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所以每一個師兄的法名都是一個開示,念他的名字的當下就是時時刻刻都在超越。 問:上師,是念頭起源就已經緣起了嗎? 答:對。緣起性空,本來如是。 問A:上師,這就是一乘法嗎? 答:嗯。 問A:這個以後再講這個四聖諦、十二因緣,包括八聖道,那就是更加圓融了。 答:是。 問A:直接就是超越了。 答:超越。 問:那我們每天起這麼多念頭,這個緣起,火已著怎麼滅啊?回不去了,一有緣起必然有果? 答:我們禪宗有一句話:日面佛,月面佛。日行萬里,面面是佛。 問:念頭不好搞,老是要出來。 問A:又回到念念清淨了。 問B:上師,有時候定那個時候,我覺著還是有個咒、或者有個願文在比較靠譜。 答:是啊,那畢竟是一根稻草,這根稻草也很重要。 問B:不過有時候那個咒跟那個願是自己就冒出來的。 答:是啊,自然而然,種子翻騰。 問B:這也是種子翻騰? 答:那肯定是種子。我們念念發願、念念持咒不就是種下了這個種子嗎?它可以自然冒出來,自然流露。即用即舍,不要落在上面,不即不離,即用即舍。 問:其買即用即舍好像不必刻意,我們經常幹的即用即舍。 答:就是啊,時時刻刻,不是經常。 問A:那個手法是“春風拂面”? 答:這叫作什麼呢?這叫作“但盡凡情,不作聖解”。“不作聖解”,天天都是如此,這就是“但盡凡情,不作聖解”。 問C:這句話很自在,很究竟啊。 答:很平常,心平常嘛。 問D:往往都喜歡就是聖境高推。 問A:通病。 問:化妝成高大上。 問D:化妝成高大上。 答:本來就很高大上。 問:不用化妝就是。 答:它用在“高大上”上,它就是高大上。 問E:在這邊聽上師聊天聊一座,比打一座的效果好多了。 問:今天這個蛋糕不做,還是很值得的。 問E:對啊。 答:正在吃蛋糕。 問:對啊,終於吃得了蛋糕了,要不然庫存太多了。 答:每天都在修法,但是不知法味在哪。要能夠體會到法味,你這修法才有意義。 問B:其樂無窮。 問C:哎呀,剛才上師開示的那個太究竟了,你看誰都是定的,自己就是定的。
問:我知道沒住相,因為安定才能坐得久嘛。但是我這有個問題,座上沒問題,打長座下座以後會人覺得整個人很暈。 答:暈,暈好不好? 問:有點像喝醉酒一樣,你說好不好? 答:這個阿賴耶識出來了,阿賴耶識出來了,人就像喝醉了老酒一樣。 問:這樣? 答:嗯,對。這阿賴耶識的表現,就是我們八識的,我們的如來藏表現出來,就像喝醉了老酒一樣。《略論明心見性》上有這麼一句話:這阿賴耶識表現出來了,人就像喝醉了老酒一樣。 問:那要怎麼辦啊?這個時候我被…… 答:不住。 問:不住。 答:不住,這個也不可得。 問:我知道。 答:你知道就好了嘛。 問:我去煮的那個北芪紅棗水請大家一起喝,哈哈,我以為是體虛。 答:沒關係,你要喝就喝嘛,也沒關係。 問A:我也出現過,就好像…… 答:嗯,對。它阿賴耶識表現出來,因為打長座種子翻完了,種子空掉了,我們這阿賴耶識會表現出來。 問B:不理它。 答:對。 問C:上師,這種境界是不是像坐在個小船上一樣的,有點晃晃的,這兩天也是這樣。 答:是不是? 問C:是這樣,昨天會,今天好了。 答:是不是?是,我一直在幫你們肯定。 問D:經常這樣啊。 答:你們總是“是不是”。 問D:經常會。 答:你不打坐都暈。(眾笑)你一回到家就暈了。我聽你說的啊,“我回到那個屋子我就開始暈了”。暈不怕啊,沒事,正常現象,正常現象。 問:感恩上師。
師兄:然後您說未到定,未到定是處於欲界定和四禪八定之間。 上師:對,之間。 師兄:但是,怎麼去看什麼是未到定,只是一語帶過,沒有(細節)。 上師:有啊,這裡面錄得很清楚,我們所講的八觸十功德,十功德的定相就是我們所講的未到定,它就體現這個了。 師兄:十功德體現在未到定的定相了。 上師:對。 師兄:它不是貫穿在四禪八定所有的定? 上師:都貫穿,它後面的定都包括前面的,包括在內了。 師兄A:從哪裡、什麼時候會開始出現八觸十功德? 上師:從開始。 師兄:從打坐就開始。 上師:對,從開始打坐就有了。 師兄:多少都有一點兒? 上師:對。 師兄:然後欲界定它包涵的也有八觸十功德? 上師:對,都有,包括在內。 師兄:那這樣來講的話,那只是未到定體現八觸十功德會更明顯而已。 上師:一樣的,都會出現,但都是相似。 師兄:相似啊,它會不會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說這種定境顯現,它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好像每一個層次都有相似之處? 上師:都會有,對。 師兄:就是不一定非劃那麼明顯,就是初禪定或者二禪定。 上師:有明顯的地方,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它是說有一樣的,同時也有超越性的。 師兄:所以有的時候體現出來也可能,哦,好像一對照,三禪也有啊,二禪也有這種情況啊。 上師:是啊,起分別都有。 師兄A:不好分,準確的不好分。 師兄:不去分,上師現在講是讓我們對照過去,知道超越,不能住著過去。 師兄A:超越這是關鍵點。 上師:嗯,都是種子,四禪八定、三界六道全是種子,包括諸佛世界也是種子。沒有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就不會有諸佛菩薩。 師兄:對,有眾生才有佛。然後這個八觸裡面,它的表現,這個動包括氣脈在走的時候,它一激靈一激靈的那種動。作意的那種動不是(八觸裡面)? 上師:都包括在內,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因為都是一種經歷嘛。
師兄:上師,就那個念咒的時候,那個咒是應該從肚子裡面出來還是胸口裡面出來,還是從嘴巴裡面出來? 上師:從知道出來,出處在知道上。你知道念頭來不? 師兄:知道啊。 上師:那這就是出處啊,出處就在知道上。 師兄:那還是無所處嘛。 上師:對啊,無所處就對了啊,無所處就知道啊,知道就是無所處。 師兄:就是我就是說具體的念咒方法。比如說嗡,這個嗡是從丹田裡面發起來,好像從口裡出來,嗡嘛呢唄咪吽,這樣的。 上師:你那個說是哪裡皆是方便,有沒有離開知道嗎?對吧?我們要說哎呀這嗡是從丹田來的,你馬上又生一個丹田相,是吧?說嗡是從手來的,你又馬上哦從手上來,也有道理哦,這都是有住。所以說“知道”便是出處。 師兄:哦,這還是自然不住,不管它。 上師:不管它在哪裡嘛,你說遍虛空滿法界,那也可以嘛,也是知道嘛,了了常知嘛。所以剛才問我們心*師兄:“覺”體現在哪裡嘛,他說體現在不住上。這個相當超越啊。八觸十功德都是覺的作用。 師兄:哎,對。 上師:所以我們講這個打坐,作功夫,不能離開八觸十功德。因為你一觸,一切的修行都包括在裡面,所以在跟大家講坐,講修行,都要講八觸十功德。 師兄:講八觸十功德應該很親切,這樣講。 上師:嗯,那就是善用,善語講八觸十功德。 師兄:上師,您前年講八觸十功德只是未到定。 上師:沒有,包括未到定在內,四禪八定也是八觸十功德。 師兄:而且四禪八定它是整個八觸十功德的覺受是交叉的,是反復的。 上師:也有沒有反復的,它定到極致了就沒有反復啊。 師兄:前年我問的時候好像您說這個三禪裡面,有的時候也會有初禪、二禪的這些覺受。 上師:包括。 師兄:包括。 上師:包括。 師兄:因為我們在觀照裡面實際上也體現出來了,這八觸十功德也體現出來了。 上師:是啊。 師兄:這當下就可以體現了。 上師:好,講一講。 師兄:呵呵呵呵,沒啥好講的,呵呵呵呵。 師兄:上師,今天我在這個地方拜佛嘛,然後拜幾拜就走了嘛,可是拜著我就發覺很清靜,沒有什麼太多念頭,然後就繼續拜,感覺越拜越清淨,這個清淨它算不算作八觸的一種,類似那種有點輕安? 上師:清淨就是觀照啊。 師兄:哦。 上師:清淨就是觀照。 師兄:覺得**拜佛的時候,自己那個一舉一動…… 上師:直取究竟,直取究竟,不落旁說。直取究竟,不落旁說。 師兄:感恩上師啊!
師兄:上師,是不是有一種,就是說一有那種舒服的境界,然後因為知道當時是怎麼進去的,所以就一上座就想去找那個,就想去那樣去用功。 師兄A:對,就是,我就是想把它找回來。 師兄:這個是不是也是一種執了? 上師:這個是我們所講的未到定,未到定它開始出現輕安了,就會老要去找那種感覺。對,一有住就停留在那裡了,而且這一停留它會很長時間。它會停留很長時間,你就慢慢在那裡磨吧。就好比我們長征一樣,走到草地了,你就慢慢在草地轉悠吧,大家都到延安去了,你還在那轉悠。我們所講的就是告訴大家,定境會有什麼樣的狀態發生,但是不是讓我們去追求這些境界,更不停留這些境界,要超越它,要不斷地發願。我們所講的“一心”,那如果是從定境上來講,“一心”呢,它是覺受上的增長。但是我們把這個“一心”用在發願上,更容易超越,一心發願,不接受任何的覺受,不接受任何的境界。說也可以說,但可以不用它,不等於說我們不用了就沒有,完全有,這些境界都會有的。但是這些境界呢,都了不可得,所以都是相似地會出現。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解脫,由一心不亂證到一念不生,一心不亂,一念不生,能所雙忘,最後到根塵脫落。這是我們的目的,雖然說這個目的也是一個過程,但這個是超越了四禪八定,也包括了四禪八定。
師父:昏沉定也算啊? 上師:昏沉定不算。我們說初禪定,所以說初禪定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離生喜樂地——也就是說這個定相沒有生起和消失的意思。所以我們說下座有沒有定相出現啊?這個定相是突然間就出現的,刹那間就現前了,它包括了未來禪定的一切。離生喜樂地還分五個階段,也叫作五覺支,五個覺支段。它這個五覺支表現出來就是:第一個是覺,“覺悟”的“覺”,當然它這個覺不是指覺悟,而是指清晰、明瞭,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沒有黏著,那叫覺;第二叫“觀”,“觀照”的“觀”,善於觀察自己的一切,對周邊的事境洞察明瞭;第三叫喜,它這個喜是表相的喜,表現在他這個日常生活和他的工作,表現在他的處境上;第四個是樂,樂是內在的,內心深處,法喜無邊,時刻都是法喜充滿,到了初禪這個境地,它是念念清淨的表現。所以從這個初禪開始,我們修行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師父:是不是都是離欲阿羅漢? 上師:對,這是最初的離欲阿羅漢。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用功可以一直朝上走。這個一直朝上走,用四個字表現出來:“一心向上”,往上走。我們母音上師在這裡開示,定力是向上的。出現了禪定才知道,哦,定力是向上的,否則體會不到。你看我們所說的離生喜樂地,五個覺支:覺、觀、喜、樂、一心。一心向上,定力是向上的。 師父:上師,那到此就不會退轉了,一心向上,就不會退轉了? 上師:還不是我們佛教所講的不退轉地哦。 師父:但是方向他是不退轉的。 上師:對,他只要繼續修行的話,他就不會退轉。
上師:我們說這微細流注,在初禪定當中,表現得就更微細了。微細流注,也是種子翻騰嘛。到了禪定當中,這些種子它會變成種種靈感,它不再是煩惱了嘛,它表現出種種靈感。所以母音老人的開示——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本來面目。因為這每一個念頭都是靈明不昧。所以說修行有了禪定,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的開示你才看得懂。這時候才知道佛經是用來印證我們的,要不然都不知道它在講什麼。在禪定之前的修行,我們這個初禪定之前的修行,都是在境界上面做功夫,境界叫相。從初禪定開始,才是在五蘊上做功夫,就我們《心經》上所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從初禪定,才是開始從五蘊做功夫。 師父:這個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不是也有境界嗎,“色”不是也是一些現象嗎? 上師:所有的都可以說是境界,但是初禪之前的境界叫煩惱境相,也叫粗相。你看我們所講的,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七苦了吧,這都是煩惱境相,第八苦——五蘊熾盛。五蘊熾盛不就是第八苦嘛,人有八苦嘛,生、老、病、死,四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最後是五蘊熾盛。到怨憎會,及前面那六苦,包括怨憎會,第七種苦,都是欲界受苦。五蘊熾盛開始,就是色界,無色界。 師父:還不能理解什麼叫五蘊熾盛。 上師:五蘊熾盛講的是十二因緣嘛。因為我們現在講這個修行啊,從粗住開始講,就從返本歸真最初的路子來講,一直講到四禪八定講完了,才從滅盡定開始往回講,講十二因緣,這樣整一個佛法你就看透了。現在從這個粗住開始講,是從我們這個打坐,如何做功夫開始,講講講,講到四禪八定、四無邊。四無邊最後一個叫非想非非想,再往上講就是滅盡定,到了滅盡定方能夠破無明殼子,才能夠參破無明。我們現在是根據大家打坐的這個過程,一步一步講上去,你不可能從最高深的地方講下來嘛,那誰聽得懂嘛。 師父:它這個過程是不是從見性到啟用? 上師:從啟用到見性。
上師:那我們這個定境,座上的境界和座下的境界相應了,會表現出一個定境。這定境也有師兄說了,我這個定境沒有感覺到座上座下的區別、分別,不存在這個分別,也就是說我們所遇到的這個境界,已經沒有生起和消失的分別,這時候我們可以說是真正進入禪定了。禪定的表現不是只是在座上表現出來,座下也表現出來。所以這個定境沒有生起和消失的這麼一個覺受,沒有這種感受了,這叫離生喜樂地,就我們所講的初禪。離生喜樂地,已經出離了欲界定了、未到定了,未到定也叫未來定,這些我們都已經超越了,進入了四禪八定的初禪——離生喜樂地——所以這個定相呢沒有生滅之說。離生喜樂地裡面它分出五支,就五個特性、五個特點:第一個叫覺,這個覺,就是一種清醒的狀態,清晰明瞭,清醒不昏,不昏昧,覺;觀,很容易回觀返照,“觀照”的“觀”,很容易就能夠回觀返照。第一是覺,第二是觀,而且對周邊的事態,也是了了常知,同樣也是觀照。有誰在走動,我們都能夠察覺出來這個人是誰,這也是一種定境的表現。所以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夠起煩惱,有師兄在走動,有人在走動,他們弄出一些響聲來,都要不去受它,所以這個叫作覺。覺是遠離感受的,感受是要生起對比、對應,然後呢,產生分別,這個是誰呀?他在幹什麼啊?怎麼那麼討人嫌?你看,這煩惱起來,煩惱起來又回到昏沉當中了,很快的,一下子從我們那個初禪,相當於色界天,從阿修羅的境界一下子回到了欲界的境界了。因為起煩惱了,就是三途苦了,三惡道了嘛,這是相似的說法啊。所以不管人家弄什麼,聽到我們這裡來,都是不住、不管。當然也有人聽完之後說,哎喲,這個人真有意思啊,他還會弄出響聲來給我聽,他內心是很歡喜的。 所以“覺、觀、喜、樂和一心”——這是我們初禪所講的五支,五個特性、五個特點。“覺、觀、喜、樂、一心”,“觀”就是“觀照”的“觀”,它是內觀、外觀、內外觀一體的,不完全是只是在裡面,都體現出來。所以我們前面打七,開始的時候就說了,如果是有哪一位師兄,這走著走著走著突然站在那裡不動了,大家可千萬不要去打攪他,繞道而行,慢慢地從他身邊擦過。因為人家在入定嘛,你不要去干擾他。因為到了這個禪定階段,這個定相是經常流露出來的,經常表現出來,甚至這個引罄響了,不願意下座,這都是定境的表現。
師兄:上師我看那個禪宗講的三關,初關重關還有什麼。 上師:牢關。 師兄:牢關,我看有的我們這裡的師兄**已經到了重關了。 上師:是啊,對,一破就重關,是這樣的,一般說這個初關是知見關嘛,絕大多數指的是知見關,所以說言下大悟這個是知見關。 師兄:我以前沒注意到我現在看過了就是重關了,不存在什麼,一關一關的。 師兄:重關是修證關,就是親見。 上師:親見本來,親見。 師兄A:初關相當於小乘的初果羅漢的知見是吧。 師兄:牢關是親證,重關是親見,牢關是親證,或者是徹見。 師兄A:牢關就是你了的徹了了,重關是說你已經親證了。 上師:重關是親證,初關就是親見,見到根,見到根就是初關,證到根是重關,牢關是所講的圓滿成就了。 師兄B:重關就是親證,親證還沒成熟就是。 上師:親證已經成熟了,怎麼不成熟。 師兄B:啊,那個牢關呢。 上師:牢關就是圓滿,圓滿成就。 師兄B:就已經圓滿成就了,那這牢關是最後一關了。 上師:是啊。 師兄A:那在咱們宗門上這個徹了是有個什麼名詞啊? 上師:徹了。 師兄A:就是禪宗講的初關重關牢關,那從印心宗上面來講。 上師:一樣的。 師兄A:也是牢關,就像您說的是與大眾一起究竟成就。 上師:嗯,對啊。 師兄A:感恩上師。 師兄:重關應該對應我們的是根塵脫落啊。 師兄A:就是根塵脫落啊,親證本來。 上師:對啊,親證本來,還是有個對應呢。 師兄C:其實上師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說這個只管坐功夫,不一定要說一定要怎麼樣。 上師:對啊,就是啊,就是你破了初關重關了,同樣還是在做功夫。 師兄C:還是在做功夫,一樣的,很多人他不知道他在做功夫, 師兄:那重關以後不是主要就是除習氣嗎,除塵沙惑。 師兄D:上師咱們可不可以用另外一句話講,當下一切不住,當下三關齊破。 師兄:理論上。 上師:教授可以這麼說。(眾笑,議論)怎麼說是方便,沒關係,怎麼說都可以,怎麼說皆是一種方便嘛。所以《金剛經》說的很清楚嘛,如來有法說嗎?
