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印心七開示》
  • 21

     21. 開示21

        內容:印心七二七第三天
        時間:2017年6月5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那個師兄都昏沉到這個樣了——,(上師拍掌)拍她起來。
        師兄:但是我就……,打了一下,然後我就全身震動一下後感覺到全身都很清涼的樣子,比如說啊,然後就入定了。
        上師:好,“一下子就入定了”啊?
        師兄:啊,就這樣子入定了。
        上師:哦,那就繼續吧,啊?繼續吧。以後我多拍兩下。(眾笑)
        師兄:靜極的時候,就有一點響聲就入定了。
        上師:這個**是經常入的。
        師兄:不,上師,那是很久以前。現在,啊,太慚愧了。
        上師:而且也是經常出的。(眾笑)
        師兄:現在**把禪定都交給你們了。(眾笑)
        師兄:傳遞嘛。
        上師:對,**把這個禪定呢轉讓給你了。
        師兄:你們這團隊將來不得了啊。
        師兄:上師,弟子有問題請教您。
        上師:嗯。
        師兄:我們今生修行怎麼能像您這樣得大成就呢?
        上師:啊,我哪有大成就?
        師兄:像您這樣!
        上師:嗯。
        師兄:像您這樣,呵呵。
        上師:那就長得跟我一樣嘛。(眾笑)
        師兄:那要天天照鏡子。
        上師:照鏡子,眼睛像不像?耳朵像不像?
        師兄:那不著相了?
        上師:呵呵,對呀。
        師兄:天天看上師的照片,哈哈,越看……。
        師兄:原來印心宗是這麼修的啊?(眾笑)印進去了。
        上師:那叫印像宗啊,呵呵,不叫印心宗,印像宗。
        師兄:還有三天?還有四天就結束了。
        上師:還有四天嗎?
        師兄:哦,還有……,今天晚上算的話,就還有三天。
        上師:哦,還有三天嗎?
        師兄:時間好緊。
        師兄:嗯,好快。
        師兄:我們怎麼,座下就是那個克服這個問題呢?
        上師:座下?
        師兄:座上座下。
        上師:你是在座上克服嘛。
        師兄:座上昏沉。
        上師:啊,座下怎麼克服昏沉呢?
        師兄:它是和我們這些妄念、想法、修行有什麼關係呀?下午的話就好一些,特別是早晨昏沉得很厲害,有時候就跟著妄念跑了。
        上師:哦,昏沉了,昏沉沒關係,啊?昏沉定嘛。
        師兄:昏沉定?
        上師:啊,昏沉定才有——(上師拍掌),才可以。(眾笑)
        師兄:那您要多拍一下啊!
        上師:對。
        師兄:你不是有問題嗎?
        師兄:九點了,我們回去吧。
        師兄:嗯。
        上師:嗯,我們這些師兄一般問題都很少。
        師兄:對呦,今天努力想了這兩個問題。
        上師:每一個都差不多快到“渣”了,所以不會有問題。(眾笑)
        師兄:哈哈哈哈,上師又來了。
        師兄:那我們先回去吧。
        師兄:走吧。
        師兄:感恩上師!
        上師:摩尼寶珠請了沒有?
        師兄:請了呀。
        師兄:請了。
        上師:哦。
        師兄:上師賜的。
       
        師兄:摩尼寶珠可以請是吧?
        上師:啊,可以啊。
        師兄:哦。
        上師:沒請吧?
        師兄:啊,沒請。
        上師:沒請就請吧,啊?
        師兄:那我們也請吧!上師。
        上師:因為我們這一期是摩尼寶金剛道場,所以每個人都可以請摩尼寶。
        師兄:好!
        師兄:我想請這個的。
        師兄:哇!
        上師:來。
        上師:你請了沒有?
        師父:沒有啊,呵呵。
        師父:他還沒請,我也沒請。
        師兄:哎呦?
        上師:“哎呦”,“哎喲”。
        師兄:謝謝!
        上師:不能看的啊。
        師兄:啊?
        上師:不能看,不能看,把手伸進去拿。
        師兄:看都看了。
        上師:不能看,啊。
        師兄:看了就是挑顏色了。
        師兄:她拿兩個!
        上師:哎呦,那麼莊嚴。
        師兄:對呀,謝謝!謝謝!
        上師:好莊嚴。
        師兄:誒?
        師兄:不要懷疑嘛,哎呀,你第一個拿的就很好了嘛,哎呀呀。
        上師:就是啊。
        師父:也很好,也很好。
        上師:不能換啊,不能換啊。
        師兄:這請上師開示一下,這是什麼東西呀?
        師兄:我不拿了。
        上師:哦,不拿,不拿也沒關係。
        師兄:這叫什麼顏色呢?
        師兄:我想要那個白的!
        上師:你著相了,我看它就是白的。
        師兄:我想換那個白的!
        上師:啊,好,我給你換啊,是這個嗎?
        師兄:嗯。
        上師:好,把那顆給我。
        師兄:哦,謝謝!
        師兄:哇!
        師兄:謝謝上師啊!
        師兄:慢走。
        上師:哎,來,拿袋子給你們裝。
        師兄:啊。
        師兄:我又拿了一個黑的。
        師兄:你又拿了一個黑的!你拿了幾個啊?
        上師:他又沒病,你就是——你要把他當成有病,有病就上醫院。沒病的話就好好照顧他。
        師兄:哎呦!他有病,就這樣煩死掉了,我們都認為他有病。
        上師:哎呀,不要著相,不要著相。
        師兄:感恩上師!
        上師:不要著相。
        師兄:哦。
        上師:這是偉大的摩尼寶珠。
        師兄:這個照、照、照的什麼?
        師兄:摩尼寶珠怎樣都是好的!
        師兄:看顏色是吧?有的好亮。我這個裡面有個光,你看到了吧?哈哈,哈哈!
        上師:要珍惜啊!
        師兄:那當然!
        上師:這是從佛地宮裡面出來的,跟佛舍利一起的。
        師兄:真的呀?!
        上師:那假的嗎?——拿回來。
        師兄:哦!
        師兄:這個都在懷疑?
        師兄:上師送的禮物,還會、還會——怎麼會不給了?
        師兄:上師,那個不會少,啊?摩尼寶珠。怎麼拿還是那麼多。
        師兄:還是那顆,還是有那麼多。
        師兄:啊,它不會少的。
        上師:那個心*師兄一會兒來了,他帶那個舍利塔來,你們明天可以跟他請。
        師兄:心*師兄是哪個啊?
        師兄:等一會兒就到了,等一會兒就到了。
        上師:等一下就到了。
        師兄:廣西的師兄。
        上師:他開車把舍利塔帶過來,然後呢我這邊有藏紅花、有七寶,我給你們裝藏。
        師兄:嗯,好!
        師兄:喔!
        上師:裝藏完,到我們解七那天每個人拿著——。
        師兄:照個相?
        上師:嗯,全世界只有你們——。
        師父:哈哈!
        師兄:阿彌陀佛!感恩上師!
        師兄:感恩上師!
        師父:摩尼寶法會。
       

  • 22

     22. 開示22

        內容:印心七二七第二天
        時間:2017年6月5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相信。
        上師:啊,相信那就是出離心,發願就是發出離心,發解脫心。不存在什麼放不下之說。
        師兄:那在世界上有很多東西……。
        上師:我們說的是發願的時候啊?
        師兄:嗯。
        上師:你“有很多東西”,那你放不下,那是你的事了。但是我們說的是發願的時候,你還有“放不下”在嗎?
        師兄:嗯。
        上師:啊?“很多東西”——那是叫做物盡其用,是吧?好比我現在要用這個碗來喝茶,我們放下了沒有?要不要把它摔爛才叫放下?
        師兄:我知道了。
        上師:是啊,所以說物盡其用。
        師兄:拿起、放下,拿起、放下。
        上師:哎,你看,拿起、放下,拿起、放下。飯碗也是一樣,衣服也是一樣,是任何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在用。你說誰放不下它?“哎呀,這個我也放不下,那個我也放不下。”有嗎?
        師兄:不可能的。
        上師:啊,不可能永遠抱著嘛。
        師兄:感恩!
        上師:嗯。
        師兄:我的問題完了,該你問了。
        師兄:我沒有問題,我今天是陪客,呵呵。
        上師:心在——沒有問題,就是天下太平;(眾笑)心在——沒有問題,就不是娑婆世界了。
        師兄:哇!我拜拜了呀,那世界多美好啊!哦喲,那我在佛國了啊?
        師兄:對呀。
        師兄:是這個意思,啊?
        上師:對。
        師兄:那就是嚮往的世界。
        師兄:心在把大家都度到佛國去了。
        上師:心在佛國。
       
        師兄:哎呀——我這還真就有問題,什麼是摩尼寶珠啊?
        上師:嗯,百度一下。
        師兄:說它很珍貴——我就在百度。
        上師:啊,百度一下,百度說不清楚,我再告訴你們。
        師兄:“如自己意願”。
        上師:嗯,如意、如意、如意,如我心意,這就是摩尼寶珠的代言詞嘛。
        師兄:如我心意?哦,我心意太多了!
        上師:也叫如意寶珠。
        師兄:摩尼寶珠。
        師兄:上師啊,那個“爆炸”是什麼意思啊?如果修到那個有聽到爆炸聲的時……?
        上師:你聽到了嗎?
        師兄:沒有。
        上師:啊,沒有。
        師兄:很正常。
        上師:啊,沒有,你就“等待”吧。
        師兄:等待啊?
        上師:“等待”吧,“等待爆炸”。要不要等待?
        師兄:等。
        上師:啊?等呐?不要等待呀!
        師兄:不要等?
        上師:嗯,爆炸不在等待中。
        師兄:哦!那隨時?
        上師:時節因緣到了它就爆炸了,不需要等待它,有等待的心理反而爆炸不了。
        師兄:哦!
        上師:那叫將心待悟。將心待悟,那是一種所求心,是一種有為法。
        哎,和尚,女人的秘密不能看。
        師父:在看這個摩尼寶珠,呵呵。
        師兄:師父您坐嗎?
        師父:不坐不坐,我不用坐。
        師兄:不坐?
        師父:不坐。
        師兄:哇噻!謝謝!
        上師:“哇噻”——又一顆摩尼寶珠。
        師兄:哇噻!
        上師:哎,又一顆摩尼寶珠。
        師兄:怎麼心*師兄把那位師兄安排在304了?
        上師:哎呀,安排就安排了嘛,你把他當佛菩薩看待就行了。
        師兄:把念轉了?
        上師:嗯,對,把念轉掉——那個在他身體裡面能說能動的就是佛性嘛。
        師兄:說誰呢?上師?說大家?
        上師:“說誰呢?”
        師兄:說我在道場吧?
        上師:啊,說誰呢?
        師兄:……。
        上師:是吧?我們每天放生,《放生儀軌》——“在你們身上能說能道的那個就是你們的佛性。”呵呵呵呵呵,是吧?所以他們幾個也是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嘛。
        師兄:上師啊,我有一個朋友有問題要想要問上師。那,上師,我把你的電話給她好吧?
        上師:嗯,什麼問題呀?
        師兄:她家庭的呀。
        上師:家庭的問我幹嘛,家庭的要問民政局。
        師兄:不是啦,她就是要問上師啊。
        上師:問我幹嘛,我又不管家庭事,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也不是官,啊?你們不要給上師找麻煩呐,啊?那如果要學佛、念佛啊,要了生死,可以找上師,啊?上師又不是官。
        師兄:她上一次想要去——聽說上師要去揭陽,她說要跟我去。我說上師沒有來,沒時間來。她就……。她現在又不能出門,她就要我代她問上師。我說我問得不清楚,你要自己問。
        上師:嗯,對,要不清不楚。
        師兄:嗯,我問得不清楚,你要自己問。
        上師:嗯。
        師兄:那就讓她見你再說吧,啊?
        上師:關鍵上師不是神,是吧?要是上師是神的話那就可以問,那叫問神嘛,呵呵呵。(眾笑)
        師兄:關鍵上師是佛,你可以問佛。
        師兄:就是啊,就說要讓她自己來,親自問上師吧,啊?
        上師:啊,對。
        師兄:嗯,是,我也這樣想。
        上師:對,你要跟她說:“上師要麻煩你老人家,百忙之中親自去問他。”
        師兄:是的,是的。
        上師:“沒問題了?”
        師兄:沒了。
        師兄:沒了。
        上師:拜拜,拜拜。
        師兄:拜拜。

  • 23

     23. 開示23

        內容:印心七二七第二天
        時間:2017年6月5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我四個問題。
        師兄:來此做甚?呵呵。
        上師:來此做甚?
        師兄:四個問題,我剛才問了一個了,上師。
        上師:嗯,好。
        師兄:沒聽到,再問一遍。
        師兄:了了常知,了了常覺有何不同?這是第一個問題。
        師兄:第二個問題是:了了常覺,一切不住——就像現在是怎麼體現的?
        上師:還用體現嗎?你錯過嗎?
        師兄:……。
        上師:錯過嗎?
        師兄:肯定錯不過啊。
        上師:沒錯過?
        師兄:但是?
        上師:沒錯過便是體現嘛。
        師兄:那不住呢?這個一切不住又是怎麼體現的?
        上師:你住了嗎?
        師兄:有的時候還是經常要住一下喲,呵呵呵。
        上師:住在哪裡呀?拿來看看。
        師兄:幻想著呢。
        上師:拿來看看。
        師兄:妄想拿不出來的。
        上師:拿不出來,那是念念不住嘛,妄想怎麼能住得住呢?
        師兄:了了常覺。
        上師:因為是了了常知,了了常覺,這個已經是證明不住了。
        師兄:對,就體現出一切不住了。
        上師:已經是不住了,所以後面再加上個“一切不住”,就是更加肯定它。
        師兄:這了了常覺就是——本來就是一切不住了。
        上師:啊,就已經包括不住在裡面。
        師兄:包括在裡面了。
        上師:再加上個“一切不住”是更加地肯定它。所以要問你:住了嗎?
        師兄:這是問主人公呢,啊?
        上師:如果是住了,就不叫了了常覺了。
        師兄:叫妄想?
        上師:啊,那叫分明迷失,分明都在迷失中。
        師兄:是。
        上師:一,二。
        師兄:呵呵呵!能所雙忘的時候,那功夫是怎麼做的?
        上師:能所雙忘無功夫。
        師兄:這個能所雙忘的話,是應該講座上座下了啊?
        上師:能所雙忘是座上的,座下叫根塵脫落。
        師兄:座下是根塵脫落?
        上師:或者叫輕安,座下叫輕安或者叫根塵脫落。
        師兄:哦!
        上師:座上就叫能所雙忘——你還有用心在嘛。
        師兄:就是座上出現那個能所雙忘以後,怎麼樣去把它肯定和承擔下來?
        上師:自然就是承擔了,不存在“怎麼樣”。還有怎麼樣在,又落在分別裡了 。
        師兄:又起念頭了?
        上師:又是能所妄起了。
        師兄:嗯!又起來了,念頭又起來了。
        上師:對,所以說本來無一物。
        師兄:念頭起來了又持咒就行了?
        上師:哎,自然而然的。
        師兄:哎,就是這麼一個狀態。
        上師:嗯,這個能所雙忘了之後啊,念頭又起來了——你不就看到念頭起處了嗎?
        師兄:對呀!對呀!!
        上師:啊,也能夠體會到念頭起處了。
        師兄:對呀!!
        上師:下座就是……。
        師兄:就是觀照了!
        上師:對,很自然的過渡到觀照。
        師兄:是!是!是這樣的體會。
       
