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就是自性體現--20230127
問:好像“了了常知”和“蕩然不住”這兩句是兩個方法?
答:佛經上是這麼說:“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就聯繫在一塊,它講的是一不是二,“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就是自性體現,就是如此。所以,《楞嚴經》上講如來藏有三種體現:第一個是空如來藏,第二是不空如來藏,第三是空不空如來藏,它叫一心三藏。就跟“了了常知、蕩然不住”是應用在一起的,講的是一回事。
問:但是,我們在平時修的過程中看起來像是兩個法。
答:它講的是佛性的體現。那麼我們所講修證的過程未必講的是佛性。修證的過程你還沒證,你就不能夠說它是佛性的體現。證體不言為修,你無法可修,所以不言為修。我們所講的修證是還沒有證體,就叫修證過程。證體了之後不言為修,那時候說它是什麼呢?自性的流露,也就是說自性的流露就是了了常知、蕩然不住。你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你可以說“了了常知”跟“蕩然不住”是兩個方向,你可以這麼說,因為你還沒有證體。證體了之它後你才資格說“了了常知”跟“蕩然不住”就是一體的,那是證體之後說的話。
問A:沒有證的時候就沒有辦法體現?
答:你用不上,不是你的東西你用不上。佛經上是這麼講,但是你用不起來,所以你就可能認為它不是一回事,因為你用不上.你還在修證的過程當中,你就會對佛所講的了了常知、蕩然不住起分別心,“不對呀,這個是兩個方向呀。”這就證明你沒有證體。
永嘉禪師他《證道歌》裡有一句話:“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我們一位朋友沒有修證,他說:“不對,這句話不對。”他就否認永嘉禪師這句話。他說應該是“夢裡明明無六趣,覺後空空有大千”。他就拿這句話來作分別,他不知道這句話從哪裡來。
問:請繼續。
答:我這第一個問題回答,你可以做做評價嘛,你滿意不?有異議不?怎麼說呢?
問:就是如果從“了了常知”的這個角度來講的話,它就是從根本上來講。
答:根本有住嗎?根本有沒有住著?根本住在哪呢?
問:根本沒住。
答:根本就是不住的嘛,所以叫蕩然不住嘛。
問:不是有句話叫“無所謂住不住”?
答:不住才可以說無所謂。
問:那當然,那肯定是不住的。
答:對,你都執著那個東西執著得要死,你還說無所謂,那不是騙人騙自己嗎?所以說不住才可以說無所謂。
修證上的成就需要三種福報--20230127
問:下座自然就是觀照是吧?這個“自然”是什麼?
答:有前提。
問:就是它肯定要是不住的。
答:前提是座上出現微細流注,下座就可以自然觀照。我們是講前提的,不是說你座上妄念紛飛,下座你就可以自然觀照,那不可能。它的前提就是你座上出現微細流注。體會不到座上的微細流注,就體會不到座下的自然觀照。
都屬於種子翻騰,但前面的做功方法都是有住的。粗住、細住、微細住,那個住就是住著的住,住在上面的住。“微細流注”的“注”是三點水的“注”,它是不住的,所以它像井噴一樣“噗”出來了,攔都攔不住,因為你不住嘛。像井噴一樣,那叫微細流注。那個是一點意識都沒有作用在上面的,一起意識分別那叫“蓋住”了,那就是單人旁的“住”。你沒有用意識強加在這個流注上,它是像井噴一樣,那個是自然流露的。座上的自然流露跟座下的自然流露它是相應的。所以做功夫也是這樣,你座上能夠出現微細流注,座下才可以自然觀照。它是沒有住著心的,不用起個念頭說:“嗯,我要觀照,我要念念清淨。”那是執著在觀照或念念清淨上,那也是用單人旁的“住著”,住在現照上,不是真觀照。因為執著觀照還是執著,它並非是觀照。所以座上和座下的功夫是相應的,座上體會不到微細流注,下座的功夫肯定是有意識作用的。那種觀照可以叫作提起觀照或者叫作意觀照,但不是自然觀照。功夫細節是這麼講的。
問:自然觀照的時候,它也會有對境生起一個粘著吧?
答:有啊,肯定有。
問:那這時候就要講不住了?
答:住也是暫時的嘛,好比說喝茶,你說這是住還是不住呢?
問:這樣講的啊?它會住的時間稍微長一點。
答:即用即捨。
問:喝茶肯定是即用即捨。
答:對呀。你不可能說我一點都不住它,完全不住它那不可能。那叫即用即捨。
問:如果是住得稍微長一點那種呢?
答:那就叫停留。停留也有啊,你炒個菜要十分鐘,那你就得這十分鐘都用在炒菜上。
問:這也是屬於自然觀照的一個體現裡面。
答:對,也沒有離開觀照。所以叫“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就是自然觀照。
問:所以說如果是自然觀照的這種情況,哪怕是別人說我了,心裡面起了一種想要光火的粘著。
答:那沒看住自己嘛。
問:你不是說暫在停留嗎?
答:沒看住自己。那也不會用到光火上啊。
問:噢。是這樣的啊。
答:你要是光火有理,那踢你一腳也有理?那也是光火啊。
問:這個就不叫暫時的停留了?
