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印心七開示》
  • 11

     11. 開示11

        內容:印心七一七第五天
        時間:2017年6月1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知道自己頭低不低了。
        上師:對。
        師兄:啊。
        上師:你那個頭抬起來,定力馬上就出現了。
        師兄:哦,對。
        上師:(對某師兄)你請坐吧,有沒有問題啊?
        師兄:有啊。
        上師:有問題就問呐。
       
        師兄:上師,請問為什麼打坐坐到一定程度,沒有咒了,但是眼睛就會突然睜開,而且覺得可無聊了?
        上師:啊,無明現前了,無明現前就無聊,啊,覺得坐在這裡一點意思都沒有。
        師兄:啊,也沒咒了,也沒有妄想。
        上師:啊,也沒咒了,也沒妄想了……。
        師兄:嗯。
        上師:也沒意思了。
        師兄:是!
        上師:也沒有願在了。這是平時發願發得少。
        師兄:哦。
       
        上師:這座上無明現前了,就不知道怎麼辦了。
        師兄:我也是。
        師兄:對,我就眼睛就自己睜開了,睜得還特圓。
        師兄:我也是這樣,就這樣睜開。
        上師:睜開眼沒關係。
        師兄:啊。
        上師:最重要是好多人覺得說:哎呀,一點意思都沒有了,下坐了,走人了。(眾笑)
        師兄:哈哈哈,我有,我就想今天中午就走了。
        師兄:下座倒沒有,就是覺得有點無聊。
        上師:無聊就是無明。
        師兄:啊。
        上師:無明現前,就是平時的願力少了。
        師兄:哦。
       
        師兄:就是座下加強發願?
        上師:啊,就是發願,了生死大願——這個時候無明一出現,了生死大願自然生起!你又是一個超越了。因為這個願發得少了,這個時候無明現前了,就很無聊了。
        師兄:就是如果是正好那個很無聊的時候,能夠大願能夠起來?
        上師:哎,能夠自然生起。
        師兄:自然生起?
        上師:自然生起。
        師兄:開始就得作意吧?
        上師:嗯,作意是你平時作意啊?!
        師兄:嗯!
        上師:你發了這個願,經常發,經常發,那就是成為了一種習慣了——那麼你在打坐的時候遇到什麼困境,這願力都會自然生起!這願力已經由無常的現象變成了恒常不滅,變成了真常,它就是一個轉化過程嘛!所以是跟平時的發願是有很大作用的!
       
        師兄:上師,那個願怎樣才能從心底裡面發出來呀?就平時這個“發願、發願”好像都是嘴上,作意去發願?
        上師:要死了,就迫切了嘛。(眾笑)是啊,明天就要死了,今天還不趕緊發願嗎?要不然又重回六道輪回了,了無終日了啊!是吧?所以說要死了,這發願就迫切了。
        師兄:那非得要到死啊?
        上師:啊,是呀。
        師兄:就是怎麼樣才能敢大死呢?
        上師:這個就是要時刻觀無常啊?無常迅速啊!啊,就是:生命將亡!無常迅速!怎麼辦呐?!要不要發願啊?再不發願,來不及了!——這就發自內心了嘛。念念都是如是,時時刻刻都是如是,那就迫切了。所以解脫都是願解脫!沒有願就解脫不了。
        師兄:上師,*****。
       
        上師:他們在錄呢,你要走來這裡說,要不然錄不到。哎,要對著這些說,聲音要大一點。
        師兄:哦。就是打坐的時候,就是持咒感覺就是蠻好的時候,但是我就覺得腿痛得抬不開了,然後我就想……。
        上師:哎,“腿痛好啊!”
        師兄:我就想稍微動一下,但是我還是在持咒,那種、那種感覺……。
        上師:你動一下就要動兩下了,動兩下就要動三下了,接下來就是不停地動了,那不叫動一下,是動無數下。“我就想動無數下。”——直接一點嘛,啊?(眾笑)因為動一下就想動了。所以我們說這個痛的時候怎麼辦呐?你可以這麼想一下:“哦!我這個腿在痛,證明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在那裡講法呢!越痛越爽呢!”就可以承擔這個痛了,不被痛所轉了,這是方法,啊?所以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在那裡講法呢——這痛就是道場嘛!
        師兄:要痛得歡喜、高興。
        上師:啊,對,要高興。你一動,“阿彌陀佛”跑掉了,(眾笑)所以不要動啊!呵呵呵呵呵——今天是六一節,啊?
        眾師兄:啊!(眾笑)
       
        師兄:上師,今天持咒,念著念著只剩下一個“啊”“啊”“啊”“啊”。
        上師:“啊”好啊!“啊”“啊”“啊”,啊,“啊——”。“啊”就“啊”嘛。啊?還有個“啊”在,啊?
        師兄:“啊”著“啊”著,它就停在那裡了。
        上師:“啊”了一會兒就不“啊”了啊?停在那兒就停在那兒吧,時間不到不要下座,念頭一起,咒馬上又來了。
        師兄:噢!
        師兄:嗯。
        上師:所以這個是正常現象。到你“啊”的時候就有一句話,叫:啊字本無生!我們說的無生法忍就是這個境地,就是一個“啊”“啊”“啊”“啊”——能所雙忘了,能所雙忘就是無生法忍的表現。
        師兄:上師,你說那個妄念來了就會咒又……?
        上師:哎,對啊,所以是“妄念是妙用啊。”妙用來了咒就來了!
        師兄:嗯!
        上師:你看這妄念這個時候就是妙用了!我們還不叫妄念,叫正念,正念現前了!所以這時候已經不叫妄念了,叫妙用了;念頭一來馬上咒又提起來了,這就是正念現前,不是妄念;所以沒有微細流注就不會出現——你發現不了微細流注就不會出現能所雙忘!能所雙忘就是能和所合二為一,妄知、妄念合二為一就成了正念,正念現前了,這就是能所雙忘的表現;所以這種現象在打七期間是最多的。
        師兄:現在幾乎上座就出現了。
        上師:嗯,是啊,打七的時候會經常出現。
        師兄:家裡面不是。
        上師:啊?
       
        師兄:******。
        上師:大聲點嘛,我聽不到啊。
        師兄:家裡面就沒有了。
        上師:“渣裡面就沒有。”(眾笑)噢——聽得懂嗎?
        師兄:聽得懂。
        上師:“渣裡面就沒有。”她說:家裡面就沒有。——“渣裡面就沒有。”(眾笑)
        師兄:這個就是“說普通話”。(眾笑)
        師兄:這就是普通話呀。
        師兄:在聽打的時候……。
        師兄:聽打的師兄會……。
        上師:我們這就是廣東人的普通話嘛。(眾笑)
        師兄:已經是普通話了。
        上師:啊,已經是普通話,很普通了。(眾笑)
        師兄:就由廣東的師兄來聽打這篇。
        上師:對,“渣裡面”呐。(眾笑)好在我也是廣東人呢,要不然我還聽不懂呢。(眾笑)
        師兄:去年有個師兄打七的時候……,聽她錄音,聽了幾十遍,她說那個持咒,“吃勁持,吃勁持。”(眾笑)
        師兄:使勁持、使勁持。
        師兄:心**嘞。
        上師:心**。
        師兄:就是使勁的意思,後來專門請了一個……,請心*。
        上師:心*,啊。
        師兄:哎,專門翻譯。
        師兄:那是鄭州方言,就是使勁、使勁的意思。
        上師:她是商丘方言,商丘土話,還不是鄭州的。  
        師兄:“吃勁持、吃勁持,我讓你翻、我讓你翻。 ”(眾笑) 
                 
        師兄:好像有聽過這個,當時快要崩潰了,我聽這個的時候。
        師兄:聽過啊?
        師兄:對,快崩潰了。
        上師:今天再聽到這個“渣裡”那就更崩潰,呵呵呵。(眾笑)那心*說:“我上哪兒去找這個‘渣’呀?”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兄:就不用找了。
       
        上師:還有哪個問題呀?這她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所以這個妄知、妄念的關係就是“能”和“所”的關係,能念之心、所念之咒都是能所作用的;所以我們說借假修真,就是借能所來修行,這叫借假修真,最終能所雙忘了,真心現前,所以我們說正念現前,正念就是真心;所以說正念是無能所的,不需要能所,能所是第七識嘛,正念現前了,正念流露了,不需要能所,自然流露——直心道場,自然流露,這就是正念的作用。
        師兄:阿彌陀佛。上師,就是像這一座打到最後,那個有時候就是,也沒有咒了,也沒有念了,就是……,但是外面有什麼動靜呢,然後說上師那個加持啊,心裡也都明白,但是也不知道起什麼念,這又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上師:嗯,這個叫“非想非非想定”,無明現前表現出來就是“非想非非想定”。
        師兄:就是您剛才說的那個真心和這個非想非非想定,它這之間區別在哪兒?
        上師:區別在有沒有願力,想破無明必須要靠願力的力量!就心*師兄剛才描述的這一個:“沒有咒在,什麼都沒有。”吭不啷,什麼都沒有。
       
        師兄:但是外面的動靜也都有啊?
        師兄:啊,那還知道啊?
        上師:啊,是,都知道啊,這只是說自心內在的現象沒有了,空靈了——不是空靈無住啊,還住在空靈上;外道的境界最高也就到這裡了,外道啊,外道的境界啊,最高就到這裡了,這已經是最高境界了,沒有“水”也沒有“月亮”了,最高境界了,什麼都是空洞的;如果住在這上面就了無覺知了,連覺知都沒有了,啊,因為外道到這裡他就轉身不了,為什麼轉身不了啊?因為沒有願在,轉身不了;所以說非想非非想定,這時候就差一個轉身,轉身就是楞嚴大定,轉身就破掉生死相!因為這個非想非非想就是一個生死相的表現。
       
        師兄:那如何用這個願來轉這個身呢?
        上師:所以這個願就是一個念!
        師兄:就這個發願?
        上師:啊,所以我們說平時這個願力迫切了,你到這個時候,你可以返觀回照,很自然的——“我的生死了了嗎?”你這一念就已經把這個相給破掉了!
        師兄:主要看他的心力強不強啊?
        上師:哎,靠你平時的定力強不強!所以我們的平時的定力,你每發一次願,每發一次大願,它都會增加一分,這個定力是可以增長的;業障也是可以增長的,定力同樣是可以增長的,可以培養的,所以我們說:培養定力;所以說:唯有發願可以成佛!
       
        師兄:那如果他……,當時他這個願怎麼起呢?這一起,不是又起妄念了嗎?
        上師:願怎麼是妄念呐?——願有執著嗎?願有沒有執著啊?——“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有沒有執著啊?
        師兄:不求餘果——沒有執著了。
        上師:是啊,所以說願是沒有執著的;如果說願都是“執著”了,那佛菩薩不是叫我們去執著了?阿彌陀佛“執著”更多了,他四十八大願呢,那豈不是變成四十八“執著”了?
        師兄:那,上師,那個願跟咒是不是也是種子?
        上師:哎,都是種子,菩提種子嘛,菩提道果的種子。
        師兄:看來我識錯了種子,的確在……。
        上師:嗯,你平時發願太少,你體會不到願。願是破除無明的利劍,你看文殊菩薩手上拿的那把利劍呐,那把利劍就代表大願。
        師兄:嗯。
       
        上師:啊,它是斬斷無明煩惱的利劍,這利劍是無形無相的,它代表大願。
        師兄:上師,您剛才說的那個……。
        上師:所以說文殊菩薩的名號也叫做“以智慧之劍斬斷煩惱之塵”。
        師兄:煩惱之城啊?
        上師:塵,塵埃嘛。
        師兄:哦哦,之塵。
        上師:煩惱之塵,煩惱塵嘛。
        上師:啊,師兄,你剛才說啥?
        師兄:說,剛才說那個斬斷了那個,是不是破?破那個……?
        上師:啊,破也好,轉化也好。
        師兄:破非非想啊?剛才說的那個非非想的時候,如果破它的話就是,呃,破掉就可以……。
        上師:這願力一起,能所就斷了。
        師兄:哦,那它是不是個疑情啊?
        上師:疑情也是啊——她現在所出現的就是疑情,但她這個疑情破不了。
        師兄:那我這對治,我就平時多發大願?
        上師:唯一的方法!所以願是成就功德母,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沒有願就沒有成就。
        師兄:如果我想到死,就“這個好吃、那個好看”就沒那念頭了。(眾笑)是呀!那肯定的嘛。
        上師:所以說定的境界都很好,這也是屬於一種定了——但是沒有願在,都是超越不了;所以就是坐在那裡入了三昧定,空定,突破不了,座下用不起來——座上是定的,座下還是煩悶,用不起來。
       
        師兄:上師,您說這個“用不起來”,是願力不夠?
        上師:那肯定嘛,願力不夠你就用不起來呀!
        師兄:就是轉身是多發願才行!就是多發願!
        上師:啊,你看你說話都帶有願力,我們聽得出來。
        師兄:呵呵呵!就是我覺得自己像她這種情況,今天像她那情況一樣,就是座上好煩好煩,就是有點想、那我就想下座。
        上師:噢,你說的“好煩”跟她還不一樣,她是連煩都沒有了。
        師兄:我就是想下座。
        師兄:有時候也不煩,就是偶爾……。
        上師:你說的好煩跟她不一樣,你看,那“好煩”,那是業障啊。
        師兄:哦,沒有煩惱?
        上師:啊,那是業障。她是不煩,煩惱也沒有,快樂也沒有,咒也沒有,念也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我們剛才說的那句話,“沒有水,沒有月亮。”空洞無明,這就是空洞無明嘛,所以就叫做無明現前;無明現前唯有靠願來覺破它,這佛經上就這麼說的!所以我們的願力生不起來,正念生不起來,正念就是——也是願力,它生不起來,無明破不了。
       
        師兄:上師,像這種情況的話,如果說發願,願力夠的話就會這個……。
        上師:很自然的。
        師兄:無明空洞的時候自然它會……。
        上師:啊,它自然會升起。
        師兄:咒就會自然地提起來的。
        上師:對,這就是智慧之劍嘛,它自然會提起。
        師兄:提起來的。
        上師:啊。所以我們說平時的發願很重要啊——不是光是住在一個定上啊,這個定力來了,你是破不掉這個局的,這個定力還了脫不了六道輪回呀!而且這個定相它能夠持續很長時間的,一千年都可以啊,他可以定在那裡一千年。
        師兄:那就是說,像那種就是二祖說了,“不是……”,呃,那個……。
        上師:嗯,“黑山背後,死水潭裡”的那禪定嘛,黑山背後死水潭裡——“冷水泡石頭”那一種定呐,它可以定很長時間。
        師兄:像它這個跟我們二祖說的那個:“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是不見,不是不聞。”這個區別、又有什麼區別?它不是外面的動靜也都知道嗎?
        上師:嗯,你有沒有“了了常知”啊?有沒有“不著見聞”呐?——你要往下念呐?(大眾會心大笑)
       
        師兄:上師,我現在是出現這個情況,就是,呃,打坐的時候就入定,定了一下子,好像那煩惱來了,就是打坐啊念咒也不想念了,就出現了這種煩燥。
        上師:哎,你那是煩躁。
        師兄:噢!煩躁。
        上師:所以還是要繼續持咒。
        師兄:不想打坐,就想著下來護七呢。
        上師:啊,師兄剛才講的是微細流注的一個表現;你這個煩躁還是屬於粗的妄念,還沒到達微細流注;她那是微細流注的一種表現,但她這個微細流注,她為什麼形成不了極力追頂呢?因為她沒有願力在,沒有願在形成不了極力追頂!如果是形成極力追頂了,很容易就能所雙忘!這是願力使然,願力造成的結果。
       
        師兄:不知道那種情況,就一直提起念頭來?
        眾師兄:提起咒。
        師兄:提起咒來?
        上師:對啊,它自然的。
        師兄:自然地提起咒?
        上師:啊,對。她這種是咒已經沒有了,她是另外一個方向。
        師兄:哦。
        上師:跟我們所講的極力追頂不是同一個方向的,但都包括在微細流注當中了。
        師兄:那種也是微細流注的一種?
        上師:哎,它表現的是空洞無明。
        師兄:它也是微細流注的一部分?
        上師:哎,微細流注的一種表現,啊,就我們所講的“宇宙當中的洪荒之力”,那叫黑洞。
        師兄:哦。
        上師:黑洞就是這樣的,空洞無明。
        師兄:那我們都是咒……。
        上師:它可以把一切世界都毀滅了。
        師兄:哦。
        上師:嗯。那是空洞的,那個宇宙中的那個黑洞啊……。
        師兄:嗯。
        上師:另外一種表現就是大日如來的表現。
        師兄:無牽掛?
        上師:遍照十方,利益一切眾生。這一種是毀滅,一種是利益,這現象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要靠大願。
        師兄:上師,我還想問一下極力追頂?
        上師:嗯。
        師兄:您再講一下好不?
        上師:哦,極力追頂。極力追頂還是要回到口念耳聞呐。
        師兄:哎,回到口念耳聞啊?
        上師:對。
        師兄:就是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
        上師:首先是口念耳聞。
        師兄:啊。
        上師:當我們口念耳聞的時候,持咒表現出來的是字字分明,在這腦海裡面表現出來就是妄念很粗大,妄念紛飛,雜亂無章,這個時候你想把咒念快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它如果是咒念快了會覺得很亂,所以必須要把注意力調回來,放到字字分明上,所以字字分明就是我們所講的口念耳聞。
       
        師兄:再繼續!
        上師:啊,當你持咒持到一定時候之後,妄念開始沒有煩惱存在了,但妄念還是粗的,還是粗大的,經常會讓我們呢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一會兒又要拉回來,這時候會形成一個拉鋸——就是一會兒跑了,一會兒又要拉回來,又扯回來,這個時候叫做妄念跟我們這咒的力量在看看誰的力量大,所以說還是要字字分明;再下去之後呢:“哦,這個妄念呐沒辦法把我牽扯得跑很遠了”,也跑,但是跑得不遠,相對念咒呢會覺得輕鬆了,這個時候咒就自動地開始加快了,那這個妄念呢也由粗的變細了——我們這細住的開始啊,這個身體上的疼痛、難受也還在,但是似乎我們可以不管它了,這開始進入了細住;而且我們這時候持咒的速度加快之後啊,表現出來就不是字字分明了,而是“知道咒在”了——知道我們一直在持咒,但已經不是我們所要求的字字分明;如果這時候還要抓住字字分明的話,那我們持咒的速度就自然就加快不了;所以這個時候也叫聞性作用了,聞性作用就是我們……。
        師兄:聞性,聞?
        上師:啊,聞,聽聞的聞,聞性作用。
        師兄:啊,啊,噢。
       
        上師:這就是我們的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篇章》上面所講的:“初于聞中,入流亡所”;入流亡所的開始就是不住在咒上了,不住在字字分明上了,而是咒的速度很快,開始加快速度,我們知道咒在,不再住在每一個字上了,這叫做不住在咒上了,但是知道咒在;那這個時候我們打坐的時間也加長了,已經加長到三個小時以上了,已經能夠坐得下來了;相對的下座以後,能跟人家交流,可以談自己打坐上的心得體會,而且還特別容易攀緣:“你也要打坐啊!你也要學佛啊!”(眾笑)這時候往往都是細住的表現,粗住的時候表現不出來,細住才可以,這座上座下是相應的,總要拉人家來跟我打坐;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夠體會到打坐是有好處的,他要是體會不到,他才不會這麼做呢,是啊,他要打坐難受得要命,他會叫你說:“哎,來,你跟我一起難受吧?”(眾笑)——他不會這麼做嘛。
        師兄:上師,今晚上的開示,感覺對我很相應!以前我聽打您的開示的時候都不明白您在說什麼的。
        上師:噢。
        師兄:現在都明白您在說什麼了!哈哈!(眾笑)
        上師:那是你進步了,我退步了。(眾笑)
        師兄:相應了嘛。
        師兄:上師,就說能所雙忘從沒有念頭了,到然後……。
        上師:我們繼續講,啊?
        師兄:哦,到然後發現有念頭……。
        上師:這個過程還是要講,先不急啊——你那個在後面,我們先講前面的嘛。(眾笑)
       
        眾師兄:前面沒講完。
        上師:哎,因為我們這師兄當中參差不齊,啊,水準沒辦法跟你同步,啊?但是跟我還是同步的呢。(眾笑)所以我們說這個細住表現就是這樣了,啊?持咒速度加快了,這個打坐上呢也能夠坐得下來了,雖然也痛、也難受,但起碼能夠不跟它跑;下座之後呢喜歡找人聊天,特別喜歡談佛法,這都是細住的表現;所以我們這時候說:“師兄啊,你別忘了要發願啊!”“啊,我一直都在發願,你看我都開始度眾生了!還不發願?”(眾笑)啊,度眾生也是發願的一個表現嘛,開始找人分享了嘛,啊?分享學佛的樂趣啊;所以說這個我們這個修行啊一步一步這麼走過來,自己都能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的;再一步就是微細念,也叫微細流注開始表現,但是這個微細流注的表現呢跟我們那個細住不同了,就持咒的時候啊基本上就是心念耳聞,不是口念耳聞了;前面的粗住、細住、微細住都有可能是口念耳聞;但是到了微細流注就不再是口念耳聞了,而是心念耳聞,咒的速度念得更快了,咒的速度念得更快,還有一個時間也加長了,一般正常是在4個小時以上,就是打坐能打長坐——我們所指的長坐就是4小時以上叫長坐;這時候座上心念耳聞,他能夠持續的都是心念耳聞,腦海裡面的這個妄念跟我們持咒啊,它是平行狀態,平行狀態,同步了……。
       
        師兄:啊。
        上師:啊,同步了,持咒會覺得很輕鬆;而且這個表現上還會出現空樂明,就像有的師兄說:“上師啊,我這兩天打坐,一道光這麼射進來,一睜開眼睛反而什麼都看不到了。”是啊,閉上眼睛就有一道光,這都是明的一種表現,身體很空靈無住,這所以我們說這都是微細流注的現象啊;那麼這妄念跟我們的咒語相向並行,它是平衡的——咒也在,妄念也在,但它還是平行的;所以我們說越是到這個時候越要發大願,願力會讓我們這個妄念跟咒語合為一體!
        師兄:在座上也發願嗎?就是當你有這個情況的時候?
        上師:座下發願。座上持咒啊,座下發願嘛。
        師兄:就是座上一直……,如果這樣子……。
        上師:但是我們這個持咒裡面也有願力在裡面,它包括在內了。因為我們所持的咒有沒有佛菩薩的大願在裡面呐?啊?
        眾師兄:有!
       
