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七心得》

11   海口打七心得6:高座墊——心緊張師兄

 終於來真格的了:高座墊。這可能是修心中心法門的師父和師兄們議論得最多的話題。其實說白了,就是懷疑這個所謂的「高座墊」能否讓人入定和開悟。他們懷疑的理論基礎就是那個「鬼故事」:兩個鬼看見一個修行人在坐禪。剛開始是雙盤,鬼見後就說見到了一座金塔;後來變成單盤了,鬼就說剛才的金塔變成銀塔了;再後來又變成散盤了,鬼就說銀塔又變成鐵塔了。意思是越來越不中用了,越來越不值錢了。按這個說法,這個又高又大又兩腳交叉的「高座墊」豈不是泥塔了嗎?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坐「高座墊」能有用嗎?
    兩年前,我也是這樣懷疑的。因為有師父對我說,散盤不知道能不能入定,我當時正是坐散盤。散盤都不能入定,還敢坐「高座墊」?我只有偷偷地、像做賊似的,對照二祖仁知阿闍梨的「打坐須知」,看著「蔡老師」(那時還不知道蔡奕忠老師的法名)的開示視頻,對著海口師兄們坐在高座墊上的圖片,反復地把座墊抬高了又拆掉,拆掉了又抬高,試了又試,琢磨了又琢磨。
   
    仁知阿闍梨原話抄錄如下「所以座要高六七寸(不定,以各人舒適而定)。兩腿右壓左,交叉在墊子之下。如能單趺兩小時者聽任,但必後高,勿許平坐。雙趺者平坐,後面忌高。如不能連續雙趺兩小時者,切勿雙趺,因中途不能散印也。」按照後學的理解:二祖明明是在推廣他的「高座墊」呀,因為現在海口的所謂「高座墊」都是嚴格按「六七寸」的規格執行的(長60cm、寬45cm、前高15cm,後高18cm,再加一個3cm的軟墊,前後總高度大約是18cm和21cm)。當然,如果你認為高了,可以在腳下墊張被子或者枕頭;如果認為低了,可以再加一個軟墊。總原則就是二祖所說的「以各人舒適而定」。在這裡,所謂的單趺、雙趺倒成打醬油的了。就是說你能夠單趺或者雙趺也可以,但必須要「連續坐兩小時者」。
    二祖弘法的年代(二祖圓寂於1958年12月16日)離我們近百年,那時的人無論單趺雙趺還是修法的根器都比我們現在人要好,現在初學心中心法門的人,有幾個能夠單盤雙盤兩個小時呀?特別是像我們南方人,學習蹺著二郎腿坐沙發的人倒是大有人在,沒事坐單盤、雙盤的人可能是鳳毛麟角了。二祖的開示是多麼有前瞻性呀,聽說三祖元音老人在美國也推廣過六七寸的「高座墊」,而到我們這一代人反倒懷疑這「高座墊」能不能使人入定開悟了呢?後學通過這次海口打七,可以證實:我真的是坐在六七寸的「高座墊」上入定了。雖然還沒有到明心見性的一天,但我的信心比以前更足了。再者,聽說在淨明上師座下灌頂的「心字輩」的師兄們,明心見性的已經大有人在了。當然,我得鄭重聲明:今天我寫出以上的文字,完全沒有否定用單盤或雙盤修法的師兄們,相反我一直都非常欽佩和羨慕能結單盤或雙盤的師父和師兄,因為我已年界六十,至今還不能結單盤和雙盤。如果二祖提倡的這個六七寸的「高座墊」能夠幫到像我一樣劣根的弟子入定開慧,這真的是一件大功德的事情!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到了明珠道場的第三天,心地師兄即親臨我住的房間,指導我如何坐高墊。這裡我要先感恩寬鴻師兄,因為在此之前,他設計製作的「活動不鏽鋼高座墊」已經給我試坐過過幾回了。當時我就跟他說,要是這個「高座墊」能夠幫到我們這些不會單盤雙盤的老年修法者該有多好啊!當時我還表示,如果需要人去做嘗試,哪怕因不能入定而浪費了修行的時間,使我今生不能開智慧成佛,我也願意去嘗試。當時有位師兄見我坐得高高的樣子,還教育了我幾句,說我沒有看經書,不知道要結跏趺坐。這是師兄的善意,我知道他是為了我好,我們都沒有在意。分別時,我誠意懇求寬鴻師兄回去後給我寄一個他做的不鏽鋼活動「高座墊」。他回去後,沒有幾天就給我寄到了家裡。所以,來海口之前,我已經「高坐」一個多月了。但兩腿還是痛,特別是腳踝。雖然一座也能「熬」4個小時下來,但是動個兩三次算少的,動十次八次也很正常。現在才明白:你越是動,就越痛;越痛就越動。只要動一次,就會有二次、三次••••••所以,當我在塔光打七報名微信群上看到有的報數:「10小時下座」我非常羨慕,簡直不可思議。他們能夠一動不動地打坐10個小時。我也報了「4小時下座」,但我這4小時是有水分的,是動搖不定的。特別是到了最後1小時,簡直是在「忍」和「盼」中熬過來的(忍痛,盼時間到)。
   
    所以,當心地師兄來指導我時,我擺出一個雙腿交叉,右腿壓左腿的姿勢,他微笑著說:「可以。」這時,我又想討巧,我說:「我這動一下可不可以。」說著就把左腳前挪並且竪了起來。他馬上說:「不可以。」我知道,這是動真格的了,沒有退路了。從此後,我就死了這條能動的心了。在以後的打坐中,也就沒有再動了。直到從4小時,到6小時、8小時、11小時,都能「一動不動」的了。也就有了後面的「初嘗法味」的喜悅。
   

12   海口打七心得7:明珠道場 ——心緊張師兄

 微笑上座和微笑持咒其實是一回事,就是要我們上座後持咒時能保持微笑。這是淨明上師關於打坐的開示。剛剛看到時,對這兩句話還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是不是多此一舉。打七是嚴肅的事,自然要不苟言笑,面色莊嚴。況且打坐時,有時腳痛手痛腰痛肩痛,不呲牙裂嘴已經謝主隆恩了,哪裡還能「微笑」得起來呢?所以,儘管兩年前就看到了淨明上師的這條開示,但是沒有放在心上,更沒有落實在行動中。
    這次到了海口,見到了來海口打七的師兄們,本來都不認識,可是笑容卻是那樣親切。特別是我看到很多師兄,在聽上師開示時,始終面帶微笑,這在其他的傳法開示場合是絕對看不到的。
    這是我到明珠道場後第一次聽淨明上師開示,他又一次講到了微笑持咒,說這是曾加歡喜心。以後,「歡喜心」這個詞就經常不斷地在恩師的開示中出現了。
    我再也不敢輕視了,我是真真正正地重視了。現在上座時面帶微笑,已經成為一種自覺。剛開始的幾天,有時還會忘記,當記起來後就馬上補上這遲到的笑容。持咒時,面帶微笑。時間久了,也會忘記,沒關係,馬上會心一笑,微笑又出現在臉上。久而久之,微笑就會鉻在心上。
    微笑,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一個細微得不能再細微的開示,上師是在幫助我們打開一座受之不盡的無上寶藏啊!
   