        師兄:那微細流注沒有出現啊?
        上師:微細流注沒有出現就不會出現能所雙忘。
        師兄:微細流注是在前面。
        上師:嗯。
        師兄:會不會跳過微細流注呢?
        上師:不會的。你要能跳過,你便是古佛再來。
        師兄:哦,我不是。
        上師:嗯,無能所,你天生就無能所,那就跳過去了,所以說“你是古佛再來”嘛。
        師兄:老師不要加我。
        上師:如果還有能所在,那就必須是這個過程了,沒有跳過去一說 。
        師兄:哦!好難搞哦!
        上師:好比禪宗大德,他座下問話:“如何是佛?”啊,你回他一句:“饑來吃,困來睡。”“噢”!你看,能所雙忘。它切入點就在這裡,這也是能所雙忘的一種表現。那是根器俐落。那他這個問話的時候,“如何是佛?”這就是能所啊?
        師兄:哦!
        上師:噢!你看,又一個切入點!啊?!馬上又是古佛再來。
        師兄:呵呵。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我們那時候,以前老是有一種誤會,好像雙忘了就啥都沒有了,好像一講放下,就啥都沒有了。
        上師:就歸空了。
        師兄:啊,他不知道放下以後回歸自我了。
        上師:啊,那叫正知。
        師兄:那叫真正的放下。
        上師:嗯。
        師兄:啊,上師,自性現前那個,是在前面必須出現微細流注嗎?
        上師:嗯,對。它這個微細流注的說法很多,也有叫微細惑。迷惑的惑。
        師兄:哦。
        上師:微細惑。
        師兄:所以才不安,哈?體現出來那種不停地……。
        上師:惑就是迷失。
        師兄:啊,不停地動。
        上師:嗯,就是迷失。
        師兄:他心不安嘛。
        上師:嗯。
        師兄:是不是一定要看到那個念流才算對呢?
        上師:嗯。
        師兄:那個念流啊,念頭像……?
        上師:念流就是微細流注。
        師兄:說一定要看到那個念流才叫微細流注?還是另外個解釋?
        上師:它這個描述很多,描述的用詞很多:也可以說“如恒河沙念”,恒河沙念也是微細流注啊;你說念流也是微細流注;還有個說“無始無明”,也是微細流注啊。它是名相很多啊,這個東西。
        師父:上師啊,我那個看到念頭起處,那還不算是微細流注?
        上師:念頭起處也是覺的開始。
        師父:覺的開始?
        上師:覺的開始。
        師父:嗯。
        師兄:上師好!
        上師:好人來了,好人來了。各位好人請進,請坐。
        師兄:辛苦了,辛苦了。
        上師:你那個舍利塔拿來沒有?看一看,我看一看。有幾個?拿了幾個過來?
        師兄:七、八十個。
        上師:哦。
        師兄:它空間挺大的,但是那個塔比較小。
        上師:哎,這就可以了嘛,這很莊嚴了。啊?哎呦,這個顏色更妙!全都是這個顏色嗎?
        師兄:是的。
        上師:啊,挺好,挺好。
        師兄:老師,我清醒多了。
        師兄:這就免得我們選了。
        師兄:是啊。
        上師:是啊,挺重啊。啊?
        師兄:這造型蠻好看。
        上師:很莊嚴。金屬的,啊?
        師兄:是亞克力的?還是?
        師兄:亞克力鋁合金,好像是。
        師兄:蠻好,真的,都胸前放光了。
        上師:每個師兄胸前都抱著一顆摩尼寶。
        師兄:這個放摩尼寶珠那就更漂亮。
        上師:是啊,你看,每個都托著照相,啊?我們這一次打七叫“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哈哈哈。
        師父:哦,個個都是胸前放光。
        上師:都面帶微笑啊。
        師兄:呵呵呵。
        上師:裝得很嚴。(眾笑)
        師兄:呵呵,裝得很嚴。——這個沒裝嚴。(眾笑)
        師兄:上師,那個問題可不可以繼續追問啊?
        上師:嗯?
        師兄:之前那個啊?
        師兄:上師答那個“座上能所雙忘,座下就輕安。”還有什麼?
        師兄:根塵脫落。
        師兄:再追問這個問題!
        師兄:你追我追?
        師兄:都一樣,我先追嘛。

  • 24

     24. 開示24

        內容:印心七 二七第四天
        時間:2017年6月07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父:意思啊就是說,不用就說是在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搞那麼複雜,就是用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嗯,一步回吧,三步就位,就Ok了,就已經超過這個阿羅漢的定力和阿羅漢的果位了。是吧?
        上師:是啊。
        師父:因為阿羅漢要斷除無盡世界塵沙煩惱,那我們這些師兄、弟子精力是很有限的。
        上師:嗯。
        師父:是吧?那麼說我們依上師的這個法要與我們這個印心宗這個法要……。
        上師:圓滿了嘛,圓滿了而且八地了。
        師父:就直接成佛了啊?
        上師:直接成佛。
        師父:和那個觀世音菩薩那個本願相應,上與十方諸佛相應,下與一切眾生……。
        上師:下合一切眾生嘛。
        師父:就是三步做功夫就OK了,是吧?那也就是說省略了……。
        上師:OK了是啥意思啊?
        師父:嗯?
        上師:OK了是啥意思?
        師父:就是圓滿了嘛。(眾笑)
        上師:嗯。
        師父:也就是說那個、我們這個、我們這個修法,就是我們這個修法,就是要照《華嚴經》裡的這些菩薩們辛辛苦苦修了好幾百個大劫啊,你說我們要在這個短暫這一生修成佛果……。
        上師:你怎麼知道這些人不是在《華嚴經》上面所講的那些修了多少劫的呢?(眾笑)
        師父:呵呵呵!我也正準備問這個問題——我想問的問題上師老是先說了!就這樣的。
        上師:嗯,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是其中的一位呢?
        師父:因為我看到《華嚴經》裡面,啊?從我自己的觀察和經文裡面的判斷啊,我自己呢蹦出個智慧:就說師兄們的善根啊已經超出八地菩薩,在九地菩薩的位置上等著呢。
        上師:那這麼說你至少是十地囉?(眾笑)
        師父:我是用我自己的大腦來和佛的經典來印證我自己的修法和上師的講法和師兄們這個認真的修法。
        上師:嗯,不攀這個多少地的緣,啊?
        師父:嗯。
        上師:不攀這些。特別這個時代更不能攀!
        師父:不能攀?
        上師:哎,總之修學佛法就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地去修證就行了,不要在乎多少地。
        師兄:嗯。
        上師:啊,多少地都沒有開悟,多少地都沒見性,修無止境嘛。
        師父:嗯。
        上師:啊,你看過去那些祖師啊修到十地了,他都不認為自己是見性的,他說十一地、十二地才是見性了,修無止境嘛。
        師父:也就是,上師,您這個意思就是什麼呢?我們一天不能圓滿成佛,就一天說什麼都是空話。
        上師:你從這個頓教上來講,唯有佛是見性的,對吧?頓教是這麼說的,唯有佛是見性的,其他都是因地呀。
        師父:對。
        上師:嗯。
        師父:(記錄)唯有佛,唯有佛是見性的,其他都是因地。
        上師:其他都是因地呀,只有佛是果地,啊?
        師父:對。我說這裡面的菩薩們一個個,哎,怎麼那麼老實?都那麼聽佛的話。
        上師:是,都很聽話。(眾笑)
        師父:那,上師,你說我們這些人聽不聽話?
        上師:啊?
        師父:我們這些人聽不聽話?
        上師:聽不聽話啊?
        師父:對。
        上師:聽話——我們聽師父講話。(眾笑)
        師父:呵呵呵呵呵!我的問題問完了,師兄們繼續,啊?
       
        師兄:師父,你多替大家問些問題,我們洗耳恭聽。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師父,多問點問題嘛!
        上師:師父本來是沒有問題的,結果這麼一說了,他就得去想問題。(眾笑)
        師兄:師父,你要替眾生問問題呀,呵呵。
        師父:哎,我自己還是糊塗的,呵呵。我先解決我自己這幾天、這段時間這個讀《華嚴經》的一些感受和打坐的感受。就是說為什麼要問上師呢?就是說多問請上師,我這個能多除一些心裡面的障礙。啊,我問上師不是說是我對上師有什麼怎麼樣怎麼樣的,對我們這個法有怎麼樣怎麼樣的,就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就是自己遇到什麼障礙了,想要解決,因為總得有人問這些事情嘛,是吧?
        上師:是。
        師父:雖然上師說:“那我們不管它幾地幾地了。”但是我們現在不管了,有朝一日會路過那些地方的,或說是魔業,哎,那些亂七八糟的給我們障礙。我們看這些東西,我們將來修行肯定是要出現的嘛。
        上師:嗯。
        師父:是吧?所以說是我要——今天就帶著這麼個問題問上師。
        上師:啊。
        師父:和上師交流一下,而且我以後還會問《華嚴經》裡面好多好多的問題,向上師。
       
        上師:好嘛。《華嚴經》有問題嗎?
        師父:《華嚴經》沒問題,是我有問題,呵呵。
        上師:哦,是,您剛才說的是“我要問《華嚴經》裡面好多好多問題。”
        師父:我學不通了,我就得問上師了。
        上師:所以我才問你嘛:“《華嚴經》有問題嗎?”
        師父:沒問題,我有問題,是我通不過了這個、通不過這個思想,通不過我自己的問題,發現有問題,急需讓上師糾正啊。
        上師:《華嚴經》的中心是什麼?
        師父:中心?就是見性成佛!是吧?
        上師:是,你講的是中心的中心。
        師父:呵呵呵呵呵,就是見性成佛嘛。就是《華嚴經》裡面最小的一個鬼,他都是見性成佛。
        上師:鬼都是見性成佛了?那叫見性鬼呀。
        師父:嘿嘿嘿嘿。因為這裡面,我看這個《華嚴經》裡面啊,這些就是鬼王啊、畜生啊……。
        上師:鬼王?人王、天王、鬼王、修羅王……。
        師父:估計他們都是成佛了。
        上師:都是古佛化現。
        師父:古佛化現啊?
        上師:古佛化現。
        師父:所以說我在這裡面想到的就不是鬼。
        上師:天王,人王,鬼王,修羅王。
        師父:啊,連荼王他都是佛,其實都是佛的化現。
        上師:嗯。
        師父:要不然他不會是從《華嚴經》裡面出現的。
        上師:嗯,是。
        師父:對吧?
        上師:對。
       
        上師:(對某師兄)來吧,給你坐嘛。
        師兄:感恩上師!
        上師:啊,你們打坐都怎麼樣啊?還昏不昏沉呐?
        師兄:不昏沉啦。
        上師:還痛不痛啊?
        師兄:痛。
        師兄:淩晨那一座我痛慘了的。
        上師:喜不喜歡痛啊?
        師兄:喜歡。
        上師:真喜歡嗎?
        師兄:不喜歡!(眾笑)
        師兄:真不喜歡呐!
        上師 :“真不喜歡呐。”(眾笑)
        師兄:真不喜歡。
        師兄:痛了就好了。
        上師:知道痛的是誰嗎?
        師兄:痛的是我。
        師兄:不是我。
        上師:啊?
        師兄:痛的是我。
        上師:“是我”嗎?
        師兄:不是我。
        上師:“不是我。”“不是我”啊?
        師兄:不是我,是誰啊?
        上師 :是誰呀?呵呵。
        師兄:知道痛的是誰啊?
        師兄:是這個身體。
        師兄:(站在窗外)上師,我有個問題呀。
        上師:好。(眾笑)
        師兄:呃,內境和外境都是自性裡演化吧,是吧?
        上師:嗯。
        師兄:這樣說沒錯吧?
        上師:說來聽聽怎麼個演化法?
        師兄:都是自性所顯現的,都是自性顯現,對吧?
        上師:內外是吧?
        師兄:對。
        上師:那自性為啥要顯現內外呢?
        師兄:我就想問你,這個內和外有什麼區別?
        上師:是你在說“內外”呀?所以我問你啊:“這個自性為何要顯現內外呢?”
        師兄:沒有內外。
        上師:“沒有內外。”沒有內外,那自性顯現了什麼?
        師兄:顯現什麼?
        上師:嗯。
        師兄:山河大地啊,內心念頭啊。
        上師:啊,你看你剛才說沒有內外,又來一個內心。它顯現這些來,目的是什麼呢?
        師兄:我也不知道啊。
        上師:你為啥“不知道”呢?
        師兄:好玩。
        上師:呵呵呵呵呵,“好玩”不就知道了嗎?呵呵呵,啊?顯示這些來用,作用,內外皆是作用。
        師兄:沒區別,是吧?
        師父:這就是上師說的,《華嚴經》裡面的用相。
        上師:嗯,對。它所有的相都是表法,沒分別是性無分別,作用上還是有不同。
        師兄:啊。——問完了。
        上師:哎,別走啊——還要接下去啊:你說這個左手、右手是不是自性作用啊?
        師兄:是啊。
        上師:那你左手拿個筆劃東西,跟右手拿個筆劃出來的東西一樣嗎?
        師兄:不一樣。
        上師:啊。
        師兄:作用不一樣的。
        上師:所以這就叫作用不同,顯相就不一樣。
        師兄:問完了?
        師兄:啊,問完了。
        上師:誒,還沒說完呐。(眾笑)
        師兄:進來,進來呀。
        師兄:沒所謂,外面是一樣的——內和外是一樣的。
        師兄:沒有內外了?
        師兄:一樣的作用,你們都在聽。
        上師:好了,你可以走了。(眾笑)
        師兄:上師,那個……?
        上師:好,又一個問的,呵呵呵。(眾笑)
        師兄:我沒問題。
        師兄:誰問問題?到這裡來唄。
        師兄:這又是一個問題出來了——沒人敢在這裡呆了。
        師父:有問題的往這裡來。(眾笑)
        師兄:師父喜歡請問題。
        師父:誰還有問題?裡面都是沒問題的,沒問題到外面來。(眾笑)
        師兄:裡面都是聽問題的。
        師父:沒問題,都出去。(眾笑)
        師父:哦!法師請進啊!
        上師:他有問題才站那兒,呵呵呵。
        師兄:站在視窗就有問題的,得問問題。
        師父:挺有意思的。
       
        師兄:上師,您剛剛說《華嚴經》上說,呃,那些天王、鬼王都是佛化現的?
        上師:佛經。
        師兄:哦。
        上師:不光是《華嚴經》。
        師兄:哦。
        上師:嗯。
        師兄:那我就是不那麼熟悉了。
        上師:嗯,所有的佛經都這麼講。
        師兄:哦。
        上師:誒,你們打坐的時候看到什麼沒有?
        師兄:就是受不了。
        上師:啊?
        師兄:我要見性!(眾笑)
        師兄:今天下午我也是看到了,就是眯著眼睛看到亮光。
        上師:哦。
        師兄:就是亮光。
        師兄:是啊,看到有點呐。
        上師:還看到什麼?
        師兄:沒了,別的。我就想問上師,是不是照了電筒?
        師兄:很強烈的光。
        上師:那不是電筒,那是筒電。(眾笑)
        師兄:那是不是太陽曬進來了?等他走你那裡,他又拍一巴掌了——上師。
        上師:啊?
        師兄:在我這兒。
        師兄:是不是在你這裡,他又拍一巴掌?
        師兄:呃,不是啊,不是在我這兒。
        師兄:拍一巴掌,那聽到的響聲感覺很亮誒,一道光啊。
        上師:原來這巴掌會帶光來呀?(眾笑)哎?剛才沒電了,怎麼就沒想起要拍巴掌?(眾笑)
        師兄:對了,大家可以把眼睛給閉上,然後才會看見那個光。
        師兄:好像看見、看見……,看見光了,要、要眼淚都出來了,這都是掉眼淚了?
        上師:啊。
        師兄:我也不知道,無緣無故的掉眼淚?
        上師:嗯,“無緣無故掉眼淚”。
        師兄:嗯,我也沒想什麼,什麼都沒有想。
        上師:心裡面也不悲哀啊?
        師兄:沒有。
        上師:掉眼淚不一定要心裡悲哀才掉眼淚嘛。
        師兄:很淡定的。
        上師:是吧?淡定著掉眼淚那更不得了。你們誰能夠淡定的掉眼淚呀?
        師兄:“淡定的掉眼淚”。
        師兄:是啊。
        上師:為什麼淡定還會掉眼淚呢?因為要排毒嘛,身體裡面排毒就會“淡定的掉眼淚”。
        師兄:是啊,反正現在就是一片空白。
        師父:她耳朵流膿了,上師。
        上師:啊?
        師父:眼淚水還流,耳朵流膿了。
        上師:嗯,那也是排毒。
        師父:哦。
        上師:那個業障就比較大一些,所以通過耳朵來排毒。
        師父:這麼厲害啊?
        上師:嗯。還看到什麼了?
        師兄:黑乎乎的。
        上師:啊?
        師兄:我看見了黑乎乎的。
        上師:“黑乎乎的。”
        師兄:怎麼看都看不到光。
        上師:還看到什麼了?
        師兄:看到上師,有點慌。
        師兄:呵呵呵,翻種子,她那個樣子:一下子笑了,一下子,嚴肅了。呵呵呵呵呵。
        師兄:我也沒辦法,那個樣子。
        上師:還看到什麼?
        師兄:臉上……。
        上師:還看到什麼?
        師兄:什麼也沒看到。
        上師:啊?
        師兄:什麼也沒看到。
        上師:“什麼也沒看到。”這閉上眼睛了,什麼也沒看到嗎?
        師兄:看到黑。
        上師:黑的,啊?你看我們說這個“光”啊,“黑”呀,是不是啊?
        師兄:這眼睛不是看到黑了嗎?
        上師:啊?你看啊,有人說“看到光”,有人說“看到黑”,有人說“什麼也沒看到”。這裡不管是看到什麼、沒看到什麼,有沒有離開過了了常知啊?
        眾師兄:沒有。
        上師:所以我們打坐培養的是什麼啊?
        師兄:定力。
        上師:這個定力就是了了常知!這個定力就是了了常知!
        師兄:知道就是個定力呀?
        上師:啊,了了常知就是定力——你不管是“黑”的也好,“白”的也好,“光”的也好,還是“什麼都沒有”,都沒有離開了了常知。所以打坐,我們說的、剛開始說的:“持咒要口念耳聞,要字字分明,慢慢的這個過渡到持咒心念耳聞,知道咒在。”這個過程都是培養了了常知,而且我們這個了了常知它是無相的。
        師兄:嗯,無相。
        上師:所有一切顯相都沒離開它,所以我們這了了常知也叫做如來自性。而且這個了了常知呢我們從來不需要去住它,很自然的就流露了——你不管持咒還是不持咒,不管是座上還是座下,連你們打妄的時候啊都是了了常知的嘛!
        師兄:是的。
        上師:是不是啊?啊?聽得懂嗎?
        師兄:聽得懂。
        上師:啊,聽得懂就可以回“渣”了。
        (眾笑)
        師兄:聽得懂,就是……。
        上師:所以說我們這個持咒也是一切不住的,只管持咒、只管持咒,包括這微細流注——你看,我們一直在講這個打坐的過程:由粗住入細住、入微細住、最後入微細流注。為什麼要講這些啊?因為這個功夫越做越細了——大家到底在找什麼?在找個什麼?
        師兄:自性!
        上師:啊,好,我們說找本來自性。本來自性在哪兒啊?找到沒有啊?
        師兄:自性無相。
        上師:了了常知!這就是我們的自性呐!了了常知——就算是能所雙忘出現了、能所斷掉了、根塵脫落了,同樣也沒有離開了了常知!所以這叫諸佛自性表現在這裡了!那我們座下觀照,我們說念念清淨,念念不住,念念不隨,這不也是沒有離開了了常知嘛!
       