答:這是已經生煩惱了。就像我們有師兄說:“我是見性的。”然後另外一個師兄說:“呸,你見個狗屁。”他馬上去撲過去打人家,我你幾個人拉都拉不住他。很不容易把他拉住了,然後叫他坐下、息怒。他說:“我哪有生氣,我只是一種表現而已。”
問:對呀,對經常會有人這麼講。他說:“我一邊生氣一邊觀照。”
答:對,他說:“你別看我打他,我一下子就化空了。”(眾笑)
問:這種是不行的,不在自然觀照裡邊。
答:都著相了,還叫觀照嗎?
問A:那個連提起觀照都不是。(眾笑)
問:是不是可以這麼講,其實他在粘執著的一瞬間其實他不是在了了常知裡的,他其實是迷失的。
答:也沒離開常知,但最大的成份是粘著。即便是粘著也沒離開了知,任何人都一樣的。任何人做錯事他哪有自己不知道的,不可能說他做錯事的那一刻他是個傻瓜,怎麼可能呢,對吧?
問:那他應該是粘著之後他覺得他自己是在了知當中,是吧?
答:你說的這種情況就是在修證的過程中會體現。
問:那我們都是在修證,除了上師,我們不是都在修證過程當中嗎?
答:說自己就行了嘛。這裡面你哪裡知道人家不是毗盧遮那佛呢?(眾笑)你說自己可以,但你不能把大家都帶進來。
問:所以說如果這個人還有這種粘著的話,他就還要做這個做念念不住的功夫。
答:所以佛有一句話:佛看一切眾生皆是佛,眾生看佛也是眾生。這是佛見跟眾生見不同的地方。
問:我覺得您講的還是兩個方法,您講的自然觀照和念念不住是兩個方法。
答:說來聽聽。
問:你看你剛才講的自然觀照,它是不存在那種粘著的,就不需要講個什麼……
答:那不是念念不住嗎?你剛才還說是兩個方法。
問:念念不住是用在那個人還有粘著的時候,我們要講一個或者說念起即覺,就是講想起粘著的時候要念起即覺。
答:念念不住是佛地。
問:有這麼高呢?
答:對呀。你一瞬間有多少個念頭?你知道不?
問:一刹那有三千念。
答:三千念吧。佛是念念不住,所以他一瞬間有十萬八千念。
問:噢,十萬八千念。
答:你才三千念。
問:我不是,我說書上寫的一瞬間有三千念。
答:佛說一瞬間十萬八千念,因為念念不住,所以說十萬八千念,十萬八千就是無數的意思。因為他不住在上面所以叫叫念念不住。
問:那你說我們說有時候是想起粘著的時候是吧?然後你就化空了?
答:其實我跟你說,你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稍微用功就證出來了。你稍微好好打打座,都能夠體現出來。因為歷代祖師就是這麼指導我們的。你無論是讀佛經也好,看我們歷代祖師開示也好,都是這麼做功夫做過來的,不是空口無憑,也不是看書來的。看書來的你拿來說那叫拾人牙慧,不是自己的東西,那是沒有意義的。知道得多,你講法做開示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跟你自己一點關係沒有。所以這個要自己狠下功夫,就一個決心、一個大願,不證菩提誓不下座,自己去修證。即便要反駁上師,你也有底氣呀。你講這句“不對”,你要有底氣。而且為什麼不對你可以說出一堆來自己的心得體會。那咱們兩個就在這裡辯經,可以辯得耳紅面赤但是不能夠動手。
好好做功夫,這大好時光不要錯過。多好的時光,真的不要錯過。理論知道得再多,沒有一點實證不頂用。到老打坐打不動了,到老一場空,沒有意義。所以趁著大好時光好好用功。“了了常知、蕩然不住”這是佛經上的話,你如果對佛經上講的東西還有疑問,那就要靠自己去修證,你不親證你即便懷疑它是還是不是,你也推翻不掉他。那你親證一翻之後你再來說它是還是不是,那你就有理。
佛法是屬於大眾的,不是某一個人的,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只有生死是自己的。了生死是自己的事,我們用不著去替別人了生死,也不用別人來替我們自己了生死,生死是自己的。所以禪宗很講事實,“大事未了,如喪考妣”,自己還沒證得根本,每天都沒有心情,那心情很沉重,就像剛死了爹娘一樣,所以叫如喪考妣,有什麼好值得我們自己去樂呢?這就是功夫要做到綿密處,才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大事未了、如喪考妣”。換一句話說大事未了活著都是苟且偷生,不是真正活著。活得渾身都不自在,不知道是在臺上還是台下。
其實,精進用功是很容易的。就是你這個決心一定要有——不證菩提誓不下座,這就是釋迦佛最初在菩提樹下所發的大願,所以他才有一座四十九天之說,沒有這麼大的決心誰也做不到。你這個大願出來了,最多也就四十九天你就成就了,一個多月,成就很快的,所以就怕你這個大願生不起來。
問:這個成就指的是?
答:了生死,得解脫,親證本來,不枉此生。起碼你不會在佛所說的話當中生疑,對不對?
問:這就叫生疑了?
答:不是生疑啊?你不生疑怎麼會認為它是兩個方向呢?