    我們學習佛法,學習什麼呀?自然是學習佛陀的精神。佛陀的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喜無量心是指什麼?是指我們面對這個相對的世界保持絕對的喜悅之心,任何時候我都很歡喜。「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夠保持歡喜心。
    「任何事情」難道不包括打坐嗎,不包括持咒嗎?我們學佛,將來必定成佛,可以脫離輪回,免除生老病死苦,這是人生一件最大的要事,最應該贊嘆隨喜。你不微笑,難道還要苦惱嗎?再者,上座持咒結印是在給「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神祗」拍電報,三祖元音老人早就告訴我們:咒語是密電碼,結印是發報機的天線,整個身體包括面部不就是一台發報機嗎?你給老師們發電報祈請慈力加被,難道還吝嗇一個微笑嗎?難道不應該露出由衷的笑容嗎?
   
    我們在座上要微笑,那麼下座以後呢?座上是磨刀,下座後才是啓用。聽說對空姐和禮儀小姐的培訓,在訓練笑容時大多是用一根筷子橫著銜在嘴裡,銜的時間久了,嘴角就自然而然地往上翹。只要嘴角往上翹了,微笑就出來了。我們不是用物理的方法來培養微笑,而是用「化學」的方法來培養「喜無量心」。所謂「化學」,就是由煩惱痛苦向智慧喜樂的轉化,是心靈上的轉化。上師要我們微笑上座、微笑持咒除了表達對三寶的尊敬,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歡喜心。彌勒佛為什麼開懷大笑?他是在為我們作出表率,就是要把歡喜心傳遍人間!人間都充滿了歡喜心,那不是淨土是什麼?所以,無論座上座下都要微笑,並且將微笑和喜悅傳播開去,這才是報答恩師的教育之恩!
    我平常也是個不太會笑的人,自從明白上師要我們微笑上座、微笑持咒的意義後,就不斷地堅持,慢慢地就成了一種自覺。當然,坐的時間久了,不可能微笑總是掛在臉上。只要醒悟過來,自然就會露出微笑。有時心念耳聞的時候,也是面帶笑容;有時碰到有點腿痛手痛什麼的,我也用微笑來對治,並且發願,很快就不痛了。最主要的是:我們不僅上座要微笑,下座後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微笑。
    就在我寫這篇小文章時的昨天下午三四點鐘,我出外辦事坐了個摩托車。我告訴開摩托的師傅,說那個地方不太遠,我去辦點小事,你等我一下,再開回來,我給你10塊錢。摩托司機爽快答應,說只要不遠就可以。後來我找不到地方,多跑了一段冤枉路,倒回來才找到。我要他小等一會,他也沒有怨言。回的路上我又問他,我還要買點東西,問他知不知道哪裡有賣?他說他正好知道有個地方就是生產這個東西的工廠。就又帶我去找到了這家工廠。辦完事後,我要他直接送到我住的地方。我是準備給他20塊錢的,在給之前我問他多少錢?他說15塊。我遞給他一張20元的鈔票,說你等了我這麼久,又帶我去找工廠,就20塊錢吧,不用找了。他說什麼都不肯要,說他很喜歡我們這些學佛的人。他有個表妹在惠州一家腫瘤醫院當護士長也是學佛的,我們倆越談越近。不過那5塊錢他怎麼都不肯要,我們兩人都微笑著分手,心中充滿著喜悅。
    這不就是心地師兄分享的,微笑能夠利益世間的事業,能夠融合人際關係,能夠超越人我對立,增強攝受力嗎?
    總之,微笑是療治痛苦的良藥,微笑是心靈交流的紐帶,微笑是修行人的常態。 當微笑撒遍人間之時,就是彌勒淨土成就之日!
   

13   海口打七心得8:明珠道場 ——心緊張師兄

 打長坐,多長為一座,為什麼要打長坐,怎麼樣打長坐?這些問題,在來海口打七之前,根本就不是我們考慮的問題。因為除海口之外,其他地方可能都沒有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當然,你如果雙盤能坐好幾個小時,肯定是師兄們中的佼佼者,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幾個。至於單盤就又當別論,有人說單盤每次最好不超過2小時,時間長了會發生一邊翹,對骨骼有影響。所以,打長坐最好的模式是散盤,最方便的又是海口探索出來的前低後高的「高座墊」(前18cm、後21cm、長60cm、寬45cm)。有個師兄也對我說座墊要平坦,前低後高不好,會腰痛。我說:您的老師是這樣指導您的,但各人有各人的老師,各人有各人的體會,誰的好誰的不好,不是我們這些弟子評論的。但是我的心中心法灌頂師是陳寧老師,修法的老師是蔡奕忠老師。陳寧老師無比慈悲,願心遠大,又要建寺院,又要管企業,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我能夠得到蔡老師的指導,深感榮幸。
   
    關於座墊的事情,也有人說過高座墊不好的,但這是二祖提倡的(高六七寸),至於說座墊前低後高,二祖沒有文字開示,好與不好,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塔光道場的設計和使用情況,加上我三個多月的實踐,總的來說還是很受歡迎的。根據它的長度和寬度,人的大腿都能放在座墊上,減輕了對小腿和腳踝的壓力;前面稍低一點,後面稍高一點,坐起來舒服,就象二祖所說,以各人舒適而定。我對這個座墊肯定是投贊成票。
   
    那麼到底多長一座才算長坐呢?法本要求我們修心中心的一坐至少2個小時以上,所以平時師兄們大都是2小時後下座。就是參加打七,一座也是4至6個小時。當我在這次海口打七報名微信群裡看到,有的師兄稱:「10小時下座。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我確實嚇了一跳。有一座坐10個小時的嗎?當然,我在看虛雲長老的傳記時,知道虛雲長老有一次連續打坐十天十夜(原定是七天七夜,後又加了三天),那畢竟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中國能有幾人?現代人根基日淺,先不說有沒有這麼長的定力,只說中途渴水撒尿了怎麼辦?這可能有點誇張吧?管他呢,別人愛報多少小時,我也管不著,也不用去管,我只報「4個小時下座,願此生•••••」雲雲。在開始打七的前半個月左右,我每天都看這個「10小時」師兄(名字忘記了,時間久了微信群裡也找不到了,好象是台灣的師兄),也每天都報「4小時下座」。我總是認為我的是真的,他那個可能是不真的。直到我參加海口明珠道場打了兩個七以後,我才明白了:我的4小時是「假的」,那個師兄的10小時是「真的」。因為這時候我也能夠一座坐10個小時以上,並且「一動不動」(指臀下雙腿不動,上半身在彎腰的狀況下可以略微調整),而我以前報數時的「4小時」是雙腿要動要交換的。在去海口打七之前,我雖然每天清晨坐4個小時,但後面的1個小時基本上是在忍耐中熬時間,盼著快點時間到了好下座。可是越想快,時光反而越慢,有時幾分鐘都熬得人半死不活。儘管在達摩洞寺打七打通了氣脈,但腿一痛就動一動的毛病還是改不了。到了明珠道場以後,我是元月17號(臘月初一,第四個七的第一天)到的。我在路上的唯一想法就是,我一定要在初一這一天趕到,並且至少打上一座(4個小時)。我終於趕上了下午這一座,並且輕鬆愉快地坐完了4個小時,也沒有腳痛,也沒有平時那麼多的妄念,也沒有埋怨下座的時間怎麼還不到?就那樣平平常常,輕輕鬆松地打了第一座。
    第二天早晨,睡了一個大覺。這個大覺可以說是近20年來所沒有的。就算我在塔克拉瑪乾的大沙漠裡,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連續四天四夜陪著工人給棉花地澆水,在那麼疲勞的狀況下也沒有一覺睡8個多小時的紀錄。雖然我這一路從惠州坐大巴到海口要26個多小時,就算再累也沒有那麼累。我們這個寢室4個師兄,我因為剛到,8點鐘就上床睡覺了。直到第二天早晨4點多鐘,師兄們打完第一座(午夜12點上座),已經在吃早飯了,我才自然醒來,中間連續三次梆聲都沒有聽到。這是一個真正到家了的感覺,是一次沒有防備心了感覺,也是一次沒有罣礙的感覺。當時我的心裡只有四個字:「我回家了」。
    此後,我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和師兄們融為一體,打坐吃飯睡覺。
   