        上師:有佛菩薩的大願在裡面,就有我們自己的願力在裡面!所以這個是相等的。所以我們一直強調:“你要口念耳聞啊!”因為只有口念耳聞才能過渡到心念耳聞;如果你一開始上座你就不念了——,(眾笑)是吧?你不念了,你體會不到這個啊?而且不管你修多少年,你想要體會到微細流注還要回到口念耳聞上!還要回到最初的那個階段!
        師兄:先從口念耳聞開始?
        上師:哎,必須的!它這條路就是這麼走的!是吧?你本來是爬華山的,華山一條路,從山腳走到山頂;結果爬錯了,爬到華山腳來了,是吧?這華山腳嘛(眾笑),那你想爬華山,還得回去,回到那個地方了從基礎開始爬。你不可能說“哎呀,我都已經到華山腳的頂了,那華山我起碼是到半山腰了嘛。”——它不可能這麼過去的嘛,是吧。
       
        師兄:那現在就是這兩、兩……,就是說妄念……。
        上師:相向並行。
        師兄:呃,相向並行,那我們這時候……。
        上師:這相向並行就是你能夠發現能所所在了。
        師兄:發現能所?
        上師:能所——能念之心,所念之咒。
        師兄:所念之咒。
        上師:還有一個妄念、妄知。
        師兄:妄、妄知?
        上師:妄念、妄知。
        師兄:妄知是什麼?
        上師:知道你在念咒吧?
        眾師兄:知道,知道啊。
        上師:這是妄知啊。
        師兄:哦,這個是妄知?
        上師:啊,對啊。
        師兄:需要突破它?
        上師:哎,對呀,你這時候還是妄知啊?我們現在只要還在這個微細流注上,還在能所上,你看我們所講的:能所、這個時候的妄念、妄知還有我們所講的微細流注,實際上它是一個東西!只不過我們講法的時候要把它分開來說,它實際上就是一個東西嘛。是吧?就是這個手機,啊?你看,這一面是黑的,這一面是白的,這一面是扁的,這一面是方的,實際上就是一個東西。
       
        師兄:就是一個東西?
        上師:哎,但是我們要拿它來分析呀。
        師兄:還要分析呀?
        上師:不說分析——不分析你聽得懂嗎?
        師兄:就是聽不懂哦,分析也對。(眾笑)
        上師:就是啊,所以我們這叫多嘴呀。(眾笑)
        師兄:上師,您說的那個妄念與那持咒合一那時候是什麼狀態?
        上師:啊。
        師兄:如果你體會了,什麼都知道了。
        師兄:是沒體會到,問題是!(眾笑)
        上師: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你想體會嗎?
        師兄:嘿嘿,想!
        上師:我們用另外一種方法讓你體會,好吧?
        眾師兄:想,想。
        上師:一個是呼,一個是吸。
        師兄:呼吸?
        上師:你能體會到呼吸吧?——你究竟是呼還是吸呢?
        師兄:呵呵,還是搞不清。
        上師:能搞清。
        師兄:吸往裡,呼往外。
        上師:對,用我們所講的——你想搞清楚的方法只有一個:一切不住!
        師兄:對!剛開始的時候就持咒念咒嘛!
        上師:你知道這個道理就行了嘛!你住它幹嘛?
        師兄:是啊!
        上師:你一切不住,它就是合一了嘛!
        師兄:是。
       
        上師:是啊,我們現在是講道理嘛,分析給大家聽嘛。你光是講一個微細流注、微細流注,微細流注是什麼?啊?還要告訴你微細流注是什麼;所以當我們的願力達到一定的時候,願力的力量已經是足夠了,我們打坐的力量啊,身體上的這精氣神,力量也足夠了,定力也培養起來了,而且這個心念耳聞呢也有了一段時間了,一切的力量它會聚合到一起,這聚合在一起之後,我們說“時節因緣”,那麼這個我們所講的妄念和咒就會合二為一;它前面是平行的,後面它會合為一體,合為一體之後很自然的它會形成咒輪,就是我們所講的極力追頂,就是咒輪,這個咒啊念得速度非常快;這個是什麼東西在作用啊?我們的定力在作用,我們的覺性在作用——你這個時候才能夠體會出覺性在作用!因為它已經合為一體了,能所已經是斷了,能所已經開始斷了,能所已經合二為一了,妄念、妄知合二為一了就是正念;所以我們說這個極力追頂已經是正念的現前了;接下來它這個速度念到一定時候,“啪”斷掉了,就像師兄所講的,我就是一個“啊——”,咒已經找不到了,就一個“啊”在,這能所雙忘——能所雙忘了就是這麼一個現象,就是正念現前,徹底地現前了,就是能所雙忘,在座上就是這個表現;座下呢很自然的一切境界他可以不住在上面,不隨不住,不隨之流浪,能夠時刻安住在我們的觀照上,很自然的;因為座上已經培養出這個力量了,座下就是自然觀照嘛,啊,你這時候跟他說:“你要觀照啊。”他再去提一個觀照起來,那都是多餘——所以我們說“觀照也不可得。”
        師兄:哦,觀照也不可得!
        上師:啊,觀照也不可得——起心動念皆是觀照!做啥事情都沒離開觀照!
       
        師兄:有時候就感覺啊——想看一下是不是有煩惱啊?自己怎麼找也找不到。
        上師:自尋煩惱,(眾笑)沒事找事。
        師兄:有時候想、想,哎,到底有沒有煩惱啊?在想、在找。
        上師:這還是煩惱,你這就是煩惱。
        師兄:就是煩惱?
        上師:哎,你沒發現自己在找煩惱!那也是煩惱。
        師兄:上師,如果像感覺到像咒和……,這咒念合一的,但是旁邊一切不知道這種?
        上師:啊,知道跟不知道都無所謂了。
        師兄:都無所謂?
        上師:我們剛才說一切不住。
        師兄:哦!
        上師:我們只是在解釋給大家聽,那大家在修行的狀況下,最能夠跟自性相應就是一切不住!但是我們要把這個過程說得清楚一些啊,讓大家知道:哦!我們是這麼一步一步修過來的;要知道發願的妙用啊,要不然不知道為什麼要發願,啊?好多人說:“哎呀,我發這個願這麼大,我做不到,那不是打妄語嗎?”啊?是吧?有人這麼說吧?
        師兄:有。
       
        上師:“會變成自己打妄語了。”——難道你不發願你就不打妄語了嗎?嗯?
        師兄:呵呵呵呵呵。
        師兄:上師,那個口念耳聞跟心念耳聞的區別?
        上師:時間上區別。
        師兄:時間?
        上師:啊,時間上。
        師兄:而現在我就見一些師兄,他就是……。
        上師:哎,他認為他在心念心聞。
        師兄:但是我們……。
        上師:實際上我們所講的心念心聞指的是一心不亂,能所雙忘之後出現的,那才是心念心聞。
        師兄:哦,那我們現在所念的都是口念耳聞。
        上師:不是,他有的是乾脆不念了,坐在那裡——。(眾笑)這樣——,幹坐在那裡。
        師兄:不讓動的嘛?
        上師:哎呀!很辛苦啊,也修了好多年了,啊?
        師兄:我以為說,是那個心念心聞是不用念了,就是不動了,定在那裡。
        上師:嗯,那不叫心念心聞,那叫不念。不念誰都做得到啊?你一開始都可以“心念心聞”呐?(眾笑)誰都可以啊?
        師兄:他懶得舌頭分開。
        上師:對啊,誰都可以“心念心聞”呐,啊?如果說這叫心念心聞,那誰都可以做得到啊?他不學佛也能做得到啊?那些道士他不用持咒也不用結手印,他往那裡一坐——,那不就“心念心聞”了嗎?(眾笑)啊?是吧?如果這樣是心念心聞的話,道士他也做得到啊?是吧?所以這個是個誤區;所以心念心聞指的就是一心不亂,一念不生,因為真心不二嘛!真心不二就是真心不起分別,叫真心不二;那你這個時候還有沒有起分別啊?坐在那裡,不念咒了,還有沒有分別在呀?
        師兄:沒有。
       
        上師:沒有啊?真沒有啊?啊?
        師兄:有。知道有妄念,不長,能夠提起咒,一直念下去,念、念、念的,以後妄念只是少一點,那個念咒的時間長一點,所以這個還是很細。
        上師:所以我們是用念咒來調動氣機運行,用念咒來調動種子翻騰;你不念咒,種子翻不了,你心門打不開,因為我們不持咒,結了手印坐在那裡不持咒了,我們的注意力是散的;我們一持咒,注意力集中在咒上,意識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心門,它就會打開,種子會從裡面翻個不停;所以想要種子翻得快,必須要持咒,而且你咒念的速度越快,種子翻得越快。
       
        師兄:就說我那個太不如法了唄?
        上師:哎!(眾笑)
        師兄:那行,我念的快一點。
        上師:這是你這幾天的心得啊!(眾笑)我看你以前也是“心念心聞”的吧?(眾笑)
        師兄:沒有,不過聽了上師這樣子指點,知道了這個心念心聞確實是一心不亂、清淨心,確實是這樣的。
        上師:所以想要縮短這個過程,就必須要回到口念耳聞上。
        師兄:是,一念專一,啊?
        師兄:上師,那種子翻騰,念咒的時候看不到種子了?
        上師:啊,那是微細流注就看不到。
        師兄:是啊,只是聽到這個咒。
        上師:微細流注它是知道這個妄念在,種子在翻,但是你看不清楚了。
        師兄:看不見。
        上師:它是一陣一陣的,能知道吧?一陣一陣的?
        師兄:一陣一陣的?
        上師:一個是像風一樣,一陣一陣的;一個是像河流一樣,綿綿不斷的,這都是微細流注。
        師兄:真的,我就沒體會到這樣子。
        上師:嗯?
        師兄:根本體會不到這樣。
        上師:沒體會過,你就還沒到嘛,還沒到這個階段。
        師兄:只是在念咒。
        上師:你還沒有到這個階段,你體會不到。
       
        師兄:那,上師,我認為母音老人的那六要點,我也認為它是個願力。
        上師:嗯?
        師兄:母音老人的六要點呐,我體會它實際上也是願力。
        上師:是啊,也是願力嘛。
        師兄:哎,實際上,而且呢說白了也就是一個願力,只要做到一個,其它五個你也可以做得到。
        上師:還有什麼疑惑?要說出來,不要藏著。——你們不說,我就回“渣”了。(眾笑)
        師兄:上師啊,你這樣敲(磬),最後是下座那“叮——”,我就突然就看到一種光。
        上師:哎,不要住它啊,啊?
        師兄:啊。
        上師:不要住。
        師兄:OK。
        上師:有住就有停頓。
        師兄:OK。
        師兄:上師,我問個愚蠢的問題,啊?就不管那個能所雙亡、還是根塵脫落以後——幹啥呀?然後又能怎麼樣?(眾笑)
        上師:這個問題太關鍵了!你問得真好!啊,你想知道答案嗎?歷代祖師也回答了——饑來食、困來睡。
        師兄:噢。
        上師:啊。
        師兄:它還會反復嗎?
        上師:會,會反復。所以六道輪回苦嘛。
        師兄:什麼時候是頭啊?
        師兄:解脫。
        上師:看你的願力有多大?願力大了你就不怕這個輪回——你還會再入輪回;願力如果稍微小一點:算了吧,我不來了——俺不來了!是吧?就常住西方極樂世界不來了,對吧?
       
        師兄:還要來?
        上師:還有個,沒願力的話那沒辦法,那是業力使然,還要輪回;所以願力大也要輪回,沒有願力也要輪回,(眾笑)只是輪回的方式不一樣,一個是被動輪回,一個是主動輪回;就像那算命先生,你給他看八字,有的人八字他看不了,他一看完了之後:“嗯?你這個人呐,是你自己要來投胎的,(眾笑)這個時節因緣是你自己把握的,不是老天爺管得住的,所以這個我們算不了。”所以人家算命書上有這麼一句話,它傳承下來就是這樣的:“唯聖人與學佛者,不受此書所限。”意思是什麼呢?你要算命啊,這兩種人你千萬不要給他算命,你算不准的,算不准就要倒楣,人家笑話你了:“你看他算不准。”這算命先生最怕人家說他算不准,誰說他算不准,他就開始倒楣了,以後沒人找他算了,他還有飯吃嗎?所以說他祖訓就是這一句話,“唯聖人與學佛者,不受此書所限”;你一旦學佛了,命運就是你自己把握了,老天爺都管不住了。
       
        師兄:上師啊,我再問一問。
        上師:你看你願力不夠嘛,所以老天爺還在管你。
        師兄:“我問,我問你一個問”——太愚蠢了!那個我覺得觀……,是,我發現確實是願力。
        上師:把風扇關了。
        師兄:拔掉就行。
        師兄:對,直接拔掉了。
        上師:嗯,把苦拔掉就行了,就可以不受了。
        師兄:那這麼容易就好了。
        師兄:哇!上師,我請問一下,就是你像說這個口念耳聞是調動那個種子翻騰,打開心門,但是這幾天在這個道場,好像這個妄念跟平時在家裡相比較,反而沒什麼妄念了?
        上師:“哇,加持力這麼大啊!”
        師兄:就是加持的原因!(眾笑)不是,我說的口念耳聞調動種子翻騰,它越來越少!
        上師:是,口念耳聞,但是你現在是你這個持咒已經是開始微細了。
        師兄:噢!
        上師:已經開始進入心念耳聞,啊。所以你的妄念就不是那麼粗大了,也變得微細了,所以你說自己的妄念少了。
        師兄:是和家裡比起來好像少了很多。
        上師:啊,道場還是有用的嘛,啊?
        師兄:感恩上師!
        上師:嗯。
       
        師兄:哎!這麼多人吃飯。
        師兄:我這個“苦惱”,都沒那麼苦惱了。(眾笑)
        上師:你不苦惱,“我沒有苦惱了”——你老在那裡“嗯”!“嗯”!(眾笑)一會兒又“嗯”!“嗯”!(眾笑)
        師兄:沒有了吧?
        上師:有,我都看時間了,半個小時“嗯、嗯”了五、六次。
        師兄:你那天說了,我就沒有了。
        上師:今天還有啊?
        師兄:今天也就兩次。
        上師:我就差沒給你錄下來。(眾笑)
        師兄:今天有。
        上師:哪只兩次啊?我說:算了吧,反正請也請不走。(眾笑)
        師兄:上座之前應該好像有,上座前。
        上師:不是上座前呐,都要敲磬了,還這樣呢。
        師兄:我都聽不到。
        師兄:你看,別人都聽不到!就上師聽到了!
        上師:是啊,(眾笑)所以——“哎呀!上師著相嘛。”(眾笑)
        師兄:就特別注意了,我。(眾笑)
       
        師兄:上師,有時候不想下座,可以坐長一點嗎?
        上師:可以呀,今天不有個師兄坐長了時間呐?多坐一個小時啊。
        師兄:我想反正是要吃飯,沒問題。
        師兄:可以啊,下一個入定的是你嘛。啊?
        師兄:我不入定,但是不想下座。
        上師:不想下座就是入定嘛,我們這兒能坐四個小時就是入了四小時的定嘛。
        師兄:我感覺到我不是在入定……。
        上師:雖然是在持咒,心不亂就是定嘛!
        師兄:就在持咒。
        上師:你的心亂嗎?
        師兄:不亂,就是……。
        上師:不亂就是定嘛,你以為非得要這樣——那才是入定啊?(眾笑)心不亂就是定了。
        師兄:我那是淺定。
        上師:啊,是淺定,我們這個定是超越的定,你只要持咒,想要入深禪定很難的,除非這個咒斷了,你會入深禪定的。
        師兄:哦!
        上師:咒只要不斷,你就入不了深定的,但是我們能坐四個小時、能坐三個小時都代表定!三個小時就三個小時的定,四小時就四小時的定。
        師兄:那楞嚴大定,是什麼定啊?
        上師:楞嚴大定就“發愣”了。(眾笑)
        師兄:上師,你經常發愣。(眾笑)
        師兄:楞嚴大定!(眾笑)
        上師:呵呵呵。
        師兄:楞嚴大定就是這樣的啊?!(眾笑)
        上師:呵呵呵呵呵,楞嚴大定沒有定相。
        師兄:沒有定相?
        上師:對、對,你看不出他是入定的。
        師兄:他都是心念心聞了?
        上師:——。(眾大笑)他是“不念不聞”。(眾笑)
        師兄:他是沒有定相,只是沒有……。
        上師:嗯,沒有定相,但同樣一點,心不亂。
        師兄:嗯,他已經是大自在。
        上師:嗯。
        師兄:心不亂他自己知道而已,而別人看不出來。
        師兄:做事可以。
        上師:對,凡是心不亂都是自己知道。
        師兄:對呀。
        上師:我們也知道!啊?(眾笑)它相應嘛,你跟他相應了,你也知道他心不亂。
        師兄:嗯。
        上師:啊?還有沒有問題呀?早點休息吧。我們回“渣”了。(眾笑)
       

  • 12

     12. 開示12

        內容:印心七(第五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1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你那是發願吧?
        師兄:發願,也是一方面發願,但是有時候就是有煩惱,就是坐得好像很無聊的那種感覺。
        上師:這個要堅持坐,不能下來,下來就是障礙。
        師兄:今天就出現了,第二座就出現這個,到第三座就沒有了。我說我就去廚房幫助,我說:“這一生可能這次了不了生死的了。”就想著這樣。
        上師:要死心塌地。還不能做到死心塌地的呀。嗯?
        師兄:不過昨天中午就夢中很清晰的,就是夢到那些、遇到那境界呀,我就什麼什麼事情都一下放下了。
        上師:現在清晰嗎?
        師兄:現在也很清晰,很清晰。
        上師:現在也是夢啊!你知道現在是在做夢嗎?!
        師兄:是。
        上師:所以這個夢相那才吸引人呢!“那是真實的表現呐!”其實還是夢幻。是吧?你看心*來等靈芝沉香蜜了,這靈芝沉香蜜吃了多少杯,還不也是夢幻?呵呵呵呵呵。
        師兄:我就覺得願力不夠,平時發願少,遇到事情之後我就會退心。
        上師:嗯,這個我相信。
        師兄:有時候我想到:“要回家好好用功。”可是在這裡都不用功,你還說回家想用功!
        上師:嗯,是啊。
        師兄:其實也不痛啊?腳也不痛,什麼都不痛,只是念念咒而不想念那種,煩亂。
        上師:嗯,還是基礎不牢固,還是業障比較大。
        師兄:就業障不是願力不夠嗎?
        上師:嗯,稍微有一點鬆懈,業障就表現出來了。
        師兄:哦!
        上師:嗯。所以六道輪回是很難了的!這要多大的願力呀!啊?
        師兄:我不會放棄的!
        上師:嗯。
        師兄:我出發的時候張師兄就說我,“你來打七就放下生死狀”,他就這樣說,“一切不要管”,然後我就……。
        上師:哎,張**講得對哦,呵呵呵。
        師兄:他這樣說。但是我就覺得做不到,有時候。其實心裡面也不想家,家裡面什麼都不想,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出現這個情況。
        上師:就是願力,還是願力。我們就講這個發願是很重要的。
        師兄:是,你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就知道願力很重要了。我反倒覺得越痛的時候越能突破,平平淡淡的時候反而不能突破。打坐的時候越痛……。
        上師:所以逆境容易發心呐,順境這個修行就很難——忽略了,因為太順了嘛。
        師兄:我就是這點。
        師兄:上師,我的這個執著該怎麼樣去能夠看淡?
        上師:解鈴還需系鈴人。
        師兄:可能,我想平時可能沒有怎麼意識到,但是這個夢我就覺得……,可能……。
        上師:這個是證明自己情見還在嘛,沒斷嘛,這不都是情見嗎?
        師兄:就是啊,我說,哇,怎麼還會有這樣子的。
       