        師父:哦!上師,這個了了常知和那個常樂我淨是一回事兒,是吧?
        上師:對啊,師父你太厲害了。
        師父:呵呵呵呵呵。
        上師:這“常樂我淨”是八地菩薩說的;“了了常知”是初地菩薩說的。(眾笑)
        師兄:師父是八地菩薩了。
        上師:哎——你看他給你戴帽子了。
        師父:他是說過了。(眾笑)
        上師:他給你戴帽子了。
        師父:那個我受不起呀!是吧?常樂我淨?常樂我淨的意思就是說……。
        上師:沒有意思!
        師父:哦,沒有意思啊?
        上師:沒有意思——常樂嘛,我淨嘛,呵呵呵呵呵!
        師父:這個時候是說我是可以達到不退轉了嘛,是吧?
        上師:哎,是啊,對呀,這就不退轉了——知見上不退轉,功夫上不退轉那是現量。
        師父:現量。
        師兄:有什麼區別嗎?
        上師:區別在能說會道和做不到上。(眾笑)
        師兄:上師剛剛怎麼說了了常知是初地呢?
        上師:(悄聲道)方便說,啊?不可執著。
        師父:哦!上師的意思就是說,嗯,師兄們現在做的這個了了常知也就是正是在做這種功夫,是吧?
        上師:哎,這就是提示大家:主人公在哪裡!
        師父:這就是做功夫的竅訣啊就一直守住這個了了……?
        上師:了了常知用守嗎?
        師父:不用守,但是也得做。
        上師:哎,得做,但是不用守。
        師父:嗯,到了常樂我淨的時候就不用守了吧?
        上師:啊,是,所以那叫八地嘛。
        師父:啊!哈哈!
        上師:嗯,這了了常知是初地嘛,由初地過渡到八地。
        師父:意思就是說大家現在就從這樣的功夫一直做,一直做到不動心了,越不動心越好?
        上師:哎,對,不動心就是它的表現,不住相,不動心,啊,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該做啥做啥,啊?康師傅,繼續泡茶!(眾笑)
        師父:那,上師!以前大禪師們說的一句話叫做、叫做……,哎!那叫什麼來著?“絕學無為閑道人”!這句話是表示他圓滿成佛了嗎?
        上師:(上師接電話)你好!——啊,這能說會道的傢伙不說話。(眾笑)
        上師:你好!(上師再次接電話)
        師兄:信號不好。
        上師:美國的長途。
        師兄:哦。
        上師:不接了。這會道師的兒子,所以說能說會道。(眾笑)
        師兄:師父,您剛才的問題再說一遍吧?
        上師:師父有問題嗎?
        師兄:剛才提了一個問題嘛。
        上師:哦?
        師兄:師父沒問題,提了一個問題。
        師兄:師父在為眾生提問題。
        上師:哦。
        師父:啊,我剛才這又插了一句嘛……。
        上師:啊。
        師父:我說那些大禪師說“絕學無為閑道人”……。
        上師:絕學無為閑道人。
        師父:他是不是圓滿成佛了?說明他這個人已經。
        上師:嗯。
        師父:比“常樂我淨”還厲害?
        上師:嗯,沒有厲害。
        師父:沒有厲害?
        上師:沒有厲害,相應的。
        師父:相應的?
        上師:嗯,也是在常樂我淨當中。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是果。
        師父:果?
        上師:果。果,不是過程。他這個“絕學無為閑道人”是個知見。
        師父:知見。
        上師:見地。
        師父:見地。
        上師:他見地上的一種表述,啊。
        師父:嗯——。
        上師:(對某師兄)手機還亮著呢。——這個也要了了常知,啊?

  • 25

     25. 開示25

        內容:印心七 二七第四天
        時間:2017年6月7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請教上師一個問題。
        上師:嗯。
        師兄:一切不住就是佛嗎?我們修法的一切目標都是為了實現無住嗎?
        上師:嗯,一切不住就是自性流露,我們的自性表現出來就是一切不住,不住的同時又在起萬般妙用,又體現在一切作用當中。所以本來就是不住的,啊,而不是說通過修法了才去不住它,是通過修法了發現本來不住,一切不住。
        師兄:通過修證來印證佛法,是吧?印證佛法,通過修證啊,通過修行?
        上師:說吧,你說得很好,我們在聽呢。
        師兄:繼續。
        上師:繼續。
        師兄:那今天我打坐就一下子就想到,哦,我說原來是這樣的,佛性,我想著修行就通過一步一步的來印證佛法,就是這樣想的。
        上師:嗯,“一步一步的來印證佛法。”是印證佛法?還是佛法印證你呀?
        師兄:這佛法本來如此啊?我們去印證。
        上師:哦,你印證佛法。不是佛法印證你呀?
        師兄:互相印證。
        上師:哎,所以說要相應,互相印證,啊,不能夠說“我們去印證佛法”。佛菩薩印證我們修得對不對,我們印證佛菩薩所講的是不是真實的,這叫互相印證。
        師兄:繼續啊?
        師兄:在上師面前有點膽怯。
        上師:啊?
        師兄:我在您面前就有點膽怯的樣子。
        上師:哦。
        師兄:不夠自如,就是這個佛性不能自然流露。
        上師:你又不是心自如。(眾笑)你是心*嘛,所以就膽怯。心灌啊,明天灌頂啊。
        師兄:好,感恩上師!
        師兄:心灌?
        上師:明天上午灌頂啊。
        師兄:灌頂的灌。
        師兄:灌陽的灌。哇!心灌。
        上師:啊。
       
        師兄:恭喜師兄啦!
        師兄:是啊,恭喜恭喜!
        上師:把名字寫一下,啊?
        師兄:明天灌頂。
        上師:去找個紙,找個筆,把名字寫一下。這兒有筆,去找個紙。
        師兄:上師,我這兒有。
        師兄:這兒有紙。
        師兄:有本子啊?上師,不知那兒有沒有本子?你後面。
        上師:我們有本本。
        師兄:右手邊。
        師兄:本本在海口。
        師兄:**你給上師那邊求一個法名。
        師兄:寫個名字。
        上師:啊,有法名就寫法名嘛,沒法名就寫名字。
        師兄:寫了名字再寫法名。
        上師:啊,還有那個勞**要灌頂的,啊?
        師兄:勞**。
        上師:桂林的。
        師兄:桂林的?
        上師:啊。
        師兄:讓她上來登記?
        上師:啊。
        師兄:上師啊,我們做功夫,所謂的做功夫就是用這個了了常知?
        上師:哎。
        師兄:就是觀照了。
        上師:用了了常知……。
        師兄:就是用它。
        上師:怎麼用啊?
        師兄:誒,這不是您說話,我在聽嗎?
        上師:嗯,是啊,我正要說呢——你打斷了,我就要問你怎麼用了。
        師兄:呵呵呵呵呵!
        師兄:上師,這個本子就供養您吧!
        師兄:這麼大個本子。
        上師:本來無一物,你拿這個本子幹什麼?
        師兄:灌頂的呀!
       