    第三天,淨明上師來巡房,看到我們這個房間還有兩個床位(也是禪位)空著。這兩個床位一個是一位在海口工作的師兄,他有時來有時不來;另一張床是為我們從塔光道場送飯菜到明珠道場的師兄準備的,他中午要在這裡休息一下。上師見狀,馬上進行調整,說這個房間要加強一下,把心峰師兄調過來,把海口這個師兄調到四樓去。
    好傢伙,這一調整,不僅讓我見識了什麼叫打長坐,我自己也成為了打長坐的愛好者和受用者。
    心峰師兄來自上海,個子不高,下海之前是大學教師。他雖然年紀沒有我大,但是是一位真正認真負責的師兄。為人謙虛有禮,樂於付出,心胸開闊。他來了以後,當晚就和我們商量打長坐的事。開始我們房間只有4個人:心峰師兄、韓師兄、賈師兄和我。我們3個都是「新來的」,第一次來海口打七,也不懂海口的規矩,竟然還有不按照打七的作息時間進行的,可以靈活調整,目標就是打長坐。打8(一座8小時),也可以兩座連打(每座4小時,加上中間吃飯和休息3個小時,共11個小時)。如果遇到「逢七打九」(這也是海口打七新規)的這一天,兩座連打就是15個小時一坐。
    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我們剛剛到來,雖然現在打4個小時好了一點,一下子要翻倍打8個小時,這是個什麼概念?好在有了在達摩洞寺一座8小時的先例,倒也不懼,打就打,怕什麼。死都不在話下了,還怕8個小時嗎?韓師兄是個特殊人才,來自浙江。他學佛時間加起來才4個月,前面已經參加了一次上海打七。他有一個賢內助,太太是位「老修」。耳濡目染,他也知道了打七是怎麼回事。人家要打了三四百座才能報名,也才敢參加打七。一坐4小時、6小時的一動不動,不是開玩笑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來打七的師兄,能夠進入「選佛場」以求剋期取證,誰不是多年寒窗苦,才有梅花香。有的師兄還真是「十年打坐無人問,盼望打七跳龍門」。他韓師兄倒好,才三四個月,已經打了兩次七了。但人家就是有資本呀,無論是4小時、8小時、11小時,腰挺得直直的,手印不倒,真是隨喜功德呀!還有個賈師兄,從敦煌來的,也是個老修。這次兩夫婦齊飛海口,都有神速進步。賈師兄睡我旁邊,因為腰痛,打長坐吃力一點,後來也好了,坐4小時毫無問題。我們4個人從第二天就開始打長坐,先是8小時,後是11小時。我真的做夢都沒有想到,半個月前,我還懷疑師兄們一坐10小時是不是真的,我今天卻實實在在是連續兩個加中間的3小時吃飯休息時間,一共坐了11個小時,還節省了一個早餐。
   
    我們打長坐的信心越來越高漲,想在最後一天打九的時候,突破15個小時。後來從陝西過來的閆師兄也加入了我們這個房間,307一時成了老漢們打長坐的模範。可惜的是,這次打七對於我和我們這個房間來說,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因為最後一個七,已經臨近春節了,賈師兄、韓師兄先後離去。又進來兩位年輕師兄,一位被我的呼嚕聲嚇跑了,一個師兄來的時間只有三四天,還沒有進入角色又走了。特別是我和心峰師兄因為求法心切,去上師的店子裡等了一天,衣服穿少了,回來後就感冒了。咳嗽流鼻涕,心峰師兄更嚴重,有兩天都上不了座了,我還勉強堅持了下來,但打15小時的計劃卻成了泡影。我也沒有完成心地師兄要我"時刻承當"的任務。當然,一點小災小病嚇不倒我們,307永遠都是最棒的。不然的話,上師為什麼叫我們房間為「慌張系列」呢?詳情容後稟告。
   

14   海口打七心得9: 一地瓷杯(慈悲)——心緊張師兄

 打七之初,作為協助上師組織這次打七活動的中堅力量,心地師兄和心現師兄等人自然先到。作為歷年的慣例,上師都會拿出自己收藏的野生蜂蜜,拌上特級沈香和靈芝,犒勞打七的師父和師兄們。上師為我們做佈施的榜樣,為我們培養慈悲心作出表率。今年也不例外,所以師兄們到上師的店裡挑選盛沈香靈芝蜜的瓷杯,瓷杯的圖案都是隱形的,盛了茶水後才會顯露出來。這個瓷杯據說叫做「建盞」,也是上師供養給參加打七的師兄們每人一個的,唉,哪有讓上師供養弟子的道理啊!
   
    心地師兄精心為心現師兄挑了一隻「神奇山河圖」的瓷杯,心現師兄非常愛惜地包起來,高髙興興地回到了明珠道場。
    誰知在拿行李的時候,這只可愛的瓷杯調皮地掉到了地下,摔碎了。心現師兄的心情可想而知,糾結呀、後悔呀、煩惱呀……這是準備吃沈香靈芝蜜的瓷杯,是金剛師兄為自己挑選的,現在卻打碎在地,怎麼向上師和師兄交待呀?煩惱困擾著心現師兄。
    沒有辦法,總要和心地師兄報告一下吧,認錯也是修行人一門功課。誰知心地師兄聽了以後,不僅沒有批評,反而回應一聲:「好啊,一地慈悲(瓷杯)呀!」明明是瓷杯掉地下,摔碎了,一地瓷杯的碎片。心地師兄把它轉化成「一地慈悲」,兩個同音字,此「慈悲」非彼「瓷杯」。迷戀色相則煩惱,轉迷成悟則菩提。這簡單的兩個字,是心地師兄精進修行般若花開的體現。這是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說是個小智慧。小智慧的累積就是大智慧,心地師兄在打七期間對師兄們關愛有佳,真的是得上師的真傳啊!
    心現師兄後來還是把瓷杯粘貼好了,只有一個小碎片找不到了。他還不斷地為這只瓷杯的不完美而惋惜。我勸他不要難過了,你既然把瓷杯(慈悲)修好了,只是還有一點缺陷而已。正因為我們的慈悲(瓷杯)都有缺憾,所以才要加緊修行呀。慈悲沒有缺憾了,那不就是佛了嗎?讓我們為早日成佛度眾生而努力精進吧,只要與上師的瓷杯(慈悲)結緣,今生不會有遺憾!
   