問:不懂嘛。
答:不懂?用功嘛。我們二祖說要深入經藏也得是一個徹悟之人。徹悟之人,深入經藏,方具足大智慧。你一點修證沒有你去讀佛經,即便讀懂那也沒有意義,你用不上,不是你所證。所以我們歷代祖師的指導就是,佛教的知識、知見、見地我們要會要懂一些,這個在跟你的老師、上師交流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掌握。多數的時間用在修行上,打開本來之後你再去深入經藏,那就受益匪淺。因為不證本來之前你去在經論上面去下功夫那是白費功夫,增加你的所知障,對你日後的修證會帶來影響。因為好多伶俐漢,一讀佛經他背都背得出來了,別說是說一說而已。他背得出來之後他就認為這些他都懂了,不願意去用功了。這個先入知見就形成了障道。
在修證上要具足三種福報,哪三種福報?第一個你依止的是正法,正信的佛教,講解脫、講究竟、正確、正知見、正法眼藏的佛教,這是你第一個好運;第二個好運,有實修實證過程的指導,就是這個法門可以讓你得到真實的受用;第三個運氣,你必須要有大願——了脫生死的大願。這三種福報你都具足了,這輩子你的修證那是自己可以預見得到的。這三種福報缺一不可,好比你能夠遇到正法眼藏的法門,但是你沒有修證的指導,即便你有大願也不一定能夠修證得成功。所以它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那你前面兩種都具足了,第三種你不願意去修證,那也沒辦法。你看有很多人也很用功,他也認為他所學的那個可以解脫,學了十幾年才發現入了歪門邪道。這就是第一條沒有具足,沒有正法眼藏,沒有具足正信。他也很用功,也有人指導他,但這個法不究競,學了好長時間回過頭來看原來是歪門邪道。所以我們說這三種福報都要具足,就決定你這輩子的成就。
問:有時候走路或是騎摩托車,都會持一些咒或者念佛,會這樣。
答:你還在用座上的方法用功,下座就是觀照。你要不會觀照的話,要學習如何觀照。要問老師怎麼樣才能夠讓你觀照,不要自作主張去持咒或者念佛。
問:這個是自然的。在沒有學這個法之前,就是騎摩托車也是會持咒, 已經變成一種習慣。
答:你雖然很自然地持咒或者念佛,但是都是散心在念,腦裡面在想別的事情。它跟觀照不是一回事,觀照是直取真心,也是直取清淨,直接就承當自己。當你在做觀照的時候還有別的念嗎?
問:沒有了。
答:所以說不會有咒語和佛號可念。我們下座以後,叫功用,不叫用功。用功是座上,座上叫用功。座上打坐心念耳聞、咒語不斷、手印不散,叫用功;下座以後念念觀照,叫功用。如果下座以後還是在念佛、持咒,那你還是在繼續用功,不叫功用。座上打坐、下座觀照,祖師們有一個比喻叫“座上磨刀,下座砍柴”。砍柴就是斬斷妄念、回歸自性。座上是磨刀,磨了刀下座就要用,要砍柴。斬斷一切煩惱,回歸本源自性,這叫做功用。如果下座了還在持咒、念佛,那是下座了還繼續在磨刀。座上座下都在磨刀,磨那把刀幹什麼嘛?磨刀的目的就是砍柴,不砍柴磨它幹嘛?所以不知道方法要問,該問的時候要問。
問:我有時候不知道問什麼。
答:你說不會觀照,下座了還在持咒還在念佛,對不對?這不都是問題嗎?你看書上也是這麼寫的:“座上打坐,下座觀照。”元音老人在心密文集裡面論述座上如何去用功只是用了十分之一,十分之九都是告訴我們如何下座用功、下座觀照。我們整天看這些祖師大德的書,會不會用?不會用。不會用的原因出在哪裡?其實心中心法的修行是很簡單的,就是一個座上用功、下座觀照而已,非常簡單。只要把座上的用功做好了,下座的功用是自然而然的,不用去猜想,也不用去推理,更不需要去執著。下座就是功用,就是觀照,這才是修心中心法。
——2011年海口打七上師開示摘錄4
1.問:打坐修行遇到困難怎麼辦?
答:有時候在打坐修行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事情,通過自我的心態上的調整,還是可以超脫的。這種心態上的調整是什麼?要多祈求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加持;同時還要懺悔無量劫以來所做的一切諸惡業;同時更要發願,願此生的修行能夠得到大自在;然後在在處處普及我們的願行,度一切眾生。通過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心態調整到修證的心態上來,而且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什麼樣的困難、什麼樣的打擊、什麼樣的牽掛,一切這些都要去承當它。如何才叫作承當?把這一切都看成是無上的加持,自然就會承當了。所以說座上本身就很痛,手印也很痛、身體也很痛,甚至有些人感覺到心也很痛,把這些都把它當成加持,就會感覺到這個打坐還是很有益的。
2.問:請問,聽到別人打一個噴嚏,一下子把咒打沒了,這跟桶底脫落是不是一樣?
