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雜談》
  • 11

     11. 爆炸與根塵脫落

        淨明上師在第九屆(2015~2016年)印心宗-海口塔光道場印心七法會上的開示
        (2016年1月6曰)
        (一)
        上師:你打長坐是什麼目的呀?
        師兄:在師兄們看來就是炸開、爆炸。
        上師:錯了,錯了,錯了!不應該說是爆炸,應該說解脫,解脫! 解脫是個真實受用,不是個假像。真解脫了就不存在什麼爆炸不爆炸,爆炸只是個境界。 就這個爆炸啊跟解脫有關係也沒有關係,因為這個所謂的爆炸,它是那個氣機呀力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身體上的一個反應,它把那個梵穴衝開,把頂上的梵穴衝開這一刹那,在人的這個身體裡面由內它會發出一種非常強大的聲音,聽到我們耳朵裡面去就感覺呢爆炸了,或者說是打雷了。因為這聲音很響,但是奇怪的是只有你自己能夠聽到,別人聽不到。所以一般聽到這個響聲的人哪,他會突然間問周邊的人:“剛才哪裡發生爆炸,或者是打雷?”他會突然間問。那邊上的人都會很莫名其妙地看著他說:“沒有啊!我 們都沒聽到啊。”因為這是身體內部發生的。但他這個爆炸不一定等於說他就可以打開自性,不一定!你聽到這個爆炸,不一定會直接衝開,或者說打開自性,那是一個身體氣機的一個變化。為什麼?因為我們就是——我們上師他這麼說啊,說這個根塵脫落,說:“會出現爆炸。”這個是我們是不會去懷疑他的。但是我們跟好多那些習氣功啊、練站樁的啊跟那些朋友交流的時候啊,都聽到他們說過爆炸。那他爆炸了,那是不是他就開悟了?一交流,根本不是。而且他們雖然出現爆炸之後啊,他們還害怕:咦?怎麼會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境界呢?把自己嚇死了,以後都不敢隨隨便便練功了。所以你看,你一聽他這麼說,他肯定是沒有開悟見性——沒有解脫嘛。所以說,它這個爆炸不一定就能夠見性,能夠解脫。那也有學佛的人哪沒學幾天就出現爆炸,那他同樣對這個爆炸也很迷惑,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他自己也不解。所以他也會到處打電話,到處聯繫所謂的高人哪來給他指點,而恰恰一般他所找的這些人呀都沒有出現過,他也沒辦法解釋。所以能夠出現爆炸,而且又能夠體現出根塵脫落的人的確是少之又少,太少了。也就是說你這個,一方面在這個佛法上面的修行啊算是比較精進的;一方面你這個身體內這個氣機運行啊,這個力量的聚合也要達到相應的程度。就像我們所講的:你起碼的你這個要體會到心念耳聞、體會到微細流注、體會到能所雙忘,然後再加上這個氣機力量的聚集在某個時節因緣成熟的時候刹那間發生爆炸,會體現出來根塵脫落,這是我們所講的“大地平沉,虛空粉碎”了。是各方面的、方方面面這個修行的力量哪都要聚集在一起,才會具足這個時節因緣。所以它是很不可思議的,並不 是單純講:“噢!爆炸了,就可以根塵脫落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那這個爆炸呢它描述的方法很多,有人說“爆炸”,有人說“桶底脫落”,有人說“打破漆缸”,有人說“衝破無明”,都是對它的解說。有人是拿了個杯子,杯子很燙,“啪”一下子掉地上,借著這個杯子摔掉地下那一刹那,他也可以大地平沉,虛空粉碎。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知道怎麼去爆炸,這個是末後事,無關緊要的事,最關鍵是基礎怎麼打好!沒有基礎哪來的爆炸?!
       

  • 12

     12. 不能有法門之見

        上師:我們是用口念耳聞來培養心念耳聞的力量,我們祖師要求這個六字大明咒要每分鐘40-50遍,你坐在這裡幹想,你怎麼知道是多少遍?所以這個嘴巴和舌頭一定要動,心念耳聞是要念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要通過這個口念耳聞來培養!所以,我們有這個相應的指導的過程,剛開始修法一分鐘六字明30-40遍,心中心法10-12遍,准提法和藥師法5-6遍,阿彌陀佛是60遍……剛開始打坐對這個咒還不熟悉,所以要求要字字分明、聲聲入耳,此時我們心裡翻現的是種種妄想、種種執著,用字字分明、聲聲入耳這種方法來對治粗大的妄想和執著,打坐的時間也不長,從半個小時就可以;這個時候我們讓大家修法,一般是阿彌陀佛和六字大明咒居多,此時還培養不出來觀照的力量,而是打坐的基礎;如果要修心中心法,那必須要具備這個打坐的基礎,如果非要以心中心法來打基礎,那就實在太累人了,心中心法是所有一切法門當中翻種子最厲害的法,用這個法來打基礎基本上是自找苦吃;既然是打基礎,那我們選擇的就是方便易行、利於大家解脫的法門,法法平等,只要我們的心地能夠跟這個法相應,法法都能解脫,所以我們修法不是為了要修哪個法,而是為了解脫而修法!不能有法門之見,什麼叫法門之見呢?自認為只有這一個法可以解脫,別的法都不行,這就是法門之見!如果我們看到有的師兄在修念佛法門,或者六字大明咒,就告訴人家:幹嘛不趕緊修心中心法?那麼,對不起,這就是輕法慢法。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如果看到有人在念佛、在誦經,我們都要隨喜他,讚歎他!