        上師:情見是一切煩惱的根源,你這個東西翻出來解決不了,它就形成了煩惱;所以我們所講的就是斷煩惱先要參破情見,要把情見參破,才能夠徹底了斷煩惱;所以不光是一個打坐啊?座下怎麼去做功夫啊?座下的觀照很重要啊——那是成佛之根本呐,見性的入門啊,這個觀照!“能觀心者,得究竟解脫。”這是佛經上說的,你只要會觀照,你就解脫了!
        師兄:一說話就會不行,這樣。開頭那幾天我就不想說話,結果昨天說話了,就……。
        上師:說話說多了。
        師兄:啊,說話說多了。
        上師:嗯,是。
        師兄:出去逛逛了,就跟他們說多話了。
        上師:對,那流浪了嘛,我們說你掛那個止語牌都不起作用了,啊?
        師兄:就是。
        上師:嗯,是吧?給我掛算了,給我掛算了。
        師兄:主要是上山了,中間逛了逛的就會有很多話。
        上師:是啊,所以說散步,散步可以呀,但是心不能散!心散了——你看你這心一散,前面那幾天的打坐又歸零了,是吧?每天都在歸零。
        師兄:也不是歸零,感覺就會……。
        上師:嗯?不會歸零嗎?我看是歸零了。
        師兄:白乾了,是吧?
        上師:對,明天又得重新開始,呵呵。
        師兄:願力沒有了?
        上師:肯定是歸零了,不歸零才怪呢——因為一切不住沒表現出來,還在住著;所以這個跟隨著妄念流轉就是輪回,我們的觀照就是斷掉輪回;但是你還跟妄念流轉,還要找人去扯東說西,那證明這個輪回沒斷嘛,那你打那麼多年坐有啥用啊?到了今天都是歸零;所以張**說的多好:“一切放下!”——好像是放下了,但總要扯些閒話,這怎麼放下?
        師兄:說的容易啊,做不到。
        上師:不相應,不是做不到。你不是做不到啊?你是不願意去做啊!止語很難嗎?
        師兄:就是昨天呐。
        上師:你是不願意去做。觀照很難嗎?你也知道怎麼觀照啊,很難嗎?也不難啊,觀照是最容易的,容易到很容易——我跟你說這觀照啊容易到什麼程度,容易到很容易忘掉。
        師兄:那上師說一下怎麼容易法?我就懂得發願。
        上師:啊。
        師兄:就懂得發願是心清淨。
        上師:你剛才不是說“一切不住”嗎?
        師兄:嗯,這個是啊。但是說是這樣說……。
        上師:一切不住就是觀照啊!
        師兄:就是遇事情的時候就會住啊?
        上師:啊,你沒遇到事情你都住了啊?你是主動地去住了,不是遇到事情才住的——你找人家談話是不是主動的啊?那不是主動地去住了?不是遇到事情才住。
        師父:這個是不是空虛的表現呐?
        上師:啊,她還不是完全空虛。
        師父:哦。
        上師:完全空虛是沒有一點修行,那你可以說它是空虛,一點修行都沒有那就是空虛。
        師父:是不是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好像要有一個把握?
        上師:這叫攀緣心。
        師父:哦。
        上師:嗯,攀緣,還要攀緣呐;所以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大家散步,散步是可以,該走動啊,打那麼長坐了,走動是可以的;但是儘量保持觀照,啊?不要住,一切不住,走路可以一切不住的嘛,可以不用去攀緣的嘛;也就說啥呢?我們這個覺性它有兩種作用:一個是流浪,它可以流浪,也可以一切不住,就看你怎麼去用它?就看你的主觀意識是在一切不住上?還是在流浪上?主人都是我們自己啊?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流浪不是別人叫我們流浪,是我們自己要去流浪的;那觀照也一樣啊?是我們自己要觀照,不是別人要我們觀照啊?
        師父:她這個流浪,就是怎麼樣讓她升起一種力量,讓她不去這個……?
        上師:她有這個力量,只是不用!她有這個力量,不是沒有這個力量——來這裡打七的,你要說那些剛剛來的,來參學的,沒有這個力量那我們相信;這些老修行了,你說他們沒有力量,這誰相信呐?啊?
        師兄:用不上——像上師說的,磨刀不用。
        上師:哎,你不用,不是用不上。
        師兄:不用啊,我是磨刀不用啊!
        上師:就是啊,你不用嘛。你幹嘛不用呢?你還掛這個牌呐,你難道不知道止語嗎?難道不知道觀照嗎?
        師兄:有時候控制不住。
        上師:哎,所以說你這是自主的嘛。
        師兄:其實來的時候,我就心想著要好好的止語。
        上師:哎,是啊。
        師兄:我就是先想著。
        上師:對啊,是“想”止語嘛,呵呵,“想”止語,是吧?
        師兄:這是定力不夠的一種表現嗎?
        上師:其實定力是夠的。
        師兄:不用?
        上師:其實定力是夠的,只是不願意去定!所以說只能夠說是:“哎呀!習氣呀!”是吧?用個“習氣”,或者說是:“哎呀!業障重啊!”
        師兄:那是找藉口。
        上師:這完全是找藉口。業障有多重啊?有幾斤幾兩啊?啊?怎麼叫業障“重”啊?我是相信大家,來打七的師兄能坐那麼長時間了,你說他一點定力沒有,那怎麼可能呢?完全是有的;定力是有了,但是願不願意用?怎麼去用?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誰能作你的主啊?所以我們說這個定力——一切不住就是安住在自性上!這就是培養我們的慧命;培養慧命啊,就是安住在自性上,就是觀照,觀照就是培養慧命;這個慧命是需要培養的,到力量大到一定的時候,一個大爆炸,根塵脫落了,身心世界驟然化空了,這時候才是真實現前——打也打不走,趕也趕不走,那個時候就像我們歷代祖師說的,掄刀上陣呐都是見性的!那時候才是大機大用!你現在是有這個力量了,但是你不用在一切不住上,不用在觀照上,而用在流浪上,又分出去了,你又成了散財童子,是吧?你不能夠集中起來用,又流浪去了,又把這個福報白白給損耗了;所以你這樣修行就反復了,好像:“哎喲,我都修了這麼多年了,好像一點進步都沒有。”所以說進步不進步,那是一個表相,主要是看你怎麼去用它了。我跟你說啊,你們的修行絕對在張**之上,我可以這麼肯定,但是你們不會用啊。張**打不了這麼長時間坐的,他打完之後他總要動來動去,動來動去。
        師父:我覺得我們這邊好多師兄都超過**了。
        上師:絕對是超過他了,這不用說。但是你要會用,要會用——“善用其心”呐!這經還是要讀啊,不讀的話你不知道怎麼去用啊?不是說聽聽上師開示就完了。
        師兄:我看書少。
        上師:哎,對,要讀,學學張**嘛,啊?張**都會看書啊,看完都可以用得上,他還沒有你這個定力呢。
        師兄:是啊,但是他放得下,很多事情放得下。
        上師:男眾比較容易放得下,女眾總愛拖泥帶水,這是肯定的。
        師兄:是。
        上師:沒關係嘛,拖泥帶水改成一帶一路,啊?(眾笑)
        師兄:上師,我就在想,因為您剛才說我情見重,我就……,因為我一直希望說我要破掉我的情見,然後下輩子就不要再投生這個女身。
        上師:是啊,那這個願力是要很大。
        師兄:要很大?
        上師:真的。發願可以破掉情見,觀照更能夠破掉情見,所以我們破情見就靠觀照、靠發願兩把刀啊。啊?你幹嘛不用啊?要用啊!觀照是一把刀啊,發願又是另外一把刀啊,這兩把刀可以合併起來用的。
        師兄:我現在就是根本不受張師兄影響,他做什麼影響不了我。
        上師:啊,我受他“影響”,他講的每一句話都能夠“影響”我——所以你今天聽我跟那個心*師兄說了一句話,我說:“那個師兄講得跟你不相應,但是跟我是相應的。”就每一位元師兄的情況我都相應。
        師兄:上師也說過的,跟心*說到過。
        上師:這個相應的力量來自哪裡啊?來自觀照,來自一切不住,你一切不住了,你跟一切眾生都是相應的。
        師兄:沒有隔閡了。
        上師:啊,沒有隔閡了。
        師兄:那得要發多大的願力啊!
        上師:你也可以做得到啊,只是你不願意去用而已啊。
        師兄:現在慢慢在做,我覺得比原來好一點。
        上師:要快呀。
        師兄:嗯,要快。
        上師:哎,要快呀,不要整天歸零啊,我們“歸零”是個方便詞啊,不住相那叫歸零,但不是說你這個修證上真的就歸零了。
        師兄:我沒感覺到。
        師兄:上師,多指點我一下!呵呵。
        上師:阿彌陀佛。
        師兄:感恩上師,聽明白了很多,今天。
        上師:我剛才講的跟你沒關係,啊?
        師兄:有關係!
        上師:啊,有關係呀?
        師兄:觀照,發願兩把劍。
        上師:雙刀老太婆,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兄:不是,想要具體一點,就是……。
        師兄:說到情見,現在我對張**這個真的……。
        上師:哎,情見不光是這個愛情啊,這個夫妻情,不光是這方面,所有一切執著都叫情見——“哎呀,你看我多喜歡這個啊!”這也是情見呐,是吧?所以今天還有個師兄來問:“上師啊,你這些東西,你到時候要帶走嗎?”我說:“你再過兩天呐,再來這裡一塊都看不到了,全被師兄們給請走了。”我們只是把它拿來當法器用一用而已。
        師兄:我發覺我不怎麼敢跟上師說自己的情況,現在好一點了。
        上師:還有情見在。
        師兄:只是覺得跟上師說了以後就有進步大,一說就進步,不說就不行。
        上師:所以要敢說嘛。
        師兄:有時候真的有掛礙,今天我還跟心*師兄說要跟上師交流,她說:“我不敢”。我說:“要說,不說很難進步的。”我這樣說。不說,上師雖然是知道我的情況,但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情況,進步不了。
        上師:不是不知道,哎呀,哪有不知道的。你都知道去散步,還不知道這個
       

  • 13

     13. 開示13

        內容:印心七(第六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2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本*師明天打幾個小時啊?
        師父:六個哦。
        上師:六個小時啊?你這打坐,手印幹嘛放那麼低啊?
        師父:我有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發願不夠。
        上師:你現在也放那麼低呀?能抬高嗎?
        師父:可以抬高呀。
        上師:那試試看嘛,
        師父:嗯。
        上師:我看你的手印也是倒在底下。
        師父:嗯。
        上師:然後這個臉部的表情呢是一會兒笑,一會兒齜牙咧嘴,挺生動的。
        師父:哦。
        上師:什麼原因啊?
        師父:可能是休息不夠,昨天晚上我都沒睡著,一直都沒睡覺,後來喝喝茶。
        上師:沒睡覺?
        師父:沒睡過覺,這是一方面。
        上師:那你現在回去睡覺吧,一會兒要打六個小時。
        師父:沒關係,今天睡一下就行了,就昨天沒睡著哦,還有那個有點癢啊。
        上師:癢?哦,皮膚癢。
        師父:對。
        上師:這個癢能夠妨礙你嗎?
        師父:我就是覺得這塊有點癢,就好像難睡一點,就睡得不多。
        上師:有沒有動來動去呀?
        師父:是有點動。
        上師:有?
        師父:是有,翻一下身。
        上師:這個一動了,障礙挺大啊?
        師父:啊,是啊。
        上師:所以這個是修法修得非常不相應。
        師父:嗯。
        上師:怎麼辦呐?
        師父:嗯。
        上師:自己要想想辦法,怎麼辦呐?
        師父:是啊是啊,打長坐也要休息一下好一點?
        上師:嗯?
        師父:要休息?
        上師:不是休息好不好的問題。
        師父:嗯。
        上師:在座上老動來動去,手印又是倒的。
        師父:嗯。
        上師:這個持咒又持得很痛苦。
        師父:嗯。
        上師:這個修行路上障礙重重啊。
        師父:嗯。
        上師:沒辦法克服?這就很麻煩了。所以我們打坐培養定力,講的是一動不動,口念耳聞到心念耳聞這麼一個過程;再下去我們所講的能所雙忘,能所雙忘之後是什麼樣的光景啊?我們所講的:能念之心,所念之咒,相融並消;在相融並消的時候身上的覺受也會變得很微妙,有時候這個腿化空了,手印化空了,身體化空了,頭也化空了,一切境相都了不可得了,但是依舊了了常知;這了了常知當中呢,它是不起妄念的,就是持續的一種定相,這時候我們叫做正念現前;因為這個念頭沒有生滅相了,它是相續常覺,了了常知啊,在禪定當中這叫做一心,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心念心聞,也就是一心不亂;這個它是有持續性的,有時候也會是短暫的,短暫之後念頭又起來了,這個念頭還會恢復生滅相,跟著咒語也升起了,它是同時、同步,是相應的,所以這個能所雙忘會反復出現;在座下的能所雙忘表現出來就是輕安,刹那間身心沒了,人很歡喜、很自在,看一切都了不可得,這也是能所雙忘的一種表現,一種流露;但是因為我們說它是輕安,就是這還是個相,它隔一會兒還會恢復到從前,所以這個相也不可執著;所以我們說這個叫做“修行路上的一念風光”,不可執著它而得少為足,應當繼續勇猛精進,不要停留,這個腳步不要停住,要勇往直前,勇猛精進;所以就算是種種好消息現前,也了不可得,所以說自性現前了也了不可得,無所謂它現不現前;那我們母音上師所講的“一把擒來”指的是承擔它:“哦!這就是自性現前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嘛, 啊?”這是承擔,同時也不住它;所以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我們這個死心塌地的修行上,就是心念耳聞,身體不妄動,死心蹋地,才會給我們創造消息現前的條件;所以這個座上哪怕有很微妙的想動——這種覺受來了,都要好好把握,真不能動,這一動對我們的修行就會產生障礙。
        我們昨天還交流了一個問題是,師兄們說出去散步都在打妄想、都在流浪、都在攀緣,出去散步呢雖然脖子上掛的是止語牌、觀照牌,但是沒有起到這個作用。所以我們說座上的這個定力,大家所培養出來的定力和功夫,我們一點都不懷疑,那座下為什麼不用呢?這就很奇怪了。難道這個止語很難嗎?觀照很難嗎?難在哪裡?觀照、止語難在哪裡?這是很輕鬆、很自在、也是很容易的事——因為太容易了,所以沒有人願意去做!如果是難的話,來這裡修行他會覺得說這個事是很迫切的事,而不是很輕鬆的事,是很迫切要解決的!所以說這個打坐一動不動了,這個力量我們有了,座下同樣這個定力也還在,只是覺得說,“無所謂,該說就說嘛。”不願意去做觀照和止語,都覺得這是小事情,無所謂。但這個“小事情”會影響到我們座上。座上所培養出來的定力,真覺不住,真常不亂,那麼座下——一下座就開始用它了,持續地運用,這就是座下增長了定力;因為我們在持續地觀照,持續地作用它,座下同時也是在增長定力的,增長我們的慧命,慧命就是定力;所以會做功夫的,座下是不願意去攀緣的,也不願意去多說一句話,閒話不說;所以在這個座下的功夫就會體現出“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不說話,走路和座下都是在觀照,無話可說,這個跟我們座上培養的定力是相應的,不流浪,處處都是用心;所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這些觀照所表達得出來的這些,都是很自如的。所以我們既然是座上培養了定力,座下要用它,要主動去用它,每天要琢磨一下:我們是這麼修法的,也是這麼打長坐的,那我們又如何去了生死呢?如何去得解脫呢?這些自已是要思考的!而不是將心待悟:“啊,我只管這麼修吧,總有一天會開悟的。”那叫將心待悟,所以不可將心待悟!
        師父:上師說的“將心待悟”,是哪個“將”啊?
        上師:將軍的“將”。
        師父:將軍的“將”,哦。
        上師:將心待悟。 不是長江的江,啊?
        師父:哦,守株待兔的意思,是嗎?
        上師:守株待兔。將心待悟就是等待著開悟:“啊,反正總有一天要開悟的,我就等待吧。”那這個等待是沒有願力的,有願力是主動的,主動地去發心、發願,主動地去尋找方法,讓自己早日親證本來,所以這些都要靠主動,而不是被動;所以我們這麼用功地打坐,不論座上打多長時間,那畢竟是在座上,座下在幹嘛呢?座下的觀照才是真正的修行!所以叫做正行——座上是助修,座下是正行;因為我們座上在持咒的時候,種子翻騰,感覺是亂,但是那不顛倒,因為有咒在;下座以後如果不好好做功夫,直接就是顛倒,就是迷失。
        師兄:像這樣子那個下座,下座可不可以,呃,經常持那個咒心呢?
        上師:可以啊,也可以發願呐,可以持咒啊。
        師兄:那除了上座,下座其實可以經常持這個咒的?
        上師:也可以心空不住啊!其實心空不住就是最直接的,又輕鬆,這就是觀照!
        師兄:那是不是每個打坐下來都會心空不住啊?
        上師:都是不是啊?你打那麼長座,你下座有沒有體會過心空不住啊?
        師兄:經常。
        上師:有沒有?
        師兄:經常。
        上師:啊,“經常”,那就是了嘛,你是這樣子,那大眾跟你是一樣的,這不用懷疑;所以我們不懷疑大家的力量,能打那麼長時間坐了,這個力量都很大;所以唯一的問題就是下座有沒有去用它?會不會善用其心?下座是很容易流浪的,因為下座了我們就生活在一切事境當中,相當容易流浪;怎麼樣才能不跟一切事境跑呢?有師兄說:“持咒。”持咒雖說也是觀照的一種方法,但是很多人在持咒的過程當中並沒有體會到什麼叫做觀照,沒有體會過觀照,所以我們每次交流重點是在觀照上;什麼叫觀照呢?心不亂就是觀照,心清淨就是觀照!所以說心清淨了,這個大家很容易體會到:我們下座的那一刹那一切都放了,手印放下了,身心也放下了,“唉呀,我終於下座了。”——那一刹那是真正的放下,當你體會到真正地放下的時候——你感受自己就是解脫的,所以說這個大家要承擔啊,啊?放下就是解脫! 啊,你有問題嗎?有問題就問啊。
        師兄:上師,從那口念耳聞到心念耳聞,技巧上怎麼把握呢?
        上師:其實是一樣的。
        師兄:嗯。
        上師:口念耳聞就是心念耳聞。只不過口念耳聞的速度會慢一點,心念耳聞的速度會快一些,其實是一樣的;有過渡,但是過渡有可能很短暫,也有可能很漫長。
        師兄:狀態上有沒有什麼區別?
        上師:狀態上就是相應的,口念耳聞的話,念頭會比較粗一些,心念耳聞的念頭會細一些,這個自己可以感受得到;口念耳聞的時候,有時候是感覺到吃力的,心念耳聞是輕鬆愉快的。
        誰還有問題啊?沒事嘛,隨便說說,啊?
        師兄:有時候這個舌根動得很輕微的時候,我會想:“上師會不會看不見,以為我沒有在持咒?”呵呵。
        上師:不要有這個掛礙嘛。上師看你持不持咒不是看你嘴巴動不動,是看你的心有沒有在動,而且從一些現象你也可以表現出來;所以我們這前兩天有師兄一下子體會到這個口念耳聞的時候,她自己都興奮得不得了,這就證明她以前沒有做到口念耳聞,如果做到了,她不會有這個興奮度。
        師父:上師,那個咒輪的形成,是不是比心念耳聞還要快呀?
        上師:咒輪實際上是持咒啊頭尾相接。
        師父:頭尾相接?
        上師:啊,而不是真有個輪子在轉,啊?頭尾相接,已經分不清頭尾了。
        師父:哦。
        上師:這就叫形成咒輪了,速度也很快。
        師父:但是和知道咒在,聽不清咒,還是……?
        上師:那肯定是知道咒在。
        師父:但是還是有區別,那個聽不清……。
        上師:不是聽不清,是聽得清楚。
        師父:聽得清楚?
        上師:啊,只是沒有住在上面。
        師父:哦。那有時候字——咒很快了以後,字不是每個字都聽得清楚了,但是……。
        上師:嗯。
        師父:但是那個不能算是咒輪?那個只是說持得比較快。
        上師:“聽得清楚”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是字字分明,這一種是聽得清楚;還有一種“聽得清楚”就是知道咒在,也是聽得清楚。
        師父:那個,不是字字分明,知道咒在,但是不一定是咒輪?
        上師:不一定是咒?
        師父:不一定是咒輪。
        上師:不一定是咒輪。
        師父:嗯,但很快,但是,好像也沒有……。
        上師:咒輪要形成也很容易呀。
        師父:哦,比方說六字大明咒要幾十遍以上?
        上師:六十遍以上。
        師父:六十遍以上?哦。但是它那個也不是強求的,而是自然的?
        上師:自然的,對,自然而然。各方面的調節都到了同一個步驟上了才會出現。
        師父:包括心力,體力?
        上師:對。
        師兄:上師,你看我們這個初步練啊,就做不到那個如如不動,那回去練習是還打四個小時?還是從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練起?
        上師:都可以,最好是從時間短的開始練。
        師兄:不管多長都要做到如如不動,一直在延長?
        上師:哎,對,半個小時開始是最好——很容易做到嘛,半個小時。
        師兄:這個口念耳聞,堅持持咒不斷,持咒不間斷,如如不動,就這兩點?
        上師:是的。
        師兄:嗯,上師,就是那個口念耳聞和心念耳聞那個速度啊,速度變化有什麼區別啊?就是說如果是口念耳聞念出那種咒輪來了,那個速度再往上面加,加不上去了?
        上師:口念耳聞呐?
        師兄:對啊。
        上師:那已經是心念耳聞了。
        師兄:但那個速度加不上去啊?
        上師:不可能加不上去的,可以加。
        師兄:你嘴唇要動嘛,你嘴唇動三下。
        上師:那當然了,可以加上去的。
        師兄:我動了三下才一個咒,“嗡嘛呢叭咪吽”,變成“嗡……”,嘴唇動三下就是一個咒。
        上師:嗯。
        師兄:那我想再動,再加速加不了了。
        上師:你的嘴唇不止動三下。
        師兄:這個怎麼加呢?
        上師:你舌頭動幾下?
        師兄:沒數。
        上師:數一下嘛,嗡嘛呢叭咪吽,呵呵,數一下。
        師兄:我要達到念咒輪那個速度,不一樣的。
        上師:這個“達到”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勉強的。
        師父:上師,持得快的時候可以達到兩百遍呐?六字明?
        上師:是可以達到兩百遍。
        師父:哇!不可思議!
        上師:還可以達到更多。
        師兄:哦?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上師:十萬八千遍。
        師父:那是,那一念都是。彈指間十萬八千遍呐。
        上師:呵呵呵。是啊,所以有數量的永遠多不過無數,呵呵呵。
        師父:哦。
        師兄:它那個,你講你十萬八千遍,你一分鐘之內你不可能嘴唇動十萬八千遍吧?
        上師:“十萬八千遍”指的就是“無數”,不信你數一下嘛。呵呵。(眾笑)
        師兄:就是我在做實驗,就是加速,我就是加到那個速度,加不上去了。
        上師:嗯,你體能沒跟上,它也加不上去啊?所以念起咒來上氣不接下氣的,能加得上去嗎?這本身就是障礙呀?
        師父:那也不用刻意去加,像那個以前,去年打七……。
        上師:這個沒有刻意的,都是自然的。
        師父:去年打七我還說想要加上去,現在我就覺得慢就慢,無所謂,它好像……,我就......。
        師兄:上師,我回去說練習半個小時,那總不能說早上才打半個小時,我應該還是半個小時停了,再來半個小時,這樣練吧?
        上師:啊,你一天可以打無數個半個小時。
        師兄:就是堅持半個小時,想打,接著打,又再堅持半個小時?
        上師:是啊。
        師兄:嗯。
        上師:對。
        師父:那,上師,我那個現在隨它?我那速度現在我也不管快慢了,我有時快有時慢,我就隨它,是不是會這個,又太鬆散了一些?
        上師:嗯。
        師父:無所謂?
        上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住。
        師父:不住?
        上師:嗯。
        師父:哦,反正快慢我都不管它了,我現在我就有時候......。
        上師:“快慢不管”就是不住嘛。
        師父:就是不住?哦。
        上師:一切不住,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師父:嗯。有的時候我甚至回到口念耳聞,我也……,那也不管它了?
        上師:嗯。
        師父:有的時候會......。
        上師:會反復嘛。
        師父:啊。
        師兄:上師:那個咒在,知道咒在,然後,呃,就沒有字字分明,也不要刻意去提它那種?
        上師:是。
        師兄:嗯。
        上師:是,自然而然,心念耳聞是自然而然的事,勉強不得。
        還是一個問題,今天還看到很多師兄的手印低了,放在這裡——。我們這個《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上面有這麼一句話,“手印要結在心口之上”,這樣才有加持力,才能與諸佛菩薩相應嘛,所以說這個“手印結在心口之上”是佛菩薩的要求。
        師兄:上師,這個手可以這樣子嗎?這樣——?
        上師:不用,這樣——,就行了,夾在兩邊。
        師兄:夾在兩邊?
        上師:哎,這樣不是輕鬆嗎?這樣子——,多累啊,是吧?
        師兄:這個有時候反而會很久,哎,以後呢直接上去了。
        上師:哎,不用,就這樣——,這樣也會上去,啊?師兄:上師,我今天好一些了吧?經過前面幾天,也是舉不起來,今天能舉起來了。
        上師:我無心關注你。(眾笑)
        師父:我就覺得,就是他們這個咒,有些持得好慢。
        上師:哎,是啊。是,今天已經有師兄說了,他持咒一分鐘6到7遍,心中心咒。我說太慢了,太慢了。
        師父:持的太慢了,我都看到他這個嘴,一個字,一個——,他為了聽清楚。
        上師:對,他還執著字字分明嘛。
        師父:哎。
        師兄:上師,再教我們念一下,大概保持一個什麼樣的速度?
        上師:只要出聲的,都達不到12遍,出聲的都達不到,你不信你看時間,真達不到。
        師兄:最後我又好像,念的、念的那個速度啊比那個慢多了,就算你不帶聲音,它也耗體力。我發現它念得越……,就是這個舌頭動,但是有時候我很怕、很怕人家……,我這樣坐著,我本來不想動,我怕這樣子又把我當成那個、跟那個師兄一樣說:哎喲,那個嘴在不動。
        上師:你這都是帶著掛礙打坐,不要有掛礙呀。
        師兄:啊?
        上師:不要有任何掛礙,有掛礙就做不到死心踏地嘛。
        師兄:後來我不管了。
        上師:哎。
        師兄:後來我就不管,我、我、我掛礙不舒服。
        上師:啊,就是啊。
        師兄:反正有、有、有掛礙不舒服。
        上師:你給自己負擔多大啊。
        師兄:後來我就、我就、我就這樣,我發現這樣念、念,呃,這個怎麼、怎麼說呢?就說念得快快的,就舌頭這樣動,好像嘴巴看不出來這樣,呃,心裡面就像、就像念咒,念得快快的,那種感覺像念咒一樣。
        上師:是,沒錯。
        師兄:我覺得很省體力。
        上師:是,沒錯。
        師兄:這樣?
        上師:嗯。
        師兄:那心裡面的咒有、有——我感覺有那個咒,也很清楚。
        上師:嗯。
        師兄:只是講呢不像他們念得那個聲音呐,一個字一個字,但是那個咒就像她講的,像咒輪一樣“吽”“吽”“吽”的,那個、那個心裡面。
        上師:我聽是您講的,不是她講的。形成咒輪就對了。
        師兄:我覺得比較舒服,呃,而且是不累。
        上師:那個叫輕快、自如。
        師兄:哦!那個……。
        上師:啊,包括你的舒服在內是很輕快、自如的。
        師兄:而且時間也過得快,我、我覺得反正是可能是我那……。
        上師:能所沒了,時空就破了,時空就給破掉了。所以這個能所雙忘,時間、空間都管不住你了,我們說這老天爺也管不到你了。
        師兄:繼續。
        上師:啊,所以說這個持咒,心念耳聞到這個極力追頂這個咒輪的形成,在修行上也是很重要的一關。
        師兄:她告訴我,那女師兄說的。我問她:“怎麼坐十個小時呢?”
        上師:誰啊?
        師兄:那個啊,我今天跟她講、講話的那個,就問她。
        上師:嗯?
        師兄:她講的。我問她念咒,我就問她,我講……。
        師兄:王**。
        上師:哦。
        師兄:我就問她:“你念咒是怎麼個念法?”她說“念快快的。”我講:“嘴巴動沒?”“它不動,它就舌頭動,反正、反正我自已都聽不清楚什麼樣了,反正‘噔’‘噔’‘噔’‘噔’這樣。”後來我講“哦,這樣子啊,難怪會這樣!難怪!”我講。
        上師:呵呵呵。
        師兄:“你早說啊。”我講。我講:“這樣我也可以比較輕鬆一點。”她講這樣可能輕鬆,我也感覺到。
        上師:啊。
        師兄:但是,但是我以前也經常,跟那個,有時候......。
        上師:“輕鬆。”你這個輕鬆的力量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剛開始是做不到的。
        師兄:上師,持咒的時候,有時候想持快,就是有一種習慣,就像以前念書,也要把每個字都念清楚……。
        師兄:念清楚反而念不快了。
        師兄:這樣就念不快。
        師兄:對,但是也不能一點也不清楚,反正你總感覺到,反正心裡覺得那幾個咒你還是、還是知道那是幾個咒,有這個印象在裡面,如果一覺到,基本就沒有那個咒語的。
        上師:嗯。
        師兄:就是這樣。反正你覺得就是像、好像你念了“嗡嘛呢叭咪吽”“嗡——”,你念也聽得出“嗡嘛呢叭咪吽”但是你——好像我這樣念的話,你聽不清楚是哪個字,但是你心裡知道那幾個字是很清楚……。
        上師:啊。
        師兄:別人就聽不清楚——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上師:是,對啊,師兄講得多好啊!啊?(眾笑)
        師兄:我是後(來)這樣講,對不?
        上師:對對對,這個說得挺好。
        師兄:上師,這種狀況不是在想咒嗎?他只是嘴巴在動,但好像他這個咒已經是想出來的呀?
        上師:哪個?
        師兄:這種念法,他咒也不清楚,他也是只是說舌頭在動,但是他那個咒語是清楚的,那個他在想“嗡嘛呢叭咪吽”。
        上師:這個時候不可能有想在,有想在速度就快不起來。
        師兄:就像你叫爸爸媽媽,你是不用想的,你也會叫得出來。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嗯,這個解釋比較好。(眾笑)
        師兄:那你一見到爸爸,你腦子根本不用——不需要腦子想……。
        上師:嗯。
        師兄:就、就、就可以這樣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上師:嗯,這叫直覺,啊?直覺是不需要經過大腦的。
        師兄:上師,像這種情況也是一種觀照吧?
        上師:啊,是啊。
        師兄:已經在用,但是不自知?
        上師:嗯。
        師兄:沒有去思量?
        上師:嗯。
        師兄:上師,我是這個、這個上個七,很久,就是好像可以,後來回家一直也、也覺得挺好,就是心念耳聞,覺得一心念耳聞時間也快,很、很、很舒服。但這次呢慢慢後來又不會了,嘴又開始——就是又不知道怎麼,就又開始重新……。
        上師:這又是種子翻騰。
        師兄:哦,種子翻騰?
        上師:對,種子翻騰。
        師兄:我想問一個,她講的這個,念咒時候,又、又、又要——那原來講又緊又松那個,這個到底是怎麼個……?
        上師:鬆緊是自已調的。
        師兄:她說前面是講,先念清楚點,後面就開始……。好像我進來就開始。她講後面如果是念得快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清楚,但是後來她講,那緊的時候念清楚,後面松的時候就、就念快快的?
        上師:這些都是在調節,自我調節。
        師兄:就是自我調節?
        上師:對,自我調節是對的。
        師兄:上師,可不可以,呃,那個具體解釋下這個想念和心念的區別?就是我這個琢磨也琢磨不出、出來這個想和心念的那個區別。
        上師:你那個“琢磨”就是想。
        (師兄手摸下巴)
        上師:啊,你這個摸下巴就不是想。(眾笑)
        師父:這個就是?哦。
        師兄:我剛才報了12個小時。
        上師:可以。
        師兄:怎麼講呢?我也不知道我坐得了,原來我坐過8個鐘的,但是我不經常坐。
        上師:能坐,能坐。
        師兄:我聽了一下,剛才我覺得那個心念耳聞的那個可能……。
        上師:坐多少個小時取決於你的信心,而不在能不能上。
        師父:上師,有個問題,就是這個手有時候不同以前的那個筋,這個色身也會變得好像不同這個樣的?
        上師:這個沒關係。
        師父:這個沒關係?
        上師:這個沒關係,這個變是一種假相。
        師父:哦、哦。
        上師:遲到了?
        師父A:慚愧,慚愧。
        師父:剛下座肯定是。
        師父A:打坐。
        師父:**師現在是很精進了。
        師父A:不是,本來想打十個小時,看大家好像沒聲音了,外面。我估計有什麼重要活動。
        師父:我說了一下嘛,我說:“上師開示。”我來叫了一下。
        上師:那你的計畫沒有完成?沒完成,這座就不算了。
        師父A:不算了?啊,慚愧!我也是在考慮:“當時是下座還是繼續打?”它痛得要命——估計是說:“還是下坐了吧。”(眾笑)
        上師:哦,打了幾個小時啊?
        師父A:打了七個小時,本來想打十個小時的。後來聽到他叫了一句吧: “上師開示。”
        上師:那你們明天還要打12個小時呢?
        師父A:不知道。明天打12個小時啊?
        上師:你們不是報名打12個小時嗎?你沒報嗎?
        師父A: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這個事。
        師父:他不知道這個事。
        師父A:現在知道了。
        上師:明天是分兩撥,大眾是6小時一座……。
        師父:哦。
        上師:啊,有一部分師兄想在這裡坐12小時一座。
        師父A:在這裡是吧?那我報個名吧。幾點鐘開始啊?上師:12點。
        師父A:好。
        上師:12點到12點。
        師父A:哦。這是好消息。
        上師:那明天這個護七的師兄很辛苦了啊,啊?
        師兄:護七它也是分兩班唄,早上一班下午一班?
        上師:那中午呢?
        師兄:中午是跟早上一起的,它下午那班是兩點多鐘才開始吧。
        上師:是啊,所以說這個問題在這裡呀,就是你上午那一班就累了。
        師兄:對,早上那一班是要累一點咯。
        上師:嗯,他要做兩頓。
        師兄:上午那一班……。
        上師:照顧好六小時一座的,還要照顧好12小時一座的。
        師兄:上午那班不能老做上午那班,要經常換一換。
        上師:這是肯定要換的。啊,9點了,大家休息吧。
        師父:上師,哦,還有一個問題呀?我想想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嗯,上次提到那個發願的問題,發願就是,如果是發願熟了以後,就是......。
        上師:起心動念都是願。
        師父:但是它不是——起心動念還沒做到,就是、就是有念頭在,就是,它不是......。
        上師:那還不就是起心動念嗎?有念頭在就是啊。
        師父:它就是帶、帶著這個念頭呢,如果展開,它就是發願文,但是……。
        上師:那就是啊,那就是起心動念了。
        師父:哦,但是如果不展開它,就好像有個念在。
        上師:你知道起心動念都是願,這就是觀照啊?
        師父:哦。
        上師:啊?很自如地觀照啊。
        師父:但是他做事的時候,但是......。
        上師:做事不妨礙呀!
        師父:做事,做事的時候有那個,知道有那個念頭在,但是不展開,好像又……。
        上師:不妨礙呀?!
        師父:哦。
        上師:該做啥事,做嘛……。
        師父:但是它是......。
        上師:這是願力依舊。
        師父:哦,它是同時……。
        上師:“同時並起。”
        師父:同時並起了。
        上師:這就跟我們那個……。
        師父:哦 ,跟念咒是一樣。
        上師:是一樣的,已經形成那個力量了,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
        師父:哦,那如果是,它這個會不會屬於在第六識這個上面?它就是說,比方持咒……。
        上師:這不是第六識。
        師父:這個不是第六識啊?
        上師:這是八識……。
        師父:好像還是在思維。
        上師:八識的自然流露。
        師父:哦,這個也不是說在思維?
        上師:思維是有住的,你這個是無住的,很自然就流露出來了。
        師父:哦,那行,那明白了。
        師兄:持咒超越了這個身體的覺受,一般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可以超越?
        上師:到你這個程度。(眾笑)
       