答:沒有兩樣。但是你不要去找這些名相來給自己解釋,這些都是有所求。脫落可以出現千百億次,不是一次,不住就是脫落。覺知性本身跟這個世界就是脫落的,它沒有任何的關係。有攀緣心、有執著心,才會粘著在各種事境當中。時時刻刻承擔自己,也就是不要去粘著這些事境。元音老人的開示是非常直接的,就是“外不被境界所轉,內不被妄念所牽。”實際上這一句話說的就是脫落、脫開,跟這一切都是脫開的,毫無相關。諸佛自性是天生就具足的,並不是後天經過這個修行打坐才會出現的,它本來就是具足的。
——2011年海口打七上師開示摘錄6
68.你說因出門,做工夫時有間斷,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為在座上結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這是大錯!須知真正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動用中。我們應緣接物,在緊張、紛忙中,儘管身、手、頭、目等均勞而心不動搖,不隨物轉,只了了應付,無得無失,無嗔無愛,鎮日心中空蕩蕩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間斷;否則不名間斷。等到工夫圓熟,還要掃除悟跡,掀翻窠臼,無悟、無得;無佛、無眾生。一切不有而妙用無窮;一切不得而神通無量,這才是廣大無邊,甚深玄妙三昧。
我們做工夫就是先從悟自本心,見自本性下手,然後綿密觀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見、物見、佛見,整日空蕩無依,隨緣穿衣吃飯,把歷劫所養習氣消磨盡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無有餘剩,正不須修什麼虹光法。這個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盡時,非但身不能化光;還要出偏差,眼睛還會瞎。你們都有白內障,修光更易使白內障深化而導致眼瞎。所以我勸你們還是依照禪宗的修法,用開悟、保任而圓證的進修方法較為穩妥。
你說做功時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平靜、平淡,這是最好的感覺。因為一有什麼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點境界也沒有,從而忽地一聲將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化空。正與麼時而靈覺了了,無能知所知,無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來面目。
你又說,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這是你功夫未圓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斷地鍛煉下去,不久自會水到渠成。你現在功夫已有相當基礎,再精勤修煉下去,我想不久你就會桶底脫落了。望你好自為之!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元音老人
20230903如何培養法喜
答:流露出來叫禪悅,就是你說話的禪味都很濃,禪意盎然。你要把禪悅留下。
問:激發出來?
答:不是,不是住在上面,而是你要把它寫下來,在筆尖上也要歷練你這個禪悅,這就是做偈子。我們做的偈子就是禪悅的流露、禪定的流露,你要把它寫出來,寫出來還不能夠藏著,要跟大家分享。
問:我恰恰這方面是短板。
答:沒關係,誰都是短板。這個是你定力出現的時候,它自然流露的,所以你要把它建立起來,為什麼?因為這些對你將來弘法利生的事業是有很大幫助的。古時候哪個大德不做偈子?就連六祖不識字也做了很多偈子。到那個時候你再學八大明王,那就不一樣了,你就知道怎麼用、用在哪,一目了然了。
禪是密中之密。為什麼說它是密中之密?因為它善於運用一切密法,所以就叫作密中之密。但是如果沒有把禪給證出來,這個密拿到手上就如同玩具一樣,你不知道怎麼去把它用得更好。所以你一說密法就有人來限制你,一有限制,它就會形成障礙,你就用不起來。但是在禪的作用下,障礙反而會變成資糧,會用得更好。
問:變成資糧,那也就是說在禪定的狀態下能夠清楚知道障礙是如何。
答:對,它能夠轉業,把業給轉了。
問:轉的過程還是靠覺觀嗎?
答:本位不移,本位不移就轉了。就是說什麼呢?你說密的時候別人聽起來都知道你在講顯、講禪。這就好比《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它就是把密說成淨,誰讀了都說這是淨土第一經,殊不知它裡面講的全是密法、全是禪宗。還有《觀無量壽經》裡面講十六觀,這都是密法,但很多人都把它當成淨宗了。
問:我剛開始還照著觀過,挨個照著觀。
答:這全是密法。今天講的教令輪身、正法輪身、自性輪身,你再去讀佛經,哪一部經都沒有離開這個,尤其是《華嚴經》。
問A:《華嚴經》裡面有降伏的、有勾招的,各種用。第一個其實講的就是自性,妙高峰上面。最後所有的門都歸於一個門。
答:對,無生門。五門其實也都是一個門,無生門、不動門、解脫門、淨土門、真如門,全都是一個門。你看我們說禪宗是無門關,門門可入,你從哪一道門都可以入,所以就叫無門關,所以禪宗也叫無遮法。師父,把法喜修出來,哪裡都是你的道場。
問:我感覺到不知道的時候還有法喜,知道得越多,法喜越少。
答:你那個是概念化了,你把概念化的東西變成條條框框了。要怎麼樣呢?知道跟不知道是一樣的,知道越多跟什麼也不知道還是一樣的。心中自有寶藏,寶藏裡面所體現的種子無所不知,應用出來是無所不著,一項都不可得。以後一逢到密宗,你跟他講金剛界的修證,胎藏界的修證,然後再跟他講八大明王、金胎不二,這在密宗裡面是最高的。遇到淨土的,你跟他講四種淨土,其實它是在一個相上的,只是名相不同。遇到禪宗了,你跟他講三玄三要。
問:那這些東西事先不也得接觸過?就像這些概念。
答:修證出來的。
問A:不是學嗎?