  • 13

     13. 修法定力的培養過程

        淨明上師在第九屆(2015~2016年)印心宗-海口塔光道場印心七法會上的開示
        (2016年1月6日)
        (二)
        師兄:上師,給我們開示一下這個基礎。
        上師:噢,粗住。我們這個持咒,先要講口念耳聞。打坐先要講口念耳聞:眼睛閉上,身體不動,耳朵聽在咒上,嘴巴持咒,要用金剛持,手要結手印。剛開始這個持咒,口念耳聞,所表現出來就是心裡面的內容,心裡面的妄念很大,我們能夠把這個妄念看得很清楚。同時這個妄念呢,都帶有種種煩惱,從內心湧現出來。這些煩惱、妄想,一般呢是我們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或者說,在家庭生活、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最容易讓我們分心的事情,屬於比較大的妄想。這個大,就是迫切要去解決它,也是這種妄想導致我們的行動。 同時這些比較粗的妄念當中,包括我們的種種追求、種種欲望、種種困惑、種種煩惱,還有身體上的種種覺受,同時還受我們這個工作、生活的環境所影響,在最初的打坐當中,首先能夠發現的是這些。那平時為什麼發現不了?平時為什麼發現不了有這個意識存在,有這個妄想存在呢?因為平時,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在六識上,眼睛在執著種種事物,耳朵在聽好聽的語言和聲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鼻子在呼吸,嘴巴總是想吃些好吃的、可口的,同時愛說一些能夠表達自我的語言,身體隨著眼耳鼻舌以及意識的控制而擺動,這個意識當中,都是各種各樣執著的表相。所以發現不到我們內心所翻出來的各種種子。那我們通過打坐這個方法,首先是關閉掉眼睛這個心靈的視窗, 讓我們的六識都集中在口念耳聞上,由口念耳聞、綿密持咒來引導和把握這個喜歡動盪的身體。把我們內在的八識田(種智田),你可以在八識田後面打個括弧,寫上種智田,種是種子的種,智是智慧的智。 這個佛經上有,佛經上說是各種種智,所以這八識田也叫種智田。讓這個種智田當中的,讓八識田當中的各種種子翻騰而出—— 這個過程就叫翻種子。
        隨著打坐的開始,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粗致的妄念。 就是表現得很粗的,粗致的妄念,這個叫粗住,這就叫粗住。種子翻出來了,你知道,它很粗,很粗致,而且還一直知道下去,這個叫粗住——這是培養定力的開始,也是有了定力的表現。
        第二個叫細住。半個小時以上出現這個粗住了,細住大約在打坐一個半小時之後出現。隨著打坐時間的加長,身體會相應出現酸、麻、脹、痛各種難受的覺受。特別是我們盤著腿,結著手印,挺直著腰,都會引起種種劇烈的疼痛和不安。這時候心裡面會不安,內心會表現出劇烈的思想鬥爭,通過身體機能疼痛的表現及內心世界精神上、意識上堅定維持打坐的信念而產生激烈的碰撞,導致我們的定力提高。意識中的,這個意識中的妄念隨著定力的加強,由粗轉細,由粗致轉為細緻。由粗致轉變成細緻,具體的表現為妄念很多、很亂,這個時候我們相應的要把咒語及佛號放在字字分明上——聽到耳朵裡就是聲聲入耳。這個聲聲入耳、字字分明的咒語會如同一根韁繩一樣,把我們分散出去的注意力給拉回來。同時,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咒上,會讓我們身體上的疼痛感減輕,這叫作細住。細住會出現癢和動。癢是氣機運行的結果——打坐定力增強,氣機運行,身體各處微細血管膨脹導致神經末梢產生的感覺。從感覺上說,就是象有小蟲子在皮膚上爬一樣。所以說,我們打兩個小時坐,基本上一個半小時就想動了,癢了,總想動一動,撓撓癢。如果動了、撓了,就會影響我們定力的培養。
       

  • 14

     14. 禪定必然要經歷過的過程

        淨明上師在第九屆(2015~2016年)印心宗-海口塔光道場印心七法會上的開示
        (講於2016年1月11曰)
        (五)
        上師:它這裡會出現一個分界,這個分界很有意思,就是我們進入昏沉之後它會出現一個分界。忽然間、猛然間,猛的一下,從這個昏沉當中醒過來,感覺上是醒過來,實際上是過渡過來。過渡過來什麼呢,進入一種了了分明,對自己是了了分明,很清晰、很分明;對自己內心是很清晰、很分明。而且,似乎妄念已經看不到了,但是能感受到這些妄念變得很細很細,已經看不到那個妄念是什麼妄念了,但是會發現它變得很細很細。念念川流不息,一陣一陣速度過得很快,然後身體上相應的會出現痛與我無關。首先是痛與我無關,然後,痛中帶有快樂,接下來痛不在了,痛不在了之後,身體出現化空的跡象。一般是手印空掉了,手已經沒有覺受了,手印空掉了。絕大多數是從這個手開始空的,也有人是從腿開始空的。所以一般說是手腳空了,接下來身體空了,最後就只剩下一個咒語還在。你看這個身體空了,持咒是明明了了的,身體也定住了。這個是身體上的表像,而我們這個意識當中的念是一陣一陣的,看不清楚,普遍表現出來是看不清楚,但能夠感受到,連綿不斷,這叫微細流注,這個是座上。像我們三祖的開示一樣,經常講到三個字,空樂明,在這個微細流注的階段會表現出來。身體表現空靈無住,能夠看到定光,也就是定中的光明,眼睛雖然是閉著的,但是感受自己全身籠罩在一片光明當中。內心又是歡喜的,喜悅,這叫喜悅。下座以後會身心愉悅,身體輕鬆無比,看誰都是那麼善良、可親,是吧,看誰都是哎呀這個是個好人啊。佛教當中有一句話,叫做行善必多道友,在這裡還可以說成是行道必多善友,行善必多道友倒過來說不就是行道必多善友嘛,你不管去到哪裡都能夠遇到一大堆好人。
        弟子G:坐五六個小時就會實現?
        上師:四個小時以上,一般四個小時以上就會出現這種。而且是跟師兄們交流的過程當中,佛經上的祖師大德開示過的,都能夠應用得出來。
        弟子G:我以為這是慈悲心顯現……。
        上師:對,善心、柔軟。這個用我們上師一句話概括它,覺受增長,也叫正覺受。因為出現了輕安,所以感覺當下就是解脫了,很爽哦,修行到這一步,妙不可言,感受自己當下就是解脫了。這屬於哪個部分呢,我們說是十功德。十功德是哪十功德啊?正規的說法吧,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悅、法樂、解脫、境界相應。
        這境界相應講的就是座上座下,包括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夠體現出種種受用。但這些都還是身體上的覺受,這些覺受沒有離開身體,身體還在。它還沒有完全空掉,所以這些境界不可停留,停留就是住著。不要住在上面啊,這都是客人,一面風光,了不可得。可以說起它,可以說、可以表現出來,但是不可執著。當然,你要執著在上面也沒關係,執著這個比執著煩惱要好,所以你要執著也沒關係。這個總是比煩惱要好嘛,能夠得到相似的解脫嘛。所以有這個境界還是比沒有好嘛,呵呵呵,要不然這個修心密每天都是推車子上山,每天苦不堪言,堅持個五六年下來,一看到老師們:老師啊我一直都在堅持啊!哎呦,聽起來好痛苦啊,一點覺受都沒有。
        所以有這些境界還是好,證明我們修行有進步。它雖然是境界,那畢竟有進步嘛。哎呀,你看,我們這個還是不錯的,雖然未能夠出離三界,起碼煩惱還是少了嘛。修行上有所成就,小成就嘛,是吧?所以說其實住一住也沒關係。不要住著是大方向啊,不住著是大方向,不執著是大方向,小方向上還是可以停一停的嘛!
        弟子E:但是座上不能去想它,或者是到了哪個階段啊,去比較吧?
        上師:這個是相應而說嘛。告訴你會有這個過程,你想也沒有用啊,你痛得要死,痛得呲牙咧嘴的時候你去想,想得出來嗎?想不出來啊,它是相應而出現的境界,叫境界相應嘛。你痛得呲牙咧嘴的時候你說我去想一個輕安,你想得出來嗎,想不出來。
        弟子H:上師這一講就知道了,境界還是有,我以為這些不是境界。
        上師:因為這個是過程,必然要經歷過的過程,告訴大家,風光在前面,不要停留。往後去有更妙的風光,你這修行就不會停留了。而且越是這樣越要發大願,所以說我們這個發願,由始至終,都要貫徹到底,不能夠遇到好的風光我們就停下來。而且告訴你啊,這還只是未來禪定,也叫未到定,還沒有真正入定。
        弟子A:就是剛開始的那種,過渡那一下。
        上師:對,進入禪定的過渡。就從這個昏沉定開始,到未到定,到這個四禪八定,它這個過渡是很快的。而且我們剛才所講的這個十功德相,在所有的定界當中、定境當中都會表現出來,所有它都包含在其中,所有的禪定的定境當中,都會包括。你看,我們說這個未到定,跟欲界定,它的區別表現在哪呢。就是說它已經開始出離欲界煩惱,煩惱是欲界的表現。所以像師兄剛才說的,時有時無,有點煩惱,那是昏沉當中表現出來的。而進入這個未到定之後啊,空樂明表現得多一些。那我們前面說這個未到定是個過程,這個過程很短暫。它可以進入初禪,初禪定,它這個初禪定包括未到定的所有境界。
       