師父:但是座上不能去想它,或者是到哪個階段,去比較…… 上師:這個是相應而說嘛——告訴你會有這個過程。你想也沒有用啊,你痛得要死,痛得齜牙咧嘴的時候你去想,能想得出來嗎?想不出來啊,它是相應而出現的境界,叫境界相應嘛。你痛得齜牙咧嘴的時候你說我去想一個輕安,能想得出來嗎?想不出來。 師兄:上師這一講的話就知道了,境界還是有,我以為這些不是境界。 上師:因為這個是過程,必然要經歷過的過程。告訴大家,風光在前面,不要停留,往後去有更妙的風光,你再修行就不會停留了。而且越是這樣越要發大願,所以說我們這個發願,由始至終,都要貫徹到底,不能夠遇到好的風光我們就停下來。而且告訴你啊,這還只是未來禪定,也叫未到定,還沒有真正入定。 師兄A:就是剛開始的那個,過渡那一下。 上師:對,進入禪定的過渡。從這個昏沉定開始,到未到定,到這個四禪八定,這個過渡是很快的。而且,我們剛才所講的十功德相,在所有的定境當中都會表現出來,它都包含在其中了,所有的禪定的定境當中,都會包括。我們說未到定跟欲界定,它的區別表現在哪呢?就是說它已經開始出離欲界煩惱,煩惱是欲界的表現。所以像**師兄剛才說的:時有時無,有點煩惱,那是昏沉當中表現出來的。而進入這個未到定之後啊,空樂明表現得多一些。那我們前面說這個未到定是個過程,這個過程很短暫,它可以進入初禪定,這個初禪定包括未到定的所有境界。 師父:上師,這個過渡的話,是不是那個時間要加上去啊?八個小時,往上加還是持續八小時…… 上師:沒有沒有,一旦出現禪定了,就不是在時間上面做功夫了,因為出現禪定之後座下也是定了。 師兄:就是從昏沉定到初禪定這個階段不需要時間再提高。 上師:座下也是定了,所以就不再講座上要打多長時間了。因為還沒有出現禪定,所以要強調座上要打多長時間,出現了禪定了,座下也是入定了,你說座下是不是打坐啊?
所以在這個打坐過程當中,你看我們每個人要發一本本子。大家有什麼心得體會,有什麼疑問,有什麼不解,把它記錄起來。在這個打七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經常交流。而且,我們把每一個疑問,每一座當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之後,同時還能夠發現下一座就可以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這老師都還沒來,我們自己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我們每一個人也在不斷超越自己,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所以說我們打的這個長座是有力量的,能夠給我們建立起真實的心得體會。但是下座以後,大家儘量地止語,多說一句話,都給自己本來空寂的心地,又種下了一個煩亂的種子。所以話說多了,我們上座又要開始亂了,所以下座儘量不說話,儘量止語,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可以跟監七的師兄說一說。 我們今年這個打七,我到這裡來交流得不多,主要是想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自證其心。所以每個人發了個本子,我們把自己的功用,用功的過程都記錄下來,這也是一個自證其心的過程。所以大家在修的過程當中,也不要有等待的心理,是不是在座上才能夠出現能所雙忘啊?其實不是,能所雙忘,根塵脫落,不在座上,也不在座下,在念念清淨當中。所以我們能夠念念清淨,就是在給我們這個根塵脫落,培養因緣時節。所以下座以後啊,大家儘量不要去交流、去談什麼。我們都掛著止語牌,啥叫“止語”啊?不說話,不打妄想叫“止語”。通過止語來止念,止念就是不打妄想,不去猜測對方的境界,也不去懷疑任何一個人,也不要去盼望什麼東西,期待什麼,這些都是念。由止語到止念,最後到止息。
那我們剛才所講到的把注意力收回來,集中在口念耳聞上。初期的要求是——字字分明、聲聲入耳。因為在我們注意力剛剛開始集中的時候會發現,我們的妄念很多,妄想也很多。這個念頭也比較粗大,這念頭的粗大,證明我們的執著心很強大,它直接反映到粗大的念頭上,都是執著心的表現。所以我們這個時候持咒,就要講聲聲入耳、字字分明。 隨著我們打坐的時間逐步加強,時間加長了,我們這個粗大的妄念,不斷地在翻滾,逐漸地這妄念開始變細了,不是那麼粗大了,變得細緻一些了,但是會變得更多一些。如果我們這個時候還在乎聲聲入耳、字字分明,那我們會發現我們是用字字分明來壓著妄念,壓著我們這個紛飛的妄念,用字字分明來壓著它。我最近跟一位師父(交流),這師父已經是修了好幾年六字大明咒了,跟他交流的時候才發現:他說他看不到妄念。為什麼看不到妄念呢?因為他怕妄念,怕妄念就導致他持咒什麼時候都是清清楚楚,每個字、每個字聽得清清楚楚,用字來把妄念給壓著。但是一旦下座以後就開始亂了,妄念紛飛了,管不住自己了。所以我們歷代祖師的開示中說這個叫“壓念”,“壓念”就如同搬石頭來壓草,當你這個石頭搬走的時候草還在長,壓不住。所以下座的時候,石頭搬走了,就開始妄念紛飛了,煩得不得了。所以會發現自己:雖然是打了這麼多年長坐,但還是妄念紛飛,跟其他師兄比似乎自己從未有進步。 後來通過交流之後就勸他:既然已經坐了那麼長時間了,而且發現自己的妄念紛飛,所以不要求要字字分明,但是要求咒語一定要在,咒一定要在。不要求字字分明,咒一定要在,要知道咒在。我說這個可以試試看嘛,剛開始那兩天,發現:哎呦,妄念太多了,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因為自己這幾年來已經養成了壓念的習慣,覺得說這不壓念呀、好像不對勁,自己老要跟著這個妄念跑。我說沒事的,你不要怕妄念,這個妄念也是心力的妙用,不要怕它。但也不要執著它,只管持咒,只要咒在,知道自己的咒在就可以了。他說妄念一多了之後,知道咒在了,這個咒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就聽起來似乎這個咒就變成了兩三個字,不是六個字了。我說這個是正確的,其實並不是說你的咒念少了,而是速度加快了。因為我們這段時間是在打長坐,這師父雖然沒在我們這個道場裡,但是他在和平南家裡,他也在打長坐,跟道場是同步的。這兩天坐了之後,發現自己入定了,以前從沒入過定,現在發現自己入定了——短短的幾天時間。
師父:不一定呐,有時候回憶,想問題,靜坐想問題,有時候也會…… 上師:那不是種子翻出來嗎? 師父:那回憶也是…… 上師:回憶不是種子翻出來嗎? 師父:哦,也是翻種子啊。 上師:你八識田裡面的種子嘛。 師父:我以為是記憶呢。 上師:你這個記憶藏在哪兒?藏在八識田裡面。大腦它就是個器官,它不斷都在思考,這個大腦的思考它是留不住的,能夠讓它留住是七識的作用:七識分別作意、分別審計、分別計量,七識的作用。七識就是八識跟六識之間的橋樑,七識在產生作用。意識這個器官就是思考,它沒有儲存作用。 上師:第七識藏在六識後面,它才產生作用啊。這個第六識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電影螢幕上的那個螢幕。那這個圖像從哪兒來?放映機裡面儲存很多資訊,那這個鏡頭把它放出來,這個鏡頭就是第七識。那放映機就是電影片,電影片通過這個鏡頭放出這個光來,反射到六識上,就是這個螢幕上,我們在上面可以看到人物在動。那你把這些拿掉,看電影你就看那個螢幕,那叫看電影嗎?那個螢幕就是第六識。它只是體現出來表面上的作用,就相當於螢幕一樣。就好比我們把電視擺在那裡,我們不插上電不接上天線,那個電視它會有影子出來嗎?你就是看著電視機而已,這電視機就是六識,它沒有儲存功能。 師兄:那膠片就是第八識? 上師:對呀,膠片是第八識。把這個膠片裡面的東西作用出來就是第七識,作意嘛。 師父:那邏輯推理也是第七識在作用啊? 上師:對,邏輯推理、猜想、分別。第八識就是資訊庫,它不起任何分別,第八識它是不起分別的:好的壞的全部往裡面種,各種種子往裡面種;翻的時候,好的壞的它也往外翻,各種種子往外翻。這來龍去脈經過哪裡?經過第七識。 師父:但是第七識有可能是有色眼鏡,它有分別作意,它就不是完完全全放出來,有的帶黃色,有的帶紅色、帶綠色,它在分別執著。 上師:對呀,我們說的七種色彩、七色種子全是第七識作用出來的,體現出來的。 師父:本來是無色。 上師:嗯。 師父:上師,您的意思是種子本來沒有好壞,沒有清淨不清淨,就是第七識那個有色眼鏡,那個鏡頭把那個種子給污染了? 上師:你就不要推理了,回到我們的話題上嘛。 師父:哦,那個基本上明白了(眾笑)。但是那個火候不好掌握,鬆緊要拿捏得那麼好,我覺得…… 上師:對,這個有快有慢,有人幾個小時就可以掌握好了,有的人幾十年都掌握不好。**師兄是差不多一年左右才能夠掌握得了。**師兄呢,多長時間能掌握好? 師兄A:我覺得現在是害怕在座上想問題。 師父:那跟我一樣。 上師:他還不如你,他還沒到你這個時候。 師父:跟我一樣也是害怕呀。 上師:沒有,他還沒有到你這個時候。你看他還提不出這個疑問,所以他還沒到你這個時候。你是在開始糾結了,他還沒開始糾結,不過你現在已經糾結得差不多過了,他還沒開始糾結。
上師:下來會跟著一個止息,這個呼吸都變得很微細了。有師兄已經跟我說了,我這個呼吸啊,是呼出長吸入短。一聽起來好嚇人哦,是不是啊,一聽起來是不是,哎喲,你看這個出氣長了,進氣短了,是吧,(師兄插話:該走了)這是一種相似的境界。他不是真要走了,因為他妄念少了,妄念細了,攀緣心幾乎沒有了,有一點點但是幾乎沒有了,可以說已經看不出有攀緣心了。那這個人的活動能力呢,對外表的表像來講是弱了,實際上內心變得強大了。這個在我們四禪八定當中,屬於二禪定。二禪定所表現出來,分成四覺支,四個覺支,覺受上的增長它分四個。第一叫內淨,就我們剛才所講的內心,靜如止水,沒有法可得,一切法皆是佛法。沒有說,我今天要修什麼法,明天要修什麼法,無法。所以我們所講的道家道教,他打坐也能夠修出這個來,叫作什麼啊?叫作無法無天,什麼法都是一樣的,什麼法都靜止如水。所以很多道家的文化到這裡,說了一句話——上善若水。它是相似的,不起分別了,心如止水了,所以這個內淨的同時,也叫內明。還有法喜在,法喜充滿,法樂無窮,法樂無邊,還有法喜在。同時還是一心向上,一心都在定境當中。這一心跟我們所講的一心不亂很相似,但還不是我們究竟上的一心不亂,叫相似上的一心不亂。你看我們所講的這個定,沒有住處了,行站坐臥都是在定中了。連倒茶,你這杯茶剛剛倒下來,這杯端起來,嗯?定住了,所以在任何的一種境界當中,都可以進入禪定。 師兄:上師,您剛才提到二禪定四個覺支講到內淨,另外三個(是)? 上師:內淨、喜、樂、一心。 師兄:喜、樂、一心,它和那個離生喜樂地很相似。 上師:是,它就是差不多的,就是定的表現更多一些。
上師:善心、柔軟、喜悅、法樂、解脫、還有境界相應。 師兄:善心,等於修法修時間長了就能做好人。 上師:對,心會很慈悲很善良,這是定力向上的一種表現。八觸十功德屬於未來禪定,也叫作“未到定”。它跟我們剛才所講的“欲界定”是結合在一起的,後面的這個四禪八定也會包括這些。佛經上所講的就是“菩薩位”,“菩薩位”是建立在一切因緣之上的,而且每一個“菩薩位”都是“後得智”——“菩薩位”的基礎。
師兄:下午我跟**師兄在回來的路上還在討論,就是從能所雙忘到根塵脫落這一步,這個功夫應該是怎麼做? 上師:座上不斷地能所脫落,座下時刻都是三昧正受,很快就能所雙忘,很快就根塵脫落。三昧正受也叫不受一切受——我們剛才所講的不取不舍、不即不離、綿密觀照。三昧代表什麼?三昧代表心空不住,但是又了了常知,這叫三昧正受。下午不是有個師兄來問嗎,跟他講三昧正受,後來我發了一條,什麼叫三昧正受?你念一下。 師兄:“三昧,華言正定、正受。正受者,不受也,言不受一切受,名為正受。如見境而惑,隨緣而移,受所緣境,入於顛倒,非正受也,此因不定故。若得三昧正定,自不搖惑,不受一切,並不受亦不受,名三昧正受。此即塵沙德用,發于神通大光明藏,根本不失不壞,永遠住持,故曰光嚴住持。” 上師:這個是二祖說的,我們拿二祖的東西來用。 師父:二祖全集沒看到有這段話呀? 上師:有,就是二祖的開示。這證明二祖在印證我們的修行嘛。 師兄:“不受一切受”,這種三昧好像不光是觀照,它應該是覺照吧? 上師:其實二祖講的很多東西都是佛經裡面來的,一讀佛經:“哎,這句話好像我們二祖講過。” 師兄:上師,這個“受所緣境”,什麼是“受所”? 上師:“見境而惑”:這個是講“入於顛倒,非正受”嘛。“受所緣境”:就是你這個受來自於各種境界。境界是變化的嘛,你這種覺受來自於各種境界,隨著各種境界的變化而變化,這個就不是“三昧正受”。 師兄:跟著境界在跑。 上師:對呀,跟著境界在跑,入於顛倒嘛。一步一步來,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蓮花開。
師兄:上師,那想入定就入定這種狀態是幾禪定? 上師:四禪定。初禪定也可以出現。 師兄:哦,也可以出現。 上師:對。從三禪定開始就已經沒有定相了,定無定相嘛。 師兄A:那就是說心一亂就算出定了,心不亂就一直在定中。 師兄B:也不是,它只是定的深淺,雖然都在定中,但是你在打坐的時候會發現定得更深,是這樣的情況。 上師:如果用我們這個禪定伴隨著佛法的真修行,這禪定是跟登地菩薩是相應的,登地菩薩也不過如此,定無定相嘛。但是我們平時所講的四禪八定,只是講那個修行上的定,還不是講見地上的定,見地上的定也會包括這些在內。欲界定,未到定,相應的定,心不亂就是定嘛,不一定是在境界上,不在境界上也可以定,心不亂就是定。我們的金剛大定是沒有出入相的,沒有入定和出定的相,沒有出入相。 師兄:上師,你在夢中也是了了常知的嗎? 上師:我在夢中聽你說話,現在就是夢中嘛,法華夢。 師兄:那你休息的時候呢? 上師:我在夢中聽你說法,這都是夢境啊。