答:有些東西是求不到的。你就像我們那些壇城,你動個念它就過來了。你動念就是勾召了。你要用它就來了,就為你所用了。誰也不知道我動念了,我沒有體現出來,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所講的這些法也是這樣,這個法門那個法門,你在會用的時候,它是一連串的一串串過去的,一法皆不可得。會用,用到徹底就是這樣,用透了,一法都不可得。方便用的時候,隨手拿來就用了。這就是度眾生要用方法,它叫作方便法,而且你在本位上的作用下,你是可以應用自如的、通達無礙的。所以這些法門對你來講每個都是法器。但是如果你的本位沒有建立起來,去學這些東西學多了,反而不知道怎麼修、不知道怎麼去使用它,它會產生障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指導就是一切放下,先回歸本位,先安住本位,先把本位的法喜建立起來,把它培養出來。這些東西都具足了,你就會把這一切法都看透了,就知道怎麼去用它了。那個時候你再深入經藏,就是智慧如海了,不會變成所知障了。
所以你看我們很多這些法門,比如大孔雀明王咒、穢跡金剛、心中心法、藥師法、准提法,很多師父一求到馬上就問:“上師,您跟我說一下,這第一印是做什麼用的,第二印是做什麼用的?”我們都是說你先不要管它做什麼,它有什麼作用是體現在你的修證上,而不是文字表達出來它做什麼用。因為文字即便表達出來的也非你用處,比方說無論是哪一個咒哪一個手印都可以把人給救活,你信不?
問:信。
答:信歸信,能夠救活是能夠救活。
問:那就看力量夠不夠。
答:所以說它要體現在修證上。就好比**師父:“我要過來跟你學醫方明。”我就回他:“醫方明不是學來的,那是證出來的。”什麼叫醫方明?你有這個病是吧?你有這個病沒事,抓一個東西,你把這個吃了你的病就好了。什麼原理?沒有原理,你吃了它就好了,這個叫妙用。不是說它的藥理是什麼,它的病理是什麼,它的醫理是什麼,這些東西要拿出來變成文字,那是教科書了,不是醫方明,醫方明是自然通達的,一切萬物都可以作為藥引。
問:那就有點類似于化樂天,隨心所用。
答:它是屬於神通,我們說五明六通都是神通,都是在禪定上建立起來的,它不是學來的。你如果在沒有在本位自然流露的情況下,你所得到的這些通,那就是外通,不是修證出來的,是附體帶來的。那個就危險了,你哪一天用得不管用了,大家就開始攻擊誹謗你了。
問:那個副作用很大。
答:那個副作用就很大。自然流露出來的東西它是別具一格的,觸類旁通,什麼東西都可以用,沒有道理可講。
問:對,沒道理可講。
問B:這就跟濟公抓身上東西給你吃一樣。
答:就是。
問:抓什麼給你吃都好用。
問A:他說有用就有用。
答:所以你看臺灣的慧律法師是絕對不給你講神通,絕對不給你用神通,這大德開示都有道理的。為什麼?因為你沒有證到本位,那是萬萬不能用這些的。宣化上人又是另外一個開示了:“神通?神通你可以用,神通越多越好,你用來度眾生,度眾生就得要用神通。”這就是他們所處的情況不一樣。
問A:而且修不同的法產生的法喜還是區別挺大的。
問:對,不一樣,每個法的覺受都不一樣。
問A:它的法喜差別挺大。
答:是啊,那是肯定的。
問:每個法每個印都不一樣。
答:你們現在只是體會到自己修的感受,你知不知道你在這裡修這個法,對這個世界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問A:不知道。
答:就是啊,你就不知道了嘛。所以在修證上你看我們說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你在修法在你身上體現出來作用,對你自己來講,那叫凡聖同居土,但是對整個世界來講,它就是方便有餘土。它能夠發揮作用,能夠體現出更大的作用,能夠形成更大的攝受力,這個就是方便有餘土。在我們自身上的體現反射出去,層面上不一樣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釋迦佛也沒有說每個弟子都是修同樣的一個法門,授法是因人而異、因根施教的,就是所授之法在每一個人身上都能夠產生作用。對他自己來說是凡聖同居土,但是對於所有這些弟子來說,那是常寂光淨土,是共同的作用,不是一個人的作用。這就跟我們傳統文化說的佈局一樣,它是個局域。你個人覺得修這個法很得力、很自在、很歡喜,但對法界來講,它是具足無上的攝受力的,它就形成了一個局面。
所以這就是佛所說的心生法,佛說魔法,魔法不得不佛,同樣魔說佛法,佛法也不得不魔,他有這個力量,他能夠轉換。
問B:老實幹活吧。
問:有時候修法的時候,長時間處在那種病苦或者身上這種疼痛中,困擾時間長了之後就容易產生那種厭煩的狀態,揮之不去。
答:你厭煩身體是可以的,但你不能厭世。厭煩身體我們求的是解脫,但是解脫的目標是入世度生,而不是厭世。所以利用病體來培養我們的菩提心,它也是一種轉換,這個轉換尤其重要。這個時候離不開大願,這個願要跟地藏王菩薩一樣。所以它就是一種轉換,換一句話就是身體對你來說,只不過是修證的一個法器。
問:法器不太好用。
答:好用,就看你心安不安。
問A:怎麼能讓這法器更好一些?
