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敢於承當與認取真心》
  • 1

     1. 內外明通徹

        打坐入定有這麼一個體現,首先是這個覺受的力量比較大,能夠察覺到周邊的一切,這是內外明通徹。內外它是相通的,外邊是了了覺知,對自己也是了了覺知,這個是一個內明、一個外明,它是相通的。這內外明相通,我們這個身體上的感覺,就平時這個身體存在的這種感覺就淡漠了很多,我們就感覺這個時間似乎過得特別快。這個時間過得快了,相應的定力得到一個提升,那這個定力提升我們要會用它,打坐的時候也可以用它。

  • 2

     2. 要敢於承當妙明真心

        結合我們前面所講的一切修行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主要講這個覺,覺受的覺。我們所講的這個覺受的覺是遍佈全身的,貫穿我們的五臟六腑,貫穿我們整一個人的血脈,每一個毛孔都是這個覺受的體現,都是這個覺體的體現。所以我們這時候要講覺,這個覺正是我們的妙明真心,我們要把它承當下來。大家一直都在做這個系統的修行,所以到了這裡大家能夠體會到定,這個定力就是覺體的一個體現,大家要把它認取下來,認取下來也就是肯定,肯定我們自己這個修行是如法的,我們這個覺受是如法的,把它承當下來。
        那麼承當不了怎麼辦?承當不了要跟老師交流。承當不了那就證明,第一個是我們這個進度還沒有完全達標,所以承當不了;第二個是他這個進度跟我們打七這個過程是相應的,但他自己不敢承當。這個用我們佛教的話說,這是缺少了福德資糧,因為這個信心、承當的信心是很重要的。缺少福德資糧,那麼我們通過私下的交流可以讓你去認取它、去承當它。因為每一個人他覺受是不一樣的,所以表述出來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方法也不一樣,有時候有必要進行私下的溝通。
        在這個定力現前的時候,出現了定境我們要把這個覺承當下來。
       

  • 3

     3. 承當錯了怎麼辦

        這個修行的過程當中我們一直用承當這個詞,這個詞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敢於承當。那也可能會有師兄問,那萬一承當錯了怎麼辦?沒關係啊,如果承當錯了,它只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會消失的。你一直在打長坐,承當錯了也不要緊,因為我們有長坐在,這個長坐就加快我們這個時節因緣的發生,我們打長坐就是創造開悟見性的機會。所以我們這個修行的過程越短越好,這叫菩提道果,這個菩提道果我們要儘量讓它短時間內現前,所以要靠打長坐。

  • 4

     4. 認取真心

        下座觀照的時候可以用凜然一覺,這凜然一覺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立斷,你也可以念一聲斷,也可以不用念一聲斷都可以,凜然一覺我們當下就回歸到自性清淨上。所以元音老人當年給我們開示: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本來面目。這個前提就是念一聲斷、立斷。前念已過、後念未起,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本來面目。在這個打七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這一念不生,很容易體會到了了分明的靈知,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把它給認取下來,把真心認取下來。這個認取真心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只有把真心認取下來之後,才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做保任的功夫。因為我們認取下來的真心這個時候我們管它叫素法身,很容易被環境所轉,很容易被妄念所牽,很容易流浪,很容易迷失,所以我們要保護它,保護這個素法身。怎樣保護素法身我們上師是教了方法的,“外不被境界所轉,內不被妄念所牽。”這個就是保任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觀照的方法。觀照也是如此,保任也是如此,所以觀照跟保任是一回事。
        我們所講的觀照,不作意、不起分別的觀照它就是見性,而這個在打長坐的過程當中最容易體現出來。體現出來了大家就要把它認取下來,不要再去懷疑了,你這一懷疑又不知道要過多少劫了,一定要認取下來。那麼我們認取下來的是真心,我們前面所講的認取下來了那就是開悟了,那這個開悟只是個方便詞,開悟比不上認取真心重要,因為認取真心下來他才會開悟。
       

  • 5

     5. 怎樣才是腳跟著地

        所謂的開悟就是悟到自己從來不迷,認識到我們這個真心它是靈明不昧、不生不滅的。能夠認取到它這也就說是見性了,見到我們的菩提自性了,那麼我們世俗上的說法就是說開悟了。其實這個自性從來就沒有迷失過,因為我們著相了才會把它迷失。在我們打長坐的過程當中,這個自性會赤裸裸地示現出來,這時候認取心是很重要的,只有認取下來之後才能夠好好地養護它。昨天我們跟有一部分師兄交流也是這麼說的,認取下我們這個素法身相當於認取下一個孩子一樣,你只有把孩子認領下來了你才能夠養他,否則你養個什麼啊?真心也是一樣的,認取之後,在這個基礎上去培養我們這個素法身,培養到趕也趕不走打也打不跑,時時刻刻都是歷歷在目,時時刻刻都是孤明歷歷,時時刻刻都是朗朗自照,那麼在因地法行上,我們管這個叫作登地菩薩,已經登地了。這個已經是保護到不再忘失了,在這上面他才能夠起一切妙用,我們管這個叫腳跟著地。時時刻刻都是孤明歷歷、都是朗朗自照,他就是腳跟著地了,再也不動搖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迷惑你了,已經看破它了,所以說這個承當是很重要的。