  • 14

     14. 開示14

        內容:印心七(第七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3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還有個,就是願,現在像這個普賢菩薩十大願,還有咱們心中心十大願等等這個願。另外比如說“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上師:呵呵。
        師兄:“願這個誰誰誰,怎麼怎麼樣”?
        上師:那不是解脫。
        師兄:這不行是吧?
        上師:那不是解脫大願,呵呵。
        師兄:哦,我這就是……,因為實在這個是對比,對這個……。
        上師:那是世間的願。
        師兄:哦。
        上師:不究竟。
        師兄:哦,對。念念誓願從自身的還是要咱們解脫大願?
        上師:解脫大願。這個解脫大願發完之後,當下便是心空不住,這才究竟。
        師兄:上師,平時為什麼很難體會到這一點啊?就是發完願以後當下這個心空不住?
        上師:“平常為啥做不到?”我們都做得到啊?呵呵呵呵呵。你為啥做不到啊?啊?
        師兄:我的理解啊,當我心裡有這個願望的時候啊,心生歡喜,然後內心又很清涼,很清淨……。
        上師:“就可以不住了。”呵呵。
        師兄:對,就是這種感覺!昨天上師開示的那個就是念、念、念,咒念不出來了,然後又……,當時也是沒有那個狀態,也是沒有身體那樣,全都沒有。
        上師:嗯。
        師兄:但是感覺很清晰,非常清晰,聲音也聽得到,反正什麼都很清晰,然後過一會就好像那個聲音,就好像我自己融在這個,啊,好像融進去了一樣就是。然後過一會兒又一動念頭,這個咒又提起來了。
        上師:嗯,對,已經出現短暫的能所雙忘了。
        師兄:哦,那我當時是很歡喜,我說:這就是!
        上師:嗯。
        師兄:然後這個一動這個念頭,這個咒又回來了。
        上師:又起心動念了嘛,呵呵。
        師兄:呵呵呵呵呵。
        上師:你剛才說的“這就是”,就是無明妄起。
        師兄:無明妄起?
        上師:啊,無明妄起。
        師兄:應該是那個時候心裡很明白,但不會去著這個。
        上師:不要著它,一著又是無明妄起了。
        師兄:無明跟得好緊呐,呵呵,一不小心又被它逮住了。
        上師:如影隨形嘛。
        師兄:嗯。
        師兄:那個時候我是剛剛打到四、五百座的,感覺那個時候狀態最好。
        上師:嗯,“那個時候”,紅旗插滿全國,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兄:過去心不可得,呵呵。
        上師:呵呵呵。
        師兄:好多師兄就放棄了,我看好像有不少,太可惜了。
        師兄:那時候信心滿滿的……。
        師兄:對,念到一定……,又給放掉了。
        上師:沒人指導!沒人指導,不知道這是什麼光景,就很容易放棄。
        師兄:而且這個指導是很要緊的。像我昨天我就深深地感覺到:你心裡承擔的是——上師說的那個意思我明白,不是你去有個承擔在,但是你心裡很清楚。是吧?上師?如果我當時是這種心態就對了,但是當時是動的全是嗔恨的念頭。
        上師:著相去了,呵呵呵。
        師兄:著相。
        師兄:還有昨天那一座就是痛嘛,痛——我就是聯想上師給我們講在火車上那一段兒,(眾笑)我就樂了,我就笑了嘛,一痛的話我就笑。
        上師:難怪我說:“你為啥在笑啊?”。
        師兄:哎呀,一痛我就想這段兒,一痛我就想這段兒,我說這段兒加持力太大了,呵呵呵。有沒有想像到上師的那個角度——拱住,這個肌肉啊一定是很發達。
        上師:嗯。
        師兄:在那種場景之下,因為我經歷過那種場景,在火車上排隊,唉呀!
        師父:你今天又“休息”?
        師兄:托師父的福,呵呵。
        上師:他這個修行是“離苦得樂型的修行”。(眾笑)
        師兄:因為自己感覺到這個聽上師的開示,讓我內心特別清涼,方法也找到了,信心更足了,這種和之前的那個……。
        上師:“信心更足了就可以偷懶、偷懶。”(眾笑)
        師父:他就是這樣的,找對了方法,心裡一直偷著樂——他就不幹活兒,呵呵呵。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說到這點我還是特別佩服師父,他是千方百計在找方法。哪裡不對勁了就千方百計找方法,但是師父一找到方法他馬上就用,他一找到馬上就用。
        上師:馬上就實踐。
        師兄:因為師父是一直經歷生死的人,所以他這個概念還是特別清晰,他不會中間有任何的時間短暫地停留。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啊,他體悟的絕對就有差異化的。
        師兄:那當然。
        師父:就是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聽呢很過癮——有時候就忘記了,是吧?因為你沒有去做它嘛,你只是聽著很高興,講的也很好,自己也有體會,可是就是會忘記。就跟那個手印一樣的,結著結著就忘記了,是吧?
        上次的那個佛塔,那個有多高啊?那個小的?
        上師:哪個?
        師父:您拿來的那個,有一個裝舍利塔的那個,小的,那個有多高?
        上師:裝舍利的啊?
        師父:啊,那個小舍利塔,圓圓的。
        上師:就這麼大的。
        師父:那個是多高,有?那個尺寸是多少?
        上師:那拿出來量一下吧。
        師父:呵呵呵。
        師兄:哦,這裡是佛舍利,是吧?
        上師:是的。
        師兄:誒,還有一顆更大的呢?那是?
        上師:那是摩尼寶。
        師兄:哦。誒,舍利有兩顆,裡面。
        上師:好幾顆。
        師父:好幾顆。
        上師:四顆舍利,佛舍利、有老人的舍利、還有那個般瑪南吉老上師的舍利。
        師兄:哦。
        上師:就是土旦活佛他上師。
        師兄:哦。
        上師:這裡的舍利才多呢。
        師兄:哇!
        師父:哇!我可以請一點——老在琢磨這個事兒。
        上師:呵呵呵,回去了給你分一些嘛。
        師父:好!
        上師:嗯。
        師兄:哇!各種顏色的都有!上師啊!
        師兄:上師,我再頂禮一下!
        上師:佛舍利嘛,釋迦佛的腦舍利,血舍利,金剛舍利。
        師父:我已經準備好了這個瓶子了,小瓶子我已經準備好了。
        上師:金剛舍利,血舍利,腦舍利,發舍利……。
        師父:啊!你看,那麼多啊!
        上師:骨舍利都有。
        師父:這得多少瓶子啊?我的天呐,我每個瓶子都想……,呵呵呵呵呵。(眾笑)我數一下有多少瓶子,呵呵。
        師兄:數不過不來。
        師兄:二十個差不多了。
        上師:幾十個瓶子。
        師兄:上師,這個大的摩尼寶珠像水晶形狀。
        師父:哇,二十多個瓶子。
        師父:我已經把這個瓶子請到了,呵呵呵呵呵。
        師兄:就等著裝來著。
        師父:對,呵呵呵。但我要把它記下來,哪一個哪一個是什麼什麼舍利。
        師兄:這個像黃金一樣。
        師父:啊,是啊,各種各樣的,漂亮極了。
        上師:還不趕緊拍照留念?
        師父:對,是啊,對。
        師兄:上師,這舍利它不斷地在長,是吧?
        上師:供它就會長。
        師兄:哦!
        上師:沒供它。
        師父:上師,我把那個瓶子拿給您啊?
        上師:回去再分嘛。
        師父:好,呵呵呵呵呵。
        上師:這裡分,怕它跑掉了。
        師父:哦!
        上師:*師兄那時候分的時候都跑了一些。
        師父:哦!
        上師:它這個要很恭敬的。
        師父:哦!是啊!
        師兄:似乎被天人請去,是吧?
        上師:它自己跑掉,然後那個——別放上面。那個他在弄的時候,一些是跑掉了,還有一些是掉地上了。
        師父:哦!怎麼掉地上呢?!
        上師:他還是很細心呐,他說他很細心的。
        師父:哦,他應該用那個樣子,搞到盤子裡。
        上師:就是啊,他都搞了。
        師父:哦,還會掉地上面呐?
        上師:哎,就是跑了嘛。
        師父:哦!
        上師:跑了,有一些就直接掉地上了,而且掉的部位不是在他弄的這個地方,掉到邊上去了。
        師父:哦。
        上師:那不證明它會跑嗎?第二天我開店門嘛,進去了,進去之後我就感覺有這個舍利子在呼喚。然後*師兄來了之後我就跟他說:“你昨天搞的時候跑了一些舍利,掉了一些舍利。”他說:“不會啊!我很小心呐!”我說:“我感覺到這個我們這個店裡面就有掉在地上的舍利。”然後他說:“那不可能!”“哦,不可能?把燈關掉,我找給你看。”把燈關掉了之後,我拿著手電筒趴在地上,撿了六顆回來。
        眾師兄:哦!
        上師:顏色都不一樣的。我當時——就是沒找之前,我跟他說,“至少有六、七顆!”
        師父:哦。
        上師:這個舍利在呼喚我,我就跟他講數量了,然後我趴下去找呢找到了六顆。他當時佩服得不得了,這個因為他在搞的時候,我在邊上跟師兄們交流嘛,沒看他,而且掉的位置都不同。
        師父:哦,它就自己跑了?
        上師:嗯,它會跑。
        師父:這個跟、那跟他的修行有關係。
        上師:前年不有個出家師父,**師父,從福建跑到海口去請這個舍利。
        師父:嗯。
        上師:我當時也是給了他幾十粒吧,然後他請到這些舍利之後,他就上五臺山。上五臺山呢,可能有一些別的那些宗門的出家師父啊在他面前謗我們這個法,然後他覺得人家講的有道理。就他覺得有道理之後啊,那些舍利啊一夜之間跑剩幾顆。
        師父:哦!
        上師:都裝在瓶子裡面的,這袋子都封住的,一夜之間就跑剩幾粒了。他回到福建之後,他一打開來看:“哎!舍利子怎麼就剩幾粒了?!那些跑去哪兒了?瓶子都變空了?”他說,這個也沒有給人,也沒什麼,他就是隨身帶的。後來他就問,我說,“那是你可能是修行上、還是這個見地上啊出現了問題。”然後他還不肯承認。後來是**師父過了幾天,打電話說他的事,說他突然間逆反心理很嚴重。
        師父:哦,他對佛法產生懷疑了。
        上師:每個祖師都罵了。
        師父:哦,有的人會無緣無故出現這種狀況哦?
        上師:哎。所以那個舍利一夜之間跑了。
        師父:我覺得有一些人,他去謗法,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就是種子翻騰。
        上師:他也的確是種子翻騰。他是聽了別的宗門的師父說的東西,他當時覺得說人家講的有道理。
        師兄:但是學佛法這個這一塊兒,這個分析判斷上,我老覺得個人分析判斷呢完全靠福報。
        師父:那是肯定的。
        上師:原來我們塔光來一個出家師父,叫做**師,男眾的,來我們塔光的目的是啥?治療癌症。但是我們也不知道他有癌症,只是師兄介紹他來,說:“他身體不太好,住你們道場調養。”我說:“可以可以。”後來是一住,在我們道場一住住了兩年多。剛開始他也沒有打坐,也沒什麼,他就是修淨土的,住了一年多,就觀察我們這個每一個來求法的師兄啊、來修行的師兄啊、還有我們這些人的形象啊,觀察了一年多之後他才求法。求法之後,把法傳給他了,他也很用功。又修了一年左右,他就跟我們講了:他出家已經二十年了,跟他同一期出家的師兄弟也有三十多個……。
        師兄:哇!這麼多啊!
        上師:到現在就剩他一個人是出家人,其他的全部都還俗了,因為找不到修行的方法。
        師兄:哦!
        上師:出家了之後,有的五、六年就回去了,有的就是熬到十幾年,最後覺得說沒啥意義,就還俗了。我說:“那你為啥不還俗啊?”他說:“我還俗沒有意義啊,我是絕症之呐!”他才告訴我們他是癌症晚期,就是說他認為自己已經是快死之人了。所以他說:他原本是在廣州居士家裡面治療的,後來檢查報告出來之後,那居士家一看,“哇!好嚴重了,都已經是晚期了!”一個是怕他死在他們家裡面……。
        師父:呵呵。
        上師:呵呵。第二個呢就是覺得說他這個病得那麼重了,可能對家裡人啊也會有其它的影響,後來聽說我們這邊呐道場呢可以常住,就介紹他來。但是介紹他來的時候跟他說:“你千萬不能說你是癌症晚期的,你要說了有可能蔡老師那邊不給你住。”然後他也就沒說,那個師兄也沒說。所以他一直能夠在我們道場住下來,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快死之人了。沒想到在我們那邊莫名其妙就是把他的癌症給治好了。
        師父:嗯。
        上師:啊,我就是每天給他配靈芝沉香蜜吃,他只是說他身體不好嘛,那就吃靈芝沉香蜜,偶爾也喝一下沉香,還沒喝多少沉香。因為不知道他是癌症晚期呀,然後莫名其妙就把病給治好了,同時又修了心中心法了。
        師兄:這下撿了兩條命回來!
        上師:呵呵呵呵呵,對,一條是性命,一條是慧命。
       

