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雜談》

221. 心清淨就是淨土 (20230228)

   心清淨就是淨土 (20230228)
    問:上師,我就覺得挺迷茫的,就是之前念佛法門嘛,就總覺得有個地方、目標——西方極樂世界,就修這個法門就感覺很迷茫,就是不知道目標是怎麼樣的。
    答:也是西方極樂世界。
    問:一樣的啊?
    答:一樣的。
    問:就是臨終的時候會需要想什麼嗎?還是到時候念頭清淨了,自然臨終就會去淨土,根本不需要管哪個方,是這樣的嗎?
    答:嗯,十方淨土。
    問:哦。因為我們最後修得好,最後就是說因為身清淨,所以說臨終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想、發願或者怎麼樣,我要去哪個淨土,自然就……
    答:嗯,十方淨土。
    問:就直接到淨土。
    答:自性淨土,也叫一真法界,十方淨土都在一真法界當中。你能體會到觀照、體會到心清淨,這個就是十方淨土的顯現了。心清淨就是淨土啊。這是《維摩詰經》上面的一句話: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句話的本義就告訴們:心清淨就是淨土。
    問A:心清淨,處處是淨土。
    答:是啊。
    問B:一念清淨之心就是法身佛是吧?
    答:一念清淨心光即證法身佛。“一念清淨心光”就不是指一念,是時時刻刻都是一念清淨,所以叫作“一念清淨心光”。
    問C:上師,是不是那個一念清淨心光做不到,然後就要開始修法門了,慢慢練?
    答:它不是做到,它是本來就是如此。
    問C:嗯,就是回不到那個?
    答:本來就是如此。你體會不到了,那就先好好修嘛,不要急嘛,體會到了就是了。
    問B:自然觀照就是念念清淨,是吧?
    答:是啊。
    問D:上師,這一念是念念的一念啊,念念清淨。不是只是一會兒哦,是念念清淨哦?
    答:嗯。念念清淨,時時刻刻清淨。
    問D:要時時刻刻清淨,不是一會兒的哦。
    問C: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
    問D,不是,這個一念,我現在知道它不是一會兒的,它是念念,念念的啊。
    答:一會兒也是啊。
    問D:一會兒也是?
    答:無數個一會兒嘛。
    問C: 要連續的?
    答:無數個一念,就是念念清淨。
    問D:十方皆是淨土,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淨土。
    答:先讓你體會到當下一念是清淨啊,然後你再去體會到每一念都是清淨的,念念都是清淨的。所以一念清淨是緣起,念念清淨是果。
    問C:一念,有時候比方說,有時候念頭沒有了又念,念念沒有念,只能體會……
    問B:如果念念清淨不能體會,即使業障來了,也體會不到痛苦,是吧?
    答:你體會嘛。
    問B:我是那樣吧?
    答:你就這麼體會下去看看吧。要通過你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這句話。
    問B:那就是不受一切受了,是吧?
    答:你還是要通過你自己的體會。
    問B:還得努力。
    問:那上師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就是……
    答:不可以理解,都告訴你這本來就是如此,它不需要理解。
    問:那是不是就是我們這個法門其實……
    答:你說“是不是”那還是要理解。不需要理解,本來如是。
    問:就是您已經回答了我的問題了。
    答:嗯。
    問:就是我們這個法門,很多人修得好的……
    答:不是我們這個法門,是我們這個佛教都是如此啊。
    問:哦。

222. 禪宗的下手處是當機立斷 (20230216)

   禪宗的下手處是當機立斷 (20230216)
    答:禪不是沒有下手處,禪的下手處太多了,它叫當機立斷,當機便是立斷,所以叫當機立斷。《六組壇經》每一句話都是開示,它都是當機立斷。六祖跟那個五品將軍惠明說“不思善不思惡”,這就下手處啊。“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不起分別心的意思,這就是下手處啊,那個就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你看不懂他所以你不知道他,哎呦,他是什麼方法都不用就能讓人開悟,他每一句話都是下手處。
    問:你說能在他這句話上悟下去,都能那個……
    答:哪句話都是。你看他對那個別駕說的話:下下根有上上智。這也是當機啊,當機就能立斷,斷就是斷掉你的思維見,思維見就是分別識。

223. 綿密觀照能製造時節因緣 (20230216)