    關於瓷杯還有一個小故事:打七還有兩天就要結束了。這天晚上,上師叫大家都拿瓷杯來喝沈香茶。和往常一樣,佛堂裡坐滿了人,門口還有很多師兄站著哩。
    我也拿了一個瓷杯,喝了一杯茶後,就沒有再喝了,將瓷杯裝進了口袋裡。一者,晚上不宜多喝茶,不然的話明天早晨打坐就有麻煩了;二者,將沈香茶留給師兄們喝,師兄們太辛苦了。說巧也不巧,我坐的那個位置有點特別,正好處在門口和房間的過渡處,門口師兄們的瓷杯都要通過我才能遞過去。心地師兄掌握茶壺,為瓷杯斟滿茶水後,遞給心現師兄。心現師兄再遞給另一位師兄(不知道名字),這位師兄遞給我,我再回遞給各位師兄。這就有點意思了,這是上師和師兄們在教育我們如何傳播瓷杯(慈悲)呀。師兄們將空瓷杯(無形的慈悲)傳給我,我又將盛滿上師慈悲心的茶水,傳遞給師兄們。特別是到了最後,所有人都雙手捧著瓷杯,品嘗著上師親自配制的沈香茶,這僅僅是一杯茶水嗎?這是共沾法喜,共鑄慈悲啊!
    從一地瓷杯(慈悲),到滿屋瓷杯(慈悲),到海口瓷杯(慈悲),再到世界瓷杯(慈悲)……
    沒事請到海口喝茶,喝慈悲茶!
   

15   海口打七心得10:初嘗法味——心緊張師兄

 元月22日凌晨,木魚聲敲過三次後,我不急不緩地上座了。因為昨天下午一座的瞎折騰吃了點苦頭(另文記敘)。今天老老實實做好上座前的準備工作。
    結蓮花印,持六字大明咒,速度很快。若5分鐘左右,有氣流從腳底湧出,然後瀰漫全身。全身都沈浸在輕安和靜謐之中。有如一隻氣球,將人如胎兒一般裹在懷中。沒有了腳痛,沒有了煩惱。外面的聲音歷歷在聞,但絲毫也影響不了我。一忽兒猶如飄忽在虛空中一動不動;一忽兒如滔天巨浪,在身的管道裡咆哮奔騰;一忽兒如涓涓細流,在柔軟的河流中流淌。有時好像被巨人的力量拽著向黑暗的深淵下沈,有時又把你送上天空翱翔千里。飛起來了,彷彿就要離開座墊。有時痛並快樂著,有時舒服得如飲甘露。咒音不斷在心頭升起,這時咒念聞三位一體,只有一個咒輪在不停地轉動。口裡有清涼的空氣滋潤,肢體有氣流在不停地衝擊和擦拭。有時一個黑球在向著心臟處壓迫而來,它不是那種難受的壓迫,而是如同看電影裡鬼子進村那樣,一步一步縮小著包圍圈。身體已經沒有了,成了一片黑色。只有心臟還象一個圓圈那樣,有一個微弱的光圈。呼吸也越來越小,微小到幾乎要停止,但就是停止不下來。一個長呼吸又把心提到了雲端。呼吸雖然微小,小到幾不可聞,卻又那樣清晰舒暢,絲毫沒有窒息的感覺。氣機就象永不停頓的生命的發動機,在寂靜而又清涼的軀體中沸騰。有時又如一把火,從腳到頭沖天而起;有時如一股浪,浪花在腹腔、胸腔裡打幾個滾,最後也從頭頂而去。下面是黑暗深淵,彷彿有兩只手,拉著尾椎的兩邊鎖骨,不停地使勁往下拉,力量之大,無法形容。最終當然是拉不動的,因為始終是如如不動呀!外面的聲音不斷地送進耳朵:說話、放屁、打呼嚕、腳步聲、移動飯桌的嗤啦聲、甚至高腿鞋敲擊地板發出的卡卡聲……這一切聲音都與我有關,又無關。有關是畢竟進了耳朵,無關是又從另一邊出去了。
   
    打坐近三年未得一個消息,今日有此異動當然要請教師父和師兄們。我把這個現象向心地師兄彙報,師兄說是初嘗法味,並要承當每一個當下。
   
    這天,在上師的店子裡我又請教上師。我將上述情況,大體上說給上師聽,然後問上師這是不是入定。上師回答說:「是入定,是入大定。不過,你不要著相,路還遠著哩。」
    我說:「上師,我以前聽說入定以後是什麼也不知道的,聲音也聽不到,就象睡著一樣,幾個小時眨眼就過去了。我這個是什麼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什麼都知道,這也算入定嗎?」
    上師回答說:「那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叫死定,死水不藏龍,那沒有用的。我們要的正是這了了覺知的入定。」
    「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是不見,不是不聞。了了覺知,不著見聞……」經上師這麼一解釋,二祖《悟心銘》的詩篇暢然而解。
   
    經過這次初嘗法味,以後打坐四小時也好、八小時也好、十一小時也好,只要你堅持微笑上座,然後死心踏地地心念耳聞,沿途風光就會不斷出現,而且後一秒與前一秒都截然不同,所謂千變萬化。真的如高僧大德們說的那樣,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特別是,這其中的感覺和認同又很不容易描述出來,所以那些成就後的古師大德就很少為外人道。一是講不清,三言兩語說不明白,太詳細了又一遍囉嗦。二是怕聽者著相,總是追求著這樣的境界。三是修行路上,各人有各人的不同,講了也白講,有人還以為你在吹牛。今日,我斗胆記下這些文字,是昨晚上淨明恩師囑咐我們要好好總結打七的經驗,也便於師兄們交流,互相鼓勵。況且,我已經在師兄們編髮的「海口打七心得體會」欄目中受到了極大的益處。「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我也將我的感受和盤托出。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入定而已,離桶底脫落,明心見性還差得遠哩。明心見性以後才是正修,我們現在都在盲修瞎練啊。當然,有點消息,也是個鼓舞。只要不著相,風光那頭就是自性光明。
   
    心地師兄叫我「承當每一個當下」,是啊,有了這麼好的上師,有了這麼好的師兄,在扶著我們上路啊。心字輩的師兄們: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明師難求。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求,今已坐在我們面前。還有多少師兄在暗夜中獨自摸索呀,他們渴望指導,他們渴望交流。我們有這麼慈悲的師父關懷指引,有這麼多德才兼備的師父師兄們支持幫助,這是我們大家的善心得來的福報。我們可不敢白白浪費呀,要趁著大好年華,精進精進再精進,敢於承當,成佛度眾就在今生!
   