  • 15

     15. 開示15

        內容:印心七(第八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4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那個叫什麼呢?
        上師:那個叫什麼啊?叫“那個”。
        師兄:哦?
        上師:那個就叫那個。
        師兄:哦?
        上師:不叫“什麼”。
        師兄:那個根塵脫落,到你脫落了以後,你是怎麼修的呀?它是不是也有幾步走啊?
        上師:嗯。
        師兄: 這個問題不直接。
        上師:可以是一步,也可以是一千步。
        師兄:那先說一步的唄。
        上師:一步的就是一切不住,一步到位,一切不住了就到位了,到本位了。
        師兄:但做不到的話該怎麼辦呢?
        上師:沒有做不到的,做不到就不是根塵脫落,根塵脫落不需要“做到”。
        師兄:那他,嗯、嗯、嗯,脫落了……。
        上師:根塵脫落不需要做到,它脫落就脫落了。你一說:“哦,我做不到根塵脫落。”那就不是根塵脫落。
        師兄:是,然後那會不會又迷失掉呢?
        上師:不會,只要說還會迷,那就不叫根塵脫落,那叫輕安。師兄:哦。
        上師:啊,輕安就會迷,根塵脫落不會迷的。我們說的一千步這咋解釋呢?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切,圓融的程度,他會慢慢地更加圓融,知道吧?好比說他剛開始根塵脫落,你要問他:根塵脫落是什麼樣的心地?他會告訴你,但是他這個描述呢不可能像佛那麼描述,因為佛的描述就更圓融了嘛,所以這個叫圓融程度上的不同;那他將來會不會也能夠描述得這麼圓融呢?那肯定可以的,因為他還要歷練;歷練,這個歷練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後得智,所以他可以分一千步走;但是說一步到位的,就是他一切不住,當下回歸本位,這就是一步到位。
        師兄:上師,您說一千步走,就是從啟用的角度講?
        上師:啟用的角度嘛,培養後得智嘛。
        師兄:哦。
        上師:所以說見性就是成佛,這個就是一步到位嘛。
        師兄:就是從本位講?
        上師:啊,從本位上來講,他肯定跟佛的修證是一樣的,但是圓融的程度不同。
        師兄:那是。
        上師:佛可以一天當中講八萬四千法門,啊,他最多講一個法門、兩個法門。
        師兄:但是他都包含在中間了。
        上師:哎,是啊。所以這個叫差別智嘛,後得智也叫差別智。你說他會不會還迷回去呢?他不會的,不會迷回去,你放心。如果還會迷回去的話,他那個根本不叫根塵脫落,也不叫見佛性,就只能說是一種輕安,有點相似,跟這個根塵脫落看上去有點相似,但不是那麼回事。
        師父:他這個做事上也能體現出來吧?
        上師:嗯,是啊。這個在世間法裡面呢有很多可以是類似的。好比我們說下圍棋,它圍棋他只要登上了段位的,你說你再退回去,它不可能的。它段位就是段位了,他能夠評為段位的,那他只有越來越精,往上走,從一段到九段他會繼續往上走。那這個圓融的程度呢?它不一定跟段位有關係,有時候九段還下不過七段呢。
        師父:嗯,對。
        上師:是吧?
        師兄: 嗯,經常地。
        師父:他狀態不好。
        上師:哎,有時候是七段的還下不過三段的,段位就是這樣的,它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差別智。
        師父:但是沒有一個段位的絕對下不過有段位的。
        上師:那是的,肯定的,它這個評估標準就是這樣的。
        師父:呵呵呵。
        上師:啊,沒有上段位的叫“級”。
        師父:嗯,對。
        上師:啊,他是分……。
        師兄:現在是、好像是分二十四呀?還是?
        上師:二十五,二十五級。
        師兄:二十五級?
        上師:二十五級。
        師兄:怎麼能更系統、更圓融、更努力、更有方向感呢?
        上師:發願。
        師兄:哎喲喂!
        上師:是啊,為什麼呢?所有的佛經都這一句話:一發心即證佛道,永不退轉。所以這個發願是最有超越性的,你恰恰就是不會發願,所以你體會不到。你看我們二祖也是這麼開示的,二祖說發心很重要,第一是要發心,啊,也是拿佛經上來講:“一發心者即證佛位,永不退轉。”那你這個心發不出來,說你證到多少地,誰相信呐?那多少地都是建立在發心上的。
        師兄:發什麼心呢?
        上師:發菩提心、解脫心呐。
       

  • 16

     16. 開示16

        內容:印心七(第八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4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打坐姿勢你不是學到了嗎?
        師兄:是啊,我現在已經學到了。——我裝在這裡面可以嗎?
        上師:現在可以拿在手上。
        師兄:沒袋子。
        上師:因為它(摩尼寶)這個要求不能低於腰部。
        師兄:哦。
        師兄:上師,當時您說摩尼寶珠就是龍宮的?還是天上的?
        上師:嗯,釋迦佛從空中化現的。
        師兄:哦,釋迦佛從空中化現的。
        上師:佛經上有講。
        師兄:現在這個坐了兩天了,坐了兩天了……。
        上師:嗯,認識到啥叫打坐了。
        師兄:呵呵,不是,現在越來越糊塗了,因為以前我都是單盤比較多,而且打坐時間不長。
        上師:嗯,對,單盤坐不了長時間。
        師兄:打坐時間不長,這次來呢,第一次呢就是感受這長時間的。嗯,今天呢就是才發現了手是不對的,以前我手這樣子——,我就把這裡懸空著,好累,一下子就掉下去,一下子就掉下去。
        上師:嗯。
        師兄:這個今天我就跟旁邊的師兄嘛,說了一下,他說手要這樣夾一下,這個我就一下就感受到了,這樣真的就穩了,這是手。然後呢就是腿,腿呢就要——不能懸著。
        上師:嗯。
        師兄:就不管多高多低都可以,下面要踩點東西,不能懸著,這是腿。腰呢,其它地方呢……。
        上師:自然挺直了。
        師兄:自然挺直?挺不直,我覺得是氣不足,沒氣兒,挺一下就塌下去,挺一下就塌下去了。坐的時候那個是整個屁股全部坐實呢?還是坐一半呢?還是怎麼樣?這個有要求嗎?
        上師:全部坐實。
        師兄:全部坐實?
        上師:嗯。
        師兄:那就是腿實際上用不上力?
        上師:嗯,腿不需要用力。
        師兄:腿用不上力,我覺得容易翻。
        上師:不會,我們那墊子是斜的,後面高,翻不了。
        師兄:這個還可以再靠過來一點,哎,差不多,這樣差不多。
        師兄:這樣是吧?
        師兄:你把腿交叉一下,這個地方靠著墊子。
        師兄:哦,這樣,就靠上是吧?
        師兄:對,這個地方靠著墊子,這樣就形成一個像三腳架一樣的。
        師兄:就是那個角度是這樣子的嗎?
        上師: 嗯,對呀。
        師兄:夾著兩條腿,加上那屁股剛好。
        師兄:哦,我坐的話,我就坐一點點,我說生怕坐多了以後……,因為以前學習、學習坐的話,坐一小塊兒。
        上師:嗯,就是顛覆你以前的概念。
        師兄:呵呵,是。嗯,我看看還有什麼?再個就是那個念咒,念咒的時候那個速度啊是快一點好呢?還是慢一點好?
        上師:快一點好。
        師兄:快一點好?因為以前我學過呢這個南師講的安那般那嘛,它要和呼吸配合,慢一點:“嗡——”,有時候我就覺得那種好像比較容易定?
        上師:嗯,是啊。那種是作意的定。
        師兄:啊,對。
        上師:起分別心的定。
        師兄:對。
        上師:那不究竟。
        師兄:哦。反正我就是這樣不停地念咒,然後把那個注意力就集中在一個一個咒語上了,好像有一點點定境,但是很快就出來了。
        上師:這個不會出現定境。
        師兄:不會出現定境?
        上師:不會。
        師兄:但是我就有那種覺受,就覺受到那個自己的念頭呀,外面的東西呀好像浮……,隔開了一層,有一層的話好像那個什麼什麼感受?好像浮起來的那種感受。
        上師:你說的那個“浮起”,我們叫翻騰。
        師兄:翻騰?
        上師:嗯,種子翻騰。
        師兄:就好像覺得就是平時想的很多東西,想想,突然間那個“啪——”就飄起來了。
        上師:就是翻騰嘛。
        師兄:下面一個很定的東西,但是我就能覺受到這個東西其實也不用去……,不用去刻意,它就在那裡。但是時間很短就過去了。
        其它的比如說平時用心,平時用心了,我現在就持著咒。
        上師:發願。發願:“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要多發願。
        師兄:哦。願——,這個有時候覺得能發起來,有時候就覺得發不起。有次發、發……。
        上師:發願發不了,成不了佛。
        師兄:嗯。
        上師:成佛都需要靠發願。
        師兄:哦。不過這兩天那個,覺得自己那個執著心的根根啊,我能瞧見了。以前啊就老是用那個是非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這兩天觀、觀,剛剛突然發現,哦,原來這些都是自己太在意自己的那些見解和錯對了。
        上師:對啊。
        師兄:這個突然能觀見了,但是還處理不掉它,一觀見這個,它就,就是有時候就好像要,一看見這些那個執著自己的執著心呐,那執著心像什麼一樣的好像慢慢地就爬上來了,把整個頭都爬滿了,然後自己就陷進去了,我就念咒呢它好像也沒作用了一樣。
        我下面有個茶葉,我把它拿上來吧?拿過來,給師父喝。
        不過我覺得這次收穫大,原來的話自己想不太明白的一些問題啊,現在能夠觀見一點根根了,能夠從覺受上就知道自己不應該去執著它,雖然處理不了,但是還是能夠覺受到,覺受到是自己執著的一些東西。身體方面,好像我總是覺得我的精力,精力好像很不好,坐一下就昏沉,坐一下就昏沉,剛開始那幾座還可以,後來就一直就很昏沉,很散亂。不過上師說的這個種子翻騰,這個概念可能和我原來理解的又不一樣。
        上師:嗯。
        師兄:我原來呢理解那個翻種子啊,就是很難受,什麼事都翻起來在心裡邊糾結。
        上師:智慧是不是種子啊?
        師兄:呵呵。好像也沒有其它什麼問題,呵呵,就是好好地坐。
        上師:嗯,有再問嘛。
        師兄:嗯,好好地坐,先把定力先培養起。
        上師:嗯。
        師兄:我就是發現自己定力太差了。上師啊,我認識一個人,我突然想到了,他呢告訴我們,他說他每天坐的話就坐二十分鐘,但是他那精力啊就特別好。
        上師:年輕人嗎?
        師兄:不是年輕,也是五、六十歲。他是那個針灸啊,那個針灸功夫特別好,針灸功夫特別好啊,也是整天笑眯眯的,讓人家扎針。
        上師:心外求法,終落空亡。
        師兄:嗯。
        上師:這個不算啥,今天聽師父他們講的那個故事:你到廣西的巴馬,巴馬那邊呐九十歲的老人死掉了,那些鄰居啊、親戚啊就會說:“哎呀,這孩子夭折了。”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兄:嗯,長壽之鄉。
        上師:嗯,九十歲都說“夭折”,呵呵。
        師父:“今天我們好生慚愧”他說,“我們大部分都是夭折了。”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父:一百歲以內去過三次醫院,就說“你這身體不怎麼好,身子骨不怎麼好”。
        師兄:上師眼睛都紅了。
        上師:我眼睛紅啊?啊,看到你就“眼紅”啊。(眾笑)
        師兄:辛苦了!上師!
        上師:呵呵呵,我還真不知道我眼睛紅了。
        師兄:有一點。
        上師:是嗎?
        師兄:有一點血絲。
        上師:哦。
        師兄:上師,我先下去了。
        上師:好。
        上師:來,一人請一顆摩尼寶。
        師兄:哦!感恩上師!
        師兄:感恩上師!
        師兄:哦!媽呀!
        師兄:你們先來。
        師兄:不是,我是說上師的回答,哈哈哈。
        上師:上師睡覺也能培養定力呀。
        師兄:這個層次比較高,然後不應急,就是對於我就不好使。
        上師:哦,你是說對你來說,是吧?
        師兄:啊。
        上師:對你來說,打坐。第一打坐,第二發願,第三念佛,第四躺著。
        師兄:洗洗睡了?(眾笑) 我發現這倆是扯蛋的。
        上師:躺著可以呀?你看我們那個藥師法是躺著修的啊,不也是培養定力嗎?
        師兄:“睡著”?躺著,不是讓你睡著,不是讓你睡著了。
        上師:躺著 。
        師兄:啊,“睡著了”——你看她寫著。(眾笑)
        師兄:你要睡覺(jue)不能睡覺(jiao)。
        師兄:啊,“睡著了”。
        上師:前面已經回她了。
        師兄:哦!
        上師:我說:“睡著了也可以的”。
        師兄:完了,激動得連“躺”都不懂寫了。(眾笑)
        師兄:躺,一個身字,一個和尚的尚。
        上師:嗯,不會寫躺,就寫個躲嘛。
        師兄:拼音是最好的,tang。
        師父:你那個寫錯了,拼音,你那個“坦”著。(眾笑)
        師兄:哦,這字寫對了,就可以了嘛。
        上師:“坦”也可以。
        師兄:我這點兒老底都被翻完了的感覺,很不爽,呵呵呵。
        上師:不知道你怎麼會說出“你看病來的”?
        師兄:那就沒辦法。
        上師:啊?
        師兄:你這樣就已經把我整煩惱了。(眾笑)
        師兄:因為你執著上師的話了嘛。
        上師:不是她執不執著,她要把自己的問題呢說得圓。
        師兄:我說不圓了,你這樣問。
        上師:那肯定說不圓嘛。
        師兄:那為什麼說不圓呢?
        上師:因為有執著嘛。自然呼吸本來就很圓,一切執著、不執著都沒離開它。
        師兄:不是,同樣的話從我嘴裡說出來就不對,從你嘴裡說出來怎麼就對了呢?
        上師:自然呼吸有對和不對嗎?
        師兄:那自然呼吸也沒有執著和不執著呀?
        上師:是啊。
        師兄:那剛才的執著和不執著是咋來的呢?
        上師:你自己說的啊?
        師兄:上師說的,重播!(眾笑)
        上師:呵呵呵呵呵。你自己說:“有執著。”所以問你:“自然呼吸有執著嗎?”
        師兄:哦!對!是有這一說,然後上師就問我:“怎麼來的?”對嗎?
        上師:怎麼來的?
        師兄:啊,怎麼來的?然後我說……。
        上師:重播。(眾笑)
        師兄:沖下來的!(眾笑)
        師兄:難怪你們家裡人都說,有你在,就開心。
        上師:本來無事嘛。
        師兄:對呀。
        上師:何來此事嘛。
        師兄:對呀。
        上師:那你還要問什麼?
        師兄:我好像沒什麼了——那它怎麼來的呀?!
        師兄:發願。
        上師:發願的意義就是解脫嘛。
        師兄:本來沒有煩惱,發個願。
        上師:“本來沒煩惱”,那叫做表面上沒有煩惱,內心還是有求。如果真的沒求了,叫你去發願你也不會去發願。
        師兄:那呼吸有求嗎?上師?——我也反問一下。上師,請回答。
        上師:呼吸沒有求啊。
        師兄:哈哈,那求從何來呀?
        上師:求在呼吸中嘛。
        師兄:呼吸裡邊都沒有求了,那怎麼能在呼吸裡邊有求呢?
        上師:你看這就是求。呵呵,這就是求了,起分別了,就求了。呼吸有沒有分別?
        師兄:……。
        上師:本無分別。
        師兄:對呀!沒有分別。
        上師:它為什麼又會有分別呢?
        師兄:“分別在呼吸中。”
        上師:啊,對。所以說這個分別是用,一切求都是用,這是工具。
        師兄:我把假的當真的了,所以有煩惱了。
        上師:是啊,都是認假為真嘛。
        師兄:哦,真的不要了,要假的了。
        上師:“找到感覺了。”——呼吸有感覺嗎?呵呵呵呵呵。
        師兄:呼吸?是,我想,就是,呵呵呵。
        上師:有和沒有都是用,呼吸是本位,本位能夠起一切作用。
        師兄:嗯,那我們求了這個解脫心,實際上就是回歸自己的本位?
        上師:妙用。
        師兄:妙用?
        上師:妙用一切,所以發願是妙用。
        師兄:所以我以前的發願都是跑偏了,其實都是求,都是在分別,都是假的,不是真心。——哦,是這個意思。
        上師:也不是完全假,要是完全假的話也不是那回事。
        因為你經常說:“嘿嘿嘿,我知道了!”(眾笑)那怎麼能叫假?!