  • 15

     15. 印心宗的上師祈請文,如何與根本上師證果相應

        印心宗的上師祈請文
       
        1997年12月份,淨明上師(蔡奕忠)前往上海拜見師公元音老人。一日,在老人寓所內,上師問師公元音老人:”藏密的傳承都有上師祈請文,咱們印心宗是否也有?”
        老人答到:“有啊”,應此殊勝緣起當場向淨明上師傳授了印心宗的上師祈請文:
       
        我皈依佛法僧修行,依止無上大恩根本上師修行,歷練身心,知難勇進,知幻即離,返本歸真,慈行不斷,願行不歇,決定與無上大願根本上師證果相應
        ---------------------------------------------------
       
        如何與根本上師證果相應
       
        尼師父:藏密裡面說,你遇到你的上師,要很大的福報;然後你能跟著你的上師修行,也更要福報;然後你能跟到最後,修行到最後,那才是真正大福報。
        上師:對。這個怎麼做啊?
        尼師:請上師指教。
        上師:這個要身口意供養上師,身口意。
        師兄:那就是把一切都交給上師。
        上師:嗯,身口意。
        尼師:要發願。
        上師:對,發願是一方面,還有就是,身供養,就是上師的一舉一動,行為舉止,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這叫做以身供養。口,時刻要讚歎我們的上師,你時刻都在讚歎他,時時刻刻都能夠跟他相應。還有一個就是意供養,你看我們前面說了行為舉止,這個口上不停地也在讚歎,那麼這個意呢,指的就是觀想,時時刻刻也要觀想上師的殊勝,這叫身口意供養。上師是什麼?上師就是諸佛菩薩總集,諸佛菩薩的共身,歷代祖師的共身,總集相,共身法,就是我們這個上師。以身口意來供養上師,就能夠得到無上相應。
       
        我們也有很多師兄問啊,如何才能夠得到上師相應法?其實我們元音上師的開示,還有藏地,歷代祖師的開示,都講過這個相應法,就是身口意供養。元音老人第一次來海南的時候,我們就問了這個上師相應法,老人就跟我們說了,身口意供養我們的上師,處處維護我們的上師。不像有的人是處處利用我們的上師,處處利用上師,這就不好了,要處處維護上師。
       
        所以說,自古以來能夠跟上師的證果相應的,這個是以身報恩,維護上師的一切,粉身碎骨都不在乎,他才能夠跟上師無上的相應,能夠跟上師證果相應。而且我們這個上師是永恆的,不是這一生一世的,而是永生永世,這就叫慧根,慧根具足,慧根具足就這樣啊。像我們元音上師,我們是永生永世都是他的弟子,我們發這個願,所以就能夠生生世世不離上師,這個是最好的緣起啊。所以我們有半點對不住根本上師的事,這個都很難說生生世世永遠都跟隨著他,這很難做得到。
       
        尼師父:還有他們說意傳的加持,還有傳承的加持也是。
        上師:嗯。我們說這個上師相應法,也是一輩子的修行,也是我們天天的修行,時時刻刻的修行。所以你看我們發願啊,就是這樣的,時刻都在皈依佛法僧,時刻都在皈依根本上師,時刻都在精進無比,時刻都在歷劫修行,時刻都在身口意供養根本上師,供養三寶。所以說,時時刻刻這個證果也是跟歷代諸佛菩薩,跟歷代祖師,跟我們的傳承上師是相應的,這當下顯的就是成就相,當下便是成就相。

  • 16

     16. 打坐修法整合包

        坐腿疼能不能動一下
        問:老師,腿疼得受不了,能不能動一下?
        答:動一下可以,但不能動兩下。我們有師兄問過我,元音老人都說了痛得忍不住了可以動一動。我說是啊,老人說的可以動一動,問題是你不停地在動啊!老人沒說過可以不停地動。因為你動了一下的話,你就想動第二下;動了第二下,就想動第三下。
        問:越動越疼。
        答:對!這就沒完沒了,所以我們說最好是一動不動。
       
        基礎沒打好談何見性
        基礎正是培養定力的,定力沒有培養出來,我們往後所講的開示、方法就用不起來,因為不相應,不相應就用不起來。老人的書我們也讀過、也看過,為什麼老人書上所講的那些我們體會不到呢?這就是不相應,既不如法也不相應!我們也打了那麼長時間的坐,那這些問題出在哪呢?
        問題就出在某些細節上面,某些基礎的細節上,這個基礎沒打好,這些細節我們忽略了。所以,沒有基礎又忽略掉這些細節,那麼到了後面,我們這個打坐就變成了每天都在完成任務,不會有更進一步的修證出現。講到觀照不會觀照,別說觀照,連心在哪裡都不知道,觀心都不會,就更別談這個觀照了。
        所以,心中心法這個宗門的修行,它是一步一步來的。同時也是按照順序來做指導,它是一個系統的指導。所以每一步走好了,它才會出現下一步的情況,能夠做相應的指導。
       
        手印的正確位置
        我們說這個手印,它是一個定力的體現。我也看了,我們還是有一些師兄,可能平時養成了習慣,手印放到這裡了(胸口和腹部之間)。這個我昨天也強調過了,手印放到這裡,幾乎是沒有定力可說,他培養不出真實的定力來,固定在某個模式上了。手印放到這裡來,就是平時沒有養好一個結手印的習慣。像我們書上印的,是印錯了,說這個手印45度放在這個位置。因為手印放在這個位置,時間一長它肯定要下來,所以這個是錯誤的。
        元音上師教我們是手印要放在這裡(下巴至胸口之間,高於胸口),這倆手要夾著(倆肘夾著倆肋),它不會往下倒,一直都是提在這裡,很輕鬆的。它不會掉到這麼低的,絕對不會,我們手印從來沒有倒過這麼低的。甚至你越是入定的話,這個手印還會相應地抬起來。它會偏向一邊去,偏向這邊(左)或者偏向那邊(右)都有。因為老人跟我們開示過,這個定力是向上的,手印就是定力的象徵。所以大家打坐的時候要關注自己的手印放在哪裡,這個基礎沒打好談何見性啊!
       