問:上師,就是這個新手印,它屬於心中心法呀,還是六印一咒是心中心法?還是它包括心中心法? 答:心中心法範圍很廣,我們現在所講的六印一咒是胎藏界的心中心法。 問:胎藏界的心中心法。 答:對,還有八印八咒是金剛界的心中心法。它分胎藏界、金剛界。 問:八印八咒就是和六印一咒,不包括六印一咒,是吧?單獨的八個印。 答:那是啊,那是金剛界的心中心法。 問:哦,金剛界的心中心法,兩種心中心法。 問A:那是不是在這個的基礎上的? 答:是啊。 問A:哦,那很牛。 答:我們這六印一咒,傳統上六印一咒是胎藏界心中心法。 問B:胎藏界跟金剛界主要區別? 答:胎藏界是啟用,金剛界是本位。 問:金剛界還是本位啊?我以為胎藏界呢。 答:本位。好比我們說定門,定門就是金剛界,慧門是胎藏界。定門跟慧門嘛,宗門裡面分定門跟慧門,定門就是金剛界,慧門就是胎藏界。 問C:我們現在這個手印的是八印…… 答:對。 問:都是金剛界裡頭? 問C:或者修滿6個小時、8個小時以上。 答:修定嘛。 問A:他出去後又修二印、四印這樣子? 答:都可以啊,所學之法一一遍持嘛,你要修哪個法都可以。 問A:他出去沒那麼多長時間的話,那…… 答:時間是由自己來定的。你看看,我說你好好培養定力,不要環境來改變你,你去改變環境,你往哪裡一坐,那裡就是金剛道場,這多好啊。或者說就可以指導人家打長坐也行,往哪裡一坐,哪裡就叫金剛道場,是吧?走到哪裡,哪裡都是胎藏道場。 問C:八個手印的話,作用都不一樣? 答:作用都不一樣。 問D:都可以開智慧嗎?打開? 答:對,佛傳的每一個咒、每一個手印都可以打開智慧,都可以見性成佛。 問:上師,那八印八咒以後可以繼續學嗎?像我。 答:可以。 問B:大隨求那個手印不是這八印裡邊的啊? 答:大隨求是屬於心中心法。 問B:哦,胎藏界的那個。 答:下半部。 問B:它也不屬於胎藏界,也不是金剛界。 答:也是胎藏界。 問B:胎藏界。就是原來聽老上師說過,這個手印一定要修過五百座以後再來修。 答:對,對。是心中心法六印一咒五百座之後,可以加修。 問B:這個金剛界就沒有這個五百座的要求。 答:這個是後面的傳承。 問:那上師,八印八咒裡包括大隨求嗎? 答:沒有。 問:它是下半部的單獨的一個。 答:對,它叫隨心八印,隨心八印。 問:就是八咒八印叫隨心八印是嗎? 答:對,每個咒都不一樣,都有變化。 問B:這方面有沒有書介紹啊? 答:有,還沒印出來,資料還是有的。 問B:佛心經裡沒講這個,這幾個手印。 答:對。 問A:這個秘密法…… 問B:它應該還是有經典記載的。 答:有,每個咒、每個印、每個法都有傳承,都有經典記載。 問B:也是那個唐密的啊? 答:對。 問D:發心助印。
師兄H:上師我想問一個,就是了了覺知時,沒有咒和念的時候,您給說了幾句,其實是說了了覺知,後來我又回憶不起來了。 上師:了了覺知要回憶嗎? 師兄H:不是我是說在這個時候怎麼用? 上師:了了覺知啊? 師兄H:咒沒有了,了了覺知。 上師:在座上啊? 師兄H:在座上,咋用啊?這意思什麼意思呢? 上師:座上咒沒有了,咒沒有了你在幹什麼呢? 師兄H:咒沒有了,什麼也幹不了了。 上師:什麼也幹不了了你又在幹嘛呢?你是怎麼個表現呢,在坐著還是躺著? 師兄H:坐著啊。 上師:坐著是啊,那在做啥呢? 師兄H:心念耳聞也沒有了。 上師:是啊,那你咒都沒有了心念耳聞怎麼還會有呢,那你在那坐著幹什麼?心亂不亂啊? 師兄H:不亂啊,很清淨啊。 上師:心不亂就這麼坐著唄。 師兄H:腿也不疼了。 上師:那你還想幹什麼? 師兄H:那您不是要了了覺知,我記的。 上師:那不是了了覺知嘛,清淨不是了了覺知嘛,你把清淨跟了了覺知對立起來了。 師兄H:沒有啊。 上師:沒有,那不就是啦,你還想求什麼啊。 師兄H:哦,那就是了了覺知。不要用力也不用想,現實就那樣擺著。 上師:用力怎麼用呢,怎麼用呢,打坐還要用力嘛,清淨還用力嗎? 師兄H:不用力,就那樣。 師兄H:那本身就是了了覺知了哦。 上師:是啊,那你還要求個什麼嘛。 師兄H:知道,感恩上師。 上師:他會用了你會用嗎? 師父A:還不完全,還不完全會用。 上師:你都不用不是不會用,不用,佛性在你那全都變成閑傢俱閑家當啦,拿來擺設的,是哇,你看這丈六金身,卻不會用。 師父A:我再體會體會。 上師:啊,體會。 上師:怎麼體會啊? 師父A:不住就是體會嘛。 師兄K:上師,那阿貓阿狗都是了了覺知嗎? 上師:阿貓阿狗都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阿貓阿狗都是了了分明。 師兄L:那這了了分明是不是無明現前啊? 上師:這個我不會。呵呵。() 師父A:很容易沾上去的,你看,這個我們轉身不太會轉,這細微處確實好不容易哦。 上師:了了分明叫意識現前,意識現前,發現不了無明。能發現無明那是很大的定力的,這了了分明叫意識現前。 師兄M:那這口念耳聞的時候不是了了分明的嘛。 上師:啊,沒錯,字字分明嘛,念念分明。自性現前是有前提的。自性現前是怎麼樣呢?我們母音上師他開示,一念不生時,了了分明的靈知即當人的本來面目,它的前提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就是了了覺知嘛。那你要說平時的了了分明那就是意識現前啊。 師兄N:那要是認識無明要有很大的定力。 上師:對。
問:上師,反正打坐這幾天老是聲音都弄沒有了。 答:是啊,就是沒有聲音了嘛,無聲之聲嘛,知道咒在吧?咒在不在? 問:咒有。 答:咒有就對了嘛。無聲,但又有咒在,這個咒就是心聲流露嘛。佛菩薩和我們的心聲流露,就是無聲之聲、無聲之咒,卻又是念念分明,知道咒在就是念念分明嘛。所以你看,我們前面說字字分明,進一步就是念念分明,知道咒在。 問A:上師,這就是細住,是吧? 答:這已經開始進入細住了,由粗住進入細住,就是念念分明。你看你多精進,是吧?你能夠找到相應點,這就是你的進步嘛。對,我一說這個念念分明,你馬上來一個“這就是細住”,沒錯啊,念念分明就是細住。你不相應,說不出來啊。
上師:11+4﹙小時﹚,打出什麼問題來沒有?打長坐最容易發現問題;打長坐就是禪定的一種表現。能夠覺察到周邊嗎?周邊的一切能覺察的到嗎? 師兄:有時候能覺察的到,有時候不能覺察到。有時候有時候沒有了,沒有了之後但還有一個意念在,有意念**﹙聽不清﹚,然後第七識***。 上師:還在琢磨這個事是吧? 師兄:唉,對,還在琢磨這個事。 上師:這不是第七識,也不是第六識,是我。我,這個“我”是什麼? 師兄:就是**。 上師:這個“我”就是第八識。我,我就是第八識,一切唯我而用,一切唯我而生,一切唯我而做。 師兄:那第八識***﹙聽不清﹚ 上師:一切唯我獨尊,所以說了那麼長時間,第八識是什麼?就是我。本我,無明之我,迷失的我,覺悟的我,都是第八識。所以這個我相也是最原始、最根本,無明妄起,就是我的作用,所以今天就是要專門來講“我”,所以釋迦牟尼佛一出生,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是示現一個“我”的存在,這個“我”是相當微妙的。 師兄:那,上師,這個“我”跟自己有關係嗎? 上師:有,已經告訴你這是迷惑的“我”,也是覺悟的“我”,我們說這個《圓覺經》說了,元清淨體便是真我,無明妄起便是妄我。一個是真我,一個是妄我,不管是真我,還是妄我,皆是我。我們前面一直在跟大家說,我們這個自性一分為二,一個叫元清淨體,就是本自清淨,這是自性的表現;還有一個是無始無明,是自性的影子,這兩者是一體的,這個體是誰呢?這個體就是“我”。 師兄:那這個我***自性嗎? 上師:嗯,包括自性在內。 師兄:就是說這個“我”包括自性在內? 上師:嗯 師父:那***,這個我怎麼處理啊? 上師:破掉嘛,所以《金剛經》是要破我相,首先是立我相,然後是破我相,破掉它,這個我相,就不是固定在某一個地方,不是固我。我們所講的這個“我”,它有我執,還有一個固我執,我執就是前面所講的,一切唯我所用,一切唯我而做,一切唯我而生,這個叫做我執。 師父:那我們是不是***? 上師:要首先要認識到我是誰?才能夠破掉它,所以一般這個宗下不說我。教理上,有講我,但是不是圍繞著我來講,而是用各種名相去講的。 師兄:那,上師,你剛才說那個破了這個我執就沒有固*,那它這個我固,它的表現形式…… 上師:因為我也是個虛幻相,它的真實相是諸佛自性,這諸佛自性,大無外小無內,遍虛空滿法界,這個叫大我。大我和固我之差別就在願上,所以跟大家說要有願在,就能夠超越這個固我,所以終歸結底,願是成就的根本。你要想成就就必須要有大願在,這個願可以破一切相,所以《金剛經》裡面所講的,破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用般若智慧,這個般若智慧就是菩提大願。 那我們在這個發願的時候,這個願它有初分的願,也有修正過程當中的願,還有一個根本大願。願有不同,有這個力量很小的願,也有力量很大的願,這些願是同樣的,我們說這個力量小的願同樣也可以變成力量大的願,這就是不斷地發願。大,就是體現在時時刻刻上;小,就是只是發了這個願,就不再發了,指的是刹那間而已,所以說大小是在時間上來體現,時間和空間體現大小。 那不論什麼樣的願,都是成就的開始,因為師兄們呢,已經是不少師兄在打長坐了,才跟大家說這個“我”。如果不是在前提,打長坐這個前提之下,來說“我”,就很容易落在我執上,但是我們所講的這個固我,什麼叫“固我”呢?這固我是沒有變化的,沒有生滅諸相,所以叫固我。生死與它無關,所以我們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正是固我所表現出來的名相,也是它的現象就是這樣,所以說它不是可以變化的東西,那麼我們所講的破掉這個相,只是不住在這個相上,而並非說這個固我呢,我們不住它了,它就會消失。所以固我還有一個名相叫做本我,一說本我,大家都能夠體會到了。 師兄:上師,有個問題,你說那個固我,但是說如果你念念不住,時時不住,不管做事做什麼它都不住的話,那這是不是破了**? 上師:嗯,就是破相。 師兄:就是破相的表現。 上師:嗯,對。 師兄:上師,那個破相之後就可以隨緣而變了是吧? 上師:嗯,破相之後什麼東西變了? 師兄:就可以就可以那個不著在相上?(不會隨緣而變,就是一切唯我所用二校這段聽不清楚)。 上師:破、破相了,就不是作用在“我”上了, 師兄:然後就可以…… 上師:你、你所講的一切唯我所用是在沒破、沒破相之前,就是一切唯我所用。 比丘師父:那沒破之前是不是還是少做事為好,多打坐,呵呵呵。 上師:做事也不妨礙它。 師父:它會黏上去啊,它會黏在上面去。 上師:那是妄我,妄我會黏上去。 師父:哦。 上師:本我是不生不滅的, 師父:嗯,對。 上師:不動的,不動不靜的,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本位、本位不移。 師父:那還沒破之前就那個妄我會不斷地增加嗎? 上師:你前面要問師兄,周邊的事相能否發現?這個叫觀、這個叫覺,有個內心的世界能否發現這個叫觀,內心的世界是微妙的,外境表現、表現出來是粗狂的,這兩種表現出來叫覺、叫觀。 師父:那也就是觀照嘍? 上師:還不是觀照, 師父:還不是觀照? 上師:還沒到觀照。 師父:沒在這個之前那還是多打坐,少做事為好,多發願。 上師:嗯。 師父:多發願,啊。因為好像現在大家都怕做事情,都怕事情多,呵呵,都想多打坐。 上師:嗯,所以這裡又講到發心啊,因為有願在嘛,誰都不做事了都跑去打坐了,這個願體現在哪裡呢?所以要靠願來破我相,這個願最大的表現就是在解除大眾的問題上。 師父:但是願力不夠會…… 比丘尼師父:其實這個願****,可以破我相也可以破我執,還可以破自己的啊其它習氣,想完這樣啊,想這樣,想那樣都是… 師兄:破法相嘛,破一切相,能破一切相。 比丘尼師父:對啊。 上師:一切都可以破。 比丘尼師父:都是非常、非常殊勝,挺好哈。 師兄:一個承當這個發願就是打坐,就是打七,而且是最究竟的打七。 上師:啊,所以說師兄們打長坐嘛,還要守著一個我。那如果說大家都這麼坐,事情就沒人來做了,所以既然有打長坐在,才要講一講這個“我”。什麼叫“我”?八識就是我,所以說一切唯我所用,一切唯我所做,一切唯我所生。 師兄:上師,那個我執破了以後一切唯我所生? 上師:我執破了就是體用,用就是體,體就是用,體相用。體相用表現出什麼?菩提心、菩提道、菩提果。 師兄:上師,可不可以視為需求認為需要什麼? 上師:你不要開口嘛,我們、這個不是要用理解來判斷,落在理解上那就不是第八識,那叫做第六識、第七識的作用。它叫理解分別,去判斷它,去明白它,所以我們講這個八識唯我,是針對打長坐的師兄來講的。他這個長坐下來了,種子翻透了,他便能夠看到我的這個本位,所以才要這麼說,所以有前提,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妄我、真我,表現在哪裡?哪個是妄我?哪個是真我? (此處刪除一段) 師兄:上師,那麼在做事情的時候,怎麼去區分這個事情是真我還是妄我?在**? 上師:當你不知道這是真我,那就是妄我的作用。真我是認識它了,便是真我,不認識它便是妄我。 師兄:是不是認識它的時候就****﹙聽不清﹚ 上師:認識不到就是妄我了。 師兄:那有時候…… 上師:唉,你在做事的時候都要妄起分別,妄加分別,這是妄我。 師兄:在生活中發現自己有的時候是在那個*** 上師:真我藏起來了,看不到,所以說看不到真我,便是妄我。 師父:上師,座上的一切覺受,難受的也好,舒服的也好,就不要去……就是坦然接受,不要去對抗,包括昏沉有時候、好像對抗也很難受的,好像就是說也接受就是了,也不要去對治什麼,不需要對治就是接受就行。 上師:用我們的話比較直接一點,你不需要去體會它。 師父:啊,不需要體會,就是接受。 上師:怎麼樣都無所謂。 師父:哦。 師兄:上師,那個做事情的時候,怎麼才能知道那個真我,嗯,誰把它真的藏起來了?那個妄我在**? 上師:不是告訴你了嗎?我們所講的真我是你明確能認識到它,那才叫做真我;在你沒有明確看到它的時候,你的一切行為舉止都是妄我表現出來的,這是無明的作用,你聽懂沒有?沒聽懂我再跟你描述一遍。
師兄:上師,我們打七是打掉七識,七識打掉了它怎麼作用? 上師:第八識直接作用。 師兄:第八識直接作用,那第七識是? 上師:第七識轉了。 師兄:第七識是平等性智。 上師:嗯,它轉了。 師兄:但它還是有作用。 上師:平等性智了,它就不起分別。 師兄:就不執著分別。 上師:它不起分別了,直接就第八識顯現,它還是橋樑。 師兄:其實它還是在,只是說不執著。 上師:對,就是說什麼呢?這個橋,你看啊,六識、八識。這個橋就相當於什麼呢?它是個哨兵,有人守在這個橋上,它是來回傳遞消息。同時呢,你這個八識的東西要作用的時候,會產生阻力,要經過它嘛,它產生阻力,因為它是有意識的。第六識的東西要到八識去,也產生阻力,為什麼?它有分別啊——它有善惡、高低、好壞、圓扁、黑白,有各種各樣的分別,它都要產生阻力,所以這個就不是直心道場。因為它是賊,它雖然是橋,同時也是賊。它老在(用)做賊的意識產生作用,用賊的思想來產生作用。你把它打掉了,賊給打掉了,賊心打掉了,這橋還是橋嘛,直通過來,這叫真心流露。你這個八識裡面的真心直接作用到六識去,它不用起分別,這個賊心已經打掉了,不需要起分別了,自然通達。 師兄A:那這個哨兵在做功夫,到哪一步算是打掉? 上師:橋樑還在,賊心打掉了。作意就是賊心嘛,分別作意就是賊心,這個打掉了。 師兄A:那我們怎麼描述這個? 上師:不是告訴你們了嗎?分別識變成了平等性,就這樣,你不就描述了嗎?平等性它是等持的,出入無礙,它不需要起分別作用。你像我們現在說,打個比方啊,我們吃的東西,你們買來的那一箱的東西裡面,有些東西針對個人來講它是好吃的,有的東西針對個人來講它是難吃的,那這個起分別作意的就是第七識。雖然都是在吃沒錯,但是它總要執著這個好、那個不好,那麼你這個八識田裡面它就記住了:“哦,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那這個八識田由於第七識產生作用,分別好壞之後,八識田裡面它記下來了這個好、那個不好。等到它回饋到六識的作用,同樣也是這樣:這個好、那個不好,它是對等的作用,但是起分別作意是第七識的作用。到這個第七識被打掉了,不起分別了,吃什麼都無所謂。你不會去分別這個東西好,那個東西不好,凡是有吃就好,不起分別,吃什麼都無所謂,就這個道理。那麼八識田反映出來的直接流露也是:“無所謂啊,吃啥都可以呀,你點什麼我就吃什麼。”這就是平等性啊。 師兄A:那我說的意思,做功夫上,就是說一定到能所雙忘了或者是根塵脫落時,對吧? 上師:功能還在,功能還在呀,只是你對一切不會黏著在上面,不在乎它好還是壞。功能還是這個功能,你要黏著也行呀:“哎呀,這東西不好,我就不吃了。”那也無所謂呀,它不是完全沒有分別,它叫作善分別,也可以說叫妙分別。它不會生煩惱啊,它都是歡喜的。你那種分別作意它是要起煩惱的:“哎,這東西不好吃我不吃了,沒有這個好東西我堅決不吃了,餓死都無所謂了。”那這個叫作起煩惱了嘛。 師兄B:區別在妙分別。 師兄:這就是平等,表現出來的就是平等,這就是不取不舍。 上師:而且為什麼呢?因為你能夠起妙觀察,能夠起善分別,它都是把自己當成旁觀者,看一切都是旁觀——這世上一切都與我無關,那這不是旁觀嗎? 師兄:這也是不離。 上師:是呀,它是不即不離,不取不舍。我站在旁邊看熱鬧啊,同時我也在當家做主啊。 師兄:那這樣就是說:站在旁邊,這個功能在,就是沒有離開過,但是我一直站在旁邊看熱鬧,這也是不取。 上師:他不黏著在上面。 師兄:不黏著。不取不舍實際上就是一回事,體現出來(的),這應該就是解脫吧? 上師:啥叫應該是解脫(眾笑)?**師兄問奶奶我應該是**師兄吧(眾笑)? 師兄A:參破無明核子,才可以真正地把它打掉。 上師:把“這個”打掉,就是把無明核子打掉。 師兄A:就是要參破無明核子才真正把它打掉。 師兄:要不然就是我應該咋樣。 上師:聽懂嗎? 師父:聽不太明白。 上師:功夫沒到這一步。 師父:我只是理論上我知道。 上師:各人各人的功夫,功夫沒到這一步,所以沒辦法產生相應。所以,你看我們剛才講到你的那一部分,再深一點,就是跟他們講的這一步,連貫的。再下去一步,就是赤裸裸的見了。