16   海口打七心得11:一罐沈香靈芝蜜——心緊張師兄

 以前聽人說過,到海口打七可以吃到淨明上師親自調制的沈香靈芝蜜。對於這一信息,那時也未置可否。一者自己還不夠打七的資格,二者雖然知道沈香和靈芝都是不可多得的中藥材,特別是野生的,更加價格昂貴,但也不知道其真正用途。三者打七吃點沈香靈芝蜜能起什麼作用,也完全的不知道。直到真正吃上以後,並且吃了很多次(一次一湯匙),又親眼瞧見上師調制一大罐沈香靈芝蜜後,才悟出上師的慈悲和智慧。
    我們先將沈香、靈芝和蜂蜜放在一邊,師兄們先溫習一下《金剛經》,背誦第一部分的「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有的人說,這一段描述是表法的,不然的話,不可能在這麼重要的《金剛經》最前面來講這些「生活瑣事」。更有的人說,你只要懂得了這些表法的含義,你就讀懂了《金剛經》。當然,我現在才懂得,你如果不真修實證,即使懂得再多,也不可能懂得《金剛經》的真正含義。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後面要躬行,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享受佛法的妙味。就像你能將「滿漢全席」的菜譜及每道菜的特色和製作方法都背誦得頭頭是道,但你未能親嘗「滿漢全席」,你還是不知道它的味道。
   
    好了,講到妙味了,可以把上師的「沈香靈芝蜜」拿出來了。如果說釋迦牟尼佛入城乞食一段是表法的,是把一個修行人到底應該怎麼做,原原本本的、不加修飾地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能夠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修行人,那麼,上師的行為又為什麼不是表法呢?
    表什麼法,兩個字:佈施,並且是三個佈施全包含。首先,財佈施我們就不講了,聽說一罐上等沈香靈芝蜜也要幾萬元錢,200多人打了7個七吃了不下10罐哩。況且每一年打七,上師都要付出。塔光道場的房子也是免費提供給師兄們打坐,只收一點少得可憐的伙食費。其次是法佈施。打七也好、長修也好、臨時請教也好,上師總是不遺餘力地接待和開示。就在這蜜糖中還有上師的咒語哩。有一次,我看見上師在拿著一個小瓶的蜜糖在甩、甩、甩……時間很長了,胳膊酸不酸呀?師兄都在圍著看,我實在忍不住了,走上去說:上師,我幫您甩一甩吧!上師和師兄們都笑了。上師說:「這個你代替不了的,還要持咒哩。」我這才知道,咒語是佛法的加持力,上師在做法佈施。三者,無畏佈施。就是剛才講的,上師不僅做出財佈施和法佈施,還在做無畏佈施。小罐的蜜糖要甩,給我們打七用的大罐的蜂蜜就要用筷子攪。攪時當然也要持咒,感覺上師太辛苦啦。況且時間不是一時半會,至少也要一個多小時,用筷子把沈香靈芝粉在野生蜂蜜裡面攪拌得均均勻勻,這個力氣活不是誰都能做得了的。上師又是一個極為認真的人,要攪拌平等均勻方肯了手。
   
    如果你一定要問,吃了這沈香靈芝蜜到底對打坐有什麼好處?我一時倒不好正面回答你。只是聽一些知情的師兄說,這沈香是救過很多次人命的,所以古時候沈香又有還魂草的稱謂。至於靈芝,大家懂的,白娘子為了救許仙盜靈芝寶草,被法海和尚囚禁於雷鋒塔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當然這個故事還有許多內情,利用這個機會,我也想更正一下:歷代的劇本和傳說把法海和尚說成是破壞戀愛自由的封建衛道士,這是對佛法的不敬。法海和尚阻止白蛇精和許仙成婚,實在是人畜殊途,不能通婚。法海和尚不得已將水漫金山寺的白蛇精鎮於西湖雷鋒塔下,又動員許仙出家,以輓救眾生出離苦海,卻被一些不良文人當反面典型看待,乃是末法時期眾生顛倒之故爾。
    閒話少說,還是回到沈香靈芝蜜的正題上來吧!上師為什麼要為打七的師父師兄們配制沈香靈芝蜜,又為什麼要購買一大批「瓷杯」,用慈悲心喝沈香靈芝蜜和沈香茶,就是要讓我們學習以佈施為首的六度萬行,今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大家對上師的良苦用心都明白了吧,至於怎樣報答上師的苦心,那就要看師兄們的各自努力了!
    阿彌陀佛!
   

17   海口打七心得12:淚流滿面——心緊張師兄

 元月19日,開始打六字明。因為「六字明」結印較簡單,以前又打過半年時間,所以回過頭來修,倒也沒有什麼難度。然而,要將心中心法的咒語改成六字大明咒,還是有點不太適應。因為六字大明咒的咒語太短了,加之又太熟,所以一開始就很快,有時快得不知道在念什麼。
    早晨第一座因睡眠不足,加上跟我平時的作息時間不一樣,上座以後感覺暈暈乎乎的。平常我是3點鐘左右起床,3點半上座,然後7點半過幾分鐘下座。打七期間是在午夜12點上座,4點下座,我一時轉不過來。加上昨晚從塔光道場回來後,又和心地師兄在明珠道場前面的街路上散了散步,臨睡時快11點了。所以,第一座就提前下坐了。
    第二座好了一些,咒輪形成了,追頂也很快,順利地坐完了4個小時。
    下午2點後打第三座,基本上步入了正軌,加之平息了不能修「心中心」法的思想負擔,就安安心心打「六字明」了。有觀世音菩薩作榜樣,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持觀世音菩薩的心咒,結蓮花印修觀世音菩薩成道的法門,有諸佛菩薩的加持,能不成就嗎?這次真的可能變不利為有利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心也在一點一滴地安靜……
    這時候坐得很輕鬆,雖然時有念頭出現,也能較以前及時凜覺。兩只腳也無痛感,右腿壓左腿地擺放在座位下面,一切都很自然,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忽然之間,沒有任何症兆,眼淚傾瀉而出,如大江之決堤,眨眼間淚流滿面。真的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而流淚,內心也無痛苦的種子翻出,平白無故地「黃河之水天下來」。甚至真想放聲大哭,也不知道哭什麼。又怕吵到同捨師兄們打坐,只好強力地壓制著,盡量不發出聲音。然而,大概是流水的汩汩聲、抽泣聲和壓抑聲,還是驚動了旁邊的賈師兄。
   