  • 17

     17. 開示17

        內容:印心七(第八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4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了了常覺,了了常知,一切不住。
        師兄:體會到。
        上師:體會到了啊?
        師兄:嗯!
        上師:這就是主人翁啊!那無明是什麼啊?無明它也是了了常知。
        師兄:嗯。
        上師:它會怎麼樣呢?無明這時候它會妄起:“哎!我是了了常知的。”
        師兄:對!
        上師:他就著在這個了了常知上了。
        師兄:對,現在就是這樣子。
        上師:啊,這一個是住,一個是不住;不住就是自性流露;住,就是無明妄起;它區別就在這裡。
        師兄:就區別就在這裡。
        上師:就這麼一點上。
        師兄:啊。哎呀,感恩上師!突然間就憋,今天打坐就是憋。
        上師:啊,打坐就是讓你把這口氣憋出來嘛。
        師兄:對呀!
        上師:呵呵。(眾笑)
        師兄:真的我覺得,早上還好一點,然後下午就是一直在憋這個問題,憋得我,哎呀,還是要問出來,問個明白。
        上師:是啊,那你當然要問了,你問就是時節因緣嘛,你不問了又錯過了嘛。
        師兄:對,其實一直都在。
        上師:啊,一直都在啊?
        師兄:沒有離開過。
        上師:啊。
        師兄:上師啊,上午有一座,坐的有時候有一股氣就憋在這裡,沖又沖不走,過又過不了,很想打腦袋一下。
        上師:打嘛。
        師兄:我不敢下手,很想,就堵在這裡,怎麼沖也沖不出去。
        上師:你就狠狠地打自己嘛。
        師兄:就憋得我,真的,今天上午這裡一直都是很痛哦,很疼,就憋在這裡,就沖不過去。我就不明白了,就是在這裡,這股氣就憋在這裡,就沖不出去,怎麼持、怎麼持、怎麼持、怎麼持那個咒,都沖不出去。
        上師:這是客堂的打火機。
        師父:客堂啊?
        上師:嗯,我借用的,要還給客堂。
        師父:哦。
        師兄:還是要多打長坐,才有更多力量。
        上師:了了常知,一切不住。
        師兄:嗯,但是有時候控制不住。
        上師:啊。
        師兄:“控制”不住。(眾笑)
        上師:不住都被你“控制”了。
        師兄:“控制”不住,哎,厲害,把不住都控制了。
        上師:呵呵,太厲害了。
        師兄:有時候發現……。
        上師:不住都被你控制了。
        師兄:上師,我是不是始終都要把這股氣沖出去?一上來沒多久就會有這股氣。
        上師:拍一下嘛。
        師兄:那要散手印拍嗎?
        上師:啊,沒關係啊,拍一下再打嘛。
        師兄:可以這樣子嗎?
        上師:可以。
        師兄:啊,那我試一下。
        上師:不算斷座嘛。
        師兄:呵呵,你說不算斷座就行了。
        上師:對。
        師兄:我就憋在那裡,一提咒就憋,一提咒就憋。
        上師:憋就拍嘛。
        師兄:當頭棒喝一下。
        師兄:對,很想,真的很想上師來當頭幫我棒一把,當時就想:“上師過來,趕緊過來!”呵呵呵呵呵。
       
       
        師兄:上次已經過來,上次真的幫我,把我當頭一棒,但是打不明白我,打不開我,把我打昏了。
        師兄:上師不打則已,一打必然讓你明白。
        師兄:嗯。
        師兄:肯定的,這毫不懷疑。
        師兄:嗯,當時不明白。
        師兄:不打則已嘛。
        師兄:嗯,他不打這一棒。
        師兄:不打就是你的時節因緣沒到。(眾笑)
        師兄:打肯定有因緣,只要是上師打。
        上師:下次叫他去打。(眾笑)
        師兄:嗯。
        上師:讓他當“打手”。(眾笑)
        師兄:上師,問題他不知道我的時節因緣,你知道呀?您知道呀!他不知道。
        上師:我告訴他嘛。
        師兄:我就跟在上師後面:“上師,打誰?”(眾笑)
        上師:我告訴他嘛,拿這個打,這個。
        師兄:好。
        師兄:我是不是要專門為你準備一個棒子啊?
        上師:哎,總集香啊。
        師兄:哦哦哦。
        上師:這個打。
        師兄:打誰?
        上師:打誰?
        師兄:……。
        師兄:那個力量太大了,不可以打。
        上師:這個可以打。那就把香拿掉嘛,這樣打會把香給震斷的。(眾笑)把香拿掉嘛,啊,這就可以打了。
        師兄:這下,這下看誰還敢啊,敢睡覺啊?
        師兄:嗯?呵呵。(眾笑)
        上師:睡覺的不能打,要打不睡覺的。(眾笑)
        師兄:上師啊,我經常就……,都會昏沉,但是你……。
        上師:昏沉。
        師兄:但是你沒有叫醒我啊?
        上師:我沒看到你昏沉過啊?一直在持咒啊。
        師兄:那個她說我的頭掉下去了,掉下去又上來了。
        師兄:今天我也有點昏,然後睜開眼睛,望著她的頭——。你的確這樣子,呵呵。
        上師:哦,那是昏沉,那是昏沉。
        師兄:我沒辦法,我沒試過昏沉成這樣子,就打開眼睛了。
        師兄:這是進入元老級了。
        上師:圓滿級,不是元老級。(眾笑)
        師兄:那我們是初級。
        上師:沒有初級,這裡面,這裡哪裡有初級?(外面鐘聲響起)初級的在那兒敲鐘呢。(眾笑)
        上師:好,第一個問題問了,第二個問題。
        師兄:您已送了好幾個了。
        上師:對啊。
        師兄:沒有了,全部都解答完了,呵呵。
        上師:哦,你這個回答:“我這兒沒有了。”那就相當於一個問題就是一切問題。
        師兄:哦,對。
        上師:一切問題就是一個問題。
        師兄:我總覺得有人在那個呼吸啊。
        上師:他在後面呼吸?
        師兄:對,呵呵。
        師兄:上師。
        上師:嗯。
        師兄:我替她問你一個問題,她在我後邊打坐始終:“嘖”“嘖”“嘖”;始終:“嘖”“嘖”“嘖”。其實共修的時候我跟她說過不能這樣子。
        師兄:她要我不出聲,但是我不出聲還是不舒服啊。
        師兄:我昨天晚上跟那房間說了她之後,然後她就上午那一座她就不這樣子了,但是她說很辛苦,她跟我說很辛苦。我好像我就天天在她前面就聽她:“嘖”“嘖”“嘖”。呵呵。(眾笑)
        師兄:吃什麼好吃的?
        師兄:然後我問她:“你自己是聽到‘嗡嘛呢叭咪吽’?還是聽到‘嘖、嘖、嘖’?”呵呵呵呵呵。
        上師:你這聲音,感覺是在吃奶,(眾笑)吃奶發出的聲音。那這個師兄不錯嘛,連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了。(眾笑)
        師兄:實際上這還是要無聲,她這樣子算是有聲了,是不是?你要改。
        上師:對,能無聲最好,儘量不要影響到師兄修行。
        師兄:嗯。
        師兄:她沒影響到我,但是我是擔心她,會影響她自己而已。
        上師:你影響自己了嗎?
        師兄:我沒有影響自己。
        上師:你那擔心多餘了。
        師兄:呵呵。
        師兄:上師,請教一個問題啊,我感覺我打坐的時候就好像變成什麼人一樣,就是。就是說會翻出個種子出來,就說很久以前發生的一個事情,然後呢我就發現這個事情的因緣是什麼,已經很確信了。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莫名其妙的問題呢?你就知道一個問題的那個因果是什麼?是誰?就突然間就發現了。
        上師:比方說?
        師兄:就我爸媽那關係不好是因為什麼什麼事,大概就是這樣子。就完全以前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它突然就在座上的時候它就翻出來了,然後就知道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兒了。
        上師:嗯,那你有神通了嘛。
        師兄:不是。我是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這種感覺?就這樣。
        上師:嗯,這種感覺不是神通嗎?
        師兄:但是我媽又說不是這種事啊?
        上師:小孩子不能知道大人的事啊。(眾笑)
        師兄:嗯。
        上師:就是是,她也跟你說“不是”,呵呵呵。(眾笑)
        師兄:呵呵呵。
        上師:對吧?以後你當爹了,你就知道了。
        師兄:呵呵。
        上師:啊,那有時候你那孩子講你,那是講得很准。——“哎,小孩子,別知道大人的事!”(眾笑)
       
       
        師兄:還有幾個問題,就昨天打坐的時候,我在、我在研究這個叫“靈貓捕鼠”這種持咒方式,對吧?
        上師:嗯。
        師兄:就像一隻貓要抓老鼠一樣,這個之前那個撲的動作,要撲,準備撲的時候的那個動作。但今天呢我想很專注,但是那個頭總是暈暈的,就是、就是花了一個、一個下午都——那個咒都抓不住反正就是,就是那頭啊那時候暈,暈的這種感覺,到最後。
        上師:昏沉。
        師兄:昏沉啊?睜開眼睛感覺就清醒了,一閉上眼睛就感覺就、就那個精神注意力各方面那麼就達不到那個效果了。
        上師:還有“刹”(下)一個問題。
        師兄:沒有了。
        上師:沒有了?
        師兄:她“憋”的那個問題。
        師兄:沒問題了。
        上師:沒有了,就可以回“渣”了。(眾笑)
        師兄:哈哈,上師,您老是說這個!哈哈。
        師兄:這個“回渣了”,我聽不懂。
        師兄:上師,那我們先回去休息了。
        上師:好。
        師兄:把這一杯茶吃了。
        師兄:我先下去了,拜拜。
        上師:好,你們終於回“渣”了。
        師兄:回家了。
        師兄:對呀。
        師兄:把上師的話弄掉一句。
        上師:嗯。
        師兄:弄掉一句。
        上師:弄掉一句——那是了了話,半句多。
        師兄:對,了了常覺。
        上師:了了常覺。
        師兄:有了這個,然後再說一切不住了。光說一切不住,啥一切不住?糊塗了。
        師兄:像我感覺,如果是座上時間不夠,定力不夠,很難去談座下。
       

  • 18

     18. 開示18

        內容:印心七(第八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4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他不是學佛的,他不學佛的。
        上師:哎呀,不學佛也是佛嘛。
        師兄:嗯。
        上師:佛還用學佛嗎?不是佛的才學佛嘛,是吧?對吧?是不是啊?
        師兄:……。
        上師:不學佛的也是佛,佛是不用學佛的。
        師兄:是。
        師兄:上師,有時候我覺得,座上有時候老是想著有種住的境界,那種想法,還有一種求那種。比如說自己入定了以後就想著:哎呀,這個是不是?還有什麼啊,想這種求那樣子的,想脫落那種心,都沒有發覺,原來也是,但是……。
        上師:稍微有點求是可以的,沒關係啊。
        師兄:我就說這個也是一種執著啊?
        上師:嗯。
        師兄:因為……。
        上師:要是一切都無求了,你還修它幹嘛?
        師兄:因為很多東西是在無所求啊?
        上師:但是我們的目的是一切無求——所以這個求有時候也是發心,也是發願。
        師兄:有時候打坐,打著的時候它就會淚流滿面,你說是不是排毒?還是那個?
        上師:嗯,排毒好不好?
        師兄:上師經常說那個流淚是排毒的嘛,經常是……。
        上師:排毒好不好?
        師兄:好啊,但是經常這樣的。
        上師:嗯。
        師兄:有一行行……。
        上師:消業障好不好?
        師兄:好啊。
        上師:好,所以就說是排毒嘛。
        師兄:上師,像今天我們打坐,覺得又冷了,再就放下手印去解開這個陀羅尼被啊,好像又覺得披起來又冷了,後來好像那個放下以後又冷。
        師兄:披上了,那你又撿起來了?
        師兄:又撿起來了,就說有時候這心不夠定啊。
        上師:嗯。
        師兄:像這種拿上又放下,放下又拿上。
        上師:嗯。
        師兄:這是可能折騰了有……。
        上師:這個就叫修行。一會兒執著,一會兒放下,一會兒執著,一會兒放下,這就叫修行。
        師兄:呵呵。
        師兄:我們那個門打開,風往裡面竄。
        上師:嗯。
        師兄:然後我就在想,看誰、看誰坐不下去,去關門,呵呵。
        師兄:我坐了四個鐘頭以後,四個鐘,風很……,沒有穿,就覺得後面吹風了,又涼了,我又拿起來穿了。有按時間來說,這樣子不夠時間了。
        上師:所以你們這種修行啊,叫著相修行。
        師兄:著相修行?
        上師:嗯,執著啊?
        師兄:嗯,放不下。
        上師:就想找一個“唉呀,能夠自然調節的空調房。”
        師兄:舒服舒服。
        上師:而且是自然風的,是吧?一會兒自己涼一下,啊,我這個覺得涼了,它就稍微再暖和一下,啊?
        眾師兄:呵呵呵。
        師兄:還是太在乎這個色身了嘛。
        上師:嗯,對。
        師兄:對,就放不下,就放不下。
        上師:其實我們說最好的修學方式,的確有一個溫室效應,啊,不用去管那個房間是冷是熱了,不用管這個風大風小啊。是吧?不用感覺這些,直接觀照。觀照怕不怕風啊?
        師兄:不怕。
        上師:這個最好的方法你們都會用,幹嘛不用啊?
        師兄:就像上師說的那樣不懂用,我們修下去……。
        上師:你是不用,不是懂不懂用。
        師兄:不用,不懂才不用啊?
        上師:不用。不用,全部都交給我了。
        師兄:歸零了,呵呵。
        上師:嗯,你們是在替我修法,哎。
        師兄:像這種也是反反復複,階段性的,用多了它就會了。
        上師:我看不是階段性的,是連貫性的。
        師兄:連貫性?
        上師:你要是階段性的,那應該是有時候天天時時刻刻都在觀照的,有時候做不到,沒觀照啊,那你這可以說是階段性的;但是你是連貫性的,從來沒有過天天在觀照,所以不會用它;剛開始不是不會用它,是不去用它,隔一段時間就不會用它了!又跑來問:“怎麼觀照啊?怎麼根塵脫落啊?”問了十年、八年了還是這些問題,不跑來我這裡問,也跑去別的上師那裡問。
        師兄:沒有啊,上師。
        上師:啊,我是打比方嘛,不一定是說你嘛,你不要一下子撞上來嘛。同樣一個問題問七、八個上師,然後就比較誰回答得好,這感覺是在考上師,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兄:考上師?
        師兄:努力地把上師給弄糊塗。
        上師:哎,把上師弄糊凃,也把自已給弄糊塗了。
        師兄:努力把自已弄糊塗。
        師兄:上師,有時候打坐啊自已坐坐坐,好像脖子裡面一響音,一響的時候,這種情況來了以後,然後自已心裡面就想,反問自已,這個停下來那個消息啊,比如說那個妄念一停下去,就反問自已:這個是不是自性?這樣反問自已,這個是?
        上師:那是懷疑。
        師兄:懷疑?
        上師:嗯,不是承擔了。
        師兄:不是承擔?
        上師:嗯,你那是懷疑。
        師兄:哦。
        上師:明明就是了,你還懷疑。
        師兄:哦!
        上師:嗯,就像看鏡子一樣,這個是不是心*啊?
        師兄:哦!是這個樣子。
        上師:有沒有啊?你看鏡子的時候有沒有:“這是不是心*啊?”
        師兄:有時候打打坐坐,打出那些、已經看得出那些,比如說打坐,上師的說的話啊,翻出來那些,比如說怎麼慈悲啊那種,這也是翻種子吧?
        上師:嗯。
        師兄:這段時間都是翻出這些。
        上師:嗯,這個說明你越來越用功了。
        師兄:哦。
        上師:而且堅持地在用。
        師兄:不說就這樣一下子把那個不可求中……?
        上師:堅持不懈地用功——“不可求啊。”“是不是啊?”連貫性地在用,這也是一種進步啊。
        師兄:一直想進步多一點,再快一點。
        上師:嗯,稍稍進步到如如不動了,就OK了——每天都在進步還是個過程呐,啊?
        師兄:還是靠願力,上師說這個,感覺到。
        上師:“天天都在進步。”
        師兄:上師,你說這個時節因緣是不是跟這個願力有很大關係?
        上師:是不是?
        師兄:我認為是。
        上師:“哎呀。”
        師兄:老是這樣是不是呀?就是不敢去承認。
        上師:嗯。
        師兄:老是會這樣,老是要別人去肯定自已。
        上師:嗯。
        師兄:“是不是你都這樣。”“哦,對!”——上師說說,你自己就看到自已了;要是沒說,就好像看不到。老是要上師、要別人肯定自已。
        上師:嗯,是不是?
        師兄:是。呵呵。
        上師:肯定了沒有?
        師兄:現在還沒到那一步呢。
        上師:啊?
        師兄:認取那步還沒到。
        上師:還沒到啊?還不是啊?
        師兄:還是沒有悟。剛才上師問你:“是不是?”你說:“是。”現在你又說:“還沒到”。
        師兄:上師說什麼?
        師兄:這個問題,還是不會用。
        師兄:不會用啊,是嘛。
        上師:用得少,用得少,你要常用。
        師兄:用得少?
        師兄:你一直在用,不知道你在用。
        師兄:哦。
        上師:給個機會給你,好好用一用,好不好?啊?
        師兄:好。
        上師:好不好?二樓等你去開示呢。(眾笑)
        師兄:好奇怪!我跟他們話說又那麼能說,我在學校裡面那個學生啊或者什麼的,一到……。
        上師:你跟我也很能說啊?
        師兄:我覺得我不能!不行。
        上師:啊?
        師兄:碰到這種說話啊,就不會那麼……,就是斷斷續續的。
        上師:嗯。
        師兄:就在上師面前就……。
        上師:走嘛,到二樓給他們開開示。(眾笑)
        師兄:我不去,去到下麵我很少說話的。
        上師:嗯?
        師兄:去到下麵我很少說話的。
        師兄:讓師兄你問一下,二樓誰還有問題的,讓他們上來。
        師兄:哦,他們都等著上師下去呢。
        師兄:你告訴他們,上師在這裡等他們。
        師兄:哦,那我下去。
        上師:嗯。
        師兄:幾點了?
        師兄:九點。
        師兄:那我反正也上來了。
        上師:你下去你這麼跟他們說:“你們是希望上師下來呢?還是我們上去呢?”
        師兄:我們?
        上師:哎,二樓的嘛。
        師兄:二樓的?
        上師:啊,對吧?“你們是希望上師下來呢?還是我們上去呢?”
        師兄:交代一下。
        上師:啊,問一下。他們要是“那當然是等上師下來囉。”你再給她們一句話:“上師是不會‘下’來了,你們‘上’不‘上’去是你們的事了。”
        師兄:嗯,好!(眾笑)
        上師:嗯。
        師兄:哎呀,感恩上師!
        上師:啊,好。你必須按這個順序來說,啊?
        師兄:嗯,好。
        師兄:這是上師給師兄們機會呢!
        上師:嗯。
        師兄:九點了。
        上師:啊?
        師兄:九點了,該休息了,我們也。
        上師:哦,那你去休息吧。哎呀,去吧。
        師兄:走了。
        師兄:那禪*的意思也是說“請上師也早點休息”是吧?
        師兄:對啊,上師也早點休息吧。
        上師:我們夾道歡送禪*師兄。
        師兄:夾道歡送,拜拜,哈哈哈。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從二樓返回)他們說“上師辛苦了,想明天再問,他們都有問題。”
        上師:明天啊?
        師兄:嗯,她們說太晚了。
        上師:那就明天的明天也行。
        師兄:明天的明天?那我跟她們說……。
        上師:關鍵是她們沒啥問題。
        師兄:有!剛才我下去問了。
        上師:有問題是生死大事啊!還能不問呐!
        師兄:兩個師兄有問題。
        上師:對,你再下去說啊:“上師說了,生死大事,性命攸關,你再不來,明天上師有事了,又沒辦法跟你說了。”
        師兄:心*有問題。
        上師:心*啊?算了,心*就別管她了。
        師兄:嗯嗯,另外一個叫什麼的。
        上師:心*就別管她了。
        師兄:那另外一個吧,叫另外一個吧?
        師兄:那另外一個呢?叫她上來不?
        師兄:你就叫她,直接叫她上來。
        上師:嗯。
        師兄:好有面子啊,上師有請。
        上師:嗯。
        師兄:一屋子就她一個人上來了,呵呵。(眾笑)
        上師:嗯,對。“上師,二樓的歡迎你下去。”結果就一個人有問題。
        師兄:那大家還是想讓上師早點休息,可能。
        上師:嗯。
        師兄:那肯定心**在下面說了。
        上師:心**是大護法嘛。