        師兄:上師繼續在開示呢!關鍵的!
        師兄:了了常知。
        上師:了了常知如何作用啊?
        師兄:作用在分明上啊?
        師兄:也是在用,是嗎?
        師兄:分明就是用了。
        上師:那是分明。
        師兄:嗯。
        上師:還有呢?說的不夠圓融。
        師兄:還有、還有常知嘛,或者說常覺嘛,就是不住嘛。
        上師:哎,不住!
        師兄:常就是明。
        上師:不住。
        師兄:分明不住,對!就體現出常來了嘛。
        上師:一切不住。一切不住才能夠——,啊。
        師兄:呵呵呵呵呵!
        師父:上師啊!您說的這個了了常知在用的時候……。
        上師:啊,用就是一切不住了!
        師父:我們往往會顧此失彼呀?
        上師:顧哪個此啊?失哪個彼啊?
        師父:比如說我當下在聽您在開示的時候……。
        上師:啊。
        師父:就會對外面的這些失去知覺呀?
        上師:啊,是嘛,沒錯嘛,所以說了了常知嘛。知是自性呐,了了常知我們這個自性本具,而不是去關心境界——用了了常知去轉一切境,而不是被一切境所轉!
        師父:它應該是有覺知的吧?
        上師:覺知是我們自己的心念呐?
        師父:比如說您在觀察一件事的時候是同時的?
        上師:那是要用它,要作用它,才這麼用。
        師父:這個就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同時怎麼用?
        上師:你已經用得很好了。(眾笑)
        師父:呵呵呵呵呵。
        師父:噢!我想起來了,哈哈哈哈哈!(眾笑)
        師父:上師說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我們就是其實做功夫就是做的那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上師:啊,對、對。
        師父:是吧?
        上師:是,是。
        師父:你比如晚上人做了一場噩夢,他醒來的時候本來是一場夢,他就沒必要掛礙了。
        上師:哎。
        師父:但是他還掛礙夢裡的事情嘛,忘了自己剛醒過來的那個——知覺性啊,是吧?
        上師:是,是是是。
        師父:所以說,上師,《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如來根本之印。
        上師:哎,是啊。
        師兄:這才聽清楚了!我聽成了:一無所住,二什麼東西。(眾笑)
        師兄:我就使勁想二什麼來著?(眾笑)
        師兄:現在講的是不二,呵呵呵。
        上師:(喚某師兄)哎,來。
        師兄:上師,我也想灌頂!
        上師:好。
        師兄:行嗎?
        上師:灌什麼頂?
        師兄:心中心。
        上師:好,可以,寫吧。
        師兄:那我呢?上師!
        上師:灌嘛,灌嘛。
        師兄:好!
        師兄:有法名嗎?
        師兄:要寫地址不?
        上師:不要地址。
        師兄:這邊:姓名,下麵就寫法名。
        上師:地址就寫:“娑婆世界”。(眾笑)
        師兄:上師,我們、我們就是說這個,剛才上師說用這個了了常知來轉一切境?
        上師:哎。
        師兄:我們就說一個最實用的,比如說我打坐的時候,座上開始痛了,呵呵,這個時候怎麼樣用這個了了覺知來……。
        上師:已經在用了,已經在用了。
        師兄:我想聽上師再說一下,呵呵呵。(眾笑)
        師父:我聽懂上師的了!上師意思是:應無所住——就是別管了。(眾笑)
        上師:哎。
        師兄:呵呵,不不不,您別打斷了。
        上師:呵呵,對,就是一切不住嘛——已經在用了。
        師兄:您讓上師多說兩句嘛,呵呵呵。師父太慈悲了!哎,有的時候痛得、有的時候痛得要死的時候還是掉進去了,想轉的時候反而就陷得更深了。
        上師:嗯,痛的時候知道嗎?
        師兄:知道啊。
        上師:了了常知啊?
        師兄:哈哈哈哈哈,經常是這樣想的,經常是這樣想。
        上師:哎,了了常知。
        師兄:但是真正做到的也就是一念,誒!我本來是清淨的,所有的痛啥都沒了,不痛了。
        上師:了了常知……。
        師兄:常樂我淨。(眾笑)
        上師:然後——了了常知痛嗎?
        師兄:了了常知不是痛了,就。
        上師:了了常知本身痛嗎?
        師兄:本身不痛啊。
        上師:哎,你看看,這不就轉了嗎?
        師兄:是。上師,這是果地了哦?啊?
        上師:心*沒灌過頂啊?
        師兄:嗯?
        上師:你沒灌過頂啊?
        師兄:應該灌過,灌過了。
        上師:哎。
        師父:你說的這個痛和我剛才說的夢一樣,哈哈。
        師兄:一樣的。
        師父:哎,過程有的是叫做夢,有的過程啊不叫夢。
        師兄:上師,上師,如果斷了座的話,可不可以再重新灌頂呐?
        上師:可以呀,寫吧。
        師兄:我啊?我斷座那麼久?
        上師:哎呀,你斷了,你還要斷呢?怎麼辦?
        師兄:斷座還要斷啊?
        上師:下一次吧,你確定不斷了再來灌。
        師兄:上師,那個**剛才說——請問上師啊!
        師兄:上師啊!就是剛才師父那是問夢裡,心*師兄說那個座上,那我問座下啊?那座下如果我們轉換不了,那這個是定力呢?還是和智慧有關係呢?
        上師:轉什麼?
        師兄:就是心隨境轉呐,心隨外境所牽掛。
        上師:牽掛。是誰要去牽掛?
        師兄:我覺得還是貪嗔癡慢疑。
        上師:就是啊,所以說還是可以轉嘛,是你自己不願意轉。
        師兄:自己不願意去轉?
        上師:哎,不是轉不了,是不願意去轉。
        師兄:那我們怎麼又去願,做到願呢?
        上師:好比我們打一個最簡單的比方啊:下座完了之後大家去散步,我們都掛著止語牌……。
        師兄:上師又說我說話了,(眾笑)又說我說話。
        上師:是吧?都掛著止語牌,你說他做不到止語嗎?
        師兄:做得到啊?
        上師:完全可以做得到,而是不願意做到。
        師兄:不願意做。
        師兄:主要是有兩個人來干擾你。
        師兄:那就還是自己做不到呀?
        師兄:人家不讓你做到,就看你掛個止語牌——“我們去散步。”(眾笑)
        師兄:很考驗人呢。
        師兄:主要是不願意去做。
        上師:呵呵呵呵呵,沒辦法啊,誰叫你遇到黑白無常呢?(眾笑)
        師兄:不打自招了,你呀。
        師兄:黑白無常被劫持了。(眾笑)
        師兄:那你還是樂意被黑白無常劫持了。
        師兄:上師啊,上師!我想我請問下我這個,嗯,我想打坐的話,我可不可以打兩個小時的那一種,可以嗎?
        上師:可以。
        師兄:因為我、我背上以前出過車禍咯,我繚了十六針,我覺得現在下雨就有點酸痛啊。
        上師:嗯。
        師兄:打坐時間久了我就有點痛。
        上師:是吧?那你要向白師兄學習。
        師兄:白師兄……。
        上師:白師兄原先兩個小時都坐不了。
        師兄:我就是坐不下去。
        上師:她是兩小時都坐不了。
        師兄:她(白師兄)這個身體差得不得了。
        上師:是啊。
        師兄:她一座當我們十座以上 。
        師兄:我這個骨頭斷了,斷了又把我這個骨頭又弄了那個接、現在接好了,接好了,這背又縫了十六針。
        上師:嗯,發願往生吧,啊?(眾笑)
        師兄:那是必須的!
        上師:發願往生不用打坐,你就發願往生就行了。(眾笑)
        師兄:我今天體、體會一下,體會,部分體會到上師說的那個——下座的時候手印一放,一切放下了,誒!我本來是解脫的呀?!
        上師:哎,沒人綁。
        師兄:剛高興了一會兒就遇到了兩位,就把我“劫持”走了。(眾笑)真的是那樣的。
        師兄:上師,我修什麼法?
        上師: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不用打坐了嘛。
        師兄:不用打坐?
        上師:哎,阿彌陀佛念到底嘛。
        師兄:光念阿彌陀佛?就不用打坐了?
        上師:那不是“光念阿彌陀佛”,那你就加上六字大明咒嘛:嗡嘛呢叭咪吽 阿彌陀佛。(眾笑)
        上師:啊,人家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念?”“雙保險!”(眾笑)呵呵呵。
        師父:我覺得,上師,身體有障礙,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它也痛。
        上師:她其實身體沒有障礙,是自認為有障礙。
        師兄:是心生障礙。
        上師:哎,心生障礙。
        師兄:不是,這個它很痛啊!
        上師:啊,是很痛啊,(眾笑)痛培養定力嘛。
        師兄:你要說你那個是個寶貝,你捨不得放下的話,我們都還理解,那個痛你老把它保著幹啥?
        上師:我跟你講啊,你那個地方痛,是不是很痛很痛很痛啊?是不是啊?
        師兄:下雨的時候痛。(眾笑)
        上師:哦,下雨的時候痛。就是“下雨的時候痛”是吧?那就對了嘛,下雨的時候阿彌陀佛跑到你那個地方去講法了嘛,所以它就很痛很痛很痛嘛,是吧。
        師兄:嗯,昨天、前天好痛啊。
        上師:哎,是吧?你這一想,說:“哎,佛在那裡講法嘛,越痛越好,越痛佛就講得越究竟!”啊,你就能夠跨過去了。
        師兄:那,上師,我還有——我是結這個蓮花印,還是打坐?還是怎麼?
        上師:打坐念阿彌陀佛。
        師兄:念阿彌陀佛?
        上師:嗯,坐多久都可以。
        師兄:哦,那也要結手印?
        上師:啊,合掌。
        師兄:就光合掌,不要那個……。
        上師:合掌念阿彌陀佛。
        師兄:就不要那個念那個心咒?
        上師:心咒是“嗡 阿彌爹哇 噻”,不是“阿彌陀佛”。
        師兄:那就結那個心咒,還是結?還是不用結了?
        上師:合掌念阿彌陀佛。
        師兄:就可以了,是嗎?
        上師:嗯。
        師兄:她不用念往生廣咒是吧?
        上師:哎,一心只求往生。
        師兄:就是痛,就是那個腰痛。
        上師:啊,痛啊?
        師兄:痛啊。
        上師:那你打半個小時也痛啊。
        師兄:是的,哎,不,打半個小時有時不翻,這下雨天就痛。
        上師:嗯,那也是痛的嘛。
        師兄:坐半個小時可以的,半個小時行。
        上師:嗯,馬上找藉口了啊:“哦,這是上師叫的。”
        師兄:我原來就是坐半個小時。
        上師:給你送一瓶藥嘛。
        師兄:啊?
        上師:給你送一瓶藥,擦了就不痛了。要不要?
        師兄:要。
        上師:嗯。
        師兄:哦,我就是這樣子痛。
        師兄:你都能夠坐到4個小時了,還怕啥?
        師兄:為什麼那麼在乎那個痛呢?
        師兄:她每天都坐了4個鐘頭了。
        師兄:這是虎骨酒?
        上師:虎骨酒。
        師兄:上師,這個就是這樣擦,是嗎?這個怎麼、怎麼這個呢?
        上師:來,打開來,把它打開。
        師兄:這就噴?
        上師:啊,打開本來。來!(眾笑)
        然後這個口對著腰眼噴。
        師兄:這塊兒要不要揉?
        上師 :按一下就行了。
        師兄:這樣按一下?
        上師:然後用手,這個位置用力地在那裡揉,不要搓啊,就揉就行了,原地揉。
        師兄:哦,這樣。哦,這樣揉就可以啦?
        上師:哎,對,用力揉,揉到它發熱。
        師兄:哦哦哦。
        師兄:腰眼,可能腰眼在那裡。
        上師:就痛的地方,痛的地方。
        師兄:啊。
        師兄:上師,這是不是要收費的?
        上師:不收費。
        師兄:不收費?
        上師:啊,贈送的。
        師兄:贈送?
        上師:啊,不要就拿回來。
        師兄:感恩上師啊?
        師兄:這是上師給我的!
        師兄:很珍貴的呢!
        師兄:送給你一個,就少一個了。
        上師:“很珍貴的”——但是你要用,你不用就沒用。你不用就不能夠了了常知。(眾笑)
        師兄:感恩上師哈!謝謝!
        師兄:上師啊,我們打七打的快完了嘛……。
        上師:打完了嗎?
        師兄:沒有,還有兩、三天吧?這個七結束了。
        上師:哦,打……。
        師兄:打得“快完了”,呵呵。
        上師:啊,快完了,呵呵呵。
        師兄:因我每次打七,然後就好像打七的時候就很說不出來的那種感覺吧。
        上師:嗯,說說,“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啊?
        師兄:就是每次好像就剛好……。
        上師:嗯,“快結束了,才進入狀態。”(眾笑)
        師兄:呵呵呵,然後結束回去嘛,不是就又沒有在道場這麼、這麼大的力度嘛。
        上師:啊。
        師兄:然後好像每次都是那個……。
        上師:把你們家建成道場嘛,就有力度了。
        師兄:努力吧!
        上師:嗯,把你們家建成道場。
        師兄:然後那就是水沒有燒開一樣,始終還差一點嘛。
        師兄:我天天到你家來打坐。
        師兄:好,歡迎。
        上師:好,把何*也約上。
        師兄:然後像這種……,怎麼呢?
        師兄:你沒反應過來啊?
        師兄:嗯?
        師兄:何什麼?
        師兄:是叫何*呀?
        師兄:對呀,讓你把他也約上。
        師兄:跟你一起打坐。
        上師:然後錯過什麼了?錯過什麼了?回家錯過了什麼?
        師兄:沒錯過什麼啊?
        上師:沒錯過什麼。
        師兄:就是感覺懈怠了,就始終感覺就還有一段距離吧。
        上師:嗯。
        師兄:怎麼從這段到達下面那一段?我想請上師給我們就是講一下——給我,肯定他們都走到了嘛。
        上師:嗯,“他們都走到了”,他們走到哪兒去了?(眾笑)啊,我知道他們走到哪兒了,是吧?我們從小就知道了:“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外婆橋。”(眾笑)
        師兄:那,上師,請問明天我打坐的時候,我是結蓮花呢,還是這個、結阿彌陀佛呢?
        上師:啊,又結蓮花印又結阿彌陀佛。(眾笑)
        師兄:雙保險。
        上師:雙保險。
        師兄:明天打坐,明天那我打坐的時候怎麼辦呐?
        上師:怎麼辦呐?怎麼坐?你決定結哪個印了?
        師兄:都可以呀?
        上師:“都可以”,那就都可以結,啊?所以這個修什麼法要自己做主,啊?反正學了那麼多方法了。
        師兄:就是說如果到時候我、我如果沒有時間,我覺得我工作原因也有,再說腰也痛,我就不用打坐我就想……。
        上師:就念阿彌陀佛。
        師兄:就念阿彌陀佛?
        上師:啊,無論如何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啊!再怎麼修不下去也要念阿彌陀佛。
        師兄:有沒有規定?規定念多少?沒有規定吧?
        上師:念十聲嘛。
        師兄:哦,念十聲很少!(眾笑)
        師兄:一心不亂,還需用念佛十聲呐?
        上師:念十聲也要念到一心不亂。能做到嗎?
        師兄:那很簡單!
        上師:哦,一心不亂很簡單啊。
        師兄:是啊。
        師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沒了,哈哈哈哈哈。(眾笑)
        師兄:走了。
        上師:人家師父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沒了。”是吧?你念了多少遍了?
        師兄:嗯,還沒有念。
        上師:無念,是吧?
        師兄:嗯。
        上師:你是無念,不是沒有念。
        師兄:哦,無念。
        上師:嗯,十念就是無念,念念本空就是無念。
        師父:上師,在法裡你還是講到應無所住而念佛,對吧?
        上師:對。
        師兄:上師,那我從明天我就念阿彌陀佛,我這個樣我可以再灌頂?還是不需要再灌頂了?
        上師:啊,不需要灌頂。
        師兄:不需要灌啦?
        上師:嗯,這上面反正也沒有名字嘛,啊?
        師兄:沒有我的名字?
        上師:啊,沒有,這個“黑名單”上沒你的名字,(眾笑)是黑的嘛。(眾笑)
        師兄:白的。
        師兄:一定要灌頂!
        師兄:黑白無常。
        上師:誒?這不是黑名單嗎?
        師父:讓上師給你留一菩提種子!將來你能夠成佛!
        師兄:哦!
        師兄:求上師灌頂!
        師兄:那我求上師灌頂,求上師灌頂,就給我灌了?(眾笑)
        師兄:你求嘛!
        師兄:求上師,我、我……。
        上師:你灌頂幹什麼啊?
        師兄:我要、我要了脫生死嘛。
        上師:了脫生死跟灌頂有關係嗎?那是灌頭吧?(眾笑)
        師兄:嗯,請上師給我種下菩提種子嘛!
        上師:啊,“種下菩提種子”,不早就種了嗎?原來在重慶不是種過了?
        師兄:我要、我要今生成佛。
        上師:在重慶給你灌頂的時候不是已經種下了嗎?
        師兄:我想再求灌頂。
        上師:哦,那整天種種子,光種種子不結果。(眾笑)
        師兄:我要結果,我今生就要解脫了,我不想這樣子不解脫了。
        上師:啊,你“今生要往生”——你都不肯打坐,怎麼叫解脫呢?往生。
        師兄:哦,往生。——哦!要打坐才可以解脫?
        上師:哎。
        師兄:不打坐就不能解脫?
        上師:對呀,《楞嚴經》是這麼說的啊?
        師兄:啊?
        師兄:快點改了,打坐吧。
        上師:“唯有打坐持咒,可以成佛。”啊?“否則無有是處”啊?這佛經上就這麼講的。
        師兄:那我打不到兩個小時怎麼辦呢?
        上師:沒關係嘛,沒關係嘛。
        師兄:那我還是打這個六字明,還是結六字明?
        上師:好,那就六字明嘛。——啊,六字明還是不用灌頂的。(眾笑)
        師兄:不管怎麼說,請上師給你灌頂!
        上師:哎,傳你藥師法吧。
        師兄:就是啊!
        上師:好吧?藥師法,又能夠治病,又能夠成佛。
        師兄:上師多慈悲啊!
        師兄:對吧,趕緊的,趕緊頂禮上師。
        上師:她一聽藥師法,她還覺得“藥師法是幹嘛用的?”(眾笑)
        師兄:我接那個修藥師法。那、那,上師……。
        上師:啊,要不要?
        師兄:那個打坐也要打嗎?
        上師:那當然要打了。
        師兄:要打多久哦?
        上師:藥師法可長可短。
        師兄:那還可以啊。
        上師:啊。
        師兄:感恩上師。
        師兄:那感恩上師!真的不像心中心法這樣,四個小時真的我不行,受不了。
        師兄:快快快,這解脫有望了,給上師頂禮吧。
        上師:嗯,不要頂禮了,你頂禮了,我也“受不了”。(眾笑)
        師兄:簽名字唄。
        上師:啊,寫名字吧?
        師兄:啊,感恩上師!
        上師:後面寫上藥師法。
        師兄:好,謝謝。寫、寫我的名字還是寫法名?
        師兄:後面寫你的名字,前面是要寫你的法名。
        上師:沒有法名啊?
        師兄:啊?哦,上師,你給我取的名字,究竟是叫心……,叫心什麼呢?我就不知道了。(眾笑)
        師兄:這個也太無住了。
        師兄:不是,不是的。那次我們、我們去海南的時候,我們去海南拜見上師的時候嘛,上師給我取的一個心……。
        師兄:心什麼?
        師兄:我也不知道叫心什麼,就是一個心字。(眾笑)
        上師:啊,再起一個好不好?
        師兄:好的!
        上師:心無記。(眾笑)
        師兄:好,我覺得這個好。
        上師:啊,這很好記住,啊?
        師兄:是的。
        師兄:是哪個記啊?忌諱的忌,還是記憶的記?
        上師:記憶的記嘛。
        師兄:這個太形象了!啊?別把這個也忘了哈?(眾笑)
        師兄:這個忘不了啦。
        上師:好了,那就叫心無記了,啊?心無記師兄。(眾笑)
        師兄:趕快答應呐——“哎”。
        上師:心無記。
        師兄:快答應,上師叫你了。
        上師:心無記。
        師兄:感恩上師!心無記拜見上師!感恩您哈!
        師兄:上師,我剛剛問您那個下一步那個功夫該怎麼做?具體的?
        上師:了了常知。
        師兄:了了常知是知道嗎?
        上師:一切不住。這是什麼?這不是觀照嗎?
        師兄:是觀照。
        上師:啊,觀照就好啊,觀照是最究竟的打七呀?
        師兄:最究竟的打七?
        上師:嗯。
        師兄:上師,妄念你也了了常知,也是不是打長坐了?
        上師:妄念是有住啊?不是無住啊?
        師兄:打七是沒有住的?
        上師:哎,對呀,了了常知,蕩然無住嘛,這師父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嘛。
        師兄:上師啊,打七都打了好多次了,這次的七打到這個份上,還是想問一下:什麼是了生死啊?生死怎麼個了法?
        上師:嗯。無生死可了,便是了生死!
        師父:我跟你說**,咱倆以後不弄幾個小時,咱弄幾天幾天地坐,就了了。
        師兄:嗯,行啊。
        師父:對吧?
        師兄:嗯。
        師父:可以吧?上師?如果我們修心中心法的……。
        上師:幾天?
        師父:幾天幾天地打。
        上師:幾天?
        師父:整座幾天幾天地坐,七天七天的,十天十天地坐。
        上師:哦。
        師兄:這個估計、這個估計生死很快就完、了結了。
        上師:嗯,是啊,死掉了也是了生死。(眾笑)是啊,心死了也是了生死啊,身死了也是了生死啊。
        師父:身死了,心能障礙呀?
        上師:無生死可了更是了生死啊!怎麼說都能了生死,啊?
        師兄:那怎麼能做到這個無生死可了呢?上師?
        上師:你的生死在哪兒,拿來看看!
        師兄:本無生死,哦,生死本無。
        上師:啊,對嘛,生死是相,有相即有生死,無相即無生死;那有相無相是用上,時時刻刻流露出來的是不住相,這就是無相,也是無心可用,這就是了生死了!你時時刻刻作用出來的是住相,住相就是住生死相。
        師兄:嗯,那就是流浪生死。
        上師:啊,這就是流浪生死。
        師兄:那如果是這樣子……。
        上師:所以佛法本來就簡單!——接著說吧。
        師兄:但是如何……。
        上師:簡單到無話可說!
        師兄:那如何到事上……。
        上師:你看你還有話說!
        師兄:啊,有話,因為還有事兒嘛,這個事兒就是五蘊嘛。
        上師:嗯,心從哪兒來啊?
        師兄:五蘊也是心上的,心上集起的。
        上師:嗯,五蘊是因為心不照了嘛,心照就無五蘊了。(眾笑)
        師兄:是!是這麼呀!
        師父:那,上師,照您這麼說,就是說這個應無所住這句話……。
        上師:嗯。
        師父:就可以把生死把它排除掉,無障礙,也就沒事了,是吧?
        上師:是啊,是啊,前提!有前提!
        師父:有前提?
        上師:“如是生心”呢?生什麼心呐?
        師父:生觀照嘛。
        上師:啊,“如是生清淨心”。
        師兄:如是生清淨心。
        上師:佛經上這句話前面一句就是“如是生清淨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師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其”就是指前面的清淨心。
        上師:對,沒錯。
        師父:意思呢我們學佛了,人很清淨了,讓生死一攪,我們不清淨了,是吧?那生死相反映怕死呀?
        上師:生死相是住相啊!你不住相哪來生死相啊?
        師父:我那意思也就是如果我們不住它,也就不存在這個生死了,是吧?
        上師:嗯,因為我們自性本無相,自性沒有生滅呀,自性無生死啊!
        師父:對。
        上師:所以自性表現在了了常知上啊,了了常知是毫不住著在上面,才能夠說得上了了常知啊。
        師父:那,上師,那所說的生死,那個分段生死啊,就說我從母胎子裡面出來以後,到我咽氣了,只是一個肉身的結束。
        上師:嗯,對呀。
        師父:但是呢……。
        上師:分段生死嘛。
        師父:分段生死?
        上師:啊。
        師父:那有好多人就弄岔了,這分段生死和那個……。
        上師:變易生死。
        師父:變易生死,弄到一起問了,所以說是一輩子得不到解脫。
        上師:二者也是合為一體的。
        師父:二者合為一體?
        上師:二者也是合為一體,但是分段是相。
        師父:分段是相啊?
        上師:啊,分段是相,變異是念。
        師父:變異是念?
        上師:哎,念念流轉就叫變異。
        師父:啊,那就說一個起心動念,本身就是一個生,啊。
        上師:哎,對。
        師父:一個落,本身也就是一個死。
        上師:嗯,這就叫念念流轉,這就是變異生死。
        師父:變異生死啊?那麼分段生死就是指的我們肉身了?
        上師:啊,分段生死是用啊,相是用嘛。
        師父:相是用?
        上師:你總要用它嘛。
        師父:對。
        上師:啊?變異生死是心念呐,心念動處就是變異生死了,那麼分段生死就是相了,我們說相由心生呐?相不離心呐?你的心念動處,就有相上的生死。
        師父:上師,這個變異生死和那個分段生死,它也就是說這個……。
        上師:“互相作用。”
        師父:還有種互相的互用,是吧?
        上師:互相作用——我知道你想說啥。
        師父:呵呵呵呵呵!
        上師:互相作用。
        師父:互相作用。
        上師:啊,這祖師不好當,啊?(眾笑)
        師父:不好當!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父:所以我得問清楚!我不想讓我的子孫後代給我來一句:“我那個祖師是糊塗祖師啊!”(眾笑)
        師兄:那要像這樣說的話,變異生死不了,分段生死是了不了的!是吧?
        上師:哎,繼續流轉嘛。
        師兄:啊,還得繼續。
        上師:嗯,繼續流轉。變異生死了了,也可以用分段生死!
        師兄:對,他要用。
        師兄:就可以啟用了?
        上師:嗯,乘願再來!
        師兄:大德投胎。
        上師:乘願再來。所以說發願往生也是了變異生死!乘願再來也是了分段生死!
        師兄:記下來!
        師兄:也就是變異生死是用大願來了的?
        上師:啊,那當然呐,那一定離不開大願呐;否則念念流轉了,無始無終,所以叫無始無明呐;所以我們這個變異,我們所講的變異也就是能所,也就是微細流注。
        師兄:哦!
        上師:微細流注這個能所、能所心存在變異的作用,所以要想了脫變異生死,必須要把能所打掉,就是把變異打掉。
        師兄:哦!
        師兄:那還是在這個了了常覺……。
        上師:哎,了了常知,了了常覺。
        師兄:對,一切不住。
        上師:還是要在打長坐上了。(眾笑)
        師兄:呵呵呵呵呵!是!
        上師:啊,好!繼續打長坐,啊!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父:那,上師,就有個說法怎麼說四果羅漢就是了分段生死了?
        上師:嗯,是有這個說法。
        師父:哦,那這樣說的話,那變異生死沒了,他那個分段生死還是不能徹底了?
        上師:哎。
        師父:只是方便說?
        上師:方便說,他了分段生死,是他可以住世不滅。
        師父:哦。
        上師:四果羅漢可以住世不滅,他可以活一千年他也不滅,所以這個分段生死左右不了他。
        師兄:還是厲害!
        上師:哎,他有神通的。
        師父:但是他只是,不滅只是說時間上有點長而已。
        上師:相應的,相應與凡人。
        師父:嗯,但實際上凡所有相,它都是有生滅的嘛,他只能說相對時間長一些。
        上師:是啊。
        師父:因為他還有念頭,有流轉,他變異就有這個生死了。
        上師:嗯,對。
        師父:他只不過說階段長一點。
        上師:啊,所以師爺老人家說的好啊!“誰不死啊?不死就是妖怪。”(眾笑)
        師兄:這是一百二十幾歲的人說的話!(眾笑)
        上師:呵呵呵呵呵。“哪個不死啊?不死就是妖怪。”呵呵。
        師兄:請上師給我們說一說覺照圓通。
        上師:覺照圓通?還用說嗎?
        師兄:當然要說!
        上師: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就是覺照圓通。
        師兄:哦。
        師兄:感恩上師!
        師兄:OK。
        上師:OK是什麼?(眾笑)
        師兄:OK就是圓滿了。
        師兄:就是覺照圓通。
        師兄:OK就是不想告訴我們。(眾笑)
        師兄:沒有,就是覺啦。
        師兄:那,上師,那個說發心要大、要圓,要圓怎麼說?
        上師:把風扇關了。
        師兄:發心了,要廣、要大、要圓,這個圓怎麼說呢?
        上師:沒有說要圓呐?
        師兄:我看書上有這個說法。
        上師:哦,書上有啊?
        師兄:那個叫《勸發菩提心文》裡面說的。
        上師:哦,是嗎?拿來看一看。
        師兄:我沒帶來。
        上師:啊,你看錯了吧?
        師兄:大圓滿的圓。
        上師:哦,要圓滿,要圓滿。
        師兄:哦,我原來就想問問這個圓是什麼意思。
        上師:啊,就是圓滿的意思,你自己都說了嘛,“圓滿的圓。”(眾笑)啊,不是圓圈的圓,是吧?
        師兄:我還說是要圓融的意思呢。
        上師:啊,圓融也是圓滿嘛,啊,你自己解釋的那麼好,還要來問我?是啊,對我來講就是圓圈的圓。(眾笑)是吧?是不是圓圈的圓呐?呵呵。
        師兄:圓圈的圓也可以呀。
        上師:啊,圓圈的圓。這圓圈的圓跟圓滿的圓不是同一個字嗎?呵呵呵呵呵。是吧?發願要大,要圓……。
        師兄:要廣。
        上師:要廣。發願要大、要廣、要圓。
        師兄:哇!今天打坐突然冒出來這句話的。
        上師:哦,所以這個圓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形成咒輪嘛,它就圓了嘛。呵呵呵呵呵。
        師父:最多的願裡面就是釋迦佛的願了!
        上師:嗯,是啊。
        師父:平等大願!
        上師:對啊。
        師父:那,上師,那個變異生死還有一點就是,它既然……,我覺得它要用的時候,那念頭它肯定還是有,要作用的時候,那念頭還是會要?
        師父:我去休息了吧,上師。
        上師:嗯。
        師父:師兄們——。
        眾師兄:阿彌陀佛。
        上師:你肯定要休息了,你扛著五個鐘嘞,扛著五個鐘很累的嘞,啊?五個鐘啊!本來這寺院才一個鐘,他要扛五個鐘。(眾笑)是啊,一個傳承代表一個宗嘛,他五個傳承不是要扛著五個鐘嘛。一個鐘八百斤,五個鐘就四千斤,呵呵呵呵呵。
        師父:上師,剛才那個比如說變異生死還是有一點呢不瞭解的,就是說它那個念頭啊,在佛菩薩要度眾生的時候,他還是要用嘛,他這個念頭還要用,還是會有?
        上師:他用而不住。
        師父:用而不住?
        上師:哎,可以用,但可以不住。
        師父:但是他一用的話他……。
        上師:吃飯穿衣,用不用住啊?
        師父:不用住。
        上師:誒!這不就了了嗎?本來就不住嘛,你幹嘛非得要認為自己住呢?
        師父:但是如果他要說要講課啊或者講法,他要動。
        上師:講課講法也不住啊?講過就過了。
        師父:他會動念頭啊?
        上師:動念當然要動,不動念那不是木頭石頭了?
        師父:動念的話它就有變異呀?它這個就有變易生死。
        上師:看你著不著相!所以說佛經你沒讀透啊?
        師父:哦?
        上師:“知是幻化,即無輪轉。”
        師父:哦。它其實這個起它那個的生死……。
        上師:啊?你知道了吧?
        師父:知是幻化……,哦。
        上師:即無輪轉。你“知是幻化”,你就離開了輪轉了嘛,不住了嘛。
        師父: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說……。
        上師:不需要理解。
        師父:哦。
        上師:不需要理解。
        師父:它這個相是有生死的,但是它這個相儘管生死,還是在夢幻一場,就是說儘管生死。
        上師:師父說的真好,要鼓掌。(眾師兄鼓掌)
        師父:阿彌陀佛。
        上師:其實他提的不是問題,他講的不是問題,他講的就是答案。
        師兄:哎。
        上師:哎,他把自己的答案拿來當問題。
        師父:我還是確定一下。
        上師:哎,所以我們就聽得莫名其妙:他這明明是答案嘛,怎麼是問題呢?呵呵。是吧?
        師父:不是,我那確認一下,還是找上師。還是有疑惑的吧。
        上師:啊。
        師父:還是有疑惑。
        上師:他故作糊塗,把我們給弄糊塗。(眾笑)
        師兄:這是裝糊塗。
        師兄:不想當糊塗祖師,當不了,呵呵。
        師兄:上師,明天我們是上午,還是下午啊?
        上師:我們是上午,你是下午。(眾笑)
        師兄:不是,明天我灌頂。
        師兄:上師通知你嘛,呵呵。
        師兄:等一下她改在下午了,上師。呵呵呵。
        上師:九點鐘嘛。
        師兄:啊,九點鐘哈?
        上師:九點鐘啊,禪堂見嘛。
        師兄:無記師兄是在幸福呢。
        師兄:她叫心無記。
        師兄:心無記?
        師兄:啊,那我叫心有記,好像是。
        上師:有記就麻煩了。
        師兄:有記是執著。
        師兄:心無,心無記。
        上師:你如果光是兩個字,“無記”,那就是偏空了。
        師兄:哦!
        上師:但是加上一個心無記,恰恰是妙用。
        師兄:就不偏空了。
        上師:恰恰是妙用了。
        師兄:感恩上師給我的這個好名字!
        上師:哎呀,阿彌陀佛。啊?