    暗自流淚的時間其實不長,打坐還在進行,安靜始終沒有離開。後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慈悲心升起,智慧的強加,慢慢地就明白了哭泣的意思。回想淚流滿面的原因,大約有三:
    第一個原因:悲從心來,為自己懺悔。忓悔自己為什麼這樣沒有慈悲心,結印都結不上,導致不能修心中心法。在今後的日子裡,我一定努力培養慈悲心,不修好心中心法死不眠目!當時我也想,結不上印是不是跟我的手指太短有關,特別是食指,真的真的太短了。我的一雙手,真是又小又短又硬,所以抓不到錢、抓不到權、抓不到人心。為什麼這麼短?為什麼這麼硬?通過恩師的開示,我算是明白了——慈悲心不夠。慈悲攝受,缺乏慈悲心,沒有攝受力,誰能聽你的呀?
    今天,我向師兄們報告一個好消息,就在前幾天,我終於能夠結上心中心法的第一印了,也能夠像淨明上師那樣「在偉大的人面前,接通了慈悲的橋梁」(第一印:二中指相捻,不是像一個「人」字嗎?二食指在二中指前連通後不是像架通了一座橋梁嗎?)同時,後面的五個印,我也能如法地結上。當然,現在我不會又馬上返回去修心中心法,因為在離開海口之前,我已經向恩師求請了新的、適合我的法門。恩師根據我當時的情況,給我灌頂傳給新的印心宗的法門。你想知道新的法門叫什麼名字嗎?現在不告訴你。我會在另一篇心得中告訴你這個秘密,現在先告訴你這篇心得的題目,叫《灌頂傳法》。在這篇心得中,我會詳細地告訴你這個秘密。既然是秘密,我就有一個不情之請,請你不要告訴別人。哈哈,這是逗你玩的。恩師說過學佛是快樂的事,我們也要抓住機會快樂一下,你說是吧?反正我要先將恩師傳授的新法門修成後,再回頭重修「心中心」。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佛法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二個原因:為像我一樣現在還在用不正確的手印打坐的師兄們而哭。因為我相信:結不上手印現在仍然在埋頭修心中心法門的人不止我一個;現在結印錯誤還不知所以地修心中心法門的還大有人在。這次打七,我認識了幾位從台灣來的師兄。她們在接受灌頂的時候沒人親傳手印,手印都是師兄們之間互教互學的,所以有兩位師兄用錯誤的手印修了十年,有一位修了八年。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八年?去年3月,這幾位可憐又可敬的師兄踏著兩岸關係凍結的寒霜來到海口,求淨明上師為她們糾錯解惑。海口的春天,溫暖了她們的心;上師的開示,使她們感受到佛法的光輝。她們和我一樣,也參加了這次海口打七,並且非常精進和專注:打坐時身披陀羅尼被,端坐高座墊,分明諸佛菩薩化現(具體坐姿在「初次巡香,拜敬諸佛菩薩」《暫名》一文中詳敘)。聽上師開示時,各人一個大大的筆記本,上師講到哪,她們就記到哪,哪怕三言兩語,也要用心記下,並且還要核對筆記,看誰記錯沒有,記錯了馬上糾正,用「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如飢似渴」來形容她們的學習精神,真的是恰到好處。
    塔光道場為她們撥正航向,她們信心倍增。讓我告訴你吧,這幾位還是女眾師兄,其中一位據說曾任一位大老闆的秘書,權威和能力都了得。這次她們回去以後,要自辦道場,並且發心要把一層樓房買下來。淨明上師鼓勵他們:買一層樓的願望也太小了吧,為什麼不能建一座寺院?她們說在台灣還有很多灌了頂以後就沒有修過法的師兄,回去要帶領大家走上光明的前途。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在海口美蘭機場候機的時候,湊過幾句順口溜:
   
    春節來臨悉歸家,唯有行者在天涯。
    一世繁華猶昨夢,萬年還唱堯舜風。
    尋真訪道遇明天,心有疑竇一掃空。
    聖凡無別憑誰問,塔光海口導航程。
   
    不明究竟的人,認為老漢在無病呻吟吹牛皮說大話,其實這都是肺腑之言啊。
   
    第三個原因:上師的教法真的只有在實踐和親證的過程中才體會到如此的細緻周全、如此的切實有效、如此的速證菩提!例如:海口推廣(六七寸)高座墊,就像我以前會懷疑高座墊能不能入定?看到「高座墊」的尺寸是二祖提出的,也有說法是「前低後高」不行,坐了腰痛。但是,只要問一問到海口經過如法灌頂傳法而實修打坐的師兄們就知道了,到底他們的腰痛不痛?雖然說「千年菩提路」,如果能夠多一些弟子「即生成佛度眾生」,也是印心宗門的無上榮耀啊!不肖弟子今日上言,只為上師們弘法順利,正法永駐,別無他圖。後學發願:他日我若能成為灌頂傳法師,一定像淨明上師那樣對每一位受法者負責,即:一、親傳咒語並傾聽是否念熟,有否念錯;二、親傳手印並檢查是否如法,亦要講解每一個手印的功德啓用;三、留給電話號碼和微信號,便於隨時隨地為弟子們解釋修行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淚水洗去的是業障,打坐培養的是智慧。願廣大佛弟子們的慈悲淚水,澆灌出無邊無際的菩提花!
    阿彌陀佛!
   

18   海口打七心得13:大摩尼寶珠——心緊張師兄

 昨天上午,在上師的店裡,歡聲笑語一陣一陣的傳來。原來是上師在為沒有領取摩尼寶珠和沈香粉的師兄們贈送寶珠和沈香粉。沈香古稱救命草,無論心血管病還是腫瘤等,都可以臨場救命。這特級沈香粉上師給內部價格已經極低了,因為巿場價貴得驚人,問題是一般人還難得找到。摩尼寶珠對信佛的人來說更是無價之寶,所受法益不可限量。
    我們早就領到了上師送給的那份,這次是發給沒有領取的師兄。這次的珠子比較大,大家看了都很開心。一位剛從上海趕來的師兄領到兩顆大大的摩尼寶珠,開心得很。上師給心洋師兄一顆摩尼寶珠。過了一會兒又收了回去,這是為什麼,剛給的怎麼就收回去了?哈哈,原來上師給她換了一顆更大更圓潤的珠子,說這顆珠子與釋迦牟尼佛同一時代,至今有兩千五百多年了。師兄們都隨喜功德。
   
    就在上師發放完畢,準備將剩下的幾顆收進櫃子的時候,我忽然說:「上師,我也請一顆。」上師停頓了有一秒鐘,還是給了我一顆,並且教我用手電筒照看裡面的花紋和圖案,說這顆珠子也有2000年的歲數了。
    我反復查看觀賞,裡面有龍的鱗片和鳳凰的羽毛,真與我來時路過佛山看到的龍鳳呈祥圖相融合呀。特別是寶珠的中間有一個像彩虹一樣的圈,初祖大愚阿闍黎不是有一首「離別詩」,最後一句不是「臨別無剩語,珍重一聲O」嗎。是的,我太喜歡這顆寶珠了,一路上愛不惜手。
    這天,淨明上師還給我和心慌師兄灌頂傳法。可以說這次海口打七,我是所求如願,真的喜不自禁。
   
