的大手印道,它具足一切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啊,是大智慧呀,不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小智,小巧慧,小聰明啊。那個是小聰明都是在執著色相上面,還是住著的,還是造作的,還是有業障的。所以,不是真的智慧,我們要知道世間,出世間法,都了悟了,是大智慧,當然你就大放光明了。你不求光明,自然光明大放,因為我們這個本體是個大光明藏,哎,那個光明,大得很,不是一個兩個太陽,就像千萬個太陽一樣的大光明啊。所以這個大手印,我們上面講了,並不是像我們修密法的時候做個手印,有人就問了,你這個大手印啊,什麼手印啊?怎麼結法?這個大手印就是我們的本覺體,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所以是再大的沒有了,大而無外,再比它大的東西沒有了,它是包虛空的,虛空不能包它啊,這稱為大手印道。道,我們上面講了,通達之意啊,證到這個大手印,證到本體了, 成就佛道了,我們要成就佛道呢,就是上面就這麼講了,要專一, 離戲,所以你們只要專修一個法門。
根本智,後得智,真實修,非真實修,乃至此法彼法,深廣或非深廣,一切等量之計執,完全放下,示為越深廣量之殊勝修王
這就談到所謂根本智,就是我們每個人,一切眾生的根本,都具足無漏智慧,就是因為無明,執著了假相而忘記了本體,所以這個根本智,就被這個無明所包裹起來了,雖然包裹,它不失啊,不失掉啊, 還是有啊,不是像個寶貝失落了,沒有了,它還是有,這是根本智。
後得智,就是我們用法修啊,修到把迷雲驅散了,就開了般若智慧了,這是後得智。所以根本智就是體,後得智就是用,真實修,非真實修,這都是戲論哪,就是我們修真實法。本來法都是借用的,沒有什麼真實不真實,但是在你用的當中也有,譬如,你修那個求神通,
做氣功等等的,尤其是這個密宗裡面起用法很多,它不是證體的。所以真實法,非真實法,真實修,非真實修,就是你真正要明心見性,證本體,了生死,這是真實修。你這里弄精魂,弄小聰明,弄神通,這不是真實修。所以,乃至此法彼法,這個法門很多啊,深廣,非深廣,有的法是很深,像我們這個大手印是很深啊。你要著了個有相的密法,觀這個光啊,紅光啊,藍光啊,白光啊,那是一開始人修的,做基礎的,所以叫非深廣法了。譬如我們說禪宗,它是高深的法門,沒有大好根機的人,是參不上去的,那麼修淨土宗,那就比較方便得多。所以,深廣非深廣,這句話並不是說淨土宗不深廣,淨土宗它也是很深廣,因為它是三根普攝,一切法都包括在內了,大根大智慧人 念佛也得開悟見性成佛,小根小智人念佛求生西方也得解脫,所以它也是深廣不可測的。
一切等量的計執,完全放下。這些東西呀,都是比量的法,我們是計好計壞,計長計短,計是計非呀,這些是非,都把它放下來,才叫做越深廣量的殊勝修王。你放不下來修啊,都不是殊勝的修法,所以真正修的修王,就是要能夠一切放下來修,不要在這裡討論是非、長短、得失、利鈍,你一切放下,譬如已經死掉了,那你去修就能上路了,這叫做修王。修行當中的王,至高無上的,你不放下來修,再有很好的法,你也不究竟,所以要究竟不究竟啊,就看你這個人是不是能把一切東西放下,你要有所要求,有所計執,那你總不能究竟,再好的法也不究竟。反過來,你能通身放下,絲毫無著,法也沒有,那才真究竟。
必如此,方為徹底之無散亂
我們做功夫啊,必定要這樣子做,才是徹底的無散亂了。我們做功夫要無散亂麼,這個心你不要散亂啊,真正你一切放下,沒有東西了,你還散亂什麼呢?我們有所馳求,有所企求,那麼心就散亂了。你叫伊定下來它也定不下來,你現在一物不沾,什麼都沒有,你亂什麼呢?所以我們說一心不亂,就是無心可心啊。要無心之故才不散亂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到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一時脫落,心也沒有了,它還有什麼散亂呢?所以佛講這句話,就是寓高深之理于普通的言語之中啊。人家說:哎,這個一心不亂啊,我們不要啊,這是現在修淨土人講的,佛說要,他說不要,他比佛還高深呢,這都是妄人妄語哦。所以我們必定要一切放下,這叫徹底的無散亂。
無作無求中,還須離斷滅、邊見方合正義
無作無求當中啊,我們上面講了無作無求,就是作無所作啊,一點兒沒有希求啊,還要離斷滅邊見,方合正義。斷滅、邊見,這兩種見,都是邪見,外道和我們有的凡夫,都是說,活著嘛是有的,死了就沒有了,叫斷滅見。這個邊見呢,就是你說有,就倒在有邊,他說無,就倒在無邊,這都是邊見,所以是要斷滅邊,這個邊見要取消。著有的,有邊見,這是凡夫啊,活著時候著有,妄念翻騰,都這裡計較執著,他說死了就沒有了,這是斷滅邊見。
雖然是無作無求了,你也不能弄個豁達空,不要說是無作無求啊,我作無所作,我也沒有希求,就是豁達空,空無所有,變了個頑空了, 那更錯誤了。假使是豁達空,還不如著有了,著有,比你那個豁達空還容易得度一些。豁達空,就更難度了,因為我們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是空界呀,就是色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都是空界。所以執空的人,就升到了這個四空天去了,
那個時間很長。
其無作恐落偏空涅槃
所以,必定要離開這個斷滅邊見,不能執著一個斷滅見,你執個斷滅見,那麼你就要落到偏空涅槃了,就到了四空天去了,住在那裡面,時間很長很長,前五百萬個大劫,漸漸地入定了,後五百萬個大劫,就慢慢地出定了,這麼許多劫數啊。一個大劫要十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三萬年,這麼許多大劫,耽誤了修成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