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通過佛法的精神幫助培養感恩之心
答:你看這裡面都是讚歎藥師佛的,讚歎佛菩薩的。
問:有的字不認識。
答:不是不認識字,是不知道其中的意義。其實它這裡面的意義,我給你把謎底揭曉一下,講來講去都是在講母愛,母愛是最偉大的,這裡面所有讚歎的語氣都跟母愛是相同的。所以佛菩薩我們也叫佛母,就是這個佛如同母親一樣,無時不刻不在關愛我們。所以你在讀這個的時候,首先想到就是你的母親,你的母親所有的偉大在這裡面都表現出來了。所以我們念誦這個的時候,對佛菩薩產生無量的感恩之心,讚歎、歌頌、嚮往,其實是通過佛法的精神幫助我們培養感恩之心。每一個成功的孩子都懂得感恩,所以你每天都感恩你的父母,那麼你的成績會變得更好。
我為什麼要讓你讀這個《藥師懺》?就是通過《藥師懺》把我們身體的負能量給它剷除掉,這些都是培養正能量的方法。所以我們讚歎諸佛菩薩,渴望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就跟我們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是一樣的,同時我們也要得到父母的關愛,它是相應的。你看你母親對你的關愛除了她之外,這世上還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得到嗎?還有第二個人能夠給你嗎?除了她之外還能夠偶爾接受你的埋怨,沒有人能夠接受得了,因為母親對我們的關愛她是無私的奉獻,她不會在乎我們的埋怨。但是你把埋怨轉成感恩之心,你本身身體就有正能量。
問:上師,這是不是說我們平時要懂得轉念?
答:對,這就是轉念。還有一個,你看在讀《藥師懺法會》的過程中你就知道了,我們所有的一切供養給佛菩薩,這所有的一切包括什麼?包括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焦慮、我們內心不良的感受、不正常的想法,還有我們身體上的各種疾病,它是包括了這一切,這些全部都供養給佛菩薩。不光只是說把我們好的東西供養給佛菩薩,包括我們身體裡面的各種污垢、我們的業障都供養出去了,這樣的話我們得到了一個清淨的身心。你的身心清淨了,那麼你所學的功課、所學習的內容就很容易進來了,我們就很容易把這些東西都給記下來了,這個是培養記憶力的方法。念這個《藥師懺》可以治病,這個病主要是指心態。人本來是沒有病的,但是各種病都是由於思想不純正,心理不健康,才會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病態。
你不用念多,一天念一遍就可以了,然後把這個佛菩薩想像成你母親。如果功課太多了,可以躺著念半個小時,念完了才能睡。
——淨明上師2024年5月23日開示
依止和個人崇拜的區別
問:那我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依止和個人崇拜有什麼區別?
答:依止包括個人崇拜,但沒離開本位,你依止的是你的本位,所以它不是盲目的崇拜。所以這個依止它要講相應,不相應你也不會去依止他。好比以前,我們在跟元音上師學的時候,我們身邊很多師兄都說:“哎呀,今天哪裡哪裡來了一位上師,來了一位大德,我們去親近他,去依止他。”我說:“不去。”我說,“我就是依止元音上師一個人。”你說這裡面有沒有代表崇拜啊?那肯定有嘛,肯定有個人崇拜,而且是立場非常堅定的。因為元音上師能夠指導我們如理如法地去親證本性,所以我除了依止他之外,不會依止第二個人。
問A:如果再依止第二個人就亂了。
答:如果都在本位上就不亂。如果我們說的我再依止另外一位上師,他跟元音上師是一樣的,我還會依止他,因為我把這兩位上師視為同一個人,同樣也可以依止啊,所以這就是本位不移啊。
問A:那麼這樣的話就需要兩位元上師都是心有靈犀才行啊。如果是有差別的話學生就會亂了。
答:所以這個要看看你自己的洞察能力,這是具有無上相應他才會去依止,不是盲目地依止。這個依止的存在實際上也是善知識們之間的互相觀察,你觀察我,我觀察你,你認可我,我認可你,它才會達成無上相應。所以說這個依止它是離不開崇拜的,如果我們因為說不搞個人崇拜,不崇拜任何一個人,那你就沒有辦法找到你能夠依止的人了。
問B:上師,不是說依法不依人嗎?那如果個人崇拜的話,有很多人是沖著法去的,如果說崇拜某一個人......
答:法體現在哪?