   綿密觀照能製造時節因緣 (20230216)
    問:看那個禪宗的語錄,他經常會有碰到一些什麼事情,突然開悟了,比如說:倒水啊、或者聽到個什麼響或者怎麼。
    答:為什麼會這樣啊?
    問:就是啊。我還納悶呢,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而且它這個書上也就記到這一段,前邊……
    答:你只顧納悶,你都不做觀照啊,只顧納悶啊。這個東西是納悶也納悶不到的,他要觀照。所以你就只顧納悶不做觀照,所以你倒水也開悟不了啊。那要做功夫的,怎麼做啊?觀照。
    問:難道他們平常都在觀照?
    答:對啊,你有沒有方法?觀照要用什麼方法?
    問:好像就是書上說的那什麼“不隨念頭轉、不隨念頭流浪”啊。
    答:剛才不是告訴你了嗎?過去心不可得……剛講過你就忘啦?還落在回憶上呢,回憶也是分別識啊。他是時刻觀照,照到綿密之處,處處都是下手處。綿密觀照,所以他才會出現時節因緣。綿密觀照,製造時節因緣。
    問:還覺得不在這個倒茶、或者什麼響,他那個時候可能打個噴嚏也那個了。
    答:你聽人家放一個屁都能開悟,那是你觀照綿密的程度。那個賣豬肉的掌櫃都能讓人開悟,你知道嗎?聽說過這個公案沒有啊?賣肉的掌櫃都能讓人開悟。
    問:噢,他要那個肥肉和那個瘦肉的那個。
    答:對,聽說過啊。然後來了一句話嘛:“我這裡塊塊都是好肉。”那禪師言下大悟。
    問:一下開悟了。
    答:所以說他是觀照的程度,什麼時候都可以是時節因緣。怎麼樣?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啦?知道不?我們大愚祖師說過一句話“拈花怎麼傳,不妨密且禪。”這就告訴我們方法了,密和禪的結合。
    問:那就是說,平常除了打坐加這個觀照。
    答:打坐是“密”、觀照是“禪”,“不妨密且禪”。《圓覺經》上也是這麼講的。《圓覺經》座上培養奢摩他定;座下要培養三摩地定。座上和座下相結合,就可以親證禪定,這禪定是二六時都是覺照朗朗,所以叫“圓覺”。你要通過你的修行來印證佛經上所說的,這就叫以心印心。佛經上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但是我們要通過修行來親證它。我們印證佛經所說都是真實不虛,這跟佛經印證我們是真實不虛是一樣的,這就叫以心印心呀,印心宗的宗旨在這裡。
    問:佛心印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印佛心。
    答:對,也是我們的心去印佛心,它是不二法法門,一回事。

224. 如何是“向上一步,千聖不傳”(20230315)

   20230315如何是“向上一步,千聖不傳”
    問:上師,上一回我問您我回去之後怎麼做功夫,您說讓我安住就可以。我在家裡就認真地坐,然後下面基本上能夠坐在這,安住這一塊,然後我想問一下往後一步……
    答:你是怎麼安住的?
    問:就是《金剛經》裡面的,什麼境界在你面前,不逗留唄。《金剛經》裡頭說的,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就是安住在本位上。
    答:噢,本位能住嗎?
    問:本位不能住,本位不可以住。
    答:噢,所以安住就是不住哦?
    問:對,安住就是一切不住。
    答:安住就是不住,那還會有下一步嗎?
    問:下一步?
    答:對啊,你說不住了,還會有下一步嗎?你看有沒有下一步啊?
    問:那就是加行了。
    答:你看有沒有下一步?你這本來就一切不住了,一切不住,還會存在下一步嗎?那你這下一步是住,還是不住呢?
    問:請上師開示。
    問A:下一步還沒扔掉。
    問:那就繼續該怎麼做呢?
    答:對啊,你說下一步嘛。那下一步你是住呢,還是不住呢?
    問:還是一切不住。
    答:還是一切不住,那哪來下一步呢?那有下一步不就有這一步啦?所以我問你,你這個安住是住呢,還是不住呢?
    問:應該是最究竟的一步,安住。
    答:究竟嗎?
    問:安住就能做到一切不住了。
    答:究竟嗎?究不究竟。
    問:究竟。
    答:究竟?你還開啥口啊?究竟就沒有開口處了。
    問:感恩上師,謝謝上師!一下就沒有問題了。
    答:這個要時時認取,要絲毫不疑。過去古德說:“這向上一步如何?”那師父回他:“千聖不傳。”哪有什麼“向上一步”啊。那禪宗不是講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啊?
    問:一切不住。一切空了,一切不住。
    答:你說這個話心虛不?
    問:不心虛,不心虛。上師問我,我也不心虛。
    答:心虛倒也沒事。心虛若缽嘛,心虛若缽,心空不住嘛,就心虛若缽。你還真不心虛啊?
    問:不心虛。