        打坐不亂動的秘訣
        一、注意力放在咒上
        我們這個第一天,大家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忘念太多了。妄念太多了直接影響到情緒,所以第一天的打坐情緒是最不穩定的。身體上它就會表現出來,要動啊。我們師兄還是有不少人在動,我們說過了,最好是不要動,最好能夠完全把它忍下來,把注意力放在咒上。
        二、手印提高
        還有一個讓我們這個身體不去燥動、不去亂動的秘訣呢,就是手印要提高。手印提高,力量主要集中在手印上,手印會更加痛一點,但是其他地方的痛感就減少了,注意力就放到手印上去了。而恰恰這個手印痛是最能夠培養定力的,所以手印痛是我們定力的來源,就是來自於這個手印的痛,最能夠培養定力。大家手印提高之後會痛一些,這是好事。
        我們二祖說:手印痛了怎麼辦啊,當生歡喜心。因為通過手痛來培養定力是最直接的。這個手印痛,我們注意力都放在這裡了,也就是開始培養定力。隨著這個定力的提高,我們這個妄念啊,它閃爍得很快,翻得很快,這個妄念的閃爍也是我們這個定力的培養。那麼當這個妄念翻的快的時候呢,我們這個持咒的速度也跟著加快。
        三、微笑持咒
        嘴唇會微微動,動的幅度不要太大,在微動的同時要微笑持咒。掌握微笑持咒,你這一座相對來講它就輕鬆很多。從什麼地方來輕鬆呢?從情緒上,情緒上輕鬆下來了,身體它就能夠保持一動不動。
       
        提高手印防止昏沉
        它是這樣的,你看我們結手印的時候,好多師兄把手印放到這裡來(胸口以下),手印放到這裡來,手印基本上它是不具備加持的力量,很容易昏沉。所以我平時跟大家說,手印一定要提高(胸口與下巴之間),因為這樣手印就起到加持作用。假如你打坐越是出現禪定的話,如果是旁邊的人在看你,他會發現你這個手印一直在提高,那是禪定的表現,加持力大。
        所以我說大家這個手印一定要提高,你這麼放著的話肯定是昏沉的。入定不是這樣的,你定得越深手印越高。有好多師兄說入定了都這樣,其實那不是入定是昏沉,因為我們定力是向上的,你越是定的話,手印越高,它不會是下來的。
       
        手印必須是傳法老師親自來傳
        問:二印時,大拇指碰到無名指的指頭可以不?
        答:從傳承上來講是不允許的,必須要壓到,而不能夠說碰到就可以。
        手印必須是傳法老師親自來傳。我看我們很多地方的師兄,六個手印結錯了四個,那你說這個法怎麼修啊?沒辦法修了。
       
        咒音是根據傳法老師的咒音來持
        問:老師,我感覺這個心念耳聞持咒的時候,具體的字音發的準確不準確,不要注意它行嗎?只管用心持咒。
        答:咒音是根據傳法老師的咒音來持的,這個一定要相應。如果不是嚴格按照這個要求來持的話,咒音最後傳出來它會千變萬化,甚至連這個咒都不是啦。所以持咒是根據給你灌頂的傳法老師的咒音來作為標準,我們這個咒音必須是按照傳承來持。
       
        打坐的竅訣
        一是金剛持。我們這個打坐是金剛持,持咒的時候不出聲,這眼睛是不睜開的,身體是不搖擺的,這個腿難受就難受吧,儘量忍住。把注意力放在咒上,放在我們這個聞性上,放在聽上面,不要放在痛上面,所以要一動不動。
        二是要保持一動不動。這樣子呢我們打四個小時,才能夠順利地堅持下來。如果動了,那麼這四個小時坐下來是很困難的,簡直就是在受苦受難,不但沒有培養出定力來,而且對身心來講也是一種摧殘。只有一動不動才能夠迅速地培養定力,那這個定力培養出來之後呢,我們就會發現打坐實際上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摧殘。
        三是微笑持咒。我們這個打長座就是培養歡喜心,這歡喜心來自於我們微笑持咒或者說微笑念佛。打坐的時候能夠全身心的放下,同時把這個微笑自然而然的培養出來。這個歡喜心培養出來之後,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別人看你就是滿臉微笑,“哎呀,這人學佛學的好啊,學的滿心歡喜。”這是通過打長坐培養出來的。我看好多地方的師兄呢,他不懂得這個微笑持咒的竅訣,滿臉都是愁容,一跟我交流就是一句話:“老師啊,我天天都在堅持啊!”看上去是很痛苦的。所以這些都是一些訣竅,我們這個歡喜心是要培養的,跟我們的定力一樣,定力也是要培養的。
        不管是修哪一個法,心中心法、六字大明咒、阿彌陀佛一字心咒,哪怕是財神法也好,要求都是一樣的。
       
        痛的地方是藥師佛在講法
        其實這個佛教的方法很多,像我們說這個身體難受的時候,某個部位在痛,藥師法裡面有一個方法,你可以立刻觀想:痛的那個地方有個藥師佛坐在那裡。你一聽說,哦,原來是藥師佛在講法,所以那個身體在痛,馬上滿心就是歡喜。那這個痛得很爽啊,很快活,因為有藥師佛在那講法嘛。佛教裡面方法是挺多的,所以說痛也是一種快樂,因為有個佛在那裡講法。我們在打坐痛的時候,也不妨可以這麼用啊!哎呀,原來是佛菩薩在那講法啊,是不是啊?
       
        打坐一動不動才可以與心密相應
        密宗有兩脈傳承,由釋迦佛傳承下來了。一脈傳承是文殊師利菩薩作為代表,他是以語密為主,就是持咒,語密為主。另外一脈是普賢如來(普賢菩薩)作為代表,以身密為主,身密就是打坐。我們這個宗門呢,大愚祖師正好是從普賢菩薩那裡接的法,當然是以身密為主。以這個身密來修持,就必須是一動不動,才可以跟這個身密相應。所以我們這個指導啊,大家一動不動的打坐,就是心中心法的體相,只有一動不動才能夠跟這個法門相應。那麼通過這個一動不動,培養定力就快了。我們打長坐,又能夠一動不動,實際上就是讓大家的菩提道果儘快地開花結果,所以我們管這個打七叫作克期取證。
       
        打坐為什麼會痛
        痛是怎麼來的呢?
        痛就是因為我們的慈悲心不夠,所以才痛,沒有什麼別的特殊原因!我們有這麼一個成語:心慈手軟。慈悲心夠的話,全身心都是軟綿綿的,哪裡會痛啊?根本就不會痛。我們學佛、打坐修行,目的要明確:培養慈悲心;要發菩提大願、慈悲大願!所以說,修行修了那麼多年還在痛,那證明我們修不到點子上,都著相去了,喜歡境界,沒有把慈悲心體現出來。如果說學佛人不慈悲的話,那就連外道都不如。
       