問B:法要靠人傳。
答:對啊,那沒有人傳了,都是這個印刷體在傳法。
問:其實崇拜是一個褒義詞,是一個好詞,就是現代有些人為了區別,就世俗上面啊,有些政治方面的需要,他把這個詞當做這個貶義詞來用,我認為這個不太對,是吧?你沒有這個崇拜的心的話,比如我們現在對佛陀沒有崇拜心,哪有這麼多人去信奉佛陀?是不是?所以它和世俗不一樣。
答:嗯,說不搞個人崇拜也是有道理的,不是完全沒道理的,這個看你站在哪一個角度去講,也有存在盲目的個人崇拜的,是吧?也存在這麼一回事,盲目的個人崇拜。
問:盲目的個人崇拜不可以取。
答:就是啊。所以我們依止的善知識首先是他的本位,我們所講的本位包括三法印,佛教的三法印。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身心死透——大死即是大活
問:上師啊,怎麼才算身心死透啊,比如說像禪宗講人到一定的程度就是不知道困,不知道餓,如癡如呆的,這算不算身心死透?
答:不是,那也是一種境界,但還沒死透。身心死透就是我們所講的一切不住,一切不隨,一切相不粘著,而且決心也非常大,信心也非常足,就是我們所講的死心塌地。這死心塌地叫大死,就是這個身心徹底一切都不住了,都不粘著了,所以這就叫大死,叫作身心死透。而恰恰這個大死,又是大活,它是很活潑的,它不住在一切相上,但它又可以妙用一切,所以說大死便能大活,大死和大活是一回事。這個叫身心死透,而不是說死在那裡了,不起妙用了叫死透,死透了是能夠起萬般妙用的,想怎麼樣用都可以。所以說你所講的身心死透,這是一種決心,也是你的大願。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在家與在道場修行的區別
問:上師,在家裡打坐,坐四個小時,咒一起來就在追頂中,咒一起來氣脈就跟著動。來這裡打長坐之後,就出現了咒的速度非常快,一句一句的,字字分明的,跟家裡完全不一樣。
答:對,你在家裡是在家修行,在這裡就相當於出家修行了,那肯定不一樣。道場的環境跟家裡的還是不一樣,你所面對的人是不同的,在這個道場裡面,周邊的都是大修行人,都在幫助我們修行,這是一種共鳴。
問:對的,非常明顯。
答:是非常明顯。你看,在家裡我們就嚮往到塔光淨土去,每個人都這麼嚮往,都在發願:我一定要到塔光淨土去。所以來到這裡了,你看果然有個塔光淨土,這是佛菩薩和我們的師兄們共願所造,這不就是一個淨土嗎?共願所造,這跟佛經上講的是一回事。所以來淨土修行,那肯定簡單,這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樣的,很容易就證到阿鞞跋致了,“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這跟佛經上講的是一樣的,所以在道場修行肯定是跟家裡面環境截然不同的。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死人法也是活人法
問:上師,這個世上有沒有死人法?
答:是讓人死去還是讓人活來?
問:既能死去,也能活過來。
答:那就是一口氣。
問:一口氣?
答:嗯,就剩一口氣。
問:啊?
答:你看死人不就剩一口氣嗎?剩這一口氣,你看這一口氣也要斷掉的。
問:斷掉以後呢,上師?
答:好,我現在就講,這口氣也要斷掉的,所以還有什麼東西是可得的嗎?
問:沒有。
答:一切都了不可得,這就是大死。
問:了生死的大死。
答:了生死的大死,一切皆不可得、不可求、不可粘著,這就叫大死,因為還有這一口氣在,又能夠大活,是吧?所以這一口氣既是大死也是大活,一切不住了,那就是一切皆可用,用而不住,這就是大活。所以這個就是師父想要的死人法,也是活人法。
問:那天我坐得實在太累了,我說不如死了算了,我就躺下了,躺下來我就整個身體不會動了。我意識中吆喝旁邊師兄“我不會動了,我已死”,他也不理我。
答:他比你還死呢!
問:我說真死了,我說我死了,他也死了。
答:他比你死得還透。
問:吆不起他來,往後過了有十多分鐘吧,我一看十多分鐘過去了,我說我死了十多分鐘了,我感覺都沒氣了,心臟不跳了,因為那一刹那心臟停止跳動了,這個氣也沒了,然後我說這一切法給活人修的嗎?還是給死人修的呢?
答:那個叫龜息法。
問:龜息法。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