  • 26

     26. 開示26

        內容:印心七二七 第五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8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我學准提法也是沒傳承的。
        上師:哎。
        師兄:但是我當時修那個就是南懷瑾老先生……,他傳承的話,沒有傳承,是看他書上說的。
        上師:嗯。
        師兄:他的講法呢,就是他創造的這個也是那個菩薩現身傳給他,他把圓滿的和那個升起的啊都結合在一起了,最終也是導向圓滿。他有這樣的說法。
        上師:嗯。
        師兄:所以我就心裡想的話,其實他從有為到生起然後到最後的圓滿,他也是一條線都有。
        上師:嗯,是啊,沒錯。
        師兄:嗯。
        上師:那這叫作系列的傳承嘛,系統地指導嘛。
        師兄:對,他有系統性的。
        上師:宗門肯定是這樣的,要有系列的傳承。系列的傳承就是不同的要求應合大眾不同的根器,再相應而修;所以授法是不拘於一法,應機授法,而不是千篇一律,那是不對的;所以必須要觀機——他適合修哪個法,所以要給人方便,啊?他還達不到那個相應的程度,你去要求他修這個法,他修不了啊;有些是他自己要求修這個法,但是他的根器也還沒到,傳這個法給他,傳得早了會害他;為什麼害他呢?他修了一陣子之後他覺得太難了,他就退心了,退心之後你就找不到他了,他也不來了,啊,這就是害他。
        師兄:像那個,呃,我當時就是看著南老的書來修啊,他當時也是這樣講,他說這個准提法呢其實是非常嚴重……。
        上師:哎,是呀。
        師兄:非常嚴重的一個密法,其實大家都不夠資格來修的。
        上師:准提法是一大傳承。
        師兄:對。
        上師:我們說這個准提佛母,他叫七俱胝。
        師兄:嗯。
        上師:啊,七俱胝佛母,他是總持如來,這個准提佛母是總持如來。
        師兄:嗯。
        上師:就是說在這個藏地裡面相當於金剛手。
        師兄:哦。
        上師:金剛手叫總持金剛啊,五方佛都是他的化身。
        師兄:哦。
        上師:啊,那這個准提佛母呢,在漢地的這個准提佛母的傳承哪,跟金剛手是一樣的。
        師兄:哦。
        上師:所以它是一個很莊嚴的大法和成就法。
        師兄: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下決心修准提法的嘛,就這樣。那這樣的話就是如果我又修心中心法,就不是沒有時間去修准提法?
        上師:啊,對,修法就一門深入嘛。
        師兄:對呀,但是我覺得心中心法也很好!呵呵呵。(眾笑)
        上師:是呀,這佛經上是這麼講的。
        師兄:對呀!
        上師:它是互為基礎,互為啟用,可以用准提法來給心中心法打基礎,也可以用心中心法來給准提法打基礎。
        師兄:哦。
        上師:都可以。這就證明什麼呢?法門跟法門之間哪,它可以互通,可以互用,可以互傳,啊,就是都是啟用法門;因為你從這個如來自性的角度上來講,如來自性是本具的,所有一切法皆是它的方便起用,就跟你的那個疑點哪匯合到一起了。
        師兄:起用的話其實它都是作意的嘛。
        上師:不一定是作意的。
        師兄:不一定啊?
        上師:不一定。
        師兄:嗯。
        上師:呼吸用不用作意呀?
        師兄:……。
        上師:呼吸不需要作意啊,但是你去關注呼吸就是作意了。
        師兄:哦。你像那個《楞嚴經》講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我看了一下,我就覺得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沒有提到作意,其它前面的好像都是作意的。我不知道我這樣理解對不對。
        上師:啊,你這個理解也沒錯。
        師兄:像上師傳的,教我們這樣念咒啊,心念耳聞哪,口念耳聞哪,我覺得和耳根圓通其實是蠻契合的。
        上師:嗯。
        師兄:上師,三印的手指是這樣子?還是埋在這裡——小手指?
        上師:結來看看嘛,你這樣子的應該是第一印。
        師兄:對。(以下為上師傳印,略。)
        師兄:我要求重新灌頂啊,上師。
        上師:灌頂啊?
        師兄:是啊。
        上師:灌頂那要明天嘍,他們不是在打坐嗎?
        師兄:對呀。
        上師:那要明天了。
        師兄:上師,就是那天我說的那個請那個金剛經心咒啊?
        上師:哦,金剛經心咒,能斷金剛經心咒。
        師兄:對。(以下為上師傳“能斷金剛經心咒”,略。)
        師兄:上師,我想學大光明咒行嗎?
        上師:哦,那是兩個六印以後。
        師兄:不是,我就是我們放生的時候結的那個手印。
        上師:是呀,兩輪六印以後啊。
        師兄:哦,這樣子呀?
        上師:嗯。你會念嗎?
        師兄:忘記最後一句了。
        上師:哦。好,那就傳你吧,啊?
        師兄:好!(以下為上師傳“大光明咒”及手印,略。)
        師兄:這個平時是不是不用蓋黃布的?
        上師:這個不需要蓋黃布啊,這個是加持眾生用的,開光用的,還有度亡用的。
        師兄:哦。
        上師:這個不是修法印,修法印用的不是這個手印,另外一個手印。
        師兄:這個手放多高?
        師兄:上師,這個手印放這裡哦?
        上師:該有多高,就有多高。要是加持故命就放低嘍。
        師兄:哦。
        上師:那要是開光佛像就放高嘍。
        師兄:哦。
        師兄:手心要朝上,是吧?
        上師:啊,對。
        師兄:那,上師,這個是不是要傳承才能去結這個印跟念這個咒啊?
        上師:剛才不是傳了嗎?
        師兄:我知道,就是有一些沒有,不在上師身邊那種,我們放生,很多人來了以後……。
        上師:哎,那要灌過頂啊。
        師兄:要灌過頂才能念?
        上師:對呀,這本身是灌頂咒啊。
        師兄:哦。
        上師:你不灌過頂,怎麼能念灌頂咒啊?
        師兄:那放生的話……。
        師兄:哦!上師,連咒都不要念了?
        上師:念咒可以,但是不能結手印。
        師兄:不能結手印?
        上師:啊,不能結手印。
        師兄:哦,結手印不如法,念咒就可以。
        上師:對,念咒就可以,念咒就合掌嘛,合掌念咒:嗡,啊蒙嘎……。合掌,放鬆嘛。如果要結手印的話,結手印就必須要灌過頂才可以結手印。好了,法傳完了。
        師兄:回去打坐好了。
        上師:啊,回去休息吧?啊?
        師兄:這個,上師,我就拿走了,這個?
        上師:啊,拿走吧,那是給你的。
        師兄:請走,請走。(眾笑)
        上師:沒關係,拿走就拿走。(眾笑)
        師兄:走了,上師。
        上師:好,去休息吧,啊?還是要去打坐啊?
        師兄:去打坐。
        上師:好。