        學佛首先要培養慈悲心
        我們說這個慈悲心,它是修證出來的。通過打坐修行,通過念佛參禪,都可以培養出慈悲心。這慈悲心一旦形成了,它又是自然流露的。時時刻刻它都體現出來,它不是造作的,這才符合我們這個佛教的精神。
        我們培養慈悲心,要多放生,多參加法會。因為慈悲心一個人是培養不起來的,他必須要跟大眾在一起,才可以培養出慈悲心。我們到山間去放生,到海邊去放生,到河裡去放生,這都是要跟大眾在一起。同時多參加一些打七的法會,包括共修這些都可以培養慈悲心。
        這個慈悲它是包含著歡喜的,這個慈悲它是帶著歡喜的,它是一體的。凡是慈悲的人,大家看在眼裡,哎呀,這老人家真慈祥啊,滿臉都是微笑,它是一體的。唯有慈悲才能夠法喜充滿!唯有慈悲你的心才不會流浪!懂得觀照的師兄走在路上都是法喜充滿的。別人看了啊,這個人是怎麼搞的,與眾不同啊,自得其樂,他總是在笑,臉上啥時候都掛著笑意,一點煩惱都沒有。那咱們在大街上再去觀察,普通的民眾,幾乎百分之八九十這臉上都是愁眉苦臉。所以,我們觀察自己一下:我平時是不是愁眉苦臉啊?如果是愁眉苦臉,那就不如法。
       
        微笑持咒的意義
        我們說打坐的時候,大家持咒要面帶微笑。面帶微笑也是培養慈悲心,培養歡喜心。這面帶微笑,全身心就會放下,什麼掛礙都沒有啊!還有面帶微笑它可以貫穿我們整一座。座下也是如此,你形成習慣了,說話都是面帶微笑的。
       
        打坐首先培養的是慈悲心
        通過這個持咒,無聲之聲來持咒,首先培養的是慈悲心,為什麼呢?大家打坐的時候都很痛苦,我們要超越這個痛苦,要發大願,發慈悲大願,所以說首先培養的是慈悲心。慈悲心生起之後,這個身體自然而然它就不痛了。所以我們只要是打坐覺得腿痛、腰痛、手痛,都是慈悲心不夠。像我們手印很痛,成語裡面有一句話,叫作心狠手辣。這個手辣痛辣痛的,就是我們這個時侯是沒有慈悲心,這個心體現到手上,就是辣痛辣痛的感覺。
       
        打坐可以消業障
        打坐時手印痛,甚至還會長出水泡、血泡來,那這個就是業障稍微大一些了。特別是血泡,滿手都是血泡。這樣的師兄我見過啊,修六字大明咒,手上結的全是血泡,殺業重呀!那殺業重他要消呀,要消業障呀,通過打坐就可以消業障的,就可以把殺業消掉。他這個手血泡會破掉,破掉之後鮮血淋漓,看上去挺可怕的,好像是被刀砍過一樣,其實這都是一種消業障的表現。所以說這個身體痛也是消業障,我經常跟師兄們說,大家在打坐的時侯身體痛,我們就用不著上醫院去痛啦。上醫院去痛,你還得請人家來給你開刀,而且你還要付錢給他,同時還要感謝他。我們在家打坐痛,這個痛沒有那麼難受。雖然感覺上是很難受,實際上講起來的話,真的不如在醫院那種生不如死的痛苦,那種痛你還得去感謝人家。所以說,這個打坐痛是一種好事。我們二祖王驤陸上師在書中說:這身體痛的時侯,大家當生歡喜心。要歡喜啊,消除我一切業障,消除我一切殺業,所以要歡喜啊!
       
        打坐要用微笑持咒培養歡喜心
        大家說我這個痛都痛得要命了,這個時侯怎麼歡喜得起來呢?的確這個時侯要生歡喜心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我們三祖元音上師就告訴我們要培養歡喜心,在培養慈悲心的同時要培養歡喜心。這培養歡喜心就是從我們學打坐開始、持咒開始,我們就要面帶微笑,微笑持咒,這就是培養歡喜心。當這個身體疼痛得要命的時侯,你這歡喜心一出來,這個痛苦當下就轉化成受用。
        我們說這個受用它是怎麼來的?受用也是培養來的,身心上的受用也是培養出來的。當然受用我們是不住的,但還是會有,這種受用是歡喜的,身體是自然的放鬆、舒服!
       
        在微笑當中去調整持咒的鬆緊
        問:老師,座上持咒的這個力度自己一直在調整,感覺如果太作意的話,就抓的比較緊。太放鬆的話,妄念進來,就松掉了,有時候昏沉掉了。總是需要調到不松不緊,力度恰到好處。
        答:它跟你的情緒有關係。我們說打坐持咒,這速度快慢跟情緒有關係。如果是情緒一直都不穩定的話,這個速度很不好調,它跟內在的情緒有關係。最好的調試方法就是在微笑當中去調,在你微笑這個基礎上去調整你的心態,它很容易就可以調到一個適當的頻率,不緊不慢。由於這個持咒的不緊不慢,我們就能夠培養出一個不即不離、不取不舍的定力來。所以,我們所講的不即不離、不取不舍,都是在持咒的過程當中培養出來的。
       
        時間不到,死也不下座
        我們在這裡打坐修行雖然是辛苦,但要知道我們護七的師兄更辛苦。所以好不容易大家有條件來到這裡打七,最好是遵守我們打七的規則。這兩天我上去的比較少,為什麼呢?因為隨著大家打坐的這個進度,從第十天開始就不需要我去巡場了,大家的定力應該是培養出來了。不過,這兩天倒出現了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事,有好幾位師兄竟然時間不到就從座上下來了。我們說來這裡打七是很不容易的事,時間不到絕對不要下座,大家要記住啊!如果時間不到你就下座了,那太對不起我們這個道場了。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在座上,不要下來,哪怕就是死,也要死在座上!所以大家不要輕易下來,除非說這個鬧肚子,沒辦法,我們不能夠說你強忍著,不要下來,這個是意外嘛。如果不是這個問題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死也要死在座上,也不要倒下!!
       
        座上如何超越身體及其覺受
        這個煩惱痛苦交迫過來了,很難受,那麼我們這個心裡面,在持咒的同時,就把自己這個身體看作是一塊木頭、一塊石頭就可以了,我們這叫死心塌地。我並不是一個活人啊,我在座上就是一個死人,就是一塊木頭。所以這個煩惱、痛苦啊,很難受,交迫過來啦,不理睬它,只管持咒,時間不到絕不下座,這個還是很重要的。
        那麼這個身體出現化空了,有一些師兄又因為對自己這個身體過分執著,由此產生出害怕的心理:哎呀,我不要這個感覺,我還是要找回自己來,這個肉體不要失去,害怕這個肉體消失。這個就是我們的願力還是不夠,出離心不夠。其實這個身體本身就是個假相,它是我們這個覺性的工具,這種假相在我們對身體比較執著的情況下,它會表現出來有各種各樣的覺受。但通過我們打坐,著重點放在持咒上,培養這個覺照力,放在這上面的時候,我們對身體的感覺它是模糊的,不是那麼明朗清晰的。隨著定力的提高,我們這個心力、觀照力增長之後,會發現這個身體只是由四大和合而來的,不是真實的,他對這個身體上的覺受會看得很淡。所以說要有這種心態我們才能夠超越生死,你去執著這個身體那是超越不了生死的。
       