問:上師啊,我這幾座好像怎麼說呢,從頭到尾都很清楚,沒有那種入定的感覺,但是很快,就是八小時下來,就一兩個小時那種感覺吧,然後呢…… 答:這就是入定嘛。 問:從頭到尾都知道啊。 答:是啊。 問:打妄想也很清楚,然後什麼都很清楚,然後對外境不是很清楚,外面那些聲音就沒管,就是對自己的那種…… 答:這就是入定啊。 問:這也叫入定啊?這叫覺知定嗎? 答:對,叫覺知定,叫內明定。 問:內明定是啊?哦,好吧。 答:八小時最容易入這個定了,對自己念念清晰,念念明瞭,對外界已經不住在分別上了,所以外界是模糊的概念。 問:像以前二樓煮飯的聲音,都能聽得到。 答:偶爾還能夠知道,偶爾。 問:二樓好像煮飯的聲音也不知不覺的就那個啥。 答:不知不覺就八個小時了,這不是定是啥?
師兄:上師您上次,上師您上次有說一個無根念,那是怎麼起來的? 上師:無根念也是八識田裡面翻出來的,只是他閃爍得很快,還有一些是因緣而生,因緣而生,就在某種事境的情況發生的情況下而生起的,所以叫無根念。 師兄:可是他有可能是我周圍的人,可是那些場景過程都是不曾發生過的。 上師:是啊!都是外來的,各種因緣都會形成這種念頭,被你察覺到了,所以叫無根念。就相當於他心通,。他心通就是能夠發現別人的心,他在想什麼,這些念頭反應到我們意識當中,就是無根念。 師兄:這樣子啊! 師兄:那這個是不是微細流注?都沒關係? 上師:你給他叫什麼名相都沒關係。
淨明上師於2015-2019打七開示的精華,分十五個主題供大家參詳。
所以我們這個禪修法會,共修法會,打七法會,打那麼時間坐目的是做什麼?這是我們經常說得哦,打坐是培養定力,這個定力有許多樣的表現,最初的定力就是注意力,所以我們說這個,我們持咒口念耳聞,心念耳聞都是在培養注意力,你的注意力在什麼地方,你心的作用就體現在什麼地方,所以注意力在那裡,觀照就在那裡,所以首先是培養注意力,然後由注意力轉變為觀照力。所以說注意在哪,觀照力就在哪。所以定力就是注意力,觀照力,智慧力。最後一點變成攝受力,攝受力裡面又包括說服力, 師兄:說服。 上師:你要說服力也可以。所以定力也叫心力。 師兄:上師,就跟不打坐自然而然的,天生的有什麼區別嗎?有的人天生就有,洞察力,人格魅力。 上師:嗯 師兄:是不是後天修的? 上師:哪天生的? 師兄:有的人就是不通過打坐,就有洞察力,說服力,人格魅力,就擺在那裡。 上師:哪個天生的,第幾層天生的,你不是說天生的嗎,我問你哪個天生的? 師兄:上師,是講攝受力裡面包含有哪個說服力。指的就是講法,溝通交流的,自然流露的能力,他包括說服力,那其他的呢?還有那些呢。 上師:吸引力,就是剛才心**師兄說的人格魅力。心**師兄說了,這些是天生的也有,那這個天生的這個力量來自於那裡呢? 師兄:本具的。 上師:好多師兄都有答案了,過去過過世修來的,所以問你是那個天生的,把你問住了,你就回答昨天生的。 師兄:哈哈哈 上師:昨天生的,所以科學家也是這麼說一個世界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肯定有個種因素具足,才能夠形成這個世界。所以說它不是偶然的,所以天生的就是昨天生的,這個是攝受力裡面又包含了 心量廣大,如果心量小的話,是不會形成攝受力的,你的心量有多大?你所包容的世界就有多大,所以這個叫心裡廣大。容納一切,所以我們要通過禪定來培養這個攝受力,是比較容易的,在一切不住的情況下,還能夠發大願,所以就可以擴展我們的心量。沒有水啦!今天我接到一個湖南師兄的電話,他說以前沒有,就是來這裡求法灌頂回去之後,沒有好好打坐,也沒有好好發願,所以這個功夫上退了不少,就是我們今年的打七,每天都做開示,他每天跟隨看這個開示,從我們開始打七的那一天開始,他已經開始用功了,到了今天,不是這幾天,出現了很多情況。坐上坐下都在入定,他自己也總結一下 ,他說以前的也修好幾年。沒有這一次的效果那麼明顯,他說把自己所學的修學的這一段時間,做了一個總結,就是打坐的時候,微笑持咒,下坐之後多發大願。他這個心量廣大很重要,他說以前一聽到一些不究竟的,就是某些師兄講法,不究竟他馬上生討厭心,他認為他是外道,他就不理人家了。他現在不是了,他覺得外道,那是他自己的知見錯誤。我們應該包容他,應該接呐他。所以他用了一個心裡廣大去對待所有的外道。然後人就入定了。座下都能入定,他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上廁所能夠在廁所裡站半天,因為入定了嗎,所以在廁所裡面站半天,邊上的人都覺得奇怪,這個人站在這裡幹嘛,他入定了。喝茶呵! 師兄:上師您提到攝受力包含說服力,吸引力,還有沒有其他的名詞,心裡廣大。 上師:你自己還可以推一下吧,這裡面還要什麼?肯定還有很多?攝受力,肯定有加持力。 師兄: 還有洞察力。 上師:哦,對洞察力。還有呢? 師兄:妙觀察。 上師:洞察力就是妙觀察。 師兄:金剛道力 上師:還有呢? 師兄: 行動力 上師:啊,還有行動力。還有呢? 師兄: 願力, 師父:慈悲也包含在裡面。 上師:師父講得對,這個就是我提一個讓你們來回憶,剩下師父講出來了,慈悲離不開慈悲,所以叫慈悲攝受,這個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這個跟平常所講的,這個影響力不一樣。 師兄:嗯,對。 上師:我們這個是解脫道,解脫道的攝受力,跟平常人的影響力,它是不同的,所以這個慈悲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不是慈悲的話,我們所講佛的五智,也是用處,這五種智慧,都離不開慈悲,所以慈悲是第一要義,你看這個坐得再密也有過道(這個筆看不清楚,你看得到字嗎?好像是鉛筆,他是用鉛筆來記,容易改動),所以有了定力就要培養慈悲心,這個慈悲心也是要通過打坐來培養,還有坐下來發願,這個慈悲心在四禪八定裡面,它表現出來叫做善心柔軟,就是慈悲心,你的心要柔軟,善心柔軟。 師兄:上師,你說這個慈悲心,通過打坐來培養的, 上師:嗯。
問:老師,那怎麼做到心空呢? 答:不住便是心空。 問A:心無就是心空。 答:你再來一句如何不住呢? 問:不住,是不是有一個方法,老師? 答:哦,我們所講的心空是什麼呢?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了了常覺,了了常知,這了了常知的同時又一切皆不住,這便是心空。也就是自性本空,聽得懂嗎? 問:聽懂了,好像做起來很難。 答:阿彌陀佛。不要做,做起來就難了,本來就是如此的。所以說打坐,通過打坐體會到身空、體空,之後到心空,這叫三空一體。 問:那是打坐到了那個境界之後,座下才可以做到心空。 答:比較踏實的、比較實在的就得這麼做,所以為什麼要打長坐,這身不空我們的自性也空不了,體會不到自性本空。所以這個身相要空,也叫作色空。之後是心空,受、想、行、識——這就是心,心空。色空、心空,最後到密意空。 問:老師,密意空就是咒語都是空的? 答:由咒語引起,密意空就是,念念不住便是密意空。念念不住,念念不隨,念念分明,念念清淨,到了念念清淨就是密意空的體現,念念清淨便會發展成為一念清淨。 問B:一念不生是咒語脫掉了哦? 答:嗯,就是師兄要的那個。這個力量來自於我們的認取,認取了之後一切不住,佛性也不可得,你這時候已經不求見性了,因為見性也不可得,已經不求它了。所以也是在製造一個因緣時節,但這個因緣時節是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 答:怎麼樣啊,你在找什麼? 問:我在找個空。 答:找個空。這個“找”空不空啊? 問:不空。 答:不空亦非有。 問C:老師,您講的這個咒語脫掉了就是能所雙忘。 答:嗯,咒語。 問C:那怎樣用? 答:咒語脫掉了實際上是心脫掉了,我們的心脫掉了。 問:這個心怎麼脫掉? 答:咒語不是從心而來嗎,咒語脫掉了心在哪裡啊? 問:沒了。 答:對,沒了就是脫掉了嘛。 問B:老師,有時候我覺得這個咒脫掉了,念不出來了,這個身體還是沒有完全化空,這種情況也有。 答:嗯,妨礙嗎? 問B:不妨礙。 答:不妨礙就好。 問B:好,我只是求證一下是不是有這種情況。 答:嗯,不妨礙不正好用嗎? 問B:對,對。
上師:粗住,我們持咒,先要講口念耳聞。打坐先要講口念耳聞:眼睛閉上,身體不動,耳朵聽在咒上,嘴巴持咒要用金剛持,手要結手印。剛開始持咒口念耳聞,所表現出來就是:心裡面的妄念很大,我們能夠把妄念看得很清楚,同時這個妄念都帶有種種煩惱,從內心湧現出來。這些煩惱、妄想,一般是我們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或者說,在家庭生活,在工作的過程當中,最容易讓我們分心的事情,屬於比較大的妄想。這個大,就是迫切要去解決它,也是這種妄想導致我們的行動。同時這些比較粗的妄念,包括我們的種種追求、種種欲望、種種困惑、種種煩惱,還有身體上的種種覺受,同時還受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所影響,在最初的打坐當中,首先能夠發現的是這些。那平時為什麼發現不了?平時為什麼發現不了有這個意識存在,有這個妄想存在呢?因為平時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在六識上:眼睛在執著種種事物;耳朵在聽好聽的語言和聲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鼻子在呼吸;嘴巴總是想吃些好吃的、可口的,同時愛說一些能夠表達自我的語言;身體隨著眼耳鼻舌以及意識的控制而擺動;這個意識當中,都是各種各樣執著的表現,所以發現不到我們內心所翻出來的各種種子。那我們通過打坐這個方法,首先是關閉掉眼睛這個心靈的視窗,讓我們的六識都集中在口念耳聞上,由口念耳聞、綿密持咒來引導和把握這個喜歡動盪的身體。把我們內在的八識田(種智田)的各種種子翻騰而出,這個過程就叫翻種子。隨著打坐的開始,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粗致的妄念。種子翻出來了,你知道,它很粗,很粗致,而且還一直知道下去,這個叫粗住。這是培養定力的開始,也是有了定力的表現。
上師:第二個叫細住。半個小時以上出現這個粗住了,細住大概在打坐一個半小時之後出現。隨著打坐時間的加長,身體會相應出現酸、麻、脹、痛各種難受的覺受。特別是我們盤著腿,結著手印,挺直著腰,都會引起種種劇烈的疼痛和不安——這個是說到師兄心裡面去了,師兄在點頭。 師父:我們也會痛啊,我們也會。 上師:這個時候心裡面會不安,內心會表現出劇烈的思想鬥爭。通過身體機能疼痛的表現及內心世界精神上、意識上堅定維持打坐的信念而產生劇烈的碰撞,導致我們的定力提高。意識中的妄念隨著定力的加強,由粗轉細,由粗致轉為細緻。具體的表現為妄念很多、很亂,這個時候我們相應地要把咒語及佛號放在字字分明上,聽到耳朵裡又是聲聲入耳。這個聲聲入耳、字字分明的咒語會如同一根韁繩一樣,把我們分散出去的注意力給拉回來。同時,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咒上,會讓我們身體上的疼痛感減輕。這叫作細住。
上師:我們平時所講的空樂明實際上按順序來講是:空,很放得下,什麼都放得下,沒有什麼東西放不下的,這座上痛沒啦,痛的覺受沒有啦。這個盤化空了,手印化空了,身體化空了,腦袋也化空了,只有一個咒語在,空。那這個心態呀,看萬法皆空,都了不可得,一切都很容易就放下了。同時看一切又是明明白白的,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我們錯過,明明了了。念念也是分明的,所以持咒的時候是念念分明,下座發願也是念念分明,身體還是輕安無比。而且還能夠不管是座上還是座下,心都是不亂的,不亂就是定。所以這叫作空、明、定、智。智慧的智,智——處理事情處理得明明白白的,很輕鬆的。以前處理一個問題要想一大堆方法,還要結合一大堆理論,現在不用了,一目了然,很直截了當,就把事情給處理得很好了。雖說這是一種假像啊,相似的智慧體現出來,相似的,但也是很受用的。所以這些八觸十功德,在我們佛教裡面呢,用四個字來代表它——覺受增長。所以空、明、定、智之後——善心,這個心,心態很好啊,看到什麼人都是好人。善心,看到一切生靈都能夠發出慈悲心,所以這叫善心柔軟,柔軟就是慈悲的意思,心軟。接下來很歡喜,不管看到誰都如同見爹娘一樣,很歡喜。哎呀,你看來了,哎呀,歡喜。不管看到誰都是這樣,哎,你看心*師父來了,哎呀,歡喜啊,這叫喜悅。還有個樂,樂是內在的,自然流露出來,跟外面境界沒有關係,從內心流露出來的歡喜,也叫法樂,這叫樂。還有一個叫解脫,就我們前面所講的,一切都看得很開,都可以放下,是吧。特別是來到這裡打坐,家裡很多事情啊,原來老掛在心上,來到這裡一切放下了。