  • 27

     27. 開示27

        內容:印心七二七 第五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8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上師,我想問一下,那個業障和習氣的關係。
        上師:業障和習氣?
        師兄:嗯。
        上師:業障就是由習氣造成的。
        師兄:嗯。
        上師:這就是它的關係。
        師兄:業障就是由習氣造成的?
        上師:嗯。
        師兄:有先後嗎?
        上師:有啊,習氣造成業障嘛。
        師兄:先有習氣,後業障?
        上師:啊。
        師兄:消業障會不會消到習氣呢?
        上師:哎,是啊,消習氣,掃蕩習氣就把業障給消了。
        師兄:那反過來呢?
        上師:沒有反過來,就是這樣的。
        師兄:消業障也除不了習氣,對吧?
        上師:消業障肯定就是在除習氣嘛,這是必然的嘛。
        師兄:還是有點相輔相成的關係呀,是吧?
        上師:它不是相輔相成。
        師兄:哦。
        上師:這個……。
        師兄:就是習氣改不了,這個業障消不了。
        上師:這個業障就是習氣造成的嘛,習氣造成的果就是業障。
        師兄:那我們打坐,打坐有幾個功能嘛,是吧?
        上師:打坐有哪幾個功能?請說一下。
        師兄:促進明心見性,對吧?消業障,增長定力。
        上師:我們怎麼聽起來是一樣的?(眾笑)
        師兄:目前是三大功能啊,是吧?
        上師:「三大功能。」(眾笑)三大功能解決三大阿僧祇劫,呵呵。
        師兄:那我們打坐可以消習氣吧?
        上師:可以。
        師兄:可以啊?
        上師:嗯。
        師兄:怎麼個消法呢?
        上師:打坐嘛,你要知道習氣是什麼啊?財色名食睡呀,這些都可以通過打坐來轉化掉它。
        師兄:不管它,是吧?
        上師:哎,不住它。
        師兄:所以消習氣才是根本?
        上師:啊,根本是要明心見性。除習氣是見性之後的功用,不見本性,看不到習氣所在;所以在見性之前呢不談消習氣,不談這個除習氣,而談斷煩惱,就是見性之前要做的事就是斷煩惱;見性之後就是除習氣,而不能說在見性之前去除習氣啊,那是除不掉的。
        師兄:沒有一個標準,是吧?
        上師:有啊,你就是標準吶。
        師兄:見性就是標準嘛,是吧?
        上師:人人都可以是標準吶?所以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是我們的標準吶。
        師兄:那,上師,是不是習氣在,證明他沒見性?見性以後才能談除習氣。那他沒除習氣,證明他沒見性,是不是這麼理解?
        上師:不是。不是有前後嗎?先見性後除習氣呀。
        師兄:哦。
        上師:啊,除習氣就是掃蕩習氣,這還有前後啊。所以說,你說這個「習氣沒除就不算見性」,這個說法不對呀,他見性之後要做的功夫啊就是除習氣啊。
        師兄:那怎麼能證明他見性了呢?他習氣還在的話?
        上師:是啊,因為我們的習氣指的是五蓋,指的是五蓋,財色名食睡,這些都知道啊?!那是不是見性之後就不用吃了?
        師兄:要啊。
        上師:不用睡了?
        師兄:哦。
        上師:那不五蓋還在嗎?
        師兄:在。
        上師:啊?
        師兄:只是分別在他住與不住之間。
        上師:啊,你這都是猜測啊,所謂除習氣就是把五蓋轉成五智,妙用它。
        師兄:五智?
        上師:啊,對,五種智慧,它既然是蓋障啊就可以轉成智慧的,這就叫除習氣。
        師兄:五種智是哪五種智?
        上師:啊,就是五智,五智主要指的就是我們所講的就是見性是見根本智嘛,見到根本智之後培養後得智。
        師兄:後得智?
        上師:後得智主要就是指這五種: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圓鏡智和法界同體性智,這叫五智。
        師兄:把五蓋轉成五智。
        上師:對,這就是要轉識成智。這習氣也叫識性的表現,所以要把這個識性的表現轉成五種智慧,轉識成智。
        師兄:它的體現也在用上面嗎?
        上師:那當然是在用當中轉吶。
       
        師兄:上師,剛才說那識性的「識」是實在的「實」嗎?
        上師:認識的識。
        師兄:噢,識,識性。
        師兄:上師,剛剛說的那個大圓鏡智和法界同體性智這兩個,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上師:沒有區別,同體。它這個是論述出來,智慧的論述可以分成五部分,所以叫五智,實際上是同一個,都是自性的表現,佛性的流露,它是一個整體;就好比我們說你的左手、右手,每一隻左手、右手上面都有五個手指頭,啊,這五個手指頭表法不一,但它是一體的,你能不能夠說「哎呀,我的拇指跟我的中指有什麼區別嗎?」是吧?它是同一個體,作用不同,是互相作用的,不能夠離開的一個整體啊,少了一個指頭就是殘疾,不是正常人;但是這五智是一體的,它是不會缺少什麼。
        師兄:怎麼才能轉識成智呢?
        上師:了了常知,一切不住。這就是我們今天下午說,咱倆個討論見性的問題,見性就是見根本智,見根本智方能轉識成智。
        師父:但是,上師,那幾個,五智它的作用上不同的話,像比方說平等性智是第七識的作用,轉了的作用,然後大圓鏡智和同體性智那個作用,我不知道是?大圓鏡智是第八識的作用?
        上師:呵呵。
        師父:那個同體性智我不知道是第幾識的作用?
        上師:作用都是一樣的。
        師父:作用都是一樣的?
        上師:啊,作用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出來……。
        師父:但是它……。
        上師:表現出來,它以這個名相來作表現。
        師父:哦。
        上師:比方我們說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不是自性作用啊?
        師父:也是啊。
        上師:成所作智是不是自性作用啊?
        師父:都是。
        上師:那就是嘛,所以說它們沒有區別,沒有一點區別的。啊,這個五種智慧每個人都有,在這個啓用的方便上略有不同,所以這個叫差別智。
        師父:哦。
        上師:就是圓融的程度不一樣,就叫作差別智。好比我們說妙觀察智——你觀察到康師傅想要泡那一個茶?
        師父:嗯。
        上師:啊。「噢,康師傅想要泡紅茶。」那這個紅茶還分一二三等呢,是吧?那如果是觀察能力強的話還能夠觀察到「康師傅要泡的是一等的紅茶。」這個是它功用上有差別,實際上都一樣的,就是泡茶,就是更加圓融一些,更加細緻一些,這就是圓融的程度不一樣,這叫差別智。所謂轉識成智就是轉分別識為差別智。
        師父:分別識為差別智?
        上師:分別嘛,分別是凡夫嘛,差別是聖賢嘛。
        師兄:這個差別智也是要修的,是吧?
        上師:培養。
        師兄:培養啊?
        上師:培養。
        師兄:是不是在他……。
        上師:假名為修。
        師兄:也是在斷惑之中,是吧?
        上師:哎,斷惑之中,斷惑的程度不一樣。
        師兄:哦。
        上師:啊。
        師兄:上師,瞭解一下,以前我問過一個問題啊。
        上師:嗯。
        師兄:因為人家說佛是無所不能的嘛,佛是成佛以後是無所不知的。但是我就問一個,問一個什麼問題呢?我說:如果佛陀現在在這裡轉世過來了,在這裡——因為我是搞電腦的嘛,我說讓他和我比電腦,誰厲害,是我厲害還是佛厲害?(眾笑)
        上師:所以釋迦佛說了一句話,現在被你用上了。釋迦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2600年前說的這句話,現在被你給用上了,你說到底是誰厲害?
        師兄:對啊?
        上師:啊?是你厲害呢?還是釋迦佛厲害?
        師兄:是啊。
        上師:啊?你說釋迦佛厲害嗎?那這句話呢是他老人家說中了!啊?現在你在用他這句話:天上天下,唯你獨尊的。啊?呵呵呵。
        師兄:這個是不是就是那個差別智的問題?
        上師:啊,這個是分別心。因為你說話的前提是:「是,還是不是」嘛。
        師兄:嗯。
        上師:「是不是」是屬於分別心,不屬於差別智。差別智,差別智指的是圓融的程度不同。
        師兄:是功用的不同,是吧?
        上師:啊,功用的不同,圓融的程度不同。這個圓融的程度呢就是說,打一個比方啊,就說:這兩個人他們的身份是一樣的,都是廚師,但是一個是小廚,一個是大廚;大廚所掌握的方法呢比小廚要多,所以他就更加圓融一些,但是他倆是一樣的,都是廚師。這就叫差別智的不同。
        師兄:假如佛轉世的話,現在這個社會的話,他要……。
        上師:佛時時刻刻都在轉世!
        師兄:他要……,比方他也要學我們現在商業的東西啊,別的東西啊,生物的東西啊,電腦的東西啊……。
        上師:你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佛性作用,如果沒有佛性是作用不起來這一切,而我們所講的佛就是個廣義上的佛,不是單獨指某一個人叫佛。
        師兄:不是一種具體的相,不應該說是具體的相。
        上師:它是廣義上,啊?不是針對哪一個,就是說他能夠在2500多年前生存,那麼他到我們現在當今這個時代他也可以生存。但是你所講的意思呢,有一點類似我們現在所講的那種叫穿越,(眾笑)讓佛「穿越」到我們這個時代,「他能不能過得下去?」(眾笑)是吧?
        師兄:上師也是穿越的。
        上師:有這個意思啊?這個簡單吶,問一下「穿」(川)幫的師兄。(眾笑)
        師兄:佛在哪裡都吃得開。
        師兄:佛到現今的社會,他有現今社會的表現形式,叫作用,這個佛呢就叫上師。
        師兄:那藥師佛是比爾蓋茨。(眾笑)
        師兄:比爾蓋茨不是上師。
        師兄:他也可以作啊?
        師兄:你怎麼知道就不是上師呢?化身不同啊。
        上師:它是心**的,啊?(眾笑)
        師父:「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只要……,自性它什麼法都能生出來。
        上師:對,法有共法和不共法,就是表現在作用一致的叫做共法,不同的就叫做不共法。
        師兄:比如說電腦技術。
        上師:嗯。
        師兄:也叫不共法。
        上師:你所提的這些東西呢它是有時代性的,它不是永恆的東西,你再過幾年這個東西就用不了了。就像我們30年前,30年前說學習修理半導體,那個時候很吃得香啊,修電視、修錄音機、修收音機都吃得很香。但這30年過去了,原先那一幫修理半導體的那一幫兄弟啊,現在都在失業啊,因為他這個靠他這個技術已經沒有飯吃了,時代已經遠遠的超越了。所以這個電腦也是這樣,啊?因為它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總會過時的。但是我們所講的清淨佛性不會過時,何者為佛?見性成佛,見性就是成佛了。你當下見性了,你的修證跟2600年前的釋迦佛見地是一樣的,所以這個自性不在時空中,時空是生滅相。
        師兄:上師,見性需要因緣和合嗎?
        上師:那當然要有時節因緣吶,這個時節因緣就是你的發心加上你努力的結果,最終達成在哪一個時節因緣上你能夠明心見性。所以說這是需要時節因緣的,這也是一種因果。
        師兄:有定數?沒定數?就有沒有定數?沒有?
        上師:有定無定由你決定,你說定那就定。你就像我們這次來打七,好多師兄說「我要克期取證!我要在這兩個七當中明心見性!」是吧?那這個是他的願力能夠決定一切啊。那你沒有發這個願的話,可能就沒有定數了。
        師兄:哦!
        上師:嗯。所以這都是事在人為。
       