        大死才可以大活
        身體化空了,那對於我們這個修行來講,叫作這個身體出現大死,這個大死是因為我們要大活啦!也就是對這個身體的一切執著要死透,那麼我們這個凡胎才可以去掉,凡胎去掉轉成聖胎,那麼我們這個弘法利生的一切功用,才能夠在這個身體上體現出來。所以,這個修證的過程,首先是要讓這個肉體大死一回,然後才可以大活。
       
        座上如何突破身障
        問:老師,我們身體上這個障礙,就是感受,影響我們入不了定,如何才能突破這個身體上的障礙呢?
        答:所以我就說培養這個定力呀,要用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翻種子翻得比較緩。它也不是不翻,翻得比較緩慢一些,所以用它培養定力是恰到好處。如果非得要用心中心法來培養定力的話,那就要有很大的願力。所以我們說培養定力,首先就是眼睛要閉上,身體固定好了之後,眼睛要閉上,眼睛閉上了不讓我們去跟著境界跑。眼睛閉上之後,就是靠我們的舌根和耳根,攝持住我們這個咒語,也就是攝持住意根。那麼這個身體不能動了,身體一動都會有影響。所以我們也有師兄說:老師呀,老人在開示中都說要受不了的時候還可以動一動,您怎麼不讓人動啊?我說:是啊,老人只是說可以動一動,但是我們的師兄們都在不停地動。老人說動一下可以嘛,只是動一下,沒有說你可以不停地動。所以,實際上動一下還真的不如不動,身心不死,定力培養不出來,只能夠培養“動力”。所以我們說這個身體要死透,要大死一番,大死才可以大活。
        師兄們說,你看我們歷代祖師修的時間那麼短,成就這麼大,還可以大顯神通,我們自己為什麼不行呢?定力都沒有哪來的神通。如果定力都沒有,出現神通,那叫鬼通不叫神通。
       
        有痛在你要發大願
        是啊,痛是慈悲種子不夠嘛,要培養慈悲種子啊!痛是好事。所以我們祖師說了:有痛在你要發大願啊,為天下末世修持,為將來修持這個法的師兄受持痛苦,要有這樣的大願在。我們說這個痛正好是培養慈悲心嘛,慈悲心升起了他自然也就不痛啦。
        問:看來慈悲不夠?
        答:慈悲不夠他才痛嘛,所以說痛就是跟慈悲有關係。
       
        關於打坐是否要求一動不動?
        元音上師在《修行的六個要點》中開示:
       
        “第一: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戀著世間事物放不下,有什麼用呢?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緣合成,無有實體,猶如過眼雲煙,虛而不實,求不得,拿不走。即連各位自己的身體也是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東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認事物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得達者一笑的愚癡之事,學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業,不是小根小慧的人所能勝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開悟,假如在座上想這樣、想那樣,妄念紛飛地亂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個死人一樣才行。”
       
        元音上師在《恒河大手印》裡開示:
       
        “我再強調:上座時放下一切事緣,當自己死了一樣不動,這樣做才能得受用,才能得正定,不然你怎麼得定,定不了的!”
       
        元音上師1995渭南路第4集開示:
       
        師兄:“坐兩個小時中間可不可以動一動?”
       
        元音上師:“哈哈,頂好是不動。因為動來動去他就不容易入定。我們修密宗就講究是三密加持。三密,就身、口、意三密加持。這身密,什麼是身密呀?就是手結印、腳趺坐而坐,不動,這叫身密。動來動去呀就不容易入定了。這頂好不動,要是實在熬不住了,痛的你也定不了,好,那腳就動一動了。頂好是越少動越好。不動更好,唉,是吧。越少動越好,一下子一動,一下子一動,那就糟糕了。”
       
       
        記得淨明上師說,當年請教元音上師,上師啊您說上座要一動不動,為什麼我會不由自主地動呢?元音上師答,死人會動嗎?
       
        從上述開示來看,元音上師對打坐要求身體最好是不動。而對初機學人,元音上師則開示,實在痛的受不了了可以動一動,這實乃老人接引學人不得已之方便。古德雲,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況取法乎下乎。故真修實證者萬不可以此方便而放鬆對自身修行的要求,辜負了老人一片苦心。
       