225. 憨山德清禪師悟道因緣

   憨山德清禪師悟道因緣
   
    憨山德清禪師悟道因緣憨山德清禪師,字澄印,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德清禪師幼時即懷出塵之志。七歲時,叔父病喪,停屍於床。德清禪師放學回來,他的母親騙他說:“汝叔睡,可呼起。”德清禪師便連呼數聲,也不見叔叔答應。他的嬸母聽了,倍感傷痛,哭道:“天耶!那裡去也?”母親回答道:“汝叔死矣!”德清禪師很迷惑,便道:“死向什麼處去?”母親不能回答。不久,另一位嬸母生了一子,德清禪師隨母親前往探望。見初生嬰兒如此模樣,德清禪師便問母親:“此兒從何處得入嬸母腹中耶?”母親拍了他一掌,說道:“癡子,你從何入你娘腹中耶?”從此以後,生死去來之疑問,便常常縈繞于德清禪師之心中。德清禪師十二歲時,從南京報恩寺西林永甯禪師出家。當時,無極明信禪師正在報恩寺三藏殿講經。永甯禪師於是攜德清禪師前往禮謁。趙吉貞(大洲)居士當時亦在座下聽經,一見憨山禪師,便撫而問之曰:“汝愛做官?要做佛?”德清禪師道:“要作佛。”趙吉貞居士讚歎道:“此兒不可輕視,當善教之。”從此以後,西林禪師便請人教德清禪師學習《法華經》和《四書》等內外典籍,以及為詩作文之法。十九歲時,德清禪師前往棲霞山,參禮雲谷法會禪師。雲谷禪師令他閱讀《傳燈錄》和《高僧傳》。當他讀至《中峰廣錄》這一部分時,德清禪師忽然心生歡喜,決志參禪。於是他便請求永甯禪師為他剃度,並焚棄俗書,專究生死大事。德清禪師雖用功精勤,惜乎未得其要,終無所入。於是他便改持阿彌陀佛聖號,晝夜不斷。一天晚上,德清禪師夢見阿彌陀佛現於空中,醒後心大歡喜,自信此生修行必可成辦。不久,德清禪師又從無極明信禪師聽習《華嚴玄談》,得悟法界圓融之旨,因自號澄印,以示對清涼澄觀大師的仰慕。嘉靖四十五年(1566),德清禪師二十一歲。報恩寺忽遭雷火,歸於瓦礫。德清禪師遂發捨命修行之志,以便日後復興祖庭。於是他隨同妙峰禪師結伴遠遊。中途,妙峰禪師俗獨自隱修,不辭而別。德清禪師只好獨自至五台,見北台憨山,奇秀可愛,遂默取為號,“憨山大師”因此而得名。北台其地苦寒,不可留居,不久,德清禪師遂乞食東遊。一日,德清禪師登上盤山頂,在一處岩穴,偶然碰到一位隱修者,灰頭土面,氣度不凡,於是上前作禮。隱者就象沒有看到他一樣,毫無反應。德清禪師想跟他搭話,隱者也不吭聲。德清禪師推想這位隱者必非常人,於是決意留下,跟著隱者一起默然禪坐。過了一會兒,隱者起身燒茶,惟取一杯自飲。德清禪師亦取一杯自飲。茶畢,隱者將茶具放回原處,端坐如故。德清禪師亦複如是。又過了一會兒,隱者起身做飯,飯熟,將鍋放在坐前,惟取一碗一筷自食。德清禪師亦取一碗一筷同食。飯畢,隱者又端坐如故。德清禪師亦複如是。夜間,隱者走出岩洞外經行,德清禪師亦起身跟著經行,各於東西,自走一邊,互不干擾。第二天,德清禪師便主動茶時煮茶,飯時煮飯,隱者亦自前來同飲食,夜間經行,亦複如是。就這樣,二人默默地共同生活了七天。到了第八天,隱者才問德清禪師:“仁者何來?”德清禪師道:“南方來。”隱者又問:“來此何為?”德清禪師道:“特訪隱者。”隱者道:“隱者面目如此,別無奇特。”德清禪師道:“進門早已看破了也。”隱者笑道:“我住此岩三十餘年,今日始遇一個同風。”說完,便挽留德清禪師住下,與他共住隱修。德清禪師亦留連忘返,欣然同意了。一天晚上,德清禪師正在經行的時候,忽然聽見頭頂轟的一聲巨響,猶如雷炸,山河大地,身心世界,一時豁然頓空。住在如是空定境界中,大約過了五寸香長的時間,德清禪師才逐漸感覺到有身心,感覺到腳下踏實,山河大地,一切境相,恢復如故。此時唯覺身心輕快無比,受用勝妙,無可言喻。德清禪師於是舉足如輕風,重新回到岩中靜坐。隱者問道:“今夜經行,何其久耶?”德清禪師便把自己剛才經行時所得到的境界,向隱者作了彙報。隱者提醒道:“此色陰境耳!非是本有。我住此岩三十餘載,除陰雨風雪,夜夜經行此境。但不著,則不被它昧卻本有。”德清禪師聽了隱者的話,深以為然,遂作禮致謝。在盤山岩穴,與隱者共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德清禪師遂應妙峰之約,前往京師。臨別之時,隱者送德清禪師至半山腰,依依不捨,淚如噴珠。德清禪師三十歲時,與妙峰禪師同游五台,在塔院寺方丈大方禪師的安排下,卜居北台之龍門。其地幽深險峻,人跡罕至。居於此,時見萬山冰雪,淨如琉璃,身心灑然,如入極樂國土。妙峰禪師一度離開龍門,往遊夜台,德清禪師遂獨居於此。在此期間,德清禪師奮志用功,單提一念,人來不語。久之,妄念不生,視人如杌,竟至一字不識之地。初住山時,德清禪師感到周圍自然界的聲音太喧囂,無法攝心入定。山中大風時作,萬竅怒號。冰雪消融之後,澗水衝激,吼如雷奔。心稍一靜,便感到風聲水聲,盡來耳畔,如萬馬奔騰,常常弄得他心神不寧,無處逃避。 德清禪師很苦惱,便向妙峰禪師請教。