    昨晚睡前,同捨的這些五六十歲的老漢師兄們相約打「11」(11個小時連坐)。誰知早晨兩坐,8小時還沒有坐完就下坐了。我感覺的不僅是疲憊,還有混混沌沌的感覺,連咒音都聽不清楚,總是感到哪裡不對勁。這是在明珠道場打七以來所沒有的,就是平常在家裡打坐也不是這個狀況:有時也昏沈、有時也掉舉、有時也因睡眠不足而疲憊,但是沒有這麼難受和迷糊。
    下午再來,看看如何?兩點鐘上座,坐著坐著,忽然翻種子了,我向上師要大摩尼寶珠的鏡頭浮現在眼前。念頭剛過,馬上明白「這不是貪心的表現嗎?你不是已經領一份了,怎麼還有臉再向上師要呢?在場還有十幾個師兄,如果都像我這樣討要,上師怎麼辦呢?給還是不給?不是讓上師很為難。」全靠諸師兄不像我這麼貪婪,沒有一個人再要的,否則,我今天犯的錯就大了。
    貪婪都是從小貪開始,慢慢變成大貪的。想到這裡,脊背上驚出一身冷汗,衣服也濕了。精神卻慢慢地醒過來了,清靜心又回來了。般若智慧也告訴了我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心裡決定:下坐後就把這顆珠子交給心峰師兄,待上海的壇城建立起來後,就供養在佛菩薩身旁,一者供師兄們共賞,二者也是對我貪心的一種懲戒吧。
   
    正好,上師在晚上的開示中,也提到了摩尼珠寶要供奉在道場中,我將本來就不應該屬於我的摩尼珠寶供養在上海的道場中,也是對自己業障的一種懺悔吧。心峰師兄高興地接過摩尼寶,說先幫我收好,等到上海的壇城建成後,要供養在壇城;並且說我們金剛師兄弟以此因緣成一段佳話。
    誰知,過了兩天,心峰師兄又對我說,上師要他把摩尼寶珠交還給我。
    他說是上師說的「哪有送出去的東西再要回的?」
    我對心峰師兄說:「你怎麼將這樣的事情去和上師說呢?再說這本來就是我向上師多要的,本來就不應該屬於我。現在算我把它奉獻出去,怎麼就不行呢?」
    心峰師兄說:「這是上師的意思,上師說還是讓你收下,等到上海的壇城建好後,你拿去供養一段時間就行了」。
    好吧,話已至此,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經過這麼一個來回後,我打坐時的清淨心又回來了。我從這件事情中得出一個教訓:去貪是艱難的。只有慈悲心起來,深入禪定後得到的般若智慧,才能真正地幫我們去除貪念。貪念不生,何處去貪?
   

19   海口打七心得14:教訓五則——心緊張師兄

 結合這次打七以及平時的打坐,我總結出五條教訓,特與師兄們分享。
   
    一、睡眠不足,打坐受磨
   
    我從2015年4月到元音古寺做護法,嚴格按照寺廟的規定,晚上8點半鐘就上床睡覺了。第二天凌晨3點起床,3點半上座,打坐2小時。然後讀經誦咒1小時,練功健身半小時左右,7點鐘過堂。回到家裡以後,睡得晚一點,但10點之前必須睡覺,也是3點鐘左右起床,打坐4個小時。有時晚睡,或者偶爾失眠(一般情況下,我的睡眠質量很好),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打坐,真的是倍受煎熬。
    這次打七,剛來的前三四天,都是因為睡眠不足,而打得很辛苦,有兩次甚至提前下坐。究其原因,恐怕有二:一是自身的原因。一時適應不了作息時間的改變;二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太少。在這裡我想提出一個建議:以後打七,請師兄們盡量不要拖延上師開示的時間。大家的求知慾望和親近上師的心情固然很好,但時間太長會影響大家的休息。本來每天晚上12點鐘上座就已經很早,如果非要讓上師講到十一二點,基本上就沒有覺睡了。有幾次都是上師剛走,起床的木魚聲就梆梆地敲響了,等於沒有睡覺就直接上座了。這對於年輕體壯和習慣了的師兄可能沒什麼,但對於我們這些上點年紀的人就堅持不住。我的身體素質還算好的,但還是昏沈呀、掉舉呀,有時甚至直接把手印一放,睡著了。醒來以後還頭昏腦脹,直接影響打坐的質量。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根據具體的情況,有時即使睡眠不足,也要堅持下來,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退縮,乃願心不夠的表現。退縮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堅持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
   
    二、別出心裁,弄巧成拙
   
    元月21日第二座很順利,但是到了下午第三座的時候,就不安心了。總想弄點新花樣,以減輕腳踝的疼痛。開始把一個枕頭放在屁股下,以增高坐姿,以為疼痛會減輕一點。誰知道太熱,只好下座把枕頭拿下來。又放在腳底下,也是熱,乾脆把它踢了出去。這一下座一踢腿,可能就動了乾火了,腳踝就更加痛個不停。一雙腿前伸後縮,疼痛愈來愈烈,4個小時就這樣白白地糟蹋了。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沒事別糟蹋,糟蹋來糟蹋去,還是自己受罪。第二天是元月22號,老老實實按原來心地師兄指導過的方法,先做好準備,不慌不忙地按時上座,反而輕輕鬆松地入定了。
   
    三、急於求成,欲速不達
   
    元月26日,第一座我們房間約定打八。開始時一路風光,感覺輕鬆愉快,法喜充盈。這時就想起了上師講的,有師兄曾創造一座22點半的最高紀錄。心想:就目前座上的情況來看,空明清淨,身心安泰,就是坐它一天一夜又何妨。如是就發願:這一座一定要創造24小時的最高紀錄。可以說是初生之犢不怕虎,也可以說是貪心不足蛇吞象,急於求成,還是太幼稚。願是發出去了,可是到了臨近8小時的尾聲時,精力也減弱了,氣機也象發動機一樣熄火了,雙踝也痛了,堅持到8小時下座都很不容易了。這才醒悟:做事要量力而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你參加打七滿打滿算才10天時間,兩個七都沒有打完,能夠從8小時到突破11小時,已經是佛菩薩加持可喜可賀了,還想一夜吃出一個胖子,不噎死才怪呢?下座後知道自己錯了,真的錯得很離譜。發這個發的本身沒有錯,但發願的時間太早了點,這就叫急於求成,也是貪心的表現。
   
    四、死也不動,越動越痛
   
    這句話說來容易,做時難。以前,無論是讀二祖或三祖的著作,都可以看到「死心塌地」這詞。詞典裡對個詞的解釋好幾種,大概的意思是「一心一意,不作他想"。在這裡,我對這個詞語有一個直接而粗糙的理解,那就是「腿腳就放在這個地方(坐墊前),死也不動」。你只要有了這個氣魄,就能夠早日度過這一難關。
    說是這樣說,可是一到關鍵時刻,就打了退堂鼓。真的就有這麼奇怪:你只要動一下,就有第二下、第三下……並且越動越痛,越動頻率越快,快到最後一分鐘都堅持不了。元月26日,正當我好大喜功發願要坐24小時的時候,就是因為腳踝有點痛稍動了一下,後來越動就越痛,越痛就越動,只坐了8小時就下座了。
    這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動一下,舒服幾分鐘,帶來的是更痛更難受;死也不動,在不能堅持的時候再堅持下去……並且一心專注在持咒上,就有可能透過難關。二者由你選擇,是動呢還是不動呢?
   