  • 17

     17. 心密是印心宗的簡稱

        心密是印心宗的簡稱,不是單指一門心中心法,而諸佛心中心則是無上相應的意思,指的是一切法門,皆可以座上心念耳聞,座下綿密觀照的實修來證得五智。
       
        印心宗是具有系統的傳承指導、系列的修行法門的實修實證宗門,不只是傳一個心中心法。
       
        印心法幢:眾生無數,皆因煩惱根源不同而有別;法門無量,皆以應機接引而啟用。
       

  • 18

     18. 書信選:答蕪湖翟丹玲居士

        書信選:答蕪湖翟丹玲居士
        元音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音師公:
        弟子丹玲向師公頂禮!願師公健康長壽,住持弘揚正法!【不敢當!但願人長壽,皆能即生成就!】 6月5日我曾寫過一封信向您彙報修學情況,沒有寄給您,先因位址不明,後因您去了福州。現重新整理,彙報如下:
        (一)我今年49歲,物理教師,在南通某學院上學的翟某是我的女兒。由氣功門入道,從87年底到現在四年多。【能由氣功入道,非宿世深植善根,曷克臻此!?】為明宇宙人生道理,我和女兒朝山、住廟、看經綸、參訪善知識,歷經種種,在諸佛菩薩慈力護持下,沒走什麼彎路,終遇明師。【虔心向道佛子,曷當如斯乎?】我母女與其說是求法,不如說求真理,服從真理,洗心革面,冥合真理,實無所求。【是的!佛法本即真理,無求無得也。】 (二)90年秋,我和女兒參拜魏老,他見我二人學佛的路頭還正,就不斷地慈悲開示,授我們“心中心”大法。在師父的指導下,一方面修座,一方面參究直指心源的經論。透過層層雲霧,由誠惶誠恐到漸明修法要旨。【也是你多生培植善根所致!】 十分慚愧,我原本體弱多病,高中一年級時,因失眠誤服朱砂造成了嚴重的嗜眠症。【今生將解脫,宿世障先來。】三十多年來此病比其他任何病都更困擾我。高中、大學以及此後的工作、生活都常為此病而無奈。【此五濁惡世之命濁、煩惱濁也。】也正因為此病而成了修座的大障礙。每日一座或兩座,座上昏沉嚴重,妄念、定境、昏沉交替,入定效果極差。我不甘沉淪,堅持不厥,手印也不散。座下持“慈氏真言”,對境修止,不離覺照,參究經論用心體悟,不太執於文字。為了對治昏沉,我喝濃茶,我練習雙盤,減少飲食,在修座前儘量先睡一會……。有時昏沉不嚴重,入定時也會有幻視、幻聽,置之不理,有時由昏沉而一驚,刹那也覺打失身心。【勇哉,丹玲!有病而能如是克苦用功,實屬不易,而且知道調節身心的方法,不住幻境,不入歧途,確實難能可貴!】 儘管糟糕到如此地步,我都感受到心中心大法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月一個月不同,一日有一日的變化,是如此的閆然微妙。【所以說恩大難酬!】它體現在:覺照變及時了,覺照的力量加強了,刻骨銘心的愛能夠放下了,刻骨銘心的恨能消融了。【這是你真實受用處!不枉你用功一場!】愈是在突發的事故上愈能驗心。開始懂得體會一行三昧,與境不即不離。
        我變了。生理上、心理上、待人接物上,穿衣吃飯上都變了,只有自己明白。丹玲還是那個丹玲,又不完全是那個丹玲。【是的,還要變,色身也將隨定力的深入而起變化,你不要驚異,可變得水晶一般,但不可著意追求。】 (三)去年春天,3月底至5月初,那段時間工作不忙,沒有人打擾我,照樣修座,參究直指心源的經論。為了對治昏沉,我加練某某的“合氣法”【外道法假用一時,不可執取!】以佛心、他心是我心,以小腹為中心,順逆、大小在各個方位上劃圈。打破並超過大小周天的範圍,以獨特的方式,使全身八萬四千毛孔及骨骼、臟器與宇宙同呼吸、共命運,從而迴光返照……【千萬不要做意守丹田的大小周天法。既與宇宙一體了,還回個什麼光,返照個什麼呢?】此法要觀想,我觀不好,就沒練了。【還是不練的好!】現在為對治昏沉,就邊持心中心咒,邊試著在身內外劃圓,【劃圈時,咒在何處?】中午劃,晚上劃,入睡前劃,剛醒來又劃……【多此一舉!】有一次午睡剛醒,又接下去劃,靜靜地劃,慢慢地轉,劃呀劃,【這是有相法!】到立圓時變自如了,進而圓融了……突然不自覺地放棄了劃念,【虧得有這一著!】驀然像踩進了空洞,【有空洞在麼?這很要緊!有個空洞即非是了!那是無明!】失卻了劃圈的我,失卻了所畫的圓(念)。啊,進入無可名狀的境界。(毫無準備)【有準備,此境即不現前了。】此時非有非無,是光非光,非內非外……如果用現代語言,方便地套一下,是“場”?“生命場”?我不知道。【注意!!!有個場,也不是!此時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起消殞無存,只是靈明不昧。】 在那一段時期內,沒人干擾,全身心悟道(不坐班,上課也沒有上課相),連續出現五、六次,完全相同的狀態。有時在虔誠燃香時,有時正發出真言“吽”時,有時午睡剛要入睡時,有時剛醒劃了幾圈時【還作這個嗎?】……都是在毫無造作、毫無準備時出現,而且境界完全一樣,不可言,言不出!簡直是亂闖!【說什麼亂闖,無言勝卻有言時!】 每天照樣修座,座上一次也沒出現過。(定境有過,這種境界沒出現過)。當鬧鈴響的瞬間或昏沉到驚覺瞬間,覺受性光向頂上一沖。【不要追求,求即不得,只放下身心,一切無住,功夫熟時,時時處處皆現。】 這種境界我試圖向師父說,可怎麼也說不清,後來也不想說了。【好個風流畫不成,莫向愁人說愁話,說到愁時愁更愁!】 從此以後,各種經論看起來不困難了,特別是真心直說的書,讀來十分親切。開始明白了:說到根本上,如虛空釘釘,三世諸佛也要將嘴巴掛到牆上。說到根本上,諸祖師也要穿喉結舌。難怪佛說法四十九年,都說未道一個字。也明白了,我人無論修或不修,悟不悟,六門頭上何曾不放光?道不遠人,人自背道!一念迴光返照,自光照自珠。自性不離纖毫,諸佛不離纖毫。【從何處得這消息來!?】 (四)繼續修座、參究,身體體質明顯好轉,昏沉沒有根本變化,無奈並不自卑,只好慢慢來。參究,用功推到日用中去,僅如此,如此。【應該如此用功!】 原本總想別人理解我,為我印證參悟層次。後來越來越明確:一切境不可執,不求悟境,不求印證。體認當下一念與諸佛無二無別。我以聖人證的果,作為我修持的因,一念迴光返照就是般若慧光,哪有人我、內外、大小、有無……空不礙有,有不礙空。空有本不二,哪用等分析空!行住坐臥總不離(也不取離不離),根、道、果本來無可裂故。【理悟還須事證!】 師公,我在人生的道路也惶恐地度過了四十八、九年了,如今為求覺醒,學佛之心不浮躁、不狂妄。認定佛法才能使人究竟安樂。在此末法時代,師公、師父、時賢大德大慈大悲作獅子吼,授我無上真實法、圓滿法、勝義諦法,我要以平實、坦誠之心,直下承擔。【應當荷擔如來家業,為後生學子作依歸。】 學佛使我常慚愧!往事如夢,未來如雲,現在如電,我要活在當下。佛光平懷圓照!我要平常、平常,調柔、調柔,勤除習氣。任何執取,當體空去。空心、空境。在逆順境中磨練自己。【要圓成佛果,曷當如是!】 我親切地體驗“平懷圓照”四個字。書上說“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又有“孤明明、獨俏俏”,“靈明覺知”……都是當下的麼!哪容擬議?一片安祥!自性與諸佛與眾生共一法體,法性相通,我願全方位開放,獲十方諸佛、祖師們的加持。以淨心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此事本現成,極尋常,不用求,不用修,都是行人自己瞞自己,以為很難見,茹苦含辛地披枷帶鎖修種種苦行,寧不冤屈?!雪竇禪師云:二十年來曾辛苦,為君幾下蒼龍窟。即可見一斑。同時又引得祖師慨歎云:只為親切甚,轉令薦得遲!良可慨也!而今你並未吃多少辛苦,即能打開寶藏,幸何如之!但此只是法身邊事,還須努力向上,先入正位,後更放手空行,才能圓證果位。而今須時時處處保護本來面目,念起即覺,不隨之攀緣流浪;在一切順逆境緣中,無取無捨,無喜無憂,二六時中,歷歷孤明,此為法身正位,更須越過此位,孤明亦不住,鎮日如癡呆相似,只是饑來吃飯,困來睡覺罷了。丹玲,豈勉之哉!中丁10月9日】 師公,我是一個剛從惡夢中初醒的孩子,不會以少為足,師公慈悲而嚴格,望您批評指正。
        另外,三個星期前,我修了“摩利天佛母印”,持除睡真言,感謝佛力護持,不昏沉了,不嗜睡了,完全正常。即此祝淨安!
        弟子翟丹玲叩拜
        1992年10月2日
        【丹玲仁者:來函所述境界在一二百坐的短時間內即能證得,可喜可賀!望勿得少為足,努力前進,即生證得三身四智是幸!】
       