問:我來的第二天、第三天我就是不想說話了,跟任何人都不想說話,那就是嗎?是老年癡呆那個樣子嗎? 答:你是老年嗎? 問:我就覺得我癡呆了。 答:嗯,癡呆了,現在又活過來了。 問:哦,我現在想說話了,那時候就是一句話也不想說,我跟任何人也不想說話。 答:那個時候好,現在是青年煩惱了,不是老年癡呆了。 問A:上師,我這兩天回家能行這路那什麼,是不是真像她說的癡呆這裡邊似的,一下這兩天不是出去有點兒事。 答:那是定。 問A:完了回去行不見路。老師父說叫我們的大師兄相隔著,就跟人家說嘛,我回來一下子我就不知道方向。那是怎麼回事?真他說癡呆,真的癡呆嗎? 答:嗯,這個叫無記,無記空。 問A:哎呀三天了,就是找不見路。 答:無記空,類似於老年癡呆。
什麼叫“止息”啊?我們說,“止息”是自然而然證出來的。止語跟止念都要去用力去保持,止息不是,止息是自然而然證出來的,平平常常露出來的。就是我們所講的“心行處滅”就是止息,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心念空寂”。這“心念空寂”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在朗朗自照,所以叫作“覺照圓明”,這個階段就叫止息。我們可以通過止語、止念,證到止息。也有人說這個止息,會不會就是呼吸停止下來啊?這個的確,呼吸會出現短暫的停止。停止呼吸了,甚至心跳停止了也有可能,但是你不用擔心,不會死的。我們講的這個是境界,大家不要往這方面去求。那在止念的過程當中也可能會停止呼吸,特別是打長坐的時候也會出現。出現呼吸停止了,大家不要驚恐,沒關係的,我們不止是靠鼻子呼吸,除了鼻子之外,眼睛、耳朵 、舌頭、身體都會產生呼吸的作用。但這個要定到極致的時候,才能夠察覺得到。
師兄:我弄了兩個鬮抓一個繼續打下去,一個是不打了回家。結果抓了一個不打了回家。我越坐越亂了我是。 上師:你啥時候離開過家呀?嗯?你家在哪?四大為家,這四大就是家,是吧?這四大不就是這家嘛?你看我們佛教有句話,何處安身立命?什麼叫安身立命呀?處處皆是安住,這就是安身。立命呢?智慧的流露、自性的流露就是立命。所以安身立命呢就是哪裡一盤就是打坐,下座就是方便接引。 (接電話) 34:00 上師:我看看你的那兩個鬮,兩個鬮太少了,你起碼要弄五個鬮。 師兄:我說這看人家越坐越好,我越坐越不好,越坐越亂。 上師:我跟你說啊,我跟你說啊,你這個亂是在替大家亂你知道嗎?你這個亂是在替大家亂,所以你亂呢,大家才坐得那麼好,你應該發個大願繼續亂下去。 師兄:不是,我抓的,結果我抓的這個不打七,剛才放在佛堂上抓了一個不打七。 上師:你這隨便抓個是50%的可能性,這可能性太大了,這不叫鬮。亂更要發願呀,替大家亂嘛。 師兄:還不如剛來那兩天呢,這都三個七了,還…… 上師:不要做比較嘛,我都說了,每一座不要做比較。 師兄:那我還繼續打?上師? 上師:對,這個世界本來就亂,本來就亂,所以你亂是正常的,所以要繼續亂,繼續亂下去。世界是本來就亂的,自性本來不亂,那是自性不亂,所以世界肯定是亂的。所以你要是在世界上面來做文章的話肯定是亂的,好比我們說你這個心很亂啊,腦子裡面也很亂,那你這個知道你知道嗎?你知道心很亂嗎? 師兄:知道。 上師:那你知道亂不亂嗎?知道本身亂不亂呀? 師兄:本身沒有亂不亂吧? 上師:那本身是不亂的嘛,所以說這個性是不亂的,自性不亂嘛,亂的是世界,亂的就是境界,所以我們打坐心念耳聞是體會“知道”啊,不是體會亂,亂是境相,境相越來越亂,但是我這個知道,知道咒在不亂,你剛開始發覺知道的力量很微弱,但是堅持這麼修了之後你會發覺知道的力量越來越大,境界再怎麼亂,我這個知覺,這個知道它是不亂的。知道不亂之後呢,這個知道當中,帶有一種恒長不滅的定,這個時候就不叫知道了,叫知覺,知覺,知覺是範圍大了,但是表現出來是更加微妙,處處皆能夠覺察,不光是咒語上面,整個身心甚至毛孔細胞都能夠覺察得到,覺察的力量增大,所以叫知覺。那當這個知覺的力量再大到能做主了,不是跟著這個環境跑了,也不跟著自己的妄念跑了,能做主了,這個時候又不叫知覺了,叫覺知。覺知是可以統攝一切,不光是自身的一切,周圍的一切都可以統攝,都可以影響,這個時候就是覺知。所以說你現在是知道亂,但是我們知道本身不亂呐,啊,這也就三步嘛:知道、知覺、覺知,就三步嘛,有時候這個三步是一天之內就可以做到的,就可以證到的,一天之內就可以。所以有師兄經常問我:上師呀,我們修這個法,要多長時間才能夠證道呀?我回他是一天到三年,也許一天呐,也許三年呐,一天到三年。所以這個對誰來講都是一樣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像你剛才所講的,啊我剛才來的那幾天還沒那麼亂,現在越來越亂了,亂那是境界嘛,知道本身不亂啊,這個境界越亂我這個知道越能夠安住在咒上,那你定力就表現在這裡呀,這就是定力的表現呀,你看我都這麼亂了,我還能夠安住啊。 師兄:安身立命。 上師:對,安身立命之處,哈哈哈。 師兄:有時候就是覺得…… 上師:任憑海浪,任憑波濤洶湧,不濕老身一衣角,過去禪宗的祖師這麼說的,任憑波濤洶湧,不濕老僧一衣角,要有這種氣魄。你現在是內境波濤洶湧啊,還不是外境啊,你知道外境波濤洶湧是什麼樣的嗎?找二十個張**天天來給你吹風,看你怎麼樣,對不對?那就是製造個外境。 師兄::就覺得總過不去這個關。 上師:哪有關,你自己設的關,自己給自己設關。不是闖關東,就是要回家,哈哈哈。 師兄::都是,我看師兄們都是越坐越好,越坐越清淨,我是倒著來的。 上師:不要落在對比上。 師兄::嗯。 師兄:你咋知道大家都坐的好呀? 師兄::提問題嘛。 上師:師兄們跟你比,或者說你跟師兄們比,你缺什麼東西呀? 師兄::都不缺什麼呀,就是打坐坐得不好。 上師:我看是缺東西,不是沒缺,是缺了。 師兄::缺了? 上師:缺一個大願。願力不夠啊,很容易打退堂鼓。 師兄::上師說大願,我這也一直也發願,不知道那還差在什麼地方? 上師:差太多啦,動不動就想跑不是差太多了嗎?還不知道差在什麼地方。 師兄:就覺得有些浪費時間了,因為一座坐下來,那很亂的時候,就覺得這一座就白坐了,覺得這個浪費時間,浪費青春,一座而且這樣那就一直到打七結束,一直這樣,那就沒意義了,覺得。 上師:那你要跑的話,你那個時間就更是都浪費了。 師兄:師兄每遇到一點問題,都是先否定自己,不肯肯定自己。先否定自己,告訴自己不行,然後就沖著那個方向去走,就真的認為自己非要想到退步那條路。 上師:這福報太淺了啊,福報太淺了。 師兄::多發願。 上師:遇境即亂,遇事就想躲,遇境界就亂,這是一點定力都沒有。所以我們說定力,定力在哪?定力體現在哪?體現在知道咒在,這就是定力。我就只管知道咒在就行了。所以禪宗有一句公案,那機鋒說得是非常淩厲,非常銳利啊,怎麼銳利法?片刻不在,便同死人。哈哈哈,你看看,這個多銳利的一句話啊,片刻不在,便同死人。什麼東西在啊?啊?什麼東西不在便同死人啊?啊? 師兄:覺知。 上師:覺知。下一句話:片刻若在,亦同死人,哈哈哈哈。在不在都是死人。這句話就留給你了啊,哈哈哈。 師兄:感恩上師。 師兄3:上師,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不在,佛性是永遠在的,不變的。 上師:你看說這句話,亦同死人,哈哈哈。(眾笑)
我們心密雖然說在座上不求入定、不求開悟,也不做觀照,但是並不等於說我們不入定。假如這座上沒有出現入定,座下這個觀照是不會自然生起的。那什麼叫作入定啊?比較周全的說法就一句話——心不亂就是定。那麼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好比我們剛開始是在打坐上用功,座上強調持咒,知道咒在的時候,能夠體會到這個咒綿綿密密、沒有間斷,已經形成了一個咒輪;同時也能夠體會到我們的妄念如同流水一般,也沒有中止過,這叫“妄流”。“妄流”跟“咒輪”是同時存在的,那我們的心都能夠感知得到,這個時候叫作“念念分明”,這就是入定,能夠感受到我們“念念分明”,這就是入定,這叫禪定。一講到禪定似乎要跟大家講“四禪八定”,誰都想知道“四禪八定”是咋回事,在我們這個宗門不強調這個,講也可以講,但是不是特別強調它。因為我們這個方法——心念耳聞去打坐,超越得很快。對這個禪定所分的“四禪八定”,我們超越得很快,所以不太強調這個“四禪八定”。但是可以說,我們剛才所講的“念分明”就是“四禪八定”中的體現。 下一步“念清淨”。首先是“念念分明”,之後下一步“念念清淨”,這是深定、深禪定的表相。相當於“四禪八定”四禪以上的境界,“念念清淨”。那我們大家所知道的“念念分明”、“念念清淨”,祖師大德的著作當中出現過很多次。那“念念清淨”之後是怎麼樣的呢?我們所講“能所雙忘”之後,體現出來的就是“一念不生”,時時刻刻都會體現出“一念不生”,這個叫“念念空寂”,也就是我們大愚祖師所講的“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做祖,無他秘密”。這“念念空寂”,就是我們佛經上所講的“覺照”,“覺照圓明”就是“念念空寂”。所以我們的打坐從“聲聲入耳、字字分明”,到“念念分明”,到“念念清淨”,再到“念念空寂”,這就是一個方向的修證,朝解脫的路上走。 所以我們說打長坐,過去說打長坐——四個小時以上叫打長坐。我們現在打六個小時一座,八個小時一座,十個小時一座,甚至十二個小時一座,這個叫加長座。目的很明確:從大家最初的“字字分明”,在整個打坐的過程當中去體會到“念念分明” 、“念念清淨”,最後證入”念念空寂”;證入到”念念空寂”之後,“萬法歸一,心空無住,三昧正受,無住涅槃”,處處都是涅槃,這才能夠發現釋迦佛所講的“人人都是本來具足”。
上師:不是我們所講的什麼什麼咒,簡稱就叫心咒,就叫心念耳聞了。心念耳聞實際上大家在念的是心咒,所以大家不要怕,說:“哎呀,我這個咒是不是念錯了?是不是漏字了?甚至是不是漏段了?”不存在這些問題。咒念快了形成咒輪了,這咒也不是咒了,所以叫心咒,不會錯。你要認為錯的話你停下來慢慢再念,還是原來的咒語沒變,只不過速度加快了,看不到頭尾。所以出現了心念耳聞的時候,我們這個妄念、這妄流呢,叫作微細流注。念頭變成了微細流注,持咒變成了心念耳聞,相應地,是身體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境界:有時候身體很輕,很飄逸,飄飄然的,出現輕安;有時候這身體會變得很堅固,很沉重,如同石頭一樣,如同鐵人一樣,想動都動不了,很定;有時候一陣陣地熱;有時候一陣陣地冷;有時候口乾舌燥,渾身像綁著,被五花大綁一樣,這叫澀;有時候滑,滑什麼呢?這身體一下子變得很大、很鬆軟,好像是泡在大海裡面一樣,很舒服,這些都屬於欲界定,欲界定的境界。我們前面說這個昏沉,昏沉當中也有這些現象,但是很淺,到了欲界定,這些現象就比較明顯了。所以打長坐,尤其體現得更長。
答:你一追求感覺了馬上。 問:對,哈哈,去想著他這就不行了。然後好像有時候念,念到這個人,進入一種狀態,好像它用這個手這個什麼,好像隨便哪都可以去,但是好像又控制不了,但外面又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就那種感覺的。 答:這也是一種愉悅,一種歡喜,也是一種受用。有時候感覺到這個身體特別輕,飄飄然的;有時候又感覺特別沉。那這個經歷了酸、痛、麻、癢、脹,之後就是滑和輕、重,這個叫八觸。這都是要進入禪定才會出現八觸。內心不亂吧? 問:不亂。 答:不亂這叫欲界定,這欲界定身體上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欲界定,還有昏沉,很定,很淡定,對周邊是了了覺知、了了分明、內心不亂。但是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境界出現,那欲界定跟未到定都有這樣的境界出現。
上師:同時又由這個止語更進一步,通過止語,能夠培養出止念。什麼叫止念 ?止念就是一念不生,就是一心不亂,這叫止念。我們說觀照可以見性,所以止語叫作觀照,止念叫作見性。所以說這止語是有功德的,功德在哪?可以讓我們見性,這功德大不大?見性就成佛了,因地佛,所以止語的功德是很大的。假如我們做不到止語,不光會影響我們自己修行,還影響到周邊的人,所以這個是有罪過的。不止語則有罪過,止語則功德無量。所以我們跟大家說要止語,要掛止語牌,綿密地止語,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句話不說。我們大家互相監督,綿密地止語,你這個監督是功德無量的啊,為什麼這樣說呢?成就一位趙州禪師。那趙州禪師一天二六時中,不雜用心,唯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除了吃飯要開口之外,其它時間都在止語。如果我們每天都是如實止語,那各位天天都在當“趙州禪師”。 上師:那你看我們前面說了,止語最大的功德是能夠讓我們止念。止念呢?更進一步叫止息。這止息什麼意思啊?根塵脫落叫止息。你看,這麼大的成就都來自於止語,所以止語是很有功德的事,大家要努力去做到。所以我們來這裡打坐,打長坐,座下還要長時間地止語。實在不得已要說話的話,要提示對方:你要說話,要來個手勢,提示一下,我有話要跟你說,對方願意接受了,他就點頭,如果他擺擺手,算了吧,你自個兒說去吧,那這樣子最好。
問:剛才講到下座的時候就是…… 答:不攀緣,不取捨就是自然觀照。 問:我的意思是說下座實在太疼了。 答:下座還疼啊? 問:感覺一下座就死裡逃生,當那種感覺一來的時候,就進入一種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然後等到那個鬧鈴聲第二次響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是不是進入無明還是無記? 答:沒有,既不是無明也不是無記。 問:那為什麼都不知道? 答:你不知道它是一種禪定。 問:禪定? 答:禪定,它這種叫滅盡定,刹那間的滅盡定。 問:要是鬧鈴不響的話…… 答:嗯,因為你還是了了常知的。 問:好像當時就是鬧鈴還在響,我就什麼都不知道。後來是第二次鬧鈴響我才知道。 答:你這個意識不起,意識不起就叫作滅盡定。意識已經不起作用了,意識不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講的第七識也藏起來了。我們一切思維、起心動念都是這個識心也就是第七識在產生作用,那第七識在產生作用的同時它還產生出一個記憶力,來記住這些東西,所以這個記憶力本身就是第七識的影子。你說它沒有記憶了,沒有記憶那麼就是證明這第七識藏起來了,短暫地不起作用了。第七識不起作用了也就是六道輪迴不起作用了,因為六道輪迴就是第七識作用出來的。所以只要有分別作意在,就是第七識還在活動,我們就離開不了六道輪迴,因為這六道輪迴就是第七識的作用。 那麼我們現在都來打七,打七就是把第七識打掉,讓它不起作用,就是把這個六道輪迴完全打破,所以叫打七,而不是打坐七天就叫打七。打掉第七識了我們這個自性就從第八識裡面流露出來,所以它的前提是要把第七識打掉,打掉不是不要它,而是要妙用它,把這個分別心變成差別智,就是轉身了,就成了差別智,就是證得根本智之後還要啟用它,這啟用就是培養後得智。後得智就是由根本智體現出來的五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還有一個法界同體性智,這就是五智,簡稱為後得智。 問:那就是開始要丟的東西全部丟了,到後來又把它撿起來了。 答:對,所以這個過程叫大死,後面叫大活,大死方能大活。所以你這個滅盡定就屬於大死的範圍。 問:因為在座中有的時候還疼,就是下座的時候出現這種境況,在座上的話那疼得就念念念,然後什麼都忘了,然後之後就鬧鈴響了。 答:對,所以這個疼就是培養定力的最好的辦法,所以痛能夠生定,有了定才能夠生慧。所以我們打坐一動不動就是普賢王如來的表現,真如自性一動不動,真如法身一動不動,不動方為真如門;這心念耳聞就是文殊菩薩的表現,語密同時也是觀世音菩薩的表現,耳根圓通;到了我們這個一心不亂能生萬法,就是釋迦佛的表現,這個叫心密。所以身密、語密、心密就叫三密加持,那你的成就就很快了。 問:那上師剛剛說的能生萬法,就是有一天打坐的時候…… 答:不要回憶,過去心不可得。