        師兄:上師,就是願大願可以成就一切?
        上師:啊,「大願成就一切」是吧?
        師兄:嗯。
        上師:啊,是的,願力越大成就越大。
        師兄:上師,您說這個見性就成佛,是吧?那為什麼要頓悟漸修呢?
        上師:頓悟就是見性,見性只講當下,所以叫頓悟。
        師兄:嗯。漸修?
        上師:漸修是掃蕩習氣的過程,所以要漸修;還有一個對於世間法出世間法圓融的程度不同,但這個我們所講的見性成佛,見諸佛自性便是成佛,那這個佛它有因地佛,還有果地佛之說;見性,他是因地佛,因地佛是在果地上修行,所以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麼分,這叫作方便,方便起的差別智,相應的一種描述,這個就是圓融的程度不同;所以就連我佛釋迦牟尼佛,他菩提樹下見性成佛之後,他並不是馬上就很圓融了,他也要通過他宣說佛法的過程當中,弘法49年,越說越圓滿;但他的見地是一樣的,49年之後所講的跟初見本來的時候是一樣的。
        師兄:他弘法的過程也是掃蕩習氣囉?
        上師:從這個恭敬的程度上來講,我們不能夠說釋迦佛「有習氣」。
        師兄:嗯。
        上師:啊,因為是要恭敬他。
        師兄:對。
        上師:而這個掃蕩習氣是必然的過程,是吧?好比我們說我們的祖師也是一樣的,你不能說:「哎呀,我們這個祖師習氣很重啊。」是吧?不能這麼說。(眾笑)這個是要恭敬的!所以說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在我們的眼裡、心中永遠是圓滿的成就相。
        師兄:哦!對!
        師兄:上師,那就是在這果地上修行是不是就是在度眾生的過程中去掃蕩習氣的?
        上師:嗯,度眾生是個方便說。
        師兄:那您說的這果地是指哪方面吶?
        上師:這個果地、因地是從實相上來說。「實相」,實實在在的「實」,實相。從實相上來說沒有因地、果地之說,是方便說。你要去對比它這個差別智,那麼這個經典上呢也有相應的論述,啊,就是每一地、每一地它圓融的程度,這個佛經上是有描述的,你可以去讀讀佛經。
        師兄:哪一本經呢?
        上師:啊,這個《華嚴經》也有。
        師兄:《華嚴經》。
        上師:啊,我們那個《楞嚴經》也有。
        師兄:嗯。
        上師:都有這些相應的描述。
        師兄:那,上師,我有一個問題請教。就像《楞嚴經》上講的話,像我們這個山河大地啊,虛空大地啊,包括所有的眾生啊都是我們自性的發現。那麼當明心見性的時候,就能看到這些山河大地啊、這個眾生啊都是幻化的嘛。那這樣的話,比方說,假設我明心見性了,我就看到上師啊、我們這些師兄都是幻化的了?
        上師:嗯。
        師兄:大家就坐在這裡互相幻化就是這樣的?
        上師:嗯。
        師兄: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上師:是啊,這叫做幻化身吶?所以你讀《金剛經》啊?《金剛經》上面有一句話:「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這句話就是說「不能住相見如來。」我們現在在座的每一位都本具佛性,在佛性的本位上是一體的;而不是說「哎呀,你的佛性」跟「我的佛性」,沒有這個說法,它是一體的;就好比我們所講的空氣,這空氣有沒有你我之分別阿?
        師兄:沒有。
        上師:有沒有說「你的空氣」跟「我的空氣」呀?沒有啊。自性就是以這個空相存在的,所以人人見的都是這個空性,這個空性是沒有你、我之別;那這個人人之間表法是如此,山河大地、這個草木金石也是一樣的,都是自性的表現。這個話你就聽得懂了。
        師兄:嗯,還有一句話叫做……,像那個《華嚴經》上,它講:雖然說我們的修行的方法各有千秋,但最終都是同歸極樂。
        上師:嗯。
        師兄:這個怎麼樣講?
        上師:這個「極樂」指的是法喜充滿。
        師兄:哦。
        上師:嗯,法喜充滿。就是見性的時候,首先是證歡喜地,歡喜地就是初地,證果的第一地就是歡喜地,首先是見歡喜地,也是親證歡喜地,就是法喜充滿;這也是了脫煩惱苦海的第一個表現,就是法喜充滿;所以說有沒有解脫,就要看有沒有親證歡喜地,這個歡喜地就是極樂;所有一切聖果包括我們所講的諸佛菩薩這些聖賢四眾,都在這個歡喜地當中,所以普稱為極樂世界;所以一切淨土都是極樂的,包括我們所講的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也包含在其中,或者說也被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所包括;因為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是大名,廣義大名,不是單獨指某一個世界;因為我們讀佛經,佛經上是這麼描述的:「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極樂。」也就是說這個極樂世界有多大啊?有十萬億佛土這麼大;我們稍微對這個佛教知識有點瞭解的都知道,一個佛土就是一個佛世界,它有十萬億個佛土,那就有十萬億個佛世界,所以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佛世界之多,這個就沒有辦法去數得清楚了;所以跟我們所講的自性本位是相應的,因為我們這個自性本位大無外,小無內,遍虛空,滿法界,這就是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呀!就是我們的諸佛自性吶!也叫做一真法界呀!所以名相上、廣義的名相上它還是應用表法上不同,目的是接引不同的信眾,實際上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如果是在法門上存在執著的話呢就會互相的去鬥嘴呀,磨嘴皮子:「你那個東方琉璃佛世界沒有我這個西方極樂世界莊嚴啊。」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東西。
        師父:但是,上師,它那描述得很具體啊?那《阿彌陀經》上面對那個極樂國土的那個世界的景象,它是描述得很具相的……。
        上師:是啊。
        師父:迦陵頻鳥啊。
        上師:誰描述的?
        師父:釋迦佛呀?
        上師:啊,釋迦佛。不是阿彌陀佛描述的?
        師父:不是阿彌陀佛,是釋迦佛講的。
        上師:哦,那為啥不是阿彌陀佛描述呢?啊?
        師父:這個不明白。
        上師:為什麼?
        師父:這個真不知道了,呵呵。
        上師:啊,因為阿彌陀佛正是釋迦佛的化身相。
        師父:哦。
        上師:藥師佛也是釋迦佛的化身相。我們所講的釋迦佛就是法報化三身成就,代表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法報化三身成就,所以叫做圓滿證果,圓滿成就,就是法報化三身成就。所以我們聽到的任何一個佛、如來的名號都是來自於釋迦佛,所以凡是釋迦佛所講過的任何一個佛、如來的名號都是他的化現,這就叫做化身佛。
        師父:哦。
        師兄:無量無邊吶。
        上師:啊。
        師父:上師啊,佛與佛就沒有區別了。這樣說的話,等於是……。
        上師:有差別。
        師父:比如說……。
        上師:沒區別,有差別。
        師父:阿彌陀佛也可以說是……,釋迦佛也可以說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上師:不可以。不能這麼反過來說,啊?除非阿彌陀佛開口了,說這個釋迦佛如何如何莊嚴,啊?但你看哪一本佛經是阿彌陀佛講的——講釋迦佛?有沒有啊?
        師父:沒有。
        上師:啊?沒有吧?
        師父:沒有。
        上師:沒有,就不存在這回事嘛,啊?不要猜測。「可不可以?」啊?你說可不可以啊?
        師父:我就是不知道,請教上師。
        上師:啊。
        師兄:釋迦佛給我們講無上淨土,描述得很少。
        上師:每一句話,佛經上每一句話都描述了。
        師父:上師,那個極樂淨土它也是有相的,有相還是有生滅的嘛,它最終那個極樂淨土還是會消亡的嘛。
        上師:嗯,極樂淨土是有相的嗎?
        師父:但這個從經上講它是有。比如描述得有具象嘛,各種……。
        上師:它這個相是幻相還是實相啊?
        師父:幻相吧?
        上師:幻相才有生滅,實相沒有生滅。
        師父:實相沒有生滅。
        上師:如果說「釋迦佛描述的這個世界是幻相」的話,那就相當於打妄語。
        師父:哦。
        上師:佛不是妄語者,佛是實語者,他講的是真實不虛。
        師兄:上師,像我們讀佛經呢也是讀到說有些佛啊好多好多的壽命,多少多少劫有佛出世,成佛壽命多少劫,有這種說法。那這個說的佛的壽命是怎麼回事?怎麼講?
        上師:嗯,它是相應地來講,相應地。就是說這個佛,「人壽八萬歲」,是吧?
        師兄:嗯。
        上師:是有這個吧?
        師兄:對。
        上師:這個是相應地講。這個就是說所講的這一切,就說我們現在所講的科學吧,它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他的目的並不是去講這個科學道理,而是描述一切法的興衰;你看我們所講的一切法離不開成、住、壞、空,就是描述這個成住壞空的種種表相,說的是現象,以現象來告訴你一切相都是幻相,不可執著,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生起解脫、出離之心;所以諸佛菩薩是用盡種種方便,描述種種法,對吧?我們讀經的時候啊有時候不要過於地詳細去斟酌這些問題;因為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描述,會根據你定力的不同、時代的不同,描述出來的表法也是不一樣的;說這個相已經夠無常了,你還要去說明它,那就更無常了;所以說學佛也要有智慧,要直趣真實,目的是要見本性,得解脫;不要停留在名相概念上太久,那樣子就成了佛學家,而不是學佛者;佛學家就是專門研究學術名相的,而不是深究佛理,見性解脫的,不是以這個目標來修學的;所以名相的東西呢每位大德所處的時空環境不一樣,他解說的也不一樣;所以說,說法要應機施教,根據不同時代不同人的根器來講,這叫做應機施教。
       
        師兄:上師,以前我讀過《地藏經》,我覺得現在讀《地藏經》的也蠻多,好多師兄修那個地藏的——念地藏名號。像地藏菩薩的話,講那個大願地藏菩薩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嘛,他這個……,請上師開示一下這個、這個是一個怎麼個講法?
        上師:嗯。佛弟子首先講發心,我們想要學佛,如果沒有發心的話談不上學佛;所以首先是發心,經上說:「能發心者即證佛地不退轉。」就是說你這個發心就能證到佛地,能夠證到佛的果位;這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發心的當下就已經是因地佛了,因地佛必定會結出果地佛這個結果來;所以說從這個見地上來講呢發心就是成佛;所以一切佛法離不開發心,我們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都是發心入世,讓一切人入佛知見,就是讓我們所有的有這個嚮往的人都能夠具足佛的知見,這叫入佛知見;這入佛知見就是讓一切眾生明心見性,得到解脫。那麼地藏王菩薩所發的這個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我們用剛才所講的這一句話來講,「發願即證佛果」,所以說他這個願發起的當下就已經成就了佛果。
        師父:像我們天天發願:「願此生速開智慧成佛。」這我們當下也成了因地佛。
        上師:對。
        師父:恭喜各位因地佛。(眾笑)
        上師:多此一舉。(眾笑)
        師父:啊,開示本來得果。
        上師:嗯。
        師兄:上師,明心見性的時候呢是佛,是吧?然後呢……。
        上師:明心見性就是見佛。
        師兄:對。然後呢……。
        上師:你看——你馬上就肯定了。
        師兄:對。
        上師:啊,又肯定了。
        師兄:明心見性就是佛,對吧?
        上師:對。
        師兄:然後呢明心見性之後又被——因為習氣沒消吧,是吧?又被習氣……。
        上師:要掃蕩習氣。
        師兄:對,又被習氣……。
        上師:掃蕩。
        師兄:掩蓋了。
        上師:沒掩蓋,要掃蕩。能夠……。
        師兄:被煩惱習氣征服了。
        上師:哎,阿彌陀佛。那你這個話講得就過分了,啊?這胡說八道了。知道吧?為啥說是胡說八道了呢?因為見性啊就是破見惑、思惑。
        師兄:嗯。
        上師:不會再被這些見和思惑所左右了,如果說還能被它埋沒,那就不是真見性。啊?
        師兄:嗯。
        上師:所以不要胡說,啊?
        師兄:是。
        上師:你學佛學了那麼多年了,那個思維不能夠停留在推理上。
        師兄:嗯。
        師兄:見性之後就是沒有迷惑了,對吧?
        上師:哎,對。他就是破迷嘛,破迷見性,怎麼還會迷惑呢?
        師兄:思惑也全了了?
        上師:啊,他逐步逐步了嘛,也可以是徹底斷掉,也可以是逐步,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嘛。
        師兄:嗯。
        上師:表法也不一樣。
        師兄:對。
        上師:但是你這個不能夠用思維去推理,你一直停留在思維上去猜測。
        師兄:他是作意的。
        上師:啊。
        師兄:沒有認定它。
        上師:不是沒有認定,他是在胡思亂想。啊?(眾笑)
        師兄:其實這樣的話也會障礙自己的修行,太多的這個思維見的話。
        上師:這個就老停留在思維上,因為他是「腦力工作者」。腦力工作者,所以老在停留在腦上去思維,用意識去判斷,不要這樣,這叫意想。所以還是要通過打長坐,啊?你這個打長坐也翻不透,老在想你那一點破事(眾笑)。所以不能夠光是猜想這些,還要看看書,讀讀經。或者說你要自己不懂,啊,那就聽就行了,從聲聞緣覺下手嘛,也好嘛,啊?
        師兄:嗯。
        上師:光聽也可以,不要急著去說。還有這個就是老修行了,老喜歡不懂裝懂,這會讓這個剛剛開始入門的師兄啊、新修的師兄啊,嚇跑了。
        師兄:是。
        上師:所以能不開口盡量不開口,觀照嘛,觀照不需要開口,你一開口總是停留在思維上。
        師兄:上師,我有一個疑問,因為跟自己比較密切,一直不得其解。就是咱那個大隨求陀羅尼,咱們打這個第四印吶,它沒有「善女人」,它只有「善男子」。是不是說我們這些女同志就不能即身成就了?她沒有善根。但是那六個印裡面有「善男子、善女人」的,有只有「善男子」的?
        上師:嗯。我們先講一講啊?
        師兄:嗯。
        上師:這個有個過程。你說的這個話有一定的道理,修六印有「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六印善男子、善女人都可以修證,都可以修。那到了大隨求為啥只提善男子,不提善女人呢?因為大隨求法是心中心法的下半部,按照傳承上來講,是見性以後的起修法門,啓用法門,見性之後就沒有男女之分了,所以統稱叫善男子。
        眾師兄:哦!(眾笑)
        師兄:老師不說,我這一輩子怎麼修都成就不了。
        師兄:非男非女了。
        上師:啊,見性之後就非男非女了,自性不分男女,所以說「善男子」,或者說「大丈夫」都是指見性之人,不管是「男」、「女」了。

  • 28

     28. 開示28

        內容:印心七二七 第五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8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你是著了別人的相了,著相就有善惡高低、好壞黑白、迷悟之說;這反過來證明什麼呢?證明你沒有見性,你才會去看別人的比量;你要是見性者了,你肯定能夠發現誰有沒有見性,他能夠發現,因為他是相應的;所以說佛看一切眾生皆是佛,這個不光只是一個概念,這個講的就是證量,他能夠看到每一個人都本具佛性,所以看一切眾生皆是佛,這就叫證量;反過來由這個證量體現出他自己,就是現量,這就是證量跟現量的關係;所以說我佛是現世說法,真實說法,所以這叫現量。
        師兄:煩惱也是個相?
        上師:但是你偏偏著在人家的煩惱相上了——你談「老*沒見性,老*那麼煩惱。老*沒見性,老*那麼煩惱。」那不是著在人家的煩惱相上了?啊?所以要從這個知見上來講,他煩惱關你啥事啊?啊?他見性又關你啥事啊?是吧?所以那叫做比量,比量就是別人的東西,你替他擔憂什麼?
        師兄:好的。
        上師:好吧?
        師兄:現量,比量。嗯,也就是說不要理睬它了。
        上師:啊,現量,比量,證量。
        師兄:嗯,對。
        上師:啊,所以還有一句話,「修行人不見人過。」
        師兄:嗯。
        上師:啊?不見人過,修行人不見人過,你要懂得這個,否則就沒有進步。
        師兄:「過」也是相了?
        上師:哎,沒有啊?你轉身挺快的嘛。(眾笑)
        師兄:本來就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嘛,所以我今天問了,就是這個就解決了嘛。
        上師:嗯。
        師兄:我覺得老*和老*還是見性的。
        上師:噢,不錯嘛,這是「成佛之人」吶。(眾笑)
        師父:那我敢肯定每個人都是佛!
        上師:哎,對。
        師父:會不會給他們帶來煩惱啊?
        上師:會。
        師父:這就麻煩了!啊?
        上師:嗯,也會,那叫磨煉嘛。
        師父:那叫磨煉吶?
        上師:嗯,磨煉吶。
        師父:你像達摩祖師來中國傳那個法的時候,曾經有人給他七次下毒。也不知道他給那個人帶來煩惱了沒有?那個人是給他(自己)帶來煩惱,呵呵。
        上師:呵呵,他們倆唱戲呢。
        師父:唱戲呢?
        上師:哎,他們倆唱戲,因為達摩祖師是毒不死的。
        師父:毒不死的?
        上師:哎,這毒不死,證明那個人下的毒藥呢也不是毒藥啊。
        師父:哦,意思是說如果能毒死也就不能毒死了,是吧?
        上師:所以那個當時的太守聽說那幫人要放毒,馬上就跟達摩祖師說,「說吧,是誰?我把他抓起來。」是吧?結果達摩祖師說「不要,這是因緣。」所以說要能夠看破這個因緣,才能夠轉掉個念。
        師父:意思就下毒的時候,比如那因緣已經到了,中毒——祖師該回去了,是嗎?
        上師:對,那也是因緣說嘛。
        師父:就好像我來海口找上師一樣,被他們逼來的,嘿嘿。
        上師:哦?還有人逼你來?
        師父:哈哈哈哈哈,他們不逼我,我不懂得離開那個小院兒。我今天早上那一座打了以後,我說,「我多麼感謝***啊!」
        上師:阿彌陀佛,你這是現量啊。
        師父:哈哈哈哈哈!我多麼感謝那些欺負過我的人啊!
        上師:你這是現量。
        師父:現量啊?
        上師:現量。有現量就有證量。
        師父:其實有時候我真的感謝他們,如果不是他們把我逼著出來,我結不了這麼多法緣……。
        上師:哎,對。
        師父:和祖師大德們!
        上師:對,這叫做緣緣,增上緣。
        師父:增上緣?
        上師:嗯。
        師父:我還得感謝他們,從內心來說。
        上師:嗯。
        師兄:起不起煩惱不是我給別人造成的,是他對我那個行為起不起煩惱心。
        上師:再講一遍。
        師兄:起不起煩惱不是我給別人造成的,不是他給我,不是你給他造成的,對吧?是他起不起,他見到這個相了他起了。
        上師:再講一遍。
        師兄:哈哈哈。
        師父:那,上師,奇怪的是那個老給達摩祖師下毒,嗯,不斷地害達摩祖師。可是還有一個祖師是不斷地弄那個皇帝,佛圖澄,不斷地專門逗那個皇帝,把那個皇帝沒能逗死。意思是說:「啊,我沒見過說和尚追殺我!」哈哈哈哈哈,最後那個大師把他扔到那個太行山頂子,說:「你一天不發願不殺我,我一天不放你下來。」說:「哪有你這種和尚度人的呢?」
        上師:呵呵,這些都是因緣嘛。
        師父:因緣啊?
        上師:所以說自古以來各位祖師大德度人的方法千變萬化,啊,就是用盡種種方法、種種手段,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發心。但是發心很難,道理是簡單,但是意義很深長,因為發心是最難的,啊,所以佛才說:「發心即成佛。」
        師父:從咱們那個寺院志上來看,我看佛圖澄祖師他好像就是個密宗的祖師,不知道是個什麼密法,他修的?要不然他不是那種……,和其他的祖師不一樣。
        上師:嗯,密?密就是顯。
        師父:因為他是西域人嘛。
        上師:啊,密就是顯,顯是密的表現,密就是顯的本位。
        師父:就是祖師和皇帝也是來回轉,轉著轉著這個就誰度誰呢?就是讓他逼著發心。
        上師:對,就是讓他發心,因為發心是最難的。
        師兄:上師,我們心念耳聞不是發心嗎?
        上師:心念耳聞如何發心?
        師兄:心念耳聞它能發菩提心吶?
        上師:如何發心?
        師兄:心念耳聞能轉念吶?
        上師:「轉念」,「心念耳聞轉念」。你沒講透,你要講透!——這個話要由你自己來講。
        師兄:我反正有體會,怎麼樣把它講得、講得挺透的,還得問問題。
        上師:你直說,直說是最真實的,琢磨又落到思維上了,不要執著,不要琢磨。
        師兄:心念耳聞能夠做到能所雙忘啊?
        上師:你沒有敢說。
        師兄:啊。
        上師:敢說才是承擔吶,這說法越敢說就說得越圓融,越圓滿;越不敢說,你就越能夠停留在這個思維上,人家聽起來就是斷斷續續,唯唯諾諾——不敢承擔的表現嘛。
        師兄:哦。
        上師:所以現在我們就這幾個人在這裡,有什麼不敢說的,啊?
        師兄:……。
        師兄:今天下午你說**那個、那個叫「老師兄,怎麼怎麼樣」,好多人就不敢說話了,嘿嘿。
        師兄:太敢說,你就說不出了,呵呵。
        上師:是。但是你不要停留在思維判斷,那叫臆想。你總是停留在思維上去說,那肯定要漏洞百出,搞不好就是在謗佛,知道嗎?因為你講的東西跟佛講的東西相背離。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你的知見不正,知見還不能夠明確,所以才會造成這種現象。所以就說,一個咱們自己沒有好好修,修得不徹底;第二個書讀少了,老停留在自己的妄起分別上,啊,去猜測佛法。所以這樣的結果就會造成不小心啊就謗佛了。
        師兄:嗯。
        上師:啊,還有我說「你不要說嘛。」是吧?「觀照嘛,你又不是不會觀照。」觀照用不用停留在思維上啊?
        師兄:不用。
        上師:是啊,那就觀照嘛,觀照之後再把你觀照的心得體會說出來了,這就成了真心直說嘛。啊?不要停留在思維上。
        師父:上師的意思就是有話就直接說,不要吞吞吐吐的,不要管說對說錯。
        上師:你停留在思維上是可以看得出來的嘛,很作意的。
        師兄:嗯。
        師父:這就是直心是道場,是吧,上師?
        上師:對呀,直心是道場啊。
        師兄:哎,你一**就落到思維上啦。
        上師:要是落到思維上去講的話,乾脆不要講,因為講了沒意義,廢話嘛,講它乾嘛?
        師兄:就沒想明白那個問題該怎麼問,所以……。
        上師:你不是問問題,你是在強迫別人聽你講什麼,你有這個意思在裡面,你不是問問題,是吧?你看你提出的論點:見性了還會迷失嗎?還會有煩惱嗎?是吧?那回答你了:「不會有。」「不對,我看這是還是有,見性人還是很煩惱。」你看,是吧?這就是強迫別人聽你講話了。
        師兄:對。
        上師:嗯,所以人家問你:「哪本佛經上說了,見性是有煩惱的?」那你怎麼回答?
        師兄:現量就沒煩惱了,比量就有煩惱。
        上師:呵呵,這個人真狡猾。(眾笑)
        師兄:本來就是嘛,今天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說解決掉……。
        上師:哎。
        師兄:然後說,「沒說錯!」嘿嘿。
        上師:嗯,他還肯定自己沒說錯,啊?還要我們給你鼓掌是吧?
        師兄:呵呵。
        師兄:上師,……。
        上師:啊,師兄請坐,請坐,騰個位置。
        師兄:剛才有個問題還沒問完,我看這兒亮著燈,我就跑上來了。就關於那個像施食呀、火供呀、放生啊,這些呀,這些的話不用……。
        上師:量力而行。
        師兄:量力而行?
        上師:量力而行。
       