答:最大的力量是直接不住了,力量小的時候可以用藥調,力量大就可以直接不住了。這個就要從定力上來培養、來建立,要修到啥程度,你看這樣用力一擰,痛嗎?
問B:沒事,知道痛。
答:不住在上面。就如同我們二祖慧可斷臂之痛,因為他求法的決心太大了,所以斷臂之痛他都不受,這是定力的體現。
問:那太猛了。
答:方法都在你那。
問:這種心力的話殺人越貨的心就可以轉成菩提心。
答:阿彌陀佛,可沒人動這個念。
問:我說比方那種心力。
答:這叫掄刀上陣。
問:那種願力定力跟有時候發起脾氣那種嗔恨心基本是一樣的。
答:那是歡喜,不是嗔恨。
問:不,我指的是力量,一個是嗔恨,一個是願力,要有定力。
答:它是力量,它是歡喜。
問:但我現在是好像這些年一直用回歸本位放放放,放完之後,現在感覺心力不夠,心沒有力量,習慣性地坦然安住。然後一發起什麼心……
答:那你還是有住,還是有住。
問:住在坦然上了哦?
答:還是有住。沒關係,作為一種過程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時間住在上邊。
問:長時間身體病苦,原先的時候身體還有力量,哪怕貪嗔癡它也是一種力量,現在就是連貪嗔癡都起不來了。
答:力量用在貪嗔癡上。
問:對,現在連貪嗔癡都起不來了。
答:那就用在慈悲心上。
問:慈悲心也起不來,就是習慣于坦然安住,一切都可以接受,在那個地方。
答:那你慈悲心沒建立起來。
問:我知道我該怎麼做。
答:要建立慈悲心。
問:只不過心的力量沒往那方面去培養。
答:不論自有無,當生大悲心。
問:但是現在好多都是教你們如何破相,如何安心,然後就在這方面著重一點,發心這方面反倒是隨緣,隨緣實際上就是斷的時間比較多。剛開始修的時候,四弘誓願、三皈依念起來心裡很有力量。現在我感覺平平淡淡的那種,就是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但是……
答:平平淡淡也對,但還是要有法喜。
問:清明、平淡。
答:法喜還沒建立起來。
問: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答:你這是一念清淨。你看我們有一念清淨,有一念不生,有一念無明。
問:無明我也體會過。
答:都是一念。
問:在驛站的時候甚至體會過那種真正的死寂。
答:你看我們平時所指導的這些佛經,還是要多讀。《圓覺經》,現在要加上《楞伽經》。我改天把《楞伽經》上面那個楞伽咒給它完善出來,把它拿出來用。
問A:《楞伽經》裡還有楞伽咒?
答:《楞伽經》上面有楞伽咒,要拿出來用。
問:我現在應該側重于修法喜是吧?發心,法喜。
答:對,禪定、法喜。禪定、法喜先把它建立起來,你才能夠意氣風發。意氣風發之後才可以深入經藏。如果你沒到意氣風發,去深入經藏的話,會讀不下去,會產生所知障。意氣風發就不一樣了,你全把它看穿了。
問:做起來好難。
答:我們現在講的還是理論,你要實踐。
問:是要做起來。
答:這四禪八定還是要的。
問:都要建立。
答:你要修到四禪八定,又回到我們打長坐的指導上來,先要八觸十功德,才能夠證出個四禪八定。先要有初地的法喜,首先要有離生喜樂地,接下來才是定生喜樂地。像您剛才所講的那種是類似的清淨,類似的清淨還是屬於八觸十功德相,不是真正的清淨。因為真正的清淨它是建立在法喜上、建立在禪定上,就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才能夠到清淨無為地,之後再上一個層面,離喜妙樂地。
問:咱們修就是不離四禪八定,是一層一層往上的。
答:那是必然的。三藏十二部的最高境界都是這些東西。要到天道去講法,你得證到離喜妙樂地,要不然天道的眾生你度不了,你起碼要跟他相應。還真的要培養出法喜哦。
問:我現在缺的就是這個,我現在慢慢就產生無聊。
答:法喜怎麼培養?你定的時候頭要向上看,你看著綠樹或者是竹子或者是牆壁。對著牆壁我們叫面壁,無論是對著牆壁、竹子、樹木、河水,或者是下雨的雨天、或者是晴空萬里,你對著這些相,你要有歡喜心,要流露出歡喜心。
問:哦,每天觀空習慣了。
答:觀空有時候是作意了,所以這個法喜起不來了,你不作意的話,法喜才會自然有。法喜是自性本來具足的,不是求來的,也不是怎麼去修來的。當然我們打坐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微笑持咒要培養的是法喜。
20230622臨終關懷細節開示--淨明上師
問:上師,上次我們在寫十小咒,我們也背不下來,拿手機去抄那個十小咒了。
答:能背下來更好。
問:背下來我感覺難度很高,除非現在就得經常要練。因為能背下來,還要會寫下來。
答:大光明咒會背吧?
問:大光明咒會背,但也不一定會寫。
答:你會背就應該會寫。你就按那個音來寫,不一定是按字。
問:字寫錯了也沒關係,只要是同一個音?