妙峰禪師道:“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聞古人雲,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德清禪師聽了,便不再逃避周圍喧鬧的風聲和水聲。庵前的溪澗上有一座獨木橋。德清禪師每天盤坐其上,有意訓練自己的無分別心。剛開始的時候,水聲入耳曆然,到了後來,動念則聞水聲,不動念則不聞水聲。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忽然有一天,德清禪師感到身心頓忘,音聲俱寂。從此以後,眾聲響再也不能擾亂其心了。在修耳根圓通期間,德清禪師每天惟以麥麩和野菜,伴以米湯充饑。初入山時,曾有人送給他大米三鬥,半年後,居然還有剩餘。一天粥罷,德清禪師又象往常一樣經行。不一會兒,他便進入定境,立定不動,身心俱忘,眼前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出定之後,重覓身心,了不可得。於是作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從此以後,德清禪師自覺內外湛然,音聲色相無複為礙,從前疑滯,當下頓消。回到庵中,德清禪師揭開鍋蓋一看,內面已經長滿了白毛。因為他獨居無侶,所以他也不知道他在定境中究竟站了多長時間。德清禪師悟道後,因無人印證,所以只好展讀《楞嚴經》以求自肯。此前,德清禪師並沒有聽人講過《楞嚴經》,於其經義,全然不解。今以所證現量智慧讀之,不由思維分別,經八個月的讀誦,全經大旨,即了然於胸,更無疑滯。萬曆四年(1576)冬天,塔院寺方丈大方禪師遭誣陷。為營救大方禪師和保護塔院寺,德清禪師冒著風雪,前往雁平,拜訪平陽太守胡公。胡公對德清禪師仰慕已久,故特留他在署中過冬,並朝夕請益。當時開府高公聽說德清禪師在胡公署中,特請胡公轉請德清禪師為其家中園亭題詩。德清禪師道:“我胸中無一字,安能為詩乎?於是再三推辭。高公再三堅請,胡公亦無可奈何,只好替他苦苦哀請德清禪師,並找來不少古今詩集,置於案頭,以便激發德清禪師的詩思。德清禪師不得已,只好取出其中一本,稍一翻閱,忽然詩思泉湧,詞句迅速,不可遏制。胡公剛出門一會兒,回來的時候,德清禪師已下筆成詩三十餘首。此時,德清禪師一念迴光返照,警覺道:“此文字習氣魔也!”於是便當下止筆,只取出其中一首交給胡公,其餘的詩則密藏不發。可是,儘管如此,德清禪師仍然覺得詩潮澎湃,從前所習詩書辭賦,凡曾過目者,一時現前,逼塞虛空,此時,即便通身是口,亦不能吐其萬一,更不知身心為何物。德清禪師於是奮脊端坐,默然返照,自覺身心欲飛。為了對治這一魔境,德清禪師便強迫自己閉門倒睡。童子敲門,無人應答,於是又椎門,亦無人應答。大家都非常著急,以為出事了。胡公回來後,於是命人翻窗入室,將門打開。大家進去一看,只見德清端坐如木杌,呼之不應,撼之不動。胡公於是敲擊引磬十數聲,德清禪師才漸漸從定中蘇醒過來。胡公告訴德清禪師道:“我行,師即閉門坐、今五日矣!”德清禪師出定之後,回憶起昔時山中修行及各地行腳之事,恍然如在夢中。前此,鋪天蓋地而來的種種詩辭歌賦,亦如雨散雲收,長空若洗,湛然寂然,了無蹤跡。從此以後,心空境寂,其法樂無以為喻。德清禪師曾慨然歎道:“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佛語真不吾欺也!”為報父母罔極之恩,德清禪師三十二歲時,從雁門回到五臺山,發心刺血書寫《華嚴經》。從第二年春天開始,德清禪師終日焚香書經,一筆一聲佛號,晝夜不倦。有人來訪,德清禪師一邊應答,一邊書寫不止,居然無一錯字。眾人都感到不可思議。萬曆二十三年(1595),德清禪師被誣以私建寺院之罪,被捕入獄,遣戍于廣東雷州。後奉命住曹溪。天啟三年(1623)圓寂。春秋七十八歲。德清禪師生前著述甚多,最著名的有《觀楞伽經記》、《華嚴綱要》、《楞嚴通義》、《法華通義》、《夢遊集》等。德清禪師平生大唱禪淨雙修、參“念佛的是誰”,認為這是末世眾生修行最為穩捷的一種方法——“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力。”“只把脊樑豎起,不可東想西想,直於妄念起處覷定,放下又放下。緩緩又提起一聲佛,定觀這一聲佛畢竟從何處起,至五七聲則妄想不起。又下疑情,審這念佛的畢竟是誰?”“參禪看話頭一路,最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鈍,又無古人死心;一以無真善真識抉擇,多落邪見。是故念佛參禪兼修之行,極為穩當法門。”“正當念佛觀時,要將身心內外,一齊放下,絲毫不存,心地如空,不見一法,即是空觀。即於此空心中,提一聲佛,隨舉念處,即觀佛像,如現目前,歷歷分明不昧,即是假觀。然于正觀念時,返照能觀能念心體,空空寂寂;當空寂中,又觀念不忘,如此不忘不著,一心靈然,即中道觀。然此三觀,不用安排,但只舉念,則三觀一心,一念具足。”
   