問:上師,老人說“了了分明的靈知是當人的本來面目”,這裡…… 答:這個是開示,也就是提示。 問:但是我感覺是一種了了分明的感覺,或者說它是一種作用,它跟靈知有什麼關係? 答:靈知難道不是作用嗎? 問:哦,靈知就是作用。 答:就是啊。靈芝蜜啊,靈芝,就是作用啊,靈知也是作用啊。 問:靈知就是作用。 答:對,它體和用是一起的嘛。體就是用,用就是體,所以叫體相用,體相用就是一體的。它不是三個東西,是一個東西的三個表現。 問:哦,所以我現在知道它能用,其實它就是一個體。 答:就是啊,對。 問:就是一樣的。 答:我們是大家都知道在用,都會用,但是不知道它還是體,所以叫證體。通過用來證得這個體,就叫證體。證體了之後,你更會去用它,這就是證體啟用。
問:我跟朋友說,蔡老師那邊那些師兄都在那打七,他問我打七是什麼意思。 答:就是打坐七天,就是打七。 問:我可以說一下我的認為,打七是打掉第七識、第八識,是不?然後打掉人的妄想,使人能開悟。 答:你講這個他聽不懂,你告訴他:打坐七天就是打七,打坐八天就是打八。 問:蔡老師跟你講了,打七就是打七天的時間。 答:對,一個七就是七天,兩個七就是十四天,三個七就是二十一天,我們這次是打七個七,四十九天。你這麼講他就聽得懂,你說什麼打掉第七識、第八識,他哪聽得懂啊?那你解釋什麼叫第七識、第八識你能解釋嗎?是什麼啊? 問:第七識就是人的妄念,第八識是…… 答:你講這個是第六識,不是第七識,人的妄想、妄念那是第六識不是第七識。所以不懂你就不要亂解釋,亂解釋是把你的朋友給誤導了。 問:妄念、妄想是第六識,第七識是? 答:第七識是起分別作用的。 問:我把它搞混了,第六識搞成第七識。 答:你看,他搞混了。 問:然後第八識就是人的心是吧? 答:第六識、第七識是第八識的作用,也沒離開心。 問:就是都是一起的,但是分工合作,是不是? 答:不是。一個是浮在表面的,一個是深層內在的,不是分工的問題。好比人家一看:“哎呀,你的臉真好看啊。”你看這浮在表面的,那你內在的就是身體健康。它的作用是這樣,其實是一體的,但是它有表面跟深層的不同。 問:好像這個第六識是做什麼的,第七識是做什麼的,這個心是做什麼的,然後總的來講就是一個,是吧? 答:你那是把它分開來講了,我們講是一體的。你看過電影吧? 問:看過。 答:你看那電影的螢幕就是第六識,你看到影像那就相當於第六識。那個膠片就是第七識,電影機裡面的膠片就相當於第七識,第六識是它放出來的。然後第八識就是那道光,第八識把第七識照了,投到那個螢幕上,你就看到電影了。它實際上是一回事,被你分開來說了就說顛倒了。 問:太深奧了。 答:這麼簡單的被你說深奧了。 問:看來這趟沒有白來。 答:沒白來。 問:我一直都是錯誤地認為,今天您給我講還是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知道說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我剛才所說的那些,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問A:上師,不是說第八識就是儲存的,第七識就是把第六識運過來的搬運工? 答:儲存它也是在發放。 問A:那第七識是工具,是不是? 答:第七識是橋樑。 問A:第七識就是把第六識運到第八識,是不是? 答:它是互相作用的。 問A:哦,是互相作用的? 答:互相作用的,第六識跟第八識時時都在作用,第七識就是它的橋樑。 問A:哦,那我們打掉第七識就能夠怎麼樣啊? 答:打掉第七識就是不起分別了,不起分別了你這個作用就更實在了。 問A:哪個地方的作用? 答:來,出來走走,我告訴你,你走路有沒有起分別啊? 問A:沒有。 答:沒起分別就是打掉第七識了,那你這個直接就是作用,你走路這個大地平沉、虛空粉碎,心裡面很踏實,這就是第八識直接作用到第六識。 問A:反過來第八識會作用第六識? 答:可以作用啊,前面的六識都是八識作用,起分別的時候就是橋樑在作用,第七識在作用。 問A:那如果第七識沒作用,前面六識就沒有作用了? 答:有作用啊,不是告訴你了嗎?你知道這個地很平嗎? 問A:知道。 答:知道,這就是六識產生出來的作用。 問A:哦。剛才說有個八識的作用,那也有個六識的作用? 答:八識我跟你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都離不開八識。 問A:哦,是這樣的。 答:八識是總司令。 問A:哦,八識是總司令。 答:對。 問A:我以為它是分開的。 答:第七識是翻譯官,橋樑嘛。 問A:那這樣的形容就更恰當。 答:對啊,這翻譯官沒有了,你就直接跟士兵們溝通了。 問:第六識是靠看,看過去是第六識是吧? 答:前面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第六識是意識,意識就是起思想的,就叫意識。 問:第七識是? 答:第七識是起分別的,好壞,一看,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就是第七識分別。 問:好壞美醜都是第七識。 答:對,好壞、高低、黑白、善惡、大小這些分別都是第七識產生出來的。 問:那這個第七識是最壞的。 答:怎麼第七識壞呢?你要沒有這個分別你就是傻瓜了。 問:哦。 答:人家給你個雞蛋還是石頭,你吃哪個?你不會吃石頭吧?這個是第七識作用,他知道該吃哪個不該吃哪個,這就是第七識作用,怎麼會是壞蛋呢? 問B:那也要打掉它? 答:不是打掉它,是轉換它。 問:轉換怎麼轉? 答:把第七識這個分別識轉化成平等性智,轉化成智慧。 問A:打坐就能把第七識轉化掉。 答:對,把第七識轉化成平等性,它本來是起分別的,你把它變得平等了,還是能夠起妙用的。
問:上師,這個種子翻出來,怎麼去確認哪些是第八識出來哪些是第六識出來? 答:確認它幹什麼?你動念頭去判斷它,這個就是第六識,已經是落在六識上了。 問:跟著走了也是第六識啊? 答:對啊,跟著妄念跑沒有啊?這都是六識。 問:不去理睬就好了。 答:不理睬就是八識,八識是遠離作意分別,不停留在作意分別上,就是八識表現出來的。所以這就是一念之差,就看你住還是不住,住就是六識,不住就是八識。那我們剛才所講的,你一停留在念念分明上,這就是住,一住就回到意識當中了,不住就是八識,道理是一樣的。這回要肯定下來了哦,不要再打回頭路了。 問:道理是知道,有時候好像差得太遠了,這個咒明明很長的,弄到最後只有兩三個字,而且這個聲音也不一樣了。 答:沒關係,你要反反復複去執著一段時間,才能夠徹底放下,誰都一樣。只是告訴你就少走一點彎路,所以你說:“哦,這個道理我知道了。”那就好辦了,比不知道道理要好。道理是知道了,彎路該走還是要走的嘛。
問:上師,好多大德比如說修禪宗的,就沒修過印心宗,修到後來修不了了,修阿彌陀佛,這個是什麼概念? 答:那是看根器。 問:他是說大德,比如說本*長老。 答:阿彌陀佛也是禪宗,你有沒有讀過《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講的是什麼? 問:一心不亂。 答:講一心不亂,講一念不生,這就是禪宗。如果你要說它是淨土宗,淨土宗只講往生,你看淨土宗的歷代祖師都是講往生,他沒有講頓悟,所以頓悟就是禪宗。所以《阿彌陀經》實際上就是禪宗的經典。 問:只是說法不同? 答:方便不一樣,說往生也沒錯,但是往生分兩種,一種是即生成就也是往生。好比我們說念佛念七天,“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個就是當下見佛,當下見佛就是見性。因為見性就是見佛,所以這就是禪宗。 問:這是方便說。 答:也是究竟說。後面還有一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第二種往生。所以往生有兩種。 問:對。
問:上師,我們印心宗的根塵脫落,是相當於什麼成就? 答:佛教的根塵脫落。 問:佛教的根塵脫落? 答:對,佛教。 問:是相當於報身成就? 答:名相很多,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說它是化身也可以,因為成就是法報化三身成就,法身成就、報身成就、化身成就。法身,諸佛自性都是一切眾生的法身,一切眾生的法身就是諸佛自性,這是法身成就;報身成就,因為我們自己的修證,圓成了我們的一切願望,所以這個叫報身成就;化身成就,無論是誰成就了,都是諸佛菩薩的化身,所以這個就是化身成就。所以法報化三身成就是一體的,沒有說挨個成就,它就是一體的。 問:這樣子啊。 答:所以叫本位不離、本位不移,它是同時具足的,不能把它分開,分開說就不圓了,不圓融了。法報化三身是一體的,所以我說“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就是這個意思。
問:上師,出現能所雙忘之後,還是有一個覺知在啊? 答:了了覺知,這個了了覺知是本位。 問:這個是本位? 答:本位,本位不移,正因為本位不移所以叫如如不動。 問:像平常師兄們交流,他們總是會說認取、承當,到底是什麼東西搞不懂。 答:你現在本位不移搞懂了沒有啊? 問:現在搞懂了。 答:你不說清清楚楚嘛,了了常知嘛,這是本體,本體也叫本位。動過沒有?變化沒有? 問:沒變。 答:沒變化就是如如不動。你發現它如如不動,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從來沒有失去,也沒增加過,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這個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問:像那個無明不是有兩種根本嘛,那個無始無明是要轉化掉還是? 答:無始無明跟我們這個清淨本覺是一體的。 問:一體的。 答:一體兩面,你把它圓融在一塊就叫佛。佛性就是圓融在一起,如果說你還發現它一面是無明一面是清淨的,那這個叫自性,自性裡面的無明跟清淨覺體它就是兩個面,它是一個整體兩個面。但是你通過修證之後,見到自性本位,同時又有大願破掉無明,這個就叫佛性。 問:這個破無明也相當是說,把那個兩面融合成一體是嗎? 答:破無明就是不讓無明產生作用,不再造無明業,無明業就是六道輪迴的緣起。 問:但是它還是可以拿來用是吧?如果佛想入這世間…… 答:佛要度眾生。 問:度眾生他還要啟用。 答:諸佛菩薩要度眾生他就得用。無明業轉化為智慧,度眾生就要用這個智慧。好比我們打個簡單的比喻,你看我們那個禪宗裡面經常有這個公案:如何是“佛祖西來意”,或者說“如何是佛”。那麼祖師回答說:“饑來食睏來睡。”佛尚如是,何況凡夫呢?佛是這樣凡夫也是這樣,那麼佛的“饑來食睏來睡”跟凡夫的“饑來食睏來睡”一樣嗎? 問:不一樣。 答:什麼地方體現出不一樣。 問:佛吃飯就是吃飯。但我們平常吃飯,根本就不是在吃飯,想的各種各樣,有時貪著味覺,有時又想著其它事情。 答:是啊,所以這個就說明什麼呢?吃是不住而食,這個是佛的吃法,不住而睡,也是佛的佛性的流露;那麼眾生是在貪嗔癡慢疑當中去享受。所以,雖然說“饑來食睏來睡”,它是截然不同的。佛菩薩是善於把眾生的各種愚癡轉化成清淨本覺,這就是智慧。
問:八識是一體的嗎?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八識都是一體的,都在一體之中? 答:八識有各個之分,如來藏是一體的。 問:就是說每個人的八識還是不一樣的? 答:不是,八識是一種作用,作用它有各個不同的。 問:對對對。 問A:但它這八識都在這個如來藏裡面。 答:都在如來藏裡面。見性之後才叫如來藏,沒見性就是第八識。所以你看我們所講的“自性不二”,“不二”就是一體。那麼煩惱呢?每個人煩惱各個不同。所以煩惱是有分別,自性是沒有分別的,所以叫“自性不二”。 問A:這叫自性一體。 答:嗯。 問A:那上師,見性之後,這個如來藏裡面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見性之前的八識,它起的作用其實就叫妙用啦? 答:對,就起妙用。妙用就形成風格了,每一個人風格不一樣。因為他煩惱不一樣,所以風格就不一樣,這就成妙用了。 問B:對,叫空不空如來藏。 答:不是這麼解釋的。這叫不空如來藏。 問A:不空。 答: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意思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都跟它沒有關係,都是它的作用,所以就叫空不空如來藏。 問C:哦。 答:“哦”什麼啊?講講如來藏給我們聽。 問C:現在講不了。 答:講不了,講不了也在講。如來藏就是諸佛自性,這個諸佛自性能拿得出來嗎? 問C:能。 答:拿出來看看。(師兄伸出自己的一隻手) 問B:這是作用。 答:這是你的手。 問B:這是不空如來藏。 問:你一伸手,“啪”一刀給你砍斷怎麼辦?(眾笑) 問B:小心哦。 問:那怎麼辦?自性給砍掉了。(眾笑)