答:你那個音對了就可以了。
問:哦,音對了就行。還是要練著自己當下這個,就是說寫一下?
答:對,大光明咒,然後聽聞解脫咒、六道金剛咒、本覺大密咒。
問:往生廣咒也要?
答:往生廣咒也可以,或者阿彌陀佛一字心咒。
問:哦,那簡單點。
問A:十個小咒,有明確指定的十個嗎?
答:沒有明確的,你只要能夠記得住的十個,都可以,沒有規定非得要哪十個。
問A:那就短的,短的好記。
答:對,它的意思就是小咒。
問A:文殊菩薩的心咒?
答:可以啊,都可以。你記得住就可以用,其實很多咒都是短咒。
問A:嗯,對。六字大明咒也可以寫?
答:六字大明咒、本覺大密咒,這些都很短的。
問A:那就挑短的寫。
答:對,你記住十個。你哪怕寫了九個了,最後一個怎麼也想不出來,你就寫個“阿彌陀佛”也可以,也是咒語。
問B:嗡啊吽。
答:對,“嗡啊吽”也可以。
問B:那個大光明咒是一定要寫的?
答:對,大光明咒開頭嘛。
問:結尾是什麼比較好?上師。
答:結尾就“嗡啊吽”、“阿彌陀佛”都可以。
問:噢。
問B:就是挑最短的把它背下來。
答:反正你就記住十個,短咒都可以,所以叫“十小咒”,沒有特定指哪十個。
問B:又好背,又好寫,還又快。
問:上師,我們發現其實那個時候人員不大可能很充足的。能不能給我們開示下?假設我們是一個人、兩個人或者三個人怎麼做?
答:一個人也可以做,一個人你就不停地念大光明咒,念兩個小時,相當於兩千遍。
問:手印對著頭?
答:手印在梵穴頂上。
問:我們這次超度,實際上執行難度蠻高的,他的頭在很裡面,我們這樣放難度很大。
答:你得看環境,他如果這個頭已經靠到牆壁去了,那你就沒有辦法對著他梵穴了,那麼你就對著他面孔就行了。
問:對面孔也可以哦。
問B:那只有一個人,休息的時候怎麼辦?一個人累了,要休息吧。那個接班的時候怎麼辦?
答:你說一個人做是吧?那累了,他有家屬,把家屬拉來念佛嘛。
問B:念“阿彌陀佛”?
答:對,我們有時候大光明咒念一會,然後改成念佛也可以,然後帶動他家裡人都來念佛。
問B:那個開示呢?
答:開示不用念。
問B:不用開示,不要說什麼,就只管持咒?
答:對。把他家裡人拉來一起念佛,超度他。
問:上師,我們還覺得人手不夠,想找一些專門念佛助念的人來對接,這個就沒有必要了?
答:沒有必要。
問B:家裡人。
問:家裡人就可以了。
問C:我們這邊是有人的,但是離得遠了。
答:沒關係,真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飛過去。
問:上師,那個換衣服,好像心**說,按法本上說二十四個小時以後可以換衣服啊?
答:也有一斷氣就開始換的,你要根據當地的風俗。因為好多人就是說,你不給他換,到時候他身體硬了你就換不了了,所以他們都是先開始就給他換,換好了再給他念佛。我們海南這邊都是這麼做。
問D:海南有些老人知道自己要幹嘛,先穿好了再躺在那裡等著過。
答:那是比較少的。就是我們一般都很自信,超度完了的時候身體也是軟的,那麼等超度結束了,再給他穿衣服也是可以的。
問B:上師,就是一斷氣的時候,他很痛苦,碰到他的話,他會起嗔恨心。
答:是,有這一說。但也不一定,因為我們所接觸的這些老人,大部分都念過佛,所以你要讓他生嗔恨心很不容易。
問:上師,這個臨終關懷,不是在殯儀館更好,是不是啊?在家裡或者是養老院,會不會更好一點?
答:我們認為哪裡都好。
問:哪裡都好啊。
問D:殯儀館,你給他要一個小房間,然後在裡面也是可以的。
答:哪裡都好,沒關係,不受影響。
問:老師,請問什麼是與上師相應?
答:與上師相應就是遠離貪嗔癡,與般若智慧相應,不是心外求法,另求他力,不作自覺。具格上師是智慧化身,以使弟子覺悟成佛為目的。不是僅僅在弟子心目中增加一個崇拜者,更不是成為弟子命運的控制者,是教育者、啟迪者。于弟子妄言福禍,增盛取捨,非愚即狂。我們學人也要有這方面取捨甄別的擇法眼。
—淨明上師《印心問答》摘錄107
問:念佛的方法和禪宗的修行有什麼區別?