    編按:資料來源自“佛學百家_科學佛學-直指佛學核心的悟道之路”。
   

226. 顯、密是一個整體

   而我們所講的密部也包括一切顯部。顯、密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有的宗門是以密部作為表現,有的宗門是以顯部作為表現,但不管是哪一個宗門,顯、密都是雙融的,都是一體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說哪一個宗門說它是屬於純粹的顯,沒有密,那麼這個宗門是不完善的。
    也有一些宗門對密法有排斥,這種心態就是氣度小。雖然它對密法有排斥,但是它也用了密法的方法來修行。比如說,念念不斷地持誦佛的名號,這就屬於密法的修持方法,我們叫綿密潛行。念念都在佛號當中,這也是無上大密。不管是哪個宗門都離不開這個方法,表現到我們這個宗門裡就是綿密持咒,綿密持咒跟綿密念佛是一回事。咒語是有傳承的,那佛號有沒有傳承呢?當然有傳承。我們說一句阿彌陀佛也是傳承下來的,不是我們現代人造作的,自古以來就傳誦了,傳承的本義是口口相傳,這就是咒的意思。“咒”字上面兩個“口”,下面一個“幾”——口口相傳就是咒。佛號也是咒,因為它需要口口相傳,這就是傳承。念佛也是念咒,既然是咒就屬於密部。
    什麼叫顯?顯指的是行為舉止,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是顯部。因為一舉一動裡面代表著威儀、代表著自在、代表著清淨、代表著無為,所以這個就是屬於顯部。密部代表我們每一個人的修持方法,顯部代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流露,這兩者是一個整體。

227. 看著念頭起處(2015)