問:還有就是“塵沙惑”是不是也屬於無明? 答:“塵沙惑”在習氣裡,隱藏在習氣當中。 問A:這個“塵沙惑”就是隱藏得比較深,是吧? 答:它是悟後真修掃蕩的。 問B:上師,像我這個性子急,它是不是一種很微細的,那種習氣總是察覺不到。性格不管幹什麼,走路也是很容易走起來很急那種,說話也很容易急,幹事也很容易急,是著相的表現嗎? 答:“塵沙惑”必須是在度眾生的過程當中才能夠體現出來,不是你自己的功夫,自己的功夫是破見惑、思惑。 問B:哦,這樣的。 問A:也就是在這個事境當中去歷練、磨煉。 答:對,你在歷練的過程當中。 問C:“塵沙惑”是不是已經很微細了? 答:相當微細。它不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修行,能夠自然翻出來的,它必須是對機的情況下。 問D:嗯,應緣。 答:很微妙,很微妙的。就像他所講的應緣對機,相應的情況下翻出來的。 問A:也就是跟那個因緣時節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答:是。 問D:那為什麼叫它惑呢? 問E:迷惑嘛。 答:它不是簡單一個迷惑。它覺也是惑,惑也是覺。就是說比較透徹的說法,就叫作影子,它是有個影子在裡面。 問A:那思惑呢? 答:見惑、思惑都跟執著有關係。 問A:它沒有那個“塵沙惑”隱藏那麼深是吧? 答:破了見惑、思惑就是見性。 問A:嗯,他的執著,主要是破這個執著。 答:破執著。 問A:上師,跟我們講一下那個比量、現量吧。 答:比量就是我們所講的對應、對比。 問A:那這個是分別嗎? 答:是啊,分別作用就是比量。 問A:比如說他比他胖,這個也叫比量,對比,這也叫分別。 答:也是說圓融的程度,你這說法圓融的程度,它會形成對應,所以叫比量。說得不透,說得不圓。 問A:嗯,那就不叫比量,就是沒有達到比量的這個。 答:就是不是很直接。 問A:現量呢? 答:現量就是自己的修證,心得體會,跟大眾交流,開口就是現量。
問:上師,聞性和聽覺是什麼關係啊? 答:就是一回事。 問:一回事? 答:聽覺就是聞性。 問:聽覺就是聞性?那我們神經系統傳感的那個聽覺呢? 答:神經系統? 問:就是生理上的那個。 答:你別想太多了,你就說聽覺就是聞性,這是沒錯的。 問:聽覺就是聞性。那它有沒有深淺之分呢? 答:有,那都是聞性作用。 問:那就是聞性比較深入一點? 答:一樣的。 問:一樣的? 答:一樣的,它就是一回事,聽覺就是聞性,聞性就是聽覺。你別把它對立起來了,也不要在它上面分大小,也不要有深淺之分,這都是分別見。(狗叫聲)狗狗在叫,這就是聞性,聞性在起作用。用那個比較方便的說法,你說聞性一般人聽不懂,所以就跟他講是聽覺。“這就是聽覺,你聽到沒有?” “聽到了。”這就是聽覺,實際上就是聞性。 問:聽覺比較通俗一點。 答:通俗的說法,對。 問:聞性就是佛法方面的說法。 答:聞性只有佛教才說。你聽到了這個狗叫,會不會生煩惱啊? 問:沒有。 答:“沒有”那你就是聞性清淨,六根清淨之一——聞性清淨。所以這就跟解脫有關係了。 問:因為我現在是專心聽你,沒有聽到狗叫。 答:沒聽到狗叫嗎? 問:有聽到狗叫,但是我不在意它。 答:是啊。你專不專心都能夠聽到,這就是聞性作用,聞性作用是沒有分別的。 問:那我不在意它,它有…… 答:不在意也聽到啊。 問:有聽到。 答:你能說不在意了就聽不到嗎? 問:那這樣能說明聞性作用嗎? 答:就是聞性作用。 問:也是起作用了? 答:就是啊。 問:就是說你起煩惱或者不起煩惱都是起作用了。 答:對。 問:感恩上師。 答:她講這個已經是唯識了。 問A:我剛才又錯過了。 答:她說聽覺跟聞性的關係。 問A:聽覺和聞性。 答:其實是一回事。那聞性剛才講的是唯識了,聽覺就是通俗的說法。 問:唯識是什麼? 問B:唯識宗。 答:再說深一點又不懂了。 問:阿彌陀佛,感恩上師。
問:上師,我們有這種程度、層次的差別,像我們這種低層次通往您那個高層次,怎麼用功夫啊? 答:什麼叫低層次,什麼叫高層次啊?這高低如何去分別取捨啊? 問:差別智嘛。 答:差別智啊?差別不是在高低上的,是圓融的程度,圓融的程度不在高低上。初地菩薩也是見性成佛,十地菩薩也是見性成佛,它是一體的。 問:您不是說初地菩薩認為二地、三地才是見性,二地、三地又認為四地、五地是見性,是開悟。那它中間有怎麼一個提升的過程呢? 答:這個要初地菩薩才知道,我是看書看來的,我跟你一樣看書看來的。 問:經驗嘛。 問A:上師,您剛才講那個初地菩薩和十地同樣是見性。 答:對。 問A:在這個認知上不一樣? 答:性體不二。 問:性體不二我知道,它是認知上不一樣,還是? 答:不是。菩薩是幹嘛用的? 問A:服務大眾。 答:如何能夠證明他是菩薩? 問A:怎麼說呢? 答:他在行菩提道。 問A:對。 答:行菩提道就是菩薩。那麼他行菩提道,肯定會示現種種方便。他這個種種方便當中就會有圓融的程度不同。好比我們說佛的五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法界同體性智,這五智是同時具足的,但他又有圓融的程度不一樣。像有的菩薩他親證的是大圓鏡智,他這大圓鏡智裡面包括無數個淨土,各種淨土。這些淨土就有各個方便不同,有凡聖同居土、有實報莊嚴土、有方便有餘土、還有常寂光淨土。他所形成的各個淨土,它是有程度不一樣,這就是差別智的體現。好比說方便有餘土,某人方便接引了十幾個人,那他的程度是不是跟你比較起來,你一個也沒接引,你說哪個的程度大?哪一個圓融的程度好啊?他所接引大眾的方便能力不同。但你們所證是一樣的,你也是見性的,他也是見性的。你也可以承當,他也可以承當,這承當下來,兩個人交流是無二無別的,但是方便上不一樣。那某個地方又有一個法師,圓融的程度比他們更好,寺院裡面接引了幾百號人,這又是程度不一樣,這就是差別智的應用。 問A:上師,那這個屬於親證之後的後得智嗎? 答:對,叫後得智。而且親證之人,他們會互相讚歎。“哎,你別看某人,他雖然只是十幾個人,不得了啊!他說話怎麼怎麼…… ”讚歎他,互相讚歎。他不會一開口:“嗯,某人不行,這個瞎驢,他一點修行都沒有。”不會去這麼說,他們會互相讚歎。 問A:因為他們本性都是一樣,他知道,所以不敢…… 答:就是,自性本來清淨,清淨體是一致的,同心大慈,同體大悲。如果是認為別人不行,恰恰是自己沒有本事。而且,越是有修證,他就越平淡,不會有貢高我慢。有貢高我慢就證明有見惑、思惑。見惑、思惑未了,他才會有貢高我慢。所以古人說:“哎呀,這個人是個狂禪。”禪會狂嗎?那不可能的嘛。禪是清淨無比的怎麼會狂呢?那狂是什麼原因啊?貢高我慢。那貢高我慢就有自以為是了,所以說自以為是就是障礙。 問B:有時候我也覺得我自己開悟了,那怎麼沒神通啊?跟書上一樣的說的。為什麼釋迦佛一下子就能證到大徹大悟,那個佛的果位? 答:我們是佛弟子,不妄評佛的修證,同時也不妄評歷代祖師的修證。不能妄評,那有不恭敬之嫌疑。可以讚歎,讚歎諸佛菩薩,讚歎歷代祖師,但是不妄評,讚歎是有功德的。我們何德何能還能夠去評價歷代祖師?不但是本宗門的祖師,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其它宗門的同樣也是祖師。我們所講的歷代祖師是包括所有的祖師,無論他是修哪個宗門的,他是成就者,就是我們的祖師。因為佛教只有一家,沒有第二家。我們有師兄就問過我:“上師,你每次灌頂之前你所念的歷代祖師,那我們心密才三代祖師啊?”我說:“哎呀,我說你的眼光也太小了哈。你這個眼光太小了,心量也太小了,我問你,釋迦佛不是我們祖師嗎?”“那肯定是啊!”“那麼迦葉尊者不是我們祖師嗎?”“那也是啊!”“那好啊,下來阿難尊者不是我們祖師嗎?乃至西天二十八祖達摩不是我們的祖師嗎?”所以歷代祖師都是我們的祖師。
問:上師,佛說實無眾生可度,可不可以換個說法?就是說釋迦佛他跟所有眾生相應,救度眾生圓融無礙,無有煩惱,無有障礙,所以說實無眾生可度,可不可以這麼講? 答:是從究竟上來講,沒有眾生可度。因為,一切眾生都是自性的流露,所以說沒有眾生可度。這跟金剛經講的是相應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相破掉了,才可以破一切知見。 問:但是我們要發願,要救度眾生。 答:救度我這個眾生行不行啊?救度我們自己這個眾生,我還有煩惱就證明我還是眾生,要不要救度啊? 問:要。 答:那就是。所以自己有沒有煩惱,自己知道。所以這煩惱它有煩惱相,同時還有一個煩惱見。煩惱相是表現出來的,叫煩惱相。煩惱見是勝義的,潛在的,藏在裡面的,藏在你那個心靈深處的,所以叫煩惱見。 問:煩惱見是錯誤的知見嗎? 答:煩惱見,包括錯誤跟正確,錯誤的也是煩惱見,正確的知見也有煩惱見。 問:怎麼講,就是一種分別在? 答:對,它是潛在的,也叫作俱生煩惱,本來就有的,所以叫俱生煩惱。這俱生煩惱也叫無始無明,所以把無明破掉才能夠破掉俱生煩惱,才能夠破掉煩惱見。這個煩惱見是見惑當中的一種,見惑、思惑,見惑當中的一種,就是煩惱見。所以我們說,欲見佛性,先破無明,破掉見惑、思惑,就是破掉無明。 問:何為見惑、思惑?請上師解釋一下。唯識我沒怎麼學過。 答:百度一下嘛。我們所講的思惑就是“疑”,“貪嗔癡慢疑”當中的“疑”,叫作疑情,也叫疑惑,一切思維離不開疑惑。如果是在疑上面做功夫的話,那就要講禪定。過去的宗門大德,參禪參到疑情並起,這個就是好消息要來了,這個疑情就是我們所講的思惑,也就是疑根,實際上講的也就是無始無明。就像我們好多師兄說,怎麼我都修了這麼多年了,打了那麼久的座了,還會有這個什麼都不是的煩惱在呢?這就是無始無明出來了,也就是俱生煩惱露出來了,也就是我們所講的疑情出來了,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唯有大願,這個大願叫什麼?菩提大願、解脫大願、如來大願都是它,唯有大願可以破無明。 問:這個大願可不可以換個說法就是求解脫的迫切願望? 答:你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問:要迫切。 答:嗯,對。要是迫切的話就不存在“可不可以說、換個說法”,這些說法都是拖泥帶水,不夠迫切。 問A:就堅決相信就可以。 答:對,要有超越性的,不能帶有半點懷疑。 問B:上師,他這個疑是因為有住著? 答:有粘著,這個粘著表現出來,就是不敢承當。 問B:遲疑是吧? 答:不敢認取。所以我們說拖泥帶水,我們說真心直說,就是要果斷,要直白。你不能總是“可不可以這麼說”,你看這不是真心直說,這已經帶有乖巧在裡面了。這要培養的,根器要培養,打坐就是培養根器。那麼說法要耿直、俐落,這也是要培養的。這就是說要有認取的精神,不能有半點懷疑。你還怕說錯,那怎麼行啊? 問:那這個怎麼培養?多說就行? 答:要直白,真心直說。不能停留在思維上去說,直說,說錯就說錯,有什麼了不起的? 問:就是怕耽誤大家。 答:那你就閉口,不說。怕耽誤事,你說它幹嘛?說了就耽誤人,那還不如不說,不是非得要說。 問:感恩上師。
答:師父這個話題說得好,不是說沒有生死可了嗎? 問:那你現在有妄念了,有妄念還…… 答:所以這個生死分作兩種。一個是身體,我們絕大多數人知道,這身體,有生必定有死,身體上的生死問題;另外一種就是師父所講的妄念,我們叫作念頭的生死。這個身體上的生死我們宏觀上認為,每個人都在活著,將來肯定會死的。而且,這個生死不用學佛也會了,不用學佛,人自然就會死掉的,所以它無須去了。那既然說不用學佛也能夠了,那學佛同樣也會了,所以它跟學佛不學佛沒有關係,了這個身體上的生死,跟學佛不學佛沒有關係。所以,一說了生死,很多人首先他就排斥了,我不用學也能了,幹嘛非要去學佛才要了呢? 那還有另外一種生死,就是念頭的生死。我們這個念頭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在在處處。在在處處知道嗎?這個詞是佛教上的用詞,這個詞就包括時間跟地點,你在什麼地方啊?處於什麼狀態?處於什麼時間?這就是在在處處,所以它就包括了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在什麼地方,所以叫在在處處。 我們所講的就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在在處處,這個念頭都在生起,都在消失。那念頭的生起和消失,我們看得到嗎?那煩惱的時候看得到嗎?煩惱來了,哎喲,好煩惱啊,這個事情怎麼就跑我這裡來呢?明明是別人的事,關我何事呢?你看,這煩惱起來了,就是說普通人只能夠看到很大的煩惱。 我們這個念頭有什麼作用啊?念頭我們可以說得細一點,我們坐在這裡可以聞到外面有沉香的味道飄進來。“嗯?沉香?”這就念頭已經起來了;接下來,“這個沉香從哪裡來呢?從哪裡來呢?”就開始起妄念了,念頭它會生成妄念;接下來,“這個沉香會是什麼人在點呢?”形成妄想;然後,什麼人在點這個沉香,“我要不要去看一下這個人點沉香底在幹什麼?”你看,又由妄想發展成境界。你看這麼一堆人坐在這裡喝茶,這就是一個境界了。所以境界是由妄想形成的,妄想又是由妄念形成的,妄念的起處就是念頭。 問:念頭就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不理會它就可以了? 答:那是很深的功夫,換一句話,這個境界裡面,煩惱也是境界,妄想會變成煩惱。 問:那個來源就是最初的一念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答:你嘴巴裡面含東西不要說話,我們聽起來就是天話,天人講的話。煩惱起來了,怎麼辦呢?絕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的,煩惱來了,那就先受煩惱干擾。那這個煩惱一直干擾著,讓我們的心情不好,時間長了會變成抑鬱症,這個就是為什麼現代這個時候抑鬱症很多;抑鬱之後會產生什麼呢?產生自閉,就什麼人都不相信了;自閉再下去,強迫,強迫症;強迫症再下去就是分裂症,就是我們所講的精神分裂。 問A:心理疾病就是這樣形成的。 答:今天就知道了佛教講的了生死,實際上是了煩惱上的生死,所以佛教裡面稱“煩惱苦海”。煩惱就是苦海,沒有人不受煩惱苦海的影響,所以出離煩惱苦海就是解脫。佛教所講的解脫,即解脫煩惱苦海。但是現在我們這個時代佛教的現狀,多數是在這裡做功夫,身體上的生死。所以說人有八苦:生、老、病、死,這是四大苦;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還有一個就是五蘊熾盛。這叫作人有八苦。 問B:這幾個似乎好像還明白一點,但最後一個不明白。 答:五蘊叫作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是一個整體,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那一段。 答:你看,我們所講的念頭是顛倒過來的。念頭表現在事上,形成妄念;表現在行上,形成妄想;表現在想上,形成境界;表現在受上,你看我們這麼多人在這裡喝茶,你有什麼感受啊?這是比較簡單的解釋。那再進一步,色,色是起各種分別。這個茶好,這把壺好,聊天說地,各種好,起分別就表現在色蘊上。這麼倒過來說就很簡單了:識就是念頭;行就是形成妄想的過程;想就是由這個妄念變成妄想的過程;受,妄念形成境界的過程;色,就是起了各種分別貪婪。 問B: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不是也是指這上面?因為之前不懂,光知道這句是《心經》上的。 答:對,《心經》就是講五蘊皆空,心清淨了,五蘊就皆空了。 問B:您這一說心裡特別敞亮,之前我也是停留在這個解脫,可能就是有時候有點悲觀,就感覺人為什麼要講這個生死這方面,但這一講這個念頭的解脫,其實就是豁然開朗了。 