  • 19

     19. 上師的故事

        上師的故事:
        一開始上師是賣香的,因為店鋪房租貴,所以只在自己的家中賣,所以上師到寺院門口賣香,因為香好沒有添加化學,所以成本高,一包香只賺2元,寺廟裡的居士也是跟上師買,可是他給老闆報價一盒幾千塊,可是上師知道也是沒辦法還是要做這個生意,上師有一份名單大概600個電話都是跟他買過香的人,過一段時間上師要一個一個給他們打電話,然後一家一家送,一天基本賺不到100人民幣,所以上師說一天能有100元就很高興了,平常上師會看經典,還有一些玉石水晶的資料,還有看新聞報紙找看看有沒有什麼生意可以做,剛好有一個師兄他家有店面,看上師好象賣香賣的不錯,就去進跟上師一樣的香,也賣起來了,上師看到就去跟師兄說這個生意兩人做可能兩人都會餓死,所以就給你做吧!然後把600人名單也給了師兄,跟他說我生意好的秘訣就是幫他們送香,師兄很感動,可是香的生意並不好做,因為他有店面所以他要顧店,不能跟上師一樣去送香,所以最後一年虧了20萬,因為那個店面一個月是可以賺5千元的,最後還給了上師,上師說我現在換生意做了,也沒時間做啊,沒辦法只好兼著做,上師說那些香當時也是那位師兄跟他說要去哪裡進的。
       
        後來上師開始賣玉,就跟附近的店鋪買玉來賣,他看到兩塊好玉,都是有年代的,他把年代最久的收起來,另一塊放在櫃檯擺,年代最久的後來被考古學家買走了!所以看得懂東西的價值很重要,後來上師又看到了一個羅漢像,然後5千買走了,後來有人來看到就說,這個你買多少啊,聽到以後有點詫異,上師說你們看過啊!他們說隔壁老闆只賣他一千五,上師說你們怎麼不買啊,他說不懂啊,上師說這個是沉香啊!那價格可以非常高的,可惜你們不懂哈!後來有一個領導看重了問價錢,上師說20萬,領導說8萬,後來先壓了2萬在櫃檯,隔壁的老闆看到都傻眼了那個東西價值這麼高啊!後來又取來了6萬,整個櫃檯都擺滿了錢!後來上師又拿五千元給隔壁的老闆,做人要懂得報恩分享!最後那個人打麻將輸給了自己的領導,領導說我要你這個羅漢像開個價,他只好賣給他就是上師說的20萬,上師說最後那個羅漢像又轉手回到了海南航空的董事長手上。
       
        上師說像我們做生意,一開始都要殺價,可是成交以後還會問對方會不會虧很多我還可以補你一點,最後我把它賣了很多錢,我還會再回去找那個老闆,再給他分紅,他說你們有看過哪個人這樣做生意的啊!
       
        上師前面還說了一個故事,就是有一天他們要去吃飯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個人在前面跑,後面追了兩個人手拿鐵棒在追他,上師認識拿鐵棍的,就一把握住鐵棍,然後呵斥他,說你想幹嘛你想打死人啊!你想坐牢嗎?對方說他沒想過!上師說吃飯沒!對方說沒有,上師說:一起吃飯吧!上師說你們怎麼不做其他事情呢?對方說沒有其他好做啊!對方是當時街上很有名的小霸王,都收保護費生活,上師說我告訴你們一個生意保證比你們現在還好賺,就是到桂林美院,去跟學生收畫,一張收個20元,然後拿回來我介紹一個裱框的人給你們認識,然後拿到這條街上賣,一張就買200元就好了,不要賣貴,可是他們說沒錢,上師就給他們五千元,他們就真的去收畫了,錶了框,然後拿去街上賣,大家看到都嚇傻了,這個小霸王居然在賣畫,大家都很高興去跟他們買,很快就賣完了,他們很高興的去找上師,上師說你們再去收畫啊!只是有一些畫好的,可以賣高一點,最後他們賺了好多錢。說完上師看著我們說你們也可以去收畫啊!

  • 20

     20. 菩薩還要自度

        菩薩還要自度
        師兄:師父,不,上師。
        上師:沒事,怎麼叫都沒關係。
        師兄:既然實無眾生可度,為什麼菩薩還要度眾生呢?為什麼菩薩還有度眾生這個念頭呢?是因為眾生有眾生相嗎?
        上師:嗯,佛不度眾生。
        師兄:對啊,菩薩度眾生,有這個念頭。
        上師:菩薩也不度眾生,因為菩薩尚有一念無明,所以菩薩還要自度嘛。
        師兄:噢,是這樣的!
        上師:對,他尚有一念無明嘛。
        師兄:是他自度,不是度眾生啊?
        上師:對。
        師兄:度眾生是方便說嗎?
        上師:無明就是眾生呐。
        師兄:對對。
        師兄:那大家現在都說,菩薩的願力和度眾生的願力其實都是方便說吧?
        上師:你看我們把菩薩分為十二地嘛,把菩薩分為十二地,所以這個從初地到十二地,皆是菩薩啊,所以這個菩薩呢又是應化身,應化到各個世間,這就叫應化身,所以菩薩度眾生或者說佛度眾生,那都是方便說,因為這個是他的大願。諸佛菩薩所發的大願,要度盡一切眾生,它這個眾生是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眾生,是個願行。那這個實際意義上的眾生,從哪裡知道呢?從煩惱上知道。比如說我們有煩惱,我們會去請教善知識,所以善知識會把他的這個修行過程心得體會告訴我們,這就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告訴就是指導,所以這個叫做交流。交流之後把煩惱給解決了,把無明給解決了,這個眾生也就自度了。那佛菩薩所用的方法,就叫接引,接引也叫度他,自度度他。
        師兄:那自行化他說的是這個啊?
        上師:嗯。
        師兄:哦,原來是這樣的。
        ------------------------
       
        煩惱就是眾生
        上師:所以說佛菩薩度生是大願。好比我們說地藏菩薩,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難道他眼裡面有地獄眾生嗎?那是他的大願,那這個菩薩他還要下地獄嗎?他下不下地獄啊?誰都說這地藏王菩薩是發願到地獄裡面去度眾生,那不是下地獄了?其實啊,菩薩不在乎下不下地獄,即便下地獄,那也是淨土,所到之處無非淨土,所以在菩薩的眼裡就不存在地獄。地獄是針對煩惱眾生來講是地獄,因為煩惱嘛,所以就是地獄。整天生活在煩惱當中,難道不是地獄嗎?這叫人間地獄。所以煩惱就是眾生,煩惱就是地獄。
        師兄:煩惱是挺可怕的,看到母親老了,自己也煩惱。
        上師:煩惱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師兄:不想看到母親老去。
        上師:煩惱有八萬四千種,所以就有八萬四千種佛法。
        師兄:看到女兒做得不好,不想給她**,煩惱又來了。
        上師:煩惱無盡呐。
        師兄:嗯。
       
        ——2019年5月19日上師隨緣開示(二)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format_quote 上師讚:

    禮敬上師我至誠
    無量方便演實義
    不辭疲苦走四海
    救拔群迷出塵埃
    大象漫步截流處
    來歸遊子皆醒悟

      學佛的目的:一是了脫生死,二是深入經藏,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救度眾生;學佛的下手處:先要打坐培養定力,而不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去下手;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