   看著念頭起處(2015)
    問:覺得有妄念,能不能看著這個念頭?
    答:不要怕妄念起來,不要認為它是妄念。看著念頭就是壓念,不需要看,要看念頭起處,不是看念頭。這句話很微妙,看念頭起處,其實就是覺在知以前,先覺而後知,就是念頭起處;如果是先知而後覺,那就是看著念頭,先知後覺,覺反而起不來。念頭起處沒有前後,不落在前後上。所以說“前念已過,後念未起”,實際上沒有前念,也沒有後念。這就是一種蕩然無住,一切不住就是“前念已過,後念未起”,這個也就是念頭起處。

228. 獲得安樂的妙法

   獲得安樂的妙法
   
    蓮師曾對赤松德贊國王開示說:
   
    “在未來末世,人們極其喜好殺生罪業,無有懺罪的時間,能夠滅盡、遣除今生、來世所有異熟果的方法,沒有比戒殺、令人戒殺更為有效功德更大的了。
   
    哪怕僅僅發誓不殺某些有情,那人也不會遭遇不幸、痛苦與損害。
   
    如若能徹底戒殺,除了往昔深重難懺的惡業以外,根本不會出現痛苦不幸。
   
    天龍八部也會保佑庇護,而且我蓮師將恒時關照,解除彼等一切畏懼。
   
    已趨入後世罪惡深重的人們,想要脫離地獄的方法,就是讓人放生,以及挽回瀕臨絕境有情的生命,比這更深的方法,諸佛也未曾說過。
   
    現世獵殺了100只野生動物的異熟果,通過放18條生命也可清淨。挽救瀕臨遭殺的7條生命也能脫離地獄,獲得解脫的安樂。
    這是我蓮華生,所說的不變金剛語。”
   
    (蓮花生大師)
   

229. 當下見佛就是見性(2019)

   當下見佛就是見性(2019)
   
    問:有些大德剛開始修是禪宗的,後來修了阿彌陀佛,這是什麼情況?
   
    答:阿彌陀佛也是禪宗,你有沒有讀過《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講的是什麼?講一心不亂,講一念不生,這就是禪宗。如果你要說它是淨土宗,淨土宗的歷代祖師都是講往生,沒有講頓悟,所以頓悟就是禪宗。所以《阿彌陀經》實際上就是禪宗的經典。
   
    這只是方便不一樣,要說往生也沒錯,但是往生分兩種:第一種是即生成就也是往生。比如說念佛七天,“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就是當下見佛,當下見佛就是見性。因為見性就是見佛,所以這就是禪宗。後面還有一句: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是第二種往生。

230. 注意力、觀照力、覺照力

   首先是從注意力開始,之後是觀照力,那麼這個觀照力培養起來了,能夠坐上坐下自然觀照,我們又管這個階段叫作座上座下打成一片,回過頭來觀照它就變得更自然更自在了,可以無時無刻都在顯現,都在流露。那麼我們管這個階段的力量叫作覺照力,這也就是我們禪宗有一些祖師做的偈子,覺照無邊,覺照圓明,這是覺照力,那麼這就印證了諸佛菩薩的開示,自性是本來具足的,在修證的整個過程,每一步它都能夠顯現出來,整個過程我們都能夠知道,都能夠經歷。所以先從注意力下手,之後到觀照力,最後到覺照力。
   
    觀照它是自然的。作意觀照實際上就是觀心。到了觀照這一步它是偶爾要用一下力,不是完全不用,偶爾要用一下,多數時間它是不需要的,很自然很隨和。那到了覺照的時候,那就不存在用力不用力的問題了,用力不用力都沒離開它,那是已經是熟透了,就我們管那個叫作覺照。功用上已經是熟透了。
   
    覺照力培養起來之後,在在處處跟大家交流,做任何事情都能夠觀察到大家的內心,能夠應大家的修證相應地做交流。那麼我們這個過程培養的是攝受力,攝受力建立起來了,道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直到這些最終的修證,都沒有離開剛剛開始的初級的修行。我們是在這整一個過程當中相應地做指導,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修行不同的階段,相應地做指導。傳法老師就是為大家排憂解惑,傳法老師在指導大家的過程當中,自己也是不斷地在修證。
    --淨明上師

format_quote 上師讚:

禮敬上師我至誠
無量方便演實義
不辭疲苦走四海
救拔群迷出塵埃
大象漫步截流處
來歸遊子皆醒悟

  學佛的目的:一是了脫生死,二是深入經藏,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救度眾生;學佛的下手處:先要打坐培養定力,而不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去下手;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