答:所以了生死是了妄念的生死。這個身體上的生死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什麼啥意思呢?因為人他這個生死它是不停的,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這個過程叫分段生死。那麼,究竟的生死在念頭的生死上,我們叫變異生死,它時時刻刻表現出來的。 那你看我們還有一個詞,這個詞一講你們就知道了——延續慧命。因為人不斷地都在各種生死當中,這個慧命就是解脫之願。你這個解脫的大願一直沒有停歇過,那麼你每一個分段生死都很精彩,這個就叫延續慧命。慧命的功德會變大,會增長,不會減少。 問A:那這個分段生死指的是色身的生死? 答:色身的生死。好多人在這裡說:“這有可能嗎?”有可能。我們下一個話題——中有。你們聽說過中有救度嗎?前世、今世、未來世,這個聽說過嗎? 問B:這個聽說過。 答:不理解,不懂。中有就是叫什麼呢?迷失本來就叫中有。 問B:迷失本來? 答: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清淨本來。迷失本來就叫中有,就說中有這種現象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只不過被佛教發現了這個奧妙,然後釋迦佛把這個事情給說出來了。那這個前世、今世、未來世,它是怎麼形成的呢?不知道啊? 問B:嗯。 答:有沒有昨天啊? 問B:有。 答:我們經常說人就是活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就是對應的前世、今世、未來世。那是佛教所講的前世還不光是講昨天,今天,就是你們剛才進來那一會,已經形成了前世,已經過去了,就是過去式了。所以我們佛教有一句話叫:此念之前便是前世。你起心動念這個念頭之前所表現的一切都是前世。所以叫此念之前便是前世,已經變成過去了,找也找不回來了。你執著前世也沒有用,就是這個意思,你執著過去是沒有用的。那今世能不能執著啊?今世也執著不了,因為它也在流逝,所以說今世也不可得,這個今世也叫現在心。未來就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過去、現在、未來,同樣也不可得。 我們剛才所講的它會出現兩種表現:一個是偏空,一個是偏有。它會形成兩種心態,一個是偏空的心態,既然說過去、現在、未來都把握不住,也不可得,那麼,我們就不過了。因為什麼都不可得了,你還要它幹嘛?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可得,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就叫偏空的思想。還有一種說那既然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得,那我們就無惡不作,什麼都幹,好事壞事都不管它了,這就偏有。所以偏空偏有就這麼形成了。 那麼,這種形態裡面它還分出一條來,既不偏空也不偏有,它叫什麼呢?了了常知,就是一切不住。這了了常知、一切不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這些一切我們都沒有離開,我們儘管去用它,該用就用,但是沒有在上面停留,沒有住在上面。 了了常知,一切不住,你可以體會一下。這個體會怎麼體會呢?我們先這麼坐著,手放到這裡,眼睛閉上,聽我說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一切皆不可得,全身心放下,什麼都不去執著。這個時候,你能夠體會到我們的心雖然是空空的,但同時又是清淨的,這個就叫了了常知。能夠體會到這個那是我們的福報,這就是我們佛教所講的清淨本來,諸佛自性,清淨本來。我們所講的一切萬法、一切妙用,都是我們這個清淨本來的作用,這是最根本的。所以,佛教裡面有一句話叫作:但得本,不愁末。“本”就是根本,你認識了諸佛自性就是得本,得到了根本。“不愁末”,“末”就是後面所生起的一切作用。你不用去愁它,自然的,它會形成各種妙用。 問A:如果這時候求末的話,也就忘失了那個本。 答:舍本求末。舍本求末是還沒有得到本,他就追求各種享受,追求各種境界,那就是求末。 問A:那就在六道輪迴裡面一直轉。 答:對,各種貪嗔癡慢疑都是追求。
問:上師,我覺得我持咒上座一會兒,就持得非常快,好像沒有看到妄念,都連成一片似的。 答:你那個咒和念都已經合為一體了,就看不到妄念了。 問:就一直非常快非常快。 答:要說妄念就是咒就是妄念,妄念就是咒了,那已經是咒念合一了,這是一心不亂的表現。 問:感恩上師。 問A:上師,我覺得每一座好像都有這樣的一個階段。 答:你好厲害啊。 問A:是這樣子嗎? 答:是啊,要承當,不要懷疑。 問A:對啊,這個階段一過,下面的話可能又從這開始。 答:對,沒錯,業力掙扎嘛。 問A:哦。 答:這個反反復復是好現象。 問A:我就覺得前半座的話會比較舒服,後半座就比較痛苦。 答:它會培養你超越的力量。 問A:是的。 答:所以這個叫作“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知道,但是一切不住,儘管去體會這個了了常知。覺所覺空,“空”就是不住,“覺所覺空”就是不住。“空覺極圓”就是還是了了常知。
答:知道咒在,六根是互用的。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是一個東西,而不是六個東西,一個東西的六種作用,叫作六根。知道吧? 問:知道。 答:你讀《楞嚴經》,《楞嚴經》就跟你講了,什麼叫六根呢?就如同一個房間裡面,這個房間有六個門窗,然後你在這個房間的中間放一盞燈。那麼,這六個門窗都透出這盞燈的光明來,這就叫六根。它是一個東西,而不是說有六個根,不一樣的六個根,不是這麼說,六根是一體的。所以“知道咒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全用上了。 問:哦,謝謝上師。 答:沒有問題了?解決了沒有? 問:解決了。 答:解決了再體會,明天可以繼續交流。 問:好的好的,不打擾上師了。
問:上師,您說過座上沒有境界就是最好的,那能所雙忘是不是也是境界? 答:不是。 問:不是境界啊? 答:有境界就不是能所雙忘了。 問A:哦,能所雙忘不是境界啊? 問:不是境界。 答:能所雙忘有什麼境界?拿出來看看。 問:能所雙忘是個狀態哦? 答:也不是狀態。 問:那怎麼說,以前…… 答:你用語言說不圓它,所以我們說你要修到那一步了,一說了,哦,這就是能所雙忘,這就知道了。但是你非要用語言去表達它,那就一句話:能念之心、所念之咒消融掉了。這是文字上的表達,但是文字你不論如何表達它,它都不圓。能知道你這句文字的人很多,但是不是知道這句話是什麼就是能所雙忘,他是體會不圓的。 問:那之前就是打短坐的時候是有能所雙忘的,但是我現在打長坐之後…… 答:你那個不是能所雙忘,那是輕安。 問:咒也持不動了,然後…… 答:那是輕安,對。 問:也跟斷片了一樣,然後沒有思維了,也不是嗎? 答:對,輕安,很短暫。 問:也不是,會持續估計有幾分鐘左右。 答:那也是短暫,幾分鐘就是短暫,那叫輕安。輕安、能所雙忘、根塵脫落都有關係,都有聯繫,而且都很類似。唯一不同的就是時間延續的程度不一樣。我們說這個能所雙忘它可以持續幾個小時。 問:哦,那幾分鐘的就不是? 答:對,那根塵脫落時間就更長了,能所雙忘也有時間短,時間短的我們就叫輕安。說白了就是時間短的能所雙忘就叫輕安,時間長的能所雙忘就叫脫落,可以這麼說,它是程度不同。所以我們祖師都是這麼交代:“不要輕許。“就是比如說有人出現輕安了,馬上有個別老師說:“哎呀,你這是見性了。”你看,這叫輕許。有人出現能所雙忘了,也會有人給他印證這是見性了,還是屬於輕許。因為這兩種很快就過去了,它還是屬於生滅相,它業力掙扎又反復回去了。 問B:不穩定。 答:不穩定。所以這個你去印證他的話,那就害他了。所以我們說不能輕許,就是這個道理。 問:所以您之前沒給我…… 答:所以你是不是這個根塵脫落的話,除了聽你講之外,還要考察很長一段時間。 問:所以那個輕安的時間就比較短暫,後來長座就沒有了。 答:它會反復。因為它既然是有這個現象在,將來還會有,所以不用去求它。 問A:它也是和那個願力大小有關係嗎上師? 答:都有關係。 問A:就好像我們經常都會反復。 答:沒錯。所以過去也有一種修行上的說法,它叫小悟上千遍,才會有一次大悟,這也是一種方便說。通教上面的說法,小悟成百上千次,大悟才會有一次。 問A:小悟是個積累的一個過程。 答:那是通教上面這麼判,判教上這句話可以這麼講,我們只是相似地拿來用。 問A:哦。那上師比如我們現在在打七的這個加持力裡邊,我們打坐的各種狀態,它都是相對來說要比我們自己在家打得好。比方說出現追頂、能所雙忘,它頻率也都要比自己在家要高。那我們回去就還是直接就反復回去了,是不是?不是? 答:不一定。 問A:不一定。 答:回去你是面對自己熟悉的環境,各種惰性的力量會大一些,但是惰性的力量恰恰也是一種資糧,就看你如何去超越它。 問A:就像座上的痛培養定力是一樣的? 答:對,都是資糧,有障礙就有資糧。 問A:超越了就是資糧,超越不了就是障礙。 答:對,障礙跟資糧就是一回事。 問A:煩惱即菩提。 問:那上師您說的做事也是觀照,是不是做事它也是一種資糧? 答:是。 問:就是給我們更多的對境。 答:你要能觀照,做事的時候要能夠起觀。 問:因為它給我們更多的對境,幫助我們去觀照。 問A:那上師有時候說我們修行資糧不夠,應該怎麼讓它夠呢? 答:發願,做事。 問A:還是發“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 答:發願,做事,幫助大眾。
答:比如說生病,生病我們就叫業障現前,治得好就叫業障,治不好這個人掛了,哎呀,業力啊。 問:哦,治不好就是業力? 答:對,治不好就叫業力,治得好就叫業障。 問:沒了? 答:你繼續發揮。 問A:上師,不是說障礙那個成道的才叫業障嗎? 問:是不是修行以後…… 答:那是有人這麼認為,說障道的就叫業障,不一定,業障也可以是資糧。 問A:資糧,是吧? 答:對。好比說這個人做了某一件事情,然後這件事情形成了很大的障礙,他想要解脫這個障礙,他就得學佛。 問A:它是個助緣分。 答:所以這個業障也是資糧。但是業障變成資糧要有方法。 問:就是修行? 答:要有正確的方法,都是修行,道士也是修行,他能解決問題嗎?不一定。 問:業障,對,這個一轉,就這麼簡單。 答:哎呀,有方法就簡單,沒有方法就在那裡辯論。業障怎麼會是資糧呢?這就在那裡形成狡辯了。 問B:上師,剛才說那個消業障,您看因果不空,這邊又說用方法可以消業障,那這個是怎麼那個…… 答:因果是業力,業力不可變,業力不可轉。 問:業力不可轉? 答:業力是不可扭轉的,好比生老病死,你能扭轉嗎?它是必然的。我們說生老病死、六道輪迴、成住壞空,這個是業力,業力表現出來的,這個你是轉不了的,它是必然的。 問B:那像佛陀的故事裡邊有一個,他用針不小心之前的時候,把跳蚤給那個什麼了,後來他不是又化成人來刺殺佛陀,那他這個算是因果? 答:這就是業力,即便是佛也改變不了。 問B:哦,它不能說是大的業力然後轉成小的?這個可以轉嗎? 答:能夠轉就叫業障,轉不了就叫業力。 問B:哦。 答:能轉的話證明它就是資糧了,它可以轉,所以叫資糧。 問B:哦,它本身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答:對,但你不能夠說六道輪迴是資糧。你不能夠說六道輪迴也是資糧,也是成佛的資糧,那就不對了。 問C:你轉了它就是資糧,沒轉就不是。 答:就是,你能夠轉得掉的就是資糧。 問C:這就像二祖說的“塵勞為資糧”,是吧?最上承。 答:對,你像煩惱就可以轉,煩惱就屬於業障。 問C:你一轉了它,它就是資糧,沒轉它就是業力。 問:那說明業力就是輪迴,願力就是成就? 答:沒錯,所以業力是願力的反作用。生病了,拼命地發願,想成就、想解脫生死,但是這個病太重了,還是走了,這就是業力不可思議,你這個願力沒有辦法扭轉。 問:但是扭轉過來就是願力不可思議了。 答:是啊。 問B:對,其實也就看哪邊的力量更大一些了。
問:上師,請您再給開示一下業力掙扎。 答:業力掙扎說白了就是攀緣心沒有死透,座上表現是能所雙忘之後,無明又妄起了,念頭又出來了,念頭一出來咒接著又起來了。座下就是攀緣心沒死透,攀緣都是主動的,沒有被動的。主動要去攀緣,被動的叫隨緣。 問:哦,主動出擊那個是攀緣? 答:對。你看走路走得好好的,“哎,上哪去?”(眾笑)這不是主動嗎?攀緣心沒有死透,功夫做得細緻、極致,人來人往與我無關,是男的是女的也與我無關,他就只知道人在動,但是沒有去判斷這個人是男的還是女的。當我們知道他是男的還是女的,已經是動了妄念了。還要看看他是誰?那就是成了妄想了,妄想起來了。一看:“哦,這是個我討厭的人。”你看煩惱又起來了。 問A:那上師,按您這麼說的話,那我們在做事,我們在做生意的時候,那你這個緣攀還是不攀? 答:攀。 問A:對啊,那該攀的緣的話,還是要去攀。 答:做生意就是敞開大門,運用萬千。什麼人來都是兄弟朋友,都是佛菩薩,來者皆不拒。 問B:就是道用。 問A:不是,你來者皆不拒你這個是隨緣,那你如果是額外地想去…… 問:攀緣不好攀,做生意攀緣你也攀不出去。 答:這個就是方法。 問:攀緣費勁,我覺得還要順緣。 答:方法在哪呢?好比說你是有修行的,我們都在修行當中,你這個店門一打開,誰都願意往你這裡面來,他有攝受力。來老闆這裡喝喝茶挺舒服,他感覺到很舒服,哎呀,每天來喝茶,不跟你買一件東西也不好哇。 問B:轉成妙觀察智更快。 問:人家都是上趕子不是買賣,使勁去攀的,我覺得沒什麼用。 答:所以它買賣就成了一種載體,他還要來這裡喝茶。你不用開口也有生意做。 問B:完了就有人氣了。 答:這就是修行體會出來的,作用出來的。你看他來這裡打坐,一年過來打個四十天座,似乎生意什麼都不管了,其實生意照做,而且做得比平時還要好。 問C:感恩上師加持。 答:因為你是安心之人,你的東西誰用了都可安心,它就成了法器,任何一樣東西都變成法器了。就好比我們說一個很普通的杯子,你交給他說:“這個東西給你啦。”哎喲,你看,他從這件東西當中可以得到無上加持。任何東西都一樣的,所以你看我們做那個平衡就已經表現出來了。這個東西跟你無關,你只要對著他說:“這是我的。”好,所有資訊在這上面就可以發生作用了,這個就叫認取啊。 你看我們過去說:“哎呀,這個修行了之後,法力無邊,點石成金。”點石成金怎麼說?你看我們這個路上撿的石頭,這不就是石頭嗎?放到這裡插上一根香,天天在這裡,它就成金了,它比金子還貴。“這是上師用過的,收藏了。”比金子還貴,所以叫點石成金,它已經賦予某種意義在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