  • 6

     6. 根塵脫落時要承當下來

        承當的過程中它會出現某些境界,像我們所講的這身體忽然一下像爆炸一樣有一個響徹天界的很響的雷聲,就我們所講的爆炸。這個是力量比較大的它會出現,而且只有你自己能夠聽得到。這個雷聲響徹的時候,你可能會問邊上的人:哎你剛才聽到打雷沒有?其實這個聲音是你身體裡面發出來的,跟別人沒有關係,你問人家人家肯定說沒有啊,所以這個用不著去問別人。這個雷聲響徹之後人就進入一種莫名其妙的狀態,只能夠說是莫名其妙,因為這個狀態的人是很清醒的,沒有任何境界,但這種清醒跟我們平時所講的清醒又沒有關係。平時所講的清醒是針對環境來說的,有環境在才有清醒在,而我們所講的這個清醒覺醒它是絕對的,跟任何境界沒有關係。這個是力量大了會出現這一聲驚雷。
        那麼有一些力量稍微弱一點的,他會感覺到突然間整個身心化開,像脫了一件衣服一樣把這個肉體給脫掉了,這也是一種表像,結果是一樣的,還是孤明歷歷還是朗朗自照;力量再小一點的時候,渾身忽然間震了一下,好了身心俱亡,身心都沒有了、消失了。所以,不一定要聽到一聲驚雷,就是渾身震一下他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出現這個之後我們要承當下來、認取下來,不要懷疑它。可以跟老師交流:老師我現在出現這麼一個狀況,出現了這麼一個情況,我們需要交流。但是跟師兄們不用去講,因為師兄他們沒有經歷過,聽你這麼一說,他會害怕,是不是著魔啦?這一說又把你給嚇回去了。所以說,這個時候很迫切的就是要找老師,別人不要找,怎麼樣老師知道。
       

  • 7

     7. 打坐一動不動才可以與心密相應

        密宗有兩脈傳承由釋迦佛傳承下來了,一脈傳承是文殊師利菩薩作為代表,他是以語密為主,就是持咒、語密為主;另外一脈是普賢如來(普賢菩薩)作為代表,以身密為主,身密就是打坐。我們這個宗門呢,大愚祖師正好是從普賢菩薩那裡接的法,當然是以身密為主,以這個身密來修持就必須是一動不動才可以跟這個身密相應。所以我們這個指導啊,大家一動不動的打坐就是心中心法的體相,只有一動不動才能夠跟這個法門相應。那麼通過這個一動不動培養定力就快了,我們打長坐又能夠一動不動,實際上就是讓大家的菩提道果儘快地開花結果,所以我們管這個打七叫作剋期取證。

  • 8

     8. 念起即覺,真心攝受妄心

        你看我們這個死心塌地、心念耳聞、念起即覺,它是一步一步來的。那我們現在講的就是念起即覺,念起即覺它是自然而然,你看我們持咒:“嗡跋啦跋啦……”,一持咒,你念咒的同時也是在覺察這個咒。當我們平時說話的時候,一開口它便是起心動念,那我們這個覺性它是不會被迷惑的,起心動念的同時它也是相提並用的。那麼我們起心動念是帶有分別心的,但是同時又發現我們這個覺它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一個起分別它是用、作用、應用,另外一個如如不動它又是攝受,我們的真心在攝受這個妄心,兩者它是相提並用的,那這妄心被真心所攝受,它是不會跑得太遠的。

  • 9

     9. 日常動用中如何是回歸自性

        所以我們說,事情做完了放下,當體即空,回到本位。這個大家這幾天都能夠體會得到,這個放下跟往常來講是完全的決然不同,往常這個放下可能要講好幾次都還放不下,這個時候一提放下,這個念剛有立馬就已經放下,已經是當體即空了,這就叫回歸呀。我們說迴光返照啊、回歸自性啊,就是這麼簡單哪!

  • 10

     10. 手印高於胸口才有加持力

        那有一些師兄跟不上進度,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有好幾位師兄手印太低了,這手印還要提起來。我們上師講了手印是諸佛菩薩的心印,這手印放的位置要高於胸口它才能夠起到加持作用。也有師兄原本習慣手印放得很低,這幾天把手印提高之後發現,這的確是有加持力,以前沒體會到。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第三個七第三天(2014-01-07)
    這一集開示了在修行的過程中,一定要敢於承當;打七過程中,本來面目現前時,要把真心認取下來,認取之後,再去培養我們的素法身,直到孤明歷歷、朗朗自照,腳跟著地;並講解了觀照,以及座上要有正定在。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