  • 19

     19. 開示19

        內容:印心七二,七第二天
        時間:2017年6月5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通過實修實證,實修實證是什麼呢?把你八識田裡面的無量寶藏給它打開,因為我們的自性本就是——說一個方便說,就說藏在裡面,這個叫方便說,實際上自性時時刻刻都在流露的,並非只是藏在裡面,所謂藏在裡面是個方便說。因為你不能夠時時刻刻見到自性,所以只能夠說:“哦,自性在哪裡呀?在藏識裡面。”這是一個方便說,實際上時時刻刻都在流露,都在表現當中啊。
        師兄:師父呀,我想問一下那個《金剛經》裡面講、《金剛經》裡面講那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上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們的諸佛自性,無上正等正覺。
        師兄:哦,平常我們如何發這個菩提心呢?就是我們一般學佛的人都要發這個菩提心過來嘛?
        上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方法就是照偈子念,好比我們說有發願文呐,是吧?
        師兄:嗯。
        上師:它各個宗門的發願文還不太一樣啊,或者說按照這個佛經上,按照這個《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普賢王如來十二大願,或者說這個藥師佛十二大願,讀這些願文,都相當於發菩提心,發大願,就按照願文來讀就可以了。
        師兄:按照那個?我呢是原來……。願文來讀?
        上師:啊,就按照各個佛經的願文,因所有的佛經都有大願。
        師兄:嗯,那個菩提心就是說……。
        上師:大願就是菩提心。
        師兄:跟那個願行是一樣的啊?
        上師:一樣的。
        師兄:願力、願行一樣?
        上師:對,它就是一樣的。所以你就照願文來讀就可以了,就是發心了。或者有一些法門呢它後面會加一句願望,回向文,也是願文:“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救度眾生,不求餘果。”這也是一句願文,你照著這麼一個願文去發心,就是發菩提心了,發解脫心了。
        師兄:菩提心?在《金剛經》裡面講,它說要得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說是?
        上師:就是親證佛性,就是……。
        師兄:親證佛性?
        上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嘛。
        師兄:上師,我請一支香。
        上師:啊,好。
        師兄:大和尚要的。
        上師:大和尚要點香啊?好。
        師兄:請一隻就夠了。
        上師:總集香,啊?
        師兄:總集香啊?
        上師:嗯,消除一切業障,啊?呵呵。
        師兄:這兩天有點坐不下去,吃不消了。弄個香爐唄?
        上師:哎,好啊,弄個香爐,啊。來來來,給你弄個香爐,啊?
        師兄:這個大。
        上師:呵呵,這是清涼寺的清涼香爐,呵呵呵呵呵。
        你要坐這裡嗎?康師傅?
        師兄:好,坐這裡好,在那裡泡茶,上師坐這邊。
        上師:嗯,你要坐那兒,我就換個位置,給你坐。
        師兄:上師呀,為什麼密宗那邊我感覺挺重視那些什麼鬼神這一塊兒,那什麼本尊啊,還有那些什麼神通啊這些?
        上師:不是密宗重視。
        師兄:藏密,我看那個……。
        上師:都很重視,包括淨土也很重視啊?
        師兄:但是我感覺現在好像……。
        上師:佛教都很重視這些,因為什麼呢?同屬六道輪回嘛。超拔一切眾生,就包括鬼道、神道這些啊,都要替他超度,所以佛教的度眾生,不只是度人類這一眾啊,六道都要度啊。你看地藏王菩薩還發願,地獄裡面度地獄眾生呐,所以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啊。
        師父:你們就是這樣,有什麼問題都問上師呐。
        師兄:哦,好啊。
        上師:嗯,沒事,隨便交流,我們也是互相學習,啊?
        師兄:我講一句話啊,那時候不是六祖惠能大師講過一句話啊?
        上師:嗯。
        師兄:他說這坐禪,他只講明心見性,不講這個坐禪的之類的。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來立功課。”這是六祖惠能大師講的嘛,就只講明心見性,不講坐禪的那個之類的。你對這個是怎麼看的?
        上師:嗯,但是我們都知道六祖惠能大師的禪定功夫是最了不得的,行站坐臥皆是禪定啊。
        師兄:哦!這樣啊!
        上師:啊,是吧?你看他雖然——他也不反對打坐啊?因為他的弟子都在打坐,他能反對嗎?啊?
        師兄:嗯。
        上師:是吧?
        師兄:嗯。
        上師:他只是針對某些現象,有人是只追求打坐。
        師兄:哦!
        上師:啊,只追求打坐。
        師兄:就是說坐、走的時候也在禪定當中?
        上師:哎。
        師兄:他還在禪定當中?
        上師:對呀。
        師兄:這樣的啊?
        上師:行站坐臥不離打坐嘛。
        師兄:行著坐臥就不離打坐?
        上師:行站坐臥不離打坐。
        師兄:不離打坐?
        上師:哎,他這個打坐指的是觀照。
        師兄:觀照?
        上師:行站坐臥皆是觀照,這觀照就是打坐。
        師兄:但是這個觀照是一種什麼意思?觀照啊?
        上師:啊。
        師兄:那照見五蘊皆空那個樣子?
        上師:觀照就是發明心地。
        師兄:發明心地?
        上師:啊,發現自己的清淨心。
        師兄:就是觀照自己的一念心性?
        上師:觀照自己的清淨心,這叫觀照,簡稱叫觀照。觀照是成佛之門,成佛的根本,見性的入門就是觀照。
        師兄:見性的入門?
        師兄:觀照,裡面有句話就是講——《楞嚴經》裡面:“希更審除微細惑。”它那個微細惑,呃,就是說把這個微細惑要審除掉,與這個觀照有關係嗎?
        上師:有關係。這個微細惑,也叫微細流注,要把它打掉,時時刻刻打掉,不要跟它跑;但是要能夠發現它,發現不到它,你就破不掉它,它是很微細的;我們平時看到的念頭都是很粗大的,如果是妄想就更粗了;妄念來了有粗有細,最終過渡到微細,再下去就是微細流注,就是剛才師兄所講的微細惑;你要能夠發現它,才能夠打掉它,發現不了,你就沒有力量去超越它。
        師兄:師兄,舉個例子吧,怎樣可以觀照?
        上師:一念清淨便是觀照。
        師兄:那比如說,呃,當自己呀做那個什麼……。
        上師:現在跟你打個方便,啊?你能體會到自己的呼吸嗎?
        師兄:能體會到。
        上師:你的呼吸有沒有執著啊?
        師兄:自然。
        上師:有沒有執著?
        師兄:沒有。
        上師:有沒有妄想啊?
        師兄:有。
        上師:呼吸也有妄想嗎?
        師兄:沒有,是大腦有妄想。
        上師:我問的是呼吸,沒問你大腦。
        師兄:呼吸是沒有。
        上師:沒有妄想啊?
        師兄:嗯。
        上師:沒有執著、沒有妄想?
        師兄:對。
        上師:有沒有煩惱啊?
        師兄:呼吸沒煩惱。
        上師:嗯,沒煩惱。你看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妄想,這就是一念清淨。
        師兄:這就是自然的?
        上師:你能夠體會到一念清淨就是觀照,你能夠體會到這個自然呼吸是自自然然的清淨,這就是自然觀照。
        師兄:那如果說是……。
        上師:所以你要能夠體會到觀照,是很輕鬆的事,它不需要力氣,用力就是執著了,執著才用力。我們的觀照是一切放下,一切不住,便能夠自然契入觀照。
        師兄:那比如說,我、我現在是做這個公司,是做地產的,那我心裡肯定渴望著賺更多的錢,那這樣子的話算不算是一種……?
        上師:你起這個心念的時候妨礙你呼吸嗎?
        師兄:不妨礙。
        上師:所以也不妨礙你觀照,觀照是通達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皆能通達。
        師兄:師父啊,也就是那觀照的同時啊,就說我們就是時時刻刻觀照這一念心的時候,但是很難出家,就是說有的時候我們的心的話往往被一些世俗的東西又拉過去了。
        上師:你的呼吸被世俗拉去了嗎?
        師兄:攀緣,得時時觀照,有的時候。
        上師:啊?你的呼吸有沒有被世俗拉去呀?你的呼吸跟著世俗跑了嗎?
        師兄:嗯——。
        上師:有沒有啊?有沒有跟世俗跑啊?
        師兄:那,上師,那這就不需要什麼觀照了呀?
        上師:但要體會到是觀照啊?否則你就跟著世俗跑了,流浪去了。
        師兄:因為我感覺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影響呼吸。
        上師:但你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執著啊?
        師兄:有、有、有執著……。
        上師:所以說你要體會到觀照才能夠沒有執著啊。
        師兄:就像我現在做一個客戶,連著三個多月我一直都在跟,那這種算不算執著呢?那就像我今年的目標是要賺更多的錢呐,那我這樣子一直沒有達到的話,那我這樣一直……。
        上師:你這個叫應用,應用裡面包括執著,也包括不執著。
        師兄:那個,師父啊……。
        上師:如果你要說:“哎呀,我要啥時候都是空靈無住的,啥時候都是清清淨淨的。”那你就不用做事了,你還做事幹嘛?但是你說:“我不做事,我又沒有飯吃啊!”所以事情還是要做啊,但事情總有做完的時候啊,難道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跟蹤這個客人嗎?
        師兄:那也不是。
        上師:那就是嘛,你總有放下的時候嘛,放下你就一切放下了,一切都不住了,這就是當下就是觀照了。沒有說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守著這個空靈無住吧?是吧?你要是都守在那裡,那你就是死掉了,你跟死人有啥區別呢?所以我們說這個學佛是活潑的,它不是死氣沉沉的。
        師兄:師父啊,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說佛經上說我們面對的世界啊所思維的一切環境,對我們來說都是穢土。為什麼呢?就說是對我們這是有障礙,產生了染汙的心,我們如何就是說從這個染汙的環境,比如說染汙的心,它怎麼解脫出來呢?
        上師:所以要發願,要打坐,要觀照,要發願解脫。能不能馬上離開這個穢土?
        師兄:不能。
        上師:為什麼不能?
        師兄:因為這些的話都是針對著你的貪欲的心,染汙的心都還在,兩個跟你那個染汙的心相應都是說你那個都隨它轉了,那個心隨境轉了。
        上師:為什麼不能馬上離開?可以離開呀?一口氣不來,馬上就離開了。
        師兄:一口氣不來他是那種——就屬於涅槃了,除非了。
        上師:啊,也可以離開呀?不是說不能離開呀?那為啥那麼久了,你知道那麼久了,為啥還要做事啊?
        師兄:但是你那個心,就是說那些煩惱啊就纏住你一樣,不放過你了。
        上師:煩惱纏你嗎?還是你去纏煩惱啊?煩惱從哪裡來呀?
        師兄:從六根當中。
        上師:從心生,對吧?
        師兄:嗯。
        上師:煩惱是從心生吧?
        師兄:從心生。
        上師:那這個心是誰在主宰呀?
        師兄:但是我們就自己主宰不了啊?
        上師:是誰在主宰?
        師兄:自己想主宰,但主宰不了啊?
        上師:那你主宰不了,就是煩惱在主宰你囉。
        師兄:對。
        上師:不是你在主宰煩惱了。
        師兄:嗯,對呀。
        上師:所以你是解脫不了才要住世啊,因為解脫不了嘛,所以就還要活著,是吧?
        師兄:嗯。
        上師:所以我們呢要通過修行來達到佛經上所講的,有力量了就離開,沒有力量就繼續修嘛。所以說還身在這個穢土當中,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啊!
        師兄:能不能就說是通過佛法的學習啊,我們面對的生是穢土,但是心是解脫的?
        上師:解脫不一定要離開,那又是另外一個概念。解脫,心是解脫的,在哪兒都是解脫的,在地獄裡面也是解脫的,就莫說是在穢土了。
        師兄:嗯!
        師兄:上師,我以前理解的觀照是這樣的,啊?當自己這個比如說想要掙錢,欲望很強了啊,就想了:“哎,自己欲望了。”——看樣子原來一直是誤區。
        上師:嗯。
        師兄:然後呢又想掙錢,啊,這樣子就感覺痛苦了。
        上師:掙錢不是不可以,啊?
        師兄:對呀,但是我自己理解錯了。
        上師:你看我們不掙錢的話,這個寺院是怎麼修來的?
        師兄:對呀。但是……。
        上師:啊?這麼多出家僧眾,誰來供養啊?他們又沒上班,誰來供養?那不是靠佛弟子嗎?
        師兄:是啊。
        上師:那佛弟子不掙錢,誰來給他?你看過天主教、基督教的往寺院送錢嗎?有嗎?
        師兄:他們認為錢是罪惡的。
        上師:沒有吧?
        師兄:沒有。
        上師:是吧?我們有沒有見過天主教的、基督教的往寺院送錢呐?從來沒有吧?所以不都是靠佛弟子自己來發心的嗎?
        師兄:是!
        上師:那佛弟子不掙錢,這個錢從哪兒來啊?
        師兄:是啊,但是這樣一掙錢,不就很多那個……,都說:“嗯,這欲望又來了!”所以說……。
        上師:哦。所以這個——你看我們說佛都要穿金裝啊,呵呵呵,是不是啊?
        師兄:是。
        上師:我們要給佛像貼金呐,佛都要穿金裝啊。那這個佛像上貼的金是真金還是假金呐?肯定要貼真金嘛,那真金都是錢呐,這錢從哪兒來的?
        師兄:但是我還是沒有理解這個觀照。你說這個一念清淨像呼吸一樣,那我就感覺沒有什麼可以觀照的,做什麼事情都是自自然然的。
        上師:啊,對呀,沒錯。
        師兄:那就不需要觀照了!
        上師:啊,不觀照是最究竟的觀照,但問題是你還有執著在嗎?
        師兄:有執著。
        上師:還有煩惱在嗎?
        師兄:煩惱當然有啦。
        上師:哎,就是啊,你有煩惱在就已經把觀照給埋沒了。
        師兄:那您的意思就說我們不要去想、想這些東西,只要自己做事感覺是輕鬆的……?
        上師:那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的意思——你求佛法不就是為了這個嗎?啊?
        師兄:是啊,是啊。
        上師:是不是啊?你不是為了這個而來嗎?嗯?那怎麼會是我的意思呢?
        師兄:沒有,不是,我說我的意思。
        上師:是你的意思,呵呵呵。
        師兄:但是我感覺這有點矛盾。對了,那個,上師,道教是屬於外道嗎?
        上師:道教啊?外道的意思:心外求法皆是外道。
        師兄:哦。
        上師:啊,不言了生死,不言解脫皆是外道。
        師兄:那,那道教……。
        上師:你包括佛教裡面也有附佛外道,他不講了脫生死,不講涅槃寂靜,他就是外道。
        師兄:那就是說這道教……。
        上師:所以說心外求法便是外道,不管它是哪個教。
        師兄:哦。
        上師:你就是包括在佛教裡面,佛教的人士,他不講解脫,他也是外道。
        師兄:哦,那如果說,比如說這個從事這個風水呀,還有玄門這一塊的一個職業的話,那他也就不屬於是外道,它只是一種職業,跟學佛是不相衝突矛盾吧?
        上師:啊,它這個是屬於職業,當然也有人把它當成一種宗教,一看到、一聽說——“哦,你是佛教的師父。”馬上就來:“誒,你幫我算個命啊。”呵呵呵。
        師兄:呵呵呵。
        上師:他就把它當成宗教了嘛,好像只有宗教的人才會這個。
        師兄:就是民間有很多這些職業嘛,那他們也是學佛,那這樣子兩者是不相衝突的,對不對?
        上師:是啊,你看他怎麼學法,都說是學佛,學佛還有究竟不究竟,了義不了義之分。
       
        師兄:是啊,我也是發現現在很多……,一種現象,尤其學佛的人,就是說是要放下,結果什麼工作也不幹了,什麼都不做了。
        上師:啊,那也是偏激。
        師兄:對呀!
        上師:當然,我們尊重個人的選擇,啊?
        師兄:還有一種就是那種開口就是什麼這種仁義道德啊,他是是要怎麼放下呀,他是心裡呢完全可以說是相反的,很多這種現象。
        上師:這種現象都讓你生煩惱了,啊?
        師兄:是呀,所以我感覺這些東西,呃,現在還有就是……。
        上師:你會不會看到這些現象,你就退心了?
        師兄:嗯,沒有,沒有,我只是感覺這種、這種現象是很、很不按照……,不符合規律,就是太偏激了。
        上師:你看我們退一步講啊,有人看到你:“哎,你看汪師兄他是學佛的,他還拼命地掙錢呢。”
        師兄:對,是,有時候是這樣子。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是啊。對了,上師……。
        上師:所以這些都屬於現象,因為我們這個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什麼樣的現象都有。
        師兄:是呀,是呀。
        上師:但有一點,你不住相就對了,你要住相你就會煩惱,煩惱不盡。
        師兄:不住相?
        上師:不住相,就不把它當回事,連討論都不去討論它。
        師兄:這樣!
        上師:因為別人造業與你無關,他造他的業,你能幫助他什麼嗎?你幫不了他。所以說他造業,我們只能夠引以為戒:噢,看到他造業了——噢,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引以為戒,就說他造業也可以作為我們的榜樣,反面的榜樣。
        師兄:是呀!還真的是!聽上師給我這樣開示一下,要不真的都不得知……。
        上師:否則你每天呢就在清算人家:哦,這個人是學佛的,造了什麼業,那個人也是學佛的,他造了什麼業。那你這輩子就砸在裡面了,你那不是學佛。
        師兄:我只是看到這種……。
        上師:你那是當判官。
        師兄:我只是看到這種現象,然後我也不知道如何——沒有這個方法如何正確地去學。所以必須有個師父,有個上師帶我們走正確的這個道路。以前呢很多人都說:啊,你學佛……。
        上師:佛弟子有一句話,你記住:不見人過。
        師兄:啊?
        上師:不見人過
        師兄:哦。
        上師:他有什麼的過失,你不要看他的過失。
        師兄:嗯。
        上師:每個人都有優點,你要去學習他的優點。
        師兄:明白了!
        上師:如果說我們是佛弟子,我們天天去盯著這個人在做啥,盯著那個人在做啥,那叫著相,那是煩惱的一種表現,老在關心別人的過失。我昨天我就跟師父們講了一個故事。我說我們上海有一對夫妻,有一個師兄,師兄他是學佛的,他老婆是天主教徒。然後每逢禮拜天他要陪他老婆去天主教堂去做禮拜,然後回來路上,他就給他老婆說:“你看我陪你去教堂了,現在我們路過玉佛寺,你跟我進去拜個佛怎麼樣?”他老婆馬上來句話:“那是魔鬼,不能進去。”好吧,那個師兄說:“那好吧,你要認為不能進去,那我們就不進去吧。”因為他們夫妻倆感情很好,所以他一直呢都是這麼順從地陪著他老婆上教堂。但他家裡面的佛堂也設得很莊嚴,他每天也要拜佛、早晚課、打坐,這些事他都不落。後來隔了兩年之後,有一天他對他老婆說:“站在我們佛教的立場上,看一切的、包括你們的天主教啊都是菩薩啊,我是天天跟菩薩在一起生活;而站在你的角度看我們佛教是魔鬼,你那是天天跟魔鬼在一起生活啊!”是吧?你看,我們看她是菩薩,那不是天天跟菩薩在一起生活嗎?那是一件多快樂的事啊!她反過來她看我們是魔鬼,她天天跟魔鬼在一起生活,她多悲哀呀!是吧?就那麼一講,他老婆一想:“誒,你講的有道理哦!”因為都是文化之人嘛,誰都講道理嘛,他老婆就開始觀察自己的心態了:“這是我們這個教法說的不對呀,不是你的問題呀,是我們這個天主教的教法講的東西有問題呀。你看人家佛教多寬宏大量,把我們都看成菩薩了,天天跟菩薩在一起生活啊!”所以他老婆一轉念,慢慢地就跟他學佛了,因為學佛,人心量越來越大了。就連我佛釋迦佛說:“佛弟子不能有法門之見,不能夠有宗教之見。有宗教之見者,有法門之見者,不是佛弟子。”
        師兄:這樣子就是跟那個桑布歏(音)菩薩有點相類似,就是說每個眾生都是佛,他都是以那種卑微的啊那種心態……。
        上師:對,本具佛性嘛。
        師兄:哦,本具佛性?
        上師:啊,每一個眾生本具佛性嘛。
        師兄:師父啊,佛經裡面講有個“看破”、“放下”,我想就是說請師父開示一下看破,如何看破的?
        上師:啊,看破一切事相,本來皆空。
        師兄:就是……是空?
        上師:一切事相本來皆是空,都是因緣和合。
        師兄:嗯。
        上師:啊,而不是實有,這就叫看破。
        師兄:對了,上師,剛剛我也想到了,你看這理解對不對啊?那個觀照就是說:比如我要去做這件事,這件事又讓我心生煩惱,這種就不要去做了,對不對?
        上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吧?
        師兄:就是這樣,只要我感覺做了這件事,讓我心生煩惱或者不舒服的話,那我就不要去做?
        上師:那也不一定,那也不一定。有時候做善事、做好事也會讓你感到煩惱啊?
        師兄:還有啊,上師,比如說像……。
        上師:是吧?不是絕對的。
        師兄:對。
       
        師兄:像我們現在也是在做這個風水吉祥物,還有這個……,那我如果說我們身為佛弟子,如果說這些菩薩、還有那些吊墜呀這些,如果是,呃,拿去這個也就說一種賣吧,這種會不會有種不好或者是因果?
        上師:凡事皆有因果,起心動念都有因果,莫說是做事了。
        師兄:那我這樣做,如果說我是發心的話,就是結緣給大家——“這是一個結緣價。”這樣子的話會不會沒什麼的?
        上師:結緣?結哪一種緣呐?
        師兄:結善緣。
        上師:結善緣?
        師兄:對。
        上師:結善緣你送的是什麼?
        師兄:就是那種菩薩像啊。
        上師:哦,菩薩像,可以呀?
        師兄:但是我也是收取一定的這個,呃,錢。那這樣子的話?
        上師:結緣不論錢多少啊?反正是結緣。
        師兄:哦,明白了,呵呵。我感覺現在還是沒有徹底理解這個觀照。
        上師:觀照要遠離理解,有理解都是執著,都是妄想分別,不是觀照。觀照是斷掉理解,斷掉猜測。
        師兄:一念清淨?
        上師:呼吸用理解嗎?是吧?這不就斷掉了嗎?呼吸不需要理解,所以說清淨也不用理解。
        師兄:本來就清淨。
        上師:本來就清淨。
        師兄:上師,我理解的觀照就是:你經常看到你的心在想什麼,就是觀照,就是觀照你的心。
        上師:那是跟著心境跑,不是觀照,那個不徹底。
        師兄:也是啊!
        上師:那個不徹底。
        師兄:那個不徹底。
        上師:那個也是無明。
        師兄:哦。
        上師:因為無明就是心念動處便是無明嘛,你看到你的心念動了,這是無明緣起呀?這還不清淨呐。
        師兄:上師,這觀照的話……。
        上師:所以說心清淨便是觀照。我們佛經上怎麼講觀照啊?當下一念清淨心光即見法身佛,這見法身佛就是觀照,見法身佛也是見性。
        師兄:當下一念清淨。
        上師:當下一念清淨心光。所以我們講一念,一念它有一念無明,還有一念清淨之說,一念無明還是無明啊?一念清淨才是觀照啊。
        師兄:師父這講到無明啊,想到那個佛經裡面講就說“破一分無明,證一法分身。”呃,你能講講這個無明的那個……?
        上師:破無明就是觀照。
        師兄:破無明就是觀照啊?
        上師:證一分法身就是觀照。
        師兄:上師,就像你說這個一念清淨啊就像呼吸一樣,這就是那個觀照,但是還是、還是不懂,這是?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我感覺不懂。
        上師:所以你說這個“我要懂什麼,我要理解什麼,我要明白什麼。”這些都是屬於妄念分別。
        師兄:那怎麼、那怎麼說呢?
        上師:所以說——你看我們讀經,讀經講的是“不立二分別,不作分別想。”就是不要去分別它是什麼,這個空靈無住便是觀照。
        師兄:空靈無住便是觀照?
        上師:空靈,但是沒有住在哪一點上,就是觀照,所以佛經上叫做“了了常知,蕩然不住。”
        師兄:了了常知,蕩然不住。
        上師:啊,這就是我們自性流露,就是觀照。
        師兄:和那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樣的?
        上師:就是啊,啊,師兄講的這個就是切入點就在這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師兄:好像六祖當年就是因為這句話就開悟了。
        上師:嗯,它前面有一句話:“如是生清淨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完整的一句。
        師兄:如是生……?
        上師:清淨心。
        師兄:清淨心。那個“如是”怎麼解釋呢?
        上師:就是“應該這麼生清淨心”。
        師兄:“應該這麼生清淨心”啊?
        上師:無所住,便生清淨心了。
        師兄:上師,我感覺我又生煩惱了!因為、因為你說這麼多,我還是——因為又說:“不懂了”。
        上師:所以說這個“懂”和“不懂”便是煩惱的結果啊?
        師兄:對呀!
       