    五、止語有節,交談有度
   
    一般而言,寺廟禪堂等弘法場所,對止語都比較講究,特別是打七的場所,做得很有一點神密和威嚴的色彩。
    海口打七,淨明上師很慈悲也很幽默,對止語要求也很嚴格,經常提醒大家要止語。話雖然如此說,但恩師也只是同意我們可以適當地交流一下打七的心得體會而已,而不是可以隨意聊天。特別是我們吃飯的時候,寺院裡把早、午歺稱作「過堂",有一套嚴謹的儀軌。晚上叫「藥石",一般的出家人是過午不食的,只有一些常住居士去吃。過堂其實是一次很好的佛法教育課,儀式結束後才開始吃飯。吃飯時鴉雀無聲,幾百個人過堂的「五觀堂",聽不到一點雜音。在這方面,我們元音古寺做得很莊嚴的,初次過堂可以說給我一種非常強烈的震撼。
    而我們這次明珠道場打七,因為是在賓館,又是在賓館的走道上「過堂",當然沒有「五觀堂"或齋堂那麼正規,稍為散慢一點也可以理解。但是,真的是不能大聲說話,或者幾個人一邊吃一邊交談。吃不言,飯不語,在世俗間都應該這樣,何況是在「選佛場"呢?該止語的時候,還是盡可能地止語為好。
   
    六,順境要精進,逆境要堅持
   
    打坐修行和生活其實是一樣的,有順境,也有逆境。有時一座下來,輕鬆愉快,有時則非常艱難。各種疼痛,各種煩惱,各種業障都會找上門來,總想讓你坐不下去。
    順境的時候,我們不要沾沾自喜,「福是禍所依,禍是福所伏"說不定下一座就讓你難受。生活中也一樣,有了一點小小的進步,有了一點小小的收穫,切莫驕傲自滿,以小利為滿足。我們發的大願是即生成佛度眾生,在打坐當中有輕安,這不值得為外人道。就應該像恩師說的那樣:每一座都是新的第一座;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精進努力的第一天。特別是在遇到逆境的時候,一定要堅持,絕不輕言放棄。我在打七的過程中,有幾次因為睡眠不足,精神不濟而提前下座,這都不是精進的表現。越是疼痛越要忍耐,越是煩惱越要鬥爭,越是疲憊越要振作,勝利往往在「最後5分鐘",時間不到絕不下座!
    以上也不知是對是錯,純屬一己之見,請師父、師兄們批評指正。
   
    阿彌陀佛!
   

20   海口打七心得15:發大願——心緊張師兄

 每個上師有每個上師傳法的特點,例如:有的上師強調拜懺,有的上師要求下座觀照時多念阿彌陀佛聖號,有的上師教弟子們平常持一些咒語以幫助消業障和所求如願等等,這些都是上師們修行的經驗和智慧的體現,我們都應該認真的聽取和踐行。淨明上師要弟子們經常發願、發大願,這也是一個特點吧。
    願是成就之母。想要得大成就,就要不斷地發願,願力越大成就越大——淨明上師經常這樣給我們說。
   
    現代印心宗,切合現代人的根基,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我們的願文是「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真是簡單明瞭,乾脆徹底,氣勢磅礡!我們的祖師真是太有智慧了,高瞻遠矚,敢於擔當。
    「欲度眾生先度已」,想救溺水之人,自己不先學會游泳,豈不都被淹死?所以,我們的願文一開始就是「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成佛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救度自己救度眾生。也只有用佛的智慧,才能夠救度眾生。「不求余果」,更加斬釘截鐵,斷了一切所求。現代人妄念多,煩惱多,如果不發大願,是很難克制那些「財色名食睡」的慾望的。
   
    這樣一來,有的人就有諸多擔心了,概括起來有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萬一今生開不了智慧,成不了佛怎麼辦?如果今生能夠開智慧成佛,自然皆大歡喜,感恩諸佛菩薩的慈悲加持!但是如果不能如願以嘗,那豈不是「空談」了嗎?這和吹牛皮、講大話、放空炮,有何區別?「千年菩提路」,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眾生,大多是小根器之人,今生能夠得遇佛法,按佛法修行,已經難能可貴了,這一輩子修不成,下一輩子再修,來個六七趟,總能成就,為什麼一定要「今生成就」呢?明知不行而發這樣的大願,豈不是自欺欺人嗎?我們一個個都發這麼大的願,佛菩薩會不會相信呀?
    上師開示我們,叫我們不要擔心,即使沒有實現也不用怕,因為我們發願沒有承諾做什麼事,所以不存在空,它不會落空,而且能夠化空。它不是落空,而是化空。這是一句很妙的願文。所以,我們不要擔心會變成空願,不存在。我們要經常發願,只有經常發願才能累積成大願。你的願力大了,我們就能夠得到真實受用,得到發願的回報。當然,我們發願不是為了得到這個回報,但是因為發願,所以它會有回報。你的願越大,你所得到的就越多;如果你發願的願力很小,我們這個「得到」恐怕就看不到了,這個所謂的「得到」就是我們的成就,所以要由衷地多發大願。這裡的「由衷」兩個字很重要,你的大願一定是從內心深處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並且堅信一定能成就。如果你口頭上發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心裡面卻懷疑「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自己騙自己,這樣的發願就是沒有意義的。何況,誰又知道你就是一個小根器的人而非大根器的人呢?
   
    第二方面的擔心,就是對「不求余果」的擔心。還是那句話,能夠即生成佛,什麼都好說。如果今生即開不了智慧成不了佛,又「不求余果」,豈不是兩頭落空嗎?即使能夠成佛,也不能其他什麼都不求呀?沒有家庭,沒有事業,沒有飯吃,怎麼樣開智慧成佛呀?
    家庭、事業、錢財等等,這些都是世間法中大家非常關心,也應該關心的問題。就以上這樣事情,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我們在祈願「此生速開智慧」的時候,已經是祈求福報了。沒有福德,怎麼開智慧;不開智慧,何以成佛。你在發大願的同時,已經在福慧雙修了。福德智慧俱足,你還會擔心沒有福報嗎?所以後面這句話,只是讓我們更加肯切、更加果敢而已。
    我們修行佛法,無不遵循「信願行」之路徑。我們印心宗人對這三個字的理解是:信者,信自己本來是佛也;願者,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也;行者,救度眾生,不求余果也。只有理事圓融,福慧雙修,才能「今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
   
    我們有很多師兄有各種各樣的發願,有的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有的發願要講經弘法,有的發願要修建寺院等等,這些願都很好,但還不是「大願」。還有什麼願比「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余果」這個願大的呢?對,沒有了。我們就一心一意地發這個大願吧!
    我們不僅要在上座時發大願,平時空閒下來後,靜下心來就可以發願。有人建議在山林的僻靜處,對著虛空發願;有人建議在工作之余,或者利用工作的空閒發願;上師說要念念都在大願當中,這個願力才是最圓滿的大願。發願一般用金剛持,發願越多願力越大,所以建議師兄們每天都恆持不懈。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format_quote 淨明上師偈語:

    種子翻騰厲害,方見業力熾盛;
    妄念與咒交集,覺知洪荒之力;
    不忘初心發願,牢記根本觀照;
    座上不動即定,座下不亂即慧;
    行解僅存一心,解脫含攝萬千。

    熄燈夜坐尋明心,垂簾聽咒覓真如;
    萬般苦痛覺中受,一聲洪雷破虛空。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