答:所有的修行的方法是殊途同歸的,不管修證哪一個法門,最終的結果都是要回歸到觀照和見性。淨土宗的觀照體現在哪裡?體現在一心不亂,這就是觀照。見性呢?一念不生就是見性。一心不亂、一念不生,這當下就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這個名相,在禪宗裡叫“一生補處”,淨土宗叫作“無生法忍”,密宗叫“阿鞞跋致”,它都是同樣的一個概念,就是即證十地菩薩。在淨宗裡面若是修證相當於十地菩薩,得的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是十地菩薩的修證,他是證得無生法忍、證得一生補處、證得阿鞞跋致。
往生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上品上生還要學習嗎?上品上生也要學習。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去,就是證得了十地菩薩同樣也要學習。所以也可以說淨土宗實際上是十地菩薩修的法,同樣也要上根利器。
有人說禪宗密宗要上根利器的人修行,我們淨土宗是三根普被,上中下三根都普被,都可以修。實際上任何一個宗門是一樣的,因為根器不是由誰來決定,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天生就具足,根器是平等的。不是說這個人的根器比我厲害,我的根器比他低下。認為自己的根器低下,是什麼原因?首先他不明法理,他不知道佛法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他就認為自己是下根之人。
很多念阿彌陀佛的師兄說我是修淨土的,我唯讀《阿彌陀經》,我不讀《金剛經》。這就大錯特錯了。你不讀《金剛經》,你就不知道這個信念如何堅定。你的信心從哪裡來?連信心都沒有,你怎麼修行?因為修行建立在信念上。
佛經上面講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阿彌陀經》上面講的,也是整一部《阿彌陀經》的中心體現。“阿彌陀佛與諸聖賢現于其前”,是怎麼個現法?好比我們現在看到那副像,阿彌陀佛是不是與諸聖賢現于其前?那你看到這幅像的時候,是不是代表你馬上就可以往生了?佛和菩薩現于其前了,為什麼又不能往生?因為沒有證得一心不亂,所以就算是畫像現在面前,你也不得往生。往生的前提是一念不生、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時候,還有沒有妄念紛飛在?沒有了,清淨自性現前了。所以臨命終時指的就是妄念息下,而不是說這個人要死了。
《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人有兩種生死,一種叫作分段生死,另外一種叫作變異生死。分段生死就是肉體上的生死。歷劫以來我們都在做人、都在修行。前世已經死掉了,這輩子再來投胎了,又做人了,這個生死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不究竟的,是有相的,有生必定有滅,這個叫分段生死。還有一個叫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就是妄念的生死,念起念滅。佛教所講的了生死是了妄念上的生死,不是了肉體上的生死。《阿彌陀經》上講斷妄念生死,臨命終時是指妄念死掉了,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當下妄念息下,自性現前。這自性現前,就是阿彌陀佛、諸佛菩薩的佛性現前,所以叫“阿彌陀佛與諸聖賢現于其前”。阿彌陀佛有沒有相?你看現在畫的阿彌陀佛,法相莊嚴,手上托著一朵蓮花,腳站在一朵蓮花上。很多大師都把自己畫的都站在蓮花上,某些外道也把自己畫得站在蓮花上。這個相是大家想像出來並畫出來的,不是阿彌陀佛的真相。
有一些師兄說:“我就讀一本《佛說阿彌陀經》。”我說:“好,你讀《佛說阿彌陀經》,我就跟你探討《佛說阿彌陀經》。”我問他:“你認為自己是修淨土的,那你知道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第一位弘揚淨土宗的是誰嗎?”淨土宗的初祖是釋迦牟尼佛。因為《佛說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他就是初祖。第一個弘揚念阿彌陀佛淨土法門就是釋迦牟尼佛。有人說是廬山東林寺慧遠禪師,慧遠大師只是傳播者。大家在座的都是傳播者,跟他是一樣的,傳播這個法門。從釋迦牟尼佛排到現在,就不知道多少輩祖師了,而不是說十三祖是印光祖師。要排到印光,那都不知道多少祖師了,起碼七八十祖都有了。
我們要明理,明理包括知道佛教的傳承。佛教是以什麼作為傳承的?是不是歷代祖師代代相傳作為傳承?歷代祖師代代相傳,又在傳些什麼東西?法脈傳承指的是什麼?《華嚴經》上面有一句話:“不見佛性,學法無益。”佛教的傳承就是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傳承。明心見性代表著整個佛教的法脈傳承。《佛說阿彌陀經》裡面管明心叫作一心不亂、一念不生,這就是明心見性。
有一些法師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明心見性是不可能的,一心不亂是不可能的,一念不生也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告訴大家,說這句話的人是在滅佛,不是在弘揚佛法。因為他自己證不到一念不生、一心不亂,他就否認了一念不生、一心不亂。而且他自稱是佛弟子、是出家人、是法師,那麼這個人就在滅佛、滅法、滅宗。是他自己沒有方法,不知道怎麼去證得一心不亂、一念不生。
----2012年淨明上師湖南開示
1.如其人天性薄者,平居不知孝友者,縱使天資聰穎,極肯用功,此生必不能成就。即使能顯法身,亦絕難起用。般若一開,業力隨之而至,必吃苦磨練,不發大悲心度眾生者,決難成就。此擇人之難也。
2.修行人第一考其天性,第二觀其福相,第三察其性靈,第四看其環境與因緣,方可決其成就之大小。外此者,不過種善根而已,今生希望極微。然懺悔痛改而肯補過者,尚須作有相功德以為輔,否則難勝其業力也。
3.有人云自感孤寂,不知孤則有之,寂則未也,能修到寂,便自不孤。倘真見寂靜寂滅之相,則無處不怡然自得。宇宙一切,皆備於我,又何孤寂之有!
——二祖王驤陸阿闍黎印心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