  • 20

     20. 開示20

        內容:印心七二,七第二天
        時間:2017年6月5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上師,為什麼要生清淨心呢?
        上師:因為你要解脫。
        師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師兄:不生清淨心不行嗎?——我也不生煩惱心。
        上師:那是無明。無明,無明是因執著而生煩惱,無明本來也沒有煩惱,但是無明也沒有清淨心,所以那是無明,我們叫做無始無明。
        師兄:上師,我如果在這個整天的生活當中,日常……。
        上師:無明還有一個解釋,叫做念前無明,起心動念之前,先是無明緣起,然後才是念頭的生成,所以也叫念前無明,這是從唯識上來講。
        師兄:師父,你剛才所說的那個觀照啊,你說它跟無想有區別嗎?無想?
        上師:無想也是無明的表現。
        師兄:也是無明?但是、但是它……。
        上師:我們講無念。
        師兄:無念?
        上師:念念不住叫做無念,這就是觀照。念念不住便是觀照。
        師兄:它還有念,無想就是沒有念——。
        上師:所以說……。
        師兄:無想還是有念。
        上師:啊,無想非無想,那都是無明的一種相。
        師兄:師父,你說像那個滅盡定,是不是……。
        上師:啊,滅盡定,滅盡定還是屬於無明。
        師兄:還屬於無明?
        上師:嗯,還是屬於無明。
        師兄:不是說阿羅漢他就是那個滅盡定嗎?“是中第一”呀!
        上師:啊,它還是無明的一種表現。
        師兄:上師說座上打坐,座下觀照,一念清淨心。這生清淨心是不是……?
        上師:所以說論阿羅漢的話呢,大阿羅漢道,大阿羅漢道就是出入皆在定中,出入皆是定。
        師兄:皆是定?
        上師:啊,那叫大阿羅漢道。
        師兄:哦。
        上師:這是跟菩薩道相應的。
        師兄:嗯?
        上師:在大乘佛法裡面呢阿羅漢猶屬外道,因為他不究竟,所以他還是外道。唯有大阿羅漢道才能夠證到菩提。
        師兄:大阿羅漢道?
        上師:啊,大阿羅漢道,出入無礙。
        師兄:出入無礙?
        上師:哎,出入皆是定嘛,出入無礙。
        師兄:出入皆是定?
        上師:啊。
        師兄:就是你說的大阿羅漢道,是不是就是菩薩道啊?
        上師:嗯。
        師兄:就是菩薩道?
        上師:它跟菩薩道相應。
        師兄:它跟菩薩道相應?
        上師:嗯,所以當時佛說:“汝證阿羅漢。”這個道是大阿羅漢道,不是我們僅僅說的阿羅漢道。
        師兄:出入都在定中?
        上師:出入皆是定,就跟六祖所講的行站坐臥……。
        師兄:都在定中。
        上師:都是打坐。
        師兄:你說那個入定?
        上師:入定指的就是禪定。
        師兄:就是禪定啊?
        上師:外不住相,內不亂心,這就是定了。
        師兄:嗯。
        上師:外不住相了,就是禪;內不亂心,就是定。禪定的意思就是這樣,啊?
        師兄:嗯。但是我們往往著相,也會著相啊,就是我愛,那個我愛怎麼去啊?
        上師:所以要通過修法來掃蕩,掃蕩掉這個愛的延伸。
        師兄:但是我要把愛取,如何把愛取把它斷掉?
        上師:所以要用方法。這個方法有各種法門讓你去修啊?要培養定力呀?
        師兄:定力呀?
        上師:啊,培養定力才能夠不跟自己的欲望跑啊,不跟自己的妄念轉呐。
        師兄:嗯。
        上師:所以要打坐啊,所以說打消妄念,坐見本性。
        師兄:嗯。
        師兄:上師,這個生清淨心,算不算妙用?
        上師:大妙用。心清淨方能解脫,所以說這個是大妙用。
        師兄:就是生起清淨心才是佛,不生起清淨心就無明。
        上師:嗯。
        師兄:是吧?
        上師:對啊。——你去休息吧?你很疲勞,去休息吧。
        師兄:沒事。不是,我是在想這個……。
        師兄:師父啊。
        師兄:這個一念清淨觀照,到底……。
        師兄:我們平時講那個無分別智啊,無分別智就是佛經裡面講無分別智,如何能學這個無分別智啊?
        上師:無分別智叫做平等智。
        師兄:對,平等智。
        上師:平等智,轉七識為平等智。
        師兄:轉第七識為平等智。
        上師:對,就是你要能夠發現第七識所在。
        師兄:但是我們平時就是喜歡我們的第六識思想就說去分別、去執著啊?以分別心去愛取,愛取就是執著啊?但是如果你能修行的不分……。
        上師:第六識是妙觀察,轉六識為妙觀察,轉七識為平等智。
        師兄:但是妙觀察智是如何來操作呢?
        上師:嗯,所以他首先要見到根本智,要親證根本智。
        師兄:親證根本智。
        上師:見到根本智,方能夠起妙觀察,起平等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還有法界同體性智,這些都屬於後得智。
        師兄:嗯。
        上師:啊,它的建立是根本智上,你要……。
        師兄:那根本智是?
        上師:根本智就是我們的清淨本性。
        師兄:清靜本性?就是般若智?
        上師:要能夠證到清淨本性,方能起後得智啊。
        師兄:哦!
        上師:所以這個清淨本智是一切後得智的緣起。
       
        師兄:清靜本智是,哦,就是那根本智實際是後得智的緣起?
        上師:啊,是後得智的緣起,所以首先要證到根本智,才能夠生起後得智,這就是《金剛經》上面所講的:“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師兄:嗯,就是說你必須有“以無為法”這個根本的東西……。
        上師:啊,“無為法”就是根本智,“而有差別”就是差別智,就是後得智。
        師兄:是後得智?哦。
        上師:所以說這整一部佛法,三藏十二部都圍繞著一個問題而存在,圍繞著一件大事而存在。
        師兄:一件什麼大事?
        上師:這大事就是讓一切眾生入佛知見。
        師兄:入佛知見。
        上師:入佛知見,就是明心見性,都是圍繞這個來的,否則諸佛菩薩沒有來的意義。
        師兄: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師兄:平等性智就是第七識,講的啊——第七識講修無我的,就是說它的“我”的功能很大,是講第七識。上師,是不是這樣?
        上師:“我”的功能來自哪裡呀?
        師兄:來自於這個第七識的這個執著於“我的”,是不是?
        上師:不是,它的根源在八識上。
        師兄:阿賴耶識上。
        上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叫藏識。
        師兄:嗯。
        上師:這是根本呐,根本在這裡呢。離開了第八識,第七識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說我們見諸佛自性,就是見八識田,親證八識直接就是作用到六識上去了,這個第七識的作用就是平等了,看一切都是平等的,就不再著相了。
        師兄:但是我們作為凡夫來講,都喜歡愛取啊?
        上師:它這個是從佛知見來講,不是從凡夫見來講的,凡夫見無法了生死,唯有佛知見才可以了生死。所以你不要整天落在愛取上了,啊?
        師兄:呵呵。
        上師:你要發心向道。
        師兄:但是它身不由已啊,有的時候啊。
        上師:要發心向道。你發心了沒有啊?發願沒有啊?有沒有時時刻刻發願呐?
        師兄:哦!這個……。
        上師:這個不難吧?
        師兄:哦!這個發願很重要!
        上師:哎!對呀。所以說佛經上:“一發心,即成佛。”
        師兄:一發心即成佛?
        上師:啊,發心就成因地佛了。
        師兄:哦!
        上師:所以發心很重要啊!
        師兄:嗯。
        上師:你就是不發心——“我們也結印,我們也持咒,我們也打坐。”但是不發心。
        師兄:嗯。
        上師:印度教就是這樣的,他成佛沒有啊?
        師兄:哦!
        上師:印度教也結手印呐,也打坐啊,也持咒啊,他成佛沒有啊?沒有啊。
        師兄:沒有願力的哦?
        上師:啊,因為他沒有成佛願,當然就成不了佛。
        師兄:嗯。
        師兄:上師啊,為什麼說這個修道不斷這個淫欲心就很難成就,它的這個原理是什麼?
        上師:淫欲心是六道輪回的根本。當然我們講的這個所謂的不斷淫欲心就不能夠成就,指的是大成就,大成就,諸佛菩薩的大成就啊,那是必須要斷淫欲心。所以說這個欲望不斷,就無法出這個塵界,這叫塵不能除,就是不能夠離開這個塵界。
        師兄:就是講一個人的快樂,就是不是以他人的人在而產生,那麼他就能夠斷除這種淫欲心嘛,就是快樂是從心裡面升起的快樂。
        上師:您講的是欲望,還不是淫欲心呐,淫欲心是根本欲望,它是根本欲望,也是生死,生死的根本就在這裡,淫欲心。
        師兄:這個很多人都很難做到。
        上師:啊,不是叫你馬上要做到,你要說馬上就能做到的話,那太監不就——把它給切掉不就沒了嗎?
        師兄:但心裡的還是有啊?
        師兄:對呀,生死根本。
        上師:是吧?所以說這個要有個過程嘛,沒有要你馬上做到,誰能馬上做到?首先是不在行為上去做它,淫欲心還在呀,但是不要從行為上去造業。
        師兄:嗯,不性行了。
        上師:啊,這一步一步來嘛。好比我們說這個釋迦牟尼佛給五百比丘尼剃度完了之後,天天講法,天天指導她們修行。那這五百比丘尼當中呢有很多是美女,美色,對吧?她們就看:哎喲,這釋迦佛看到美色都不動心,他會不會是個性無能呐?她們就這麼揣摩釋迦佛。後來有一天睡午覺的時候,因為過去的都是穿著裙子的嘛,裡面是沒有內褲這一類東西的。佛躺在榻上睡覺的時候,阿難呐招手叫那些比丘尼們來,到釋迦佛的榻前,把那裙子一撩開,那比丘尼師父們一看完之後滿臉都羞了。所以說不能夠以凡夫心去猜測佛菩薩的修證,猜測釋迦佛的修行。他不是性無能,而是他不跟他的欲望跑,這就是斷除了欲望。
        師兄:用禪定斷。
        師兄:修白骨觀,就可以斷了。
        上師:那也不一定呐。
        師兄:搞不清這些,就是。
        上師:從這個修證上來講,八地菩薩不退轉地,修證到八地,不退轉地,不退轉地就斷了根本欲望,他就不再退轉了。
        師兄:八地呀!
        上師:八地,八地以上。
        師兄:初級計算是一地啊?
        上師:初地菩薩也是見性呐,初地菩薩到七地菩薩這個根本欲望都還沒有斷,一斷根本欲望,即證八地。所以學佛有過程,不是叫你人人都要斷掉根本欲望,啊?那是最終的目標。不是說一要求開始:“啊!你要斷掉根本欲望你才能學佛!”那有幾個人學得了啊?是不是啊?
        師兄:但是欲望是魔,必須得見地呀。
        上師:嗯。
        師兄:欲望是深淵呀,必須得見地,你不見地的話,它就像一棵大樹一樣生了蟲一樣,不斷在腐蝕你。
        上師:是呀,這是根由啊。所以要修證呐,一步一步修證上去呀,啊?
        師兄:嗯。
        上師:如果說一棵大樹,你為了殺死它這棵大樹身上的蟲,拼命地打藥,可能最後這棵大樹都活不了啦,所以它要有個過程呐。
        師兄:嗯。
        師兄:上師,那我們的心在哪裡呀?
        上師:在你開口處。
        師兄:開口處?
        師兄:上師,如果說這個不會觀照的話,那修行心中心法,能夠成就嗎?
        上師:啊,修一切法最終是要能夠觀照,修法的目的就是培養定力,座上培養定力,座下綿密觀照。
        師兄:但是上師你說這個也是,當下一念清淨就是觀照,像呼吸一樣的?
        上師:這是提示你,這是觀照的入門,一種方式。
        師兄:但是如果不會去運用的話……。
        上師:一般我們不是對哪位師兄都這麼說的,啊?因為你的心很迫切,你要迫切知道什麼叫觀照,才叫你去體會一念清淨,一念清淨便是觀照。但是一般來講呢,我們是作開示啊,也要作提示嘛,但是不會讓你隨便去起這個煩惱,有個修行的過程。講佛法一定要從究竟處講,接引上可以用種種方便;講佛法一定要從解脫道上來講,所以這叫理屬頓悟,事在漸修;頓悟就是以頓悟來指導大家,以漸修來接引大家;所以歷代祖師的開示都是以究竟作為開始,開示完了之後,“啊,你聽不懂?”“聽不懂。”“好!我告訴你方法,一步一步來,不要急,啊?你按照這個方法去修證,總有一天要親證佛性。”所以就是首先是從根本上來跟你講,從究竟上來跟你講;所以一個法門究不究竟就看他講法——所以佛經上說了:“依究竟法,不依不究竟法,依了義法,不依不了義法。”就這個意思,必須要了義,必須要究竟。
        師兄:以後上師多指導我修行的話,相信也會親證佛性的!
        上師:啊,所以說你不要急嘛,一來就要求心中心法,從最難的開始下手,啊?要從簡單明瞭的下手,比較容易接受的下手,不要一下子就求這個法。
        師兄:那,上師,你說我怎麼修二印?
        上師:明天先教你打坐吧,打坐是基礎,先教你打坐。
        師兄:謝謝上師。
        上師:不要強調一定要雙盤啊,因為你要練這個雙盤不知道練多少年;因為了生死不是以怎麼盤腿來了的,而是以明心見性來了,見性不在腿上,是在你的心地上;所以以練腿來求佛法,還是屬於外道,不究竟。
        師兄:上師,我看那佛菩薩都是雙盤?
        上師:也有散盤的,你可以百度一下。西大寺,唐朝時代的西大寺,那裡的佛像很多都是散盤的。
        師兄:我以為那個是雙盤,那都是散盤?
        上師:對。
        師兄:聽上師一句話,勝讀很多的經書啊!
        上師:所以不能夠在這個怎麼盤腿上去印證佛法。
        師兄:對呀,上師,因為我之前愛請那個什麼,那個像密宗那什麼菩提道之類啊,菩提廣論……。
        上師:《菩提道次第廣論》。
        師兄:哎,屬於那個蓮花生大師傳的嘛,那種,呃,不是,是另外一個密宗上師傳的。然後我看他們說是要祈禱什麼上師,把上師當成真佛來看,我感覺真是很難做得到。為什麼他們會有這種觀念呢?
        上師:佛教是講傳承的。
        師兄:對呀。
        上師:歷代祖師都是佛的代言人。你聽不聽祖師的?
        師兄:聽祖師的。
        上師:那諸上師不是祖師嗎?
        師兄:但是,他是要把一個上師活生生地當成一個真佛這樣子來看。
        上師:你如果對上師沒有信心,你會跟他學嗎?
        師兄:他那是皈依上師。
        師兄:照理說……。
        上師:好比我們不說皈依上師,我們皈依法師可以不?
        師兄:嗯。
        上師:可以不?
        師兄:嗯。
        上師:那不是一樣的道理嗎?為什麼你就可以皈依法師,就不能皈依上師呢?上師跟法師不是一回事嗎?
        師兄:是。
        上師:啊?對不對啊?
        師兄:嗯。
        上師:啊?如果你是講顯法的話,他是不講修行的,他就是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念多少聲就了事了。他的目的是什麼呢?發願求得往生,他不講這輩子要修成什麼程度,他就講我就發一個願,往生就行了。這樣他不需要上師,也不需要法師,他只要心中有阿彌陀佛就夠了,這是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講。但是你要學的是禪宗啊,禪宗啊過去的禪宗大德,三參、四參、五參、六參……,到處去參訪高僧大德,他就是要找到自己生命當中最能夠依賴的師父,這個師父能夠跟他相應,才能夠指導他,所以禪宗所找到的師父就是佛的化身。
        師兄:嗯。
        上師:啊,他就是這麼說的。
        師兄:但是禪宗……。
        上師:如果你對這個師父信心不夠的話,跟他不相應,你沒有辦法跟他相應。
        師兄:他是師父找徒弟吧?
        上師:我問你,現在藏地那些上師,不是師父找徒弟嗎?他到處跑,找他幾個徒弟,他講:“啊,那是我過去世的徒弟啊,我去找他們呐。”那不是師父找徒弟嗎?那跟禪宗有什麼區別呀?
        師兄:嗯,也是!
        上師:啊?是不是啊?
        師兄:嗯!
        師兄:有的師父覺得有善根,他就……。
        上師:所以這是一種現象,但不代表全部。還有一個,我們要是求佛法,我們自己不發心,光是師父發心,那管用嗎?他來找我,找到是沒錯——“啊,你是我過去世的弟子,我就是來找你來的。”“啊?拉倒吧,我會跟你去嗎?”(眾笑)他不發心,那有什麼用呢?嗯?是吧?所以說這個師父找徒弟,徒弟還得找師父,要不然他沒有辦法相應呐?!
        師兄:那個,師父啊,那個阿羅漢他又叫無生,你能夠解釋一下那個什麼叫無生呢?它這裡的無生是什麼意思啊?
        上師:啊,無生是不著生死相便是無生。
        師兄:不著生死相?
        上師:啊,不著生死相。
        師兄:阿羅漢叫無生,他就是……。
        上師:不著生死相,就是無生。
        師兄:不著生死相?
        上師:那也是定力的一種表現。
        師兄:定力?還一個無生呀,這個無生……,還有一個無生法忍?
        上師:還有一個無來去。
        師兄:無來去啊?
        上師:啊,無有來去。
        師兄:就是它這個無生的話,你看《心經》裡面講“不生不滅”,它這個是不是就是講真如的?
        上師:自性不生滅。
        師兄:啊,自性不生滅,就是說是講的是真如?
        上師:如如不動,無所從來嘛,所以自性本無生滅。
        師兄:嗯,它講的是真如。
        上師:真如指的是作用啊。
        師兄:真如是作用,作用的,哦。
        上師:我們說“真如自性”就是自性在起作用,叫做真如自性。如果不講作用的話就是自性。
        師兄:哦,不講作用是自性,講作用是真如,哦。
        上師:啊,真如自性。
        師兄:真如自性。
        上師:但是我們的自性是要起作用的,所以也叫真如自性,真如就是作用。
        師兄:但是我們的自性起作用的時候,就是都是妄想分別啊?
        上師:那是無明作用。
        師兄:無明作用。
        上師:不是自性作用。妄起分別的是無明,無明是自性的影子啊,自性的影子。就好比我們打個比方,空中的月亮代表自性,水中的月亮便是無明,這水中的月亮就是空中月亮的影子啊?然後你這一陣風吹來水中的月亮在動啊?
        師兄:對呀。
        上師:妄動了。
        師兄:妄動了。
        上師:那是不是天上的月亮也在動啊?
        師兄:天上的月亮沒有動。
        上師:相對來講它是如如不動的,所以這個代表自性,水中的月亮就代表無明,就它兩者的關係是這樣;但是你看到水中的月亮,你也就是知道月亮長得什麼樣了,所以它是自性的影子,無明就是自性的影子;所以無明會妄動,自性是不動的,如如不動嘛。所以自性表現出來就是清淨心,這個清淨心跟我們這個無明的緣起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絕對的關係,也不是沒有關係,它有一定的關係,就是你這個無明妄動息下的時候,自性便現前了。就好比我們說,舀一杯黃河水,那是渾濁的,但是你放在那裡,你不動它,它這個渾濁它會息下,最後這個泥沙都沉到底下之後,這杯水就是清澈的,這就是清淨之水了。那這個清淨之水,跟這個泥沙有沒有關係呀?
        師兄:但是我們平時自性如何起用呢?
        上師:發願。
        師兄:還是靠發願。
        上師:最簡單就是發願。發願的時候你煩不煩惱啊?
        師兄:沒有。
        上師:有沒有執著啊?有沒有?發願時候有沒有執著啊?
        師兄:沒有。
        上師:沒有煩惱、沒有執著就是清淨,所以發願能夠讓我們的心清淨。
        師兄:清淨的緣起就說自性起作用?
        上師:清淨的緣起是我有這個嚮往,我有這個嚮往才能夠行這一道,所以這就叫發心,發心就是嚮往。
        師兄:發心就是嚮往,清淨就是自性。
        上師:嚮往清淨嘛,他要是沒有這個嚮往的話,你去叫他:“走,我們學佛去!”他會排斥你,他不學佛,他要喝酒吃肉。
        幾點了?大家該休息了。
        師兄:八點多了。
        上師:還要打坐呢,八點半了,去休息吧。
        師兄:謝謝師父啊!謝謝!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主七:淨明上師(蔡奕忠)
    春暖花開到桂林,印心親證清涼地,元音示現摩尼寶,不二法性露真如--淨明上師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