        師兄:有一個說法就是說比方說施食啊之類的,因為要招這些東西過來嘛……。
        上師:做得不如法……。
        師兄:哦。
        上師:就會招。
        師兄:哦,如法就沒問題?
        上師:哎,對,因為這些都有傳承,按照傳承來做,不要盲目做。
        師兄:哦。
        上師:好比現在推崇的就是這個居士做這個施食啊,一個人在家裡面……。
        師兄:對。
        上師:啊,你看我們這出家僧眾,他要三個人以上才能做。
        師父:四個人。
        上師:啊,四個人。對呀,師父說了:四個人以上才能做。
        師兄:哦。
        上師:你一個人怎麼操作嘛,啊?說是「簡易的。」
        師兄:對。
        上師:那最簡單的施食就是一切不住嘛,啊?最簡單的施食啊。
        師父:直接倒出去就行了。
        上師:哎,對。
        師父:你也不要想給誰吃,你也不要等著誰來吃。
        師兄:哦。
        師父:哎,我就倒出去了。
        上師:佈施就行了。
        師兄:就佈施了?
        上師:一把米撒出去算了——人家說:「哇!浪費糧食!」呵呵呵。(眾笑)
        師兄:那我們現在好像這種,呃,就是經常怎麼樣做呢?每天晚上就是按照那個南公上師啊,南懷瑾老先生傳的那個啊,他說讓我們做施食,「簡單,放七顆米,念了咒以後撒出去,心裡把它想著化現成那個盡虛空遍法界啊十方大地。」就是這樣子。我們一直在做,基本上也不怎麼間斷,您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上師:嗯,沒問題就好嘛,沒問題你何必給自己提出問題呢?
        師兄:因為有些人又說不行啊,就有什麼……。
        上師:不是針對你這一撥。啊?
        師兄:哦。
        上師:因為有些人的做法的確是不行,我們也看到過,啊,他做那個施食。因為我們做這個施食的話呢它要上供佛菩薩,下施,上供下施,它才圓滿。有的是光是下施,沒有上供。
        師兄:對。
        上師:啊。
        師父:其實出食是怎麼回事啊?我跟你說,出食是替佛菩薩出的,不是我們有能力出。
        師兄:對。
        師父:出食就是我們替僧眾,替佛……。
        上師:對。
        師父:是僧眾的事,自古以來。
        上師:自古以來是這樣的。
        師父:嗯,居士呢——佛門沒有說過居士出食的。
        上師:哎,對呀,是啊。
        師父:是這樣的。
        上師:啊。
        師兄:哦!
        上師:所以說你非得要行這個方便的話,還是多放生吧。還有一些煙供、火供,要會做可以,按照儀軌來做。它不是簡單地燒一把火就完了,它那個每一個宗門它的祈請儀軌不一樣,做的這個表法也不一樣。但我們看呢,一般都是寺院的出家僧眾在做煙供,它是按照儀軌來念的,它必須要多少個人才能夠做的,不是說一個人就能夠做了。
        師父:嗯,一個人能做?除非你是菩薩轉世,或者你本身就是菩薩而做這個事兒啊。
        上師:他認為他是菩薩。
        師父:呵呵呵呵呵,他認為是菩薩。那我一個人的時候,上師,我也就是最簡單的方法:我今天的修行的功德有多少、沒多少,我都回向在這個水裡面,給你們倒出去,你們有福報就吃一點,沒福報就去別的寺院去吧。呵呵呵呵呵,因為天底下不是就我這一個寺院施食。
       
        上師:啊,還有什麼問題嗎?沒事,儘管問。
        師兄:剛才就這個問題,想起來了。
        上師:嗯。
        師兄:當然的啊,這樣再修啊修,就肯定還會有問題冒出來。
        上師:你衣服穿反了。
        師兄:因為我出門……,啊,對,他們說了,「穿倒了」。我著急,就穿出去了,呵呵。
        上師:嗯。
        師兄:上師,剛才那個說心念耳聞那轉念,說得不圓滿,
        上師再給開示一下。上師慈悲!嘿嘿嘿。
        上師:嗯?
        師兄:就說那個……。
        上師:過去心可得嗎?
        師兄:不可得啊。
        上師:呵呵呵呵呵。
        師兄:呵呵呵呵呵。
        上師:有住無住——言行舉止。
        師兄:有住無住,緣起?
        上師:言行舉止。
        師兄:哦,叫言行舉止。
        上師:啊,言行舉止,啊?
        師兄:都是表法。
        上師:嗯。
        師兄:都是流露。
        師兄:上師都說過去心不可得了,我們就把它放棄掉吧,呵呵呵。
        上師:嗯,師兄問問題比較有邏輯性。
        師兄:有什麼?
        上師:有邏輯性。
        師兄:邏輯性啊?
        上師:啊,你問的問題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問的。
        師兄:我看《楞嚴經》看得多。
        上師:是啊,讀《楞嚴經》,啊?《楞嚴經》就是修證見地的一部經,講見地的,所以說見性的《楞嚴》,它就講見性。
        師兄:上師,就我發願讀《楞嚴經》,已經堅持了很久了,堅持了很久了,一直在學。
        上師:《楞嚴經》上面所講的是篇章,逐篇看懂;然後逐段,每一段它都有個中心;最後每一句,每一句都講真實;最終每一個字都是講觀照,這樣才能夠圓融通達《楞嚴經》在講什麼。每一個字都是講觀照,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每一段話都是一個主題,一個中心,是吧?所以它要圓融貫通是很不容易的。
        師兄:這一塊兒,就一說起《楞嚴經》了,我就多一個問題了,呃……。
        上師:嗯,所以它要跟實修相應。
        師兄:對。
        上師:啊,你是光讀的話,或者說看解釋,也看不透它在講什麼。
        師兄:是的,現在其實我覺得我在這塊兒的問題還是蠻大的。
        上師:嗯。
        師兄:因為是我們,我看《楞嚴經》的注釋還是蠻多的,我互相參照著看,意思上呢就是說自己覺得好像連蒙帶猜啊大概知道語意。時間久了以後呢慢慢的一幫師兄,現在有百十來人,也是我們以前在學那個、跟著**師父學准提法的,都慢慢的一起就學《楞嚴經》,還在廣東的文華寺啊,包括以前的那個**老師那個群,當時我聽、聽他講了,我就覺得去說下《楞嚴經》,結果也帶動了一些人來學。我覺得《楞嚴經》的話能夠、其實讓大家慢慢明白自己的問題,但是這裡面的話我有個什麼問題呢?呃,第一個呢我能夠感受到別人說的時候啊那問題在什麼地方是不對的,明顯感受到,我也知道《楞嚴經》裡面是這樣去說的,但是我自己是不太敢去駁斥,因為自己覺得就自己沒證道嘛,說的話就是經常那樣說道,說:「哎呀,你看《楞嚴經》裡面這一段應該是什麼意思。」讓大家去看一下,或者這一段,比方說南懷瑾老先生是怎麼解釋的,元音老人是怎麼解釋的,那個還有一個圓瑛法師嘛……。
        上師:圓瑛法師。
        師兄:對,他們是怎麼樣解釋的,我就會按照這種方式去講。有時候呢就是還是有點怕,怕自己萬一搞錯,誤導人家。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呢我又覺得不怕。不怕,我是怎樣想的呢?有兩點:第一個呢我說不管我在給人家作一個什麼解釋啊、作這些引導,我都說明,讓大家去看一下經文,不要以我那個作主,我只是引導,讓大家對《楞嚴經》有興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心裡想,萬一人家真的去誤解,因為我說的話誤解了,但是人家對於《楞嚴經》真的產生了一點信心或者有這個機緣去讀一下的話,我說那誤解了以後,那我該下地獄就下唄,只要人家對《楞嚴經》產生點興趣,然後……。
        上師:哦,你這個願力很大哦?
        師兄:我真的是這樣下的決心。
        上師:不怕心想事成吶?
        師兄:不怕。只要我覺得他……,只要去讀《楞嚴經》,有這個機會結緣的話都是好事情,這樣想。所以——其實有時候還是、還是有點糾結的。
        上師:嗯。
        師兄:有時還是有點糾結的,對。因為畢竟沒有證道嘛,不敢,呵呵,不敢去那個,這樣子。這也是我要想去打長坐……。
        上師:「沒有證道還是要謹慎一些。」啊?
        師兄:對,這也是我就是趕緊想修了心中心法,趕緊去搞定一些事情,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
        上師:嗯。
        師兄:在修行過程中啊就經歷了幾個階段,這幾個心態上的階段而不是修證功夫的階段,心態上吧一個階段就覺得:哎呀,修了以後,當時就感受到就說應該以那個慈悲心啊慈愛心啊,還覺得大家都蠻好的,就是這種心態;但是過一階段以後,慢慢的瞭解到事情越來越深的時候呢就覺得包括我自己、包括所有的人都是毛病特別多。
        上師:嗯。
        師兄:學的越多,越毛病多。
        上師:學佛的時候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師兄:對。
        上師:學了一段時間之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了。
        師兄:甚至越學越覺得這個眾生啊包括我自己啊怎麼那麼討厭?討厭得不得了,這個時候呢原來發的那些個心啊什麼的就覺得都發不起來了,覺得做這個事兒沒意義,嘿嘿;所以現在的話慢慢的好像又稍微緩和了一下,這種覺受;反正現在就盡量的少說吧,盡量少說,就是盡量把坐打起來,這樣子的想法。
        上師:這個是用力的方向不對,如果從這個知見上去研究佛法的話,他得到的不是真實受用。
        師兄:對。
        上師:就受用不了。
        師兄:對。
        上師:所以就說用力的方向不對。
        師兄:對。
        上師:還有一個,讀佛經就是以讀來見解,由讀來見解。
        師兄:「由讀來見解」怎麼解釋啊?
        上師:這個由讀來見解呢就是在讀的過程當中,你就大致知道它所表白的是什麼。
        師兄:對。
        上師:啊,這個就是由讀來見解。所以多多少少也能夠從最淺的理解上來解釋它,這個就是讀經就有這個功用。那這個是屬於個人的理解,啊,所以說你把它說出來了,也要加上一個「這是我的理解,我是這麼認為的。」
        師兄:是的!
        上師:啊,因為我們這個理解能力畢竟無法跟佛一樣圓融,所以難免會出錯。
        師兄:對。
        上師:所以一般不解經,居士一般不解經,也不講經,一般是這樣,啊?自古以來多少大德啊他只能夠說是「我略說一下,啊?」啊,「略說一下」就跟你所講的那句話,「你們還是要以佛經為主,也許我會講錯。」
        師兄:對。
        上師:啊,但他這前面有個提示了,錯也不會錯得太遠,啊?所以一般的居士啊,不講經。
        師兄:就是我跟師兄……。
        上師:不是不懂。
        師兄:嗯。
        上師:不是不懂,跟懂不懂沒有關係——但經文不講。
        師兄:那我、像我的話,我現在這種做法的話我覺得也沒有問題。
        上師:沒有問題啊,你領導大家讀《楞嚴經》是可以的,因為它叫讀經學會嘛,這是可以的。
        師兄:我有幾點強調,第一個呢就是我呢是和大家一起學習,我把這個基調一定定下來。
        上師:對。
        師兄:就不管怎麼樣,我說我就是和大家一起學習。
        上師:這樣是對的。
        師兄:大家不是說聽我講什麼東西。
        上師:哎。
        師兄:我們是學,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剛才上師說的,就說如果有人問問題,我回答的話,我就說「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上師:哎。
        師兄:只是起個引導作用,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家對《楞嚴經》感興趣,去讀,而不是說大家聽我的話覺得是對的,千萬不要這樣想。
        上師:嗯。
        師兄:我現在都是這樣把這幾個前提都加上。
        上師:對,所以一般居士呢不主動去講這些,當然也有一些人呢敢冒這一說,就是解經啊,但是往往出現一陣子啊就再也看不到了。
        師兄:上師,(沈香靈芝蜜)弄好了嗎?
        上師:沒有,我馬上弄啊。
        師兄:好啊。
        上師:你坐嘛,你坐在這裡就是緣起嘛。
        師兄:好。
        上師:所以有時候講法、傳法、佈道都要有緣起。
        師兄:嗯。
        上師:啊,所以你坐在這裡,你就是緣起物。(眾笑)
        師兄:呵呵呵,你要坐在這兒。
        上師:哎,有你這個緣起才有這個方法。

  • 29

     29. 開示29

        內容:印心七二七 第六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9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上師:爆炸是爆炸了,他也感覺到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但是他知見不正,也沒有願望要成佛,所以隔幾天又恢復了;所以我們說這個爆炸,它要恰到好處,就是你這個願力也大,這個修行打坐時間也長,也比較迫切,知見這一塊呢也比較齊全,這時候出現爆炸就是根塵脫落了,就我們所講的好消息來了;這個好消息來了之後才發現,這個好消息無時不在。
        師兄:我想還要問一下上師,就是您說那個口念耳聞嘛,啊?
        上師:嗯。
        師兄:感覺到我一下子就把整個身體像帶動了一下,它就定在那裡不動了。
        上師:嗯。
        師兄:但是最後就念不出來啦。
        上師:噢。
        師兄:就是,那是不是就轉換成了心念耳聞了?但是舌頭是在動。
        上師:嘴巴動不起來了。
        師兄:哎,動不起了。
        上師:不是念不出來。
        師兄:嗯,是嘴巴動不起來。
        上師:咒還在,怎麼會念不出來?
        師兄:但是嘴巴動不了。
        上師:嘴巴動不了了,就是心念耳聞了嘛,但舌根還在動啊?
        師兄:嗯,對。
        上師:那就是心念耳聞了嘛。
        師兄:然後人就定在那裡不能——自已就感覺自已動不了了。
        上師:嗯,是,是這樣的,不要動了嘛,一動不動的嘛。
        師兄:嗯——,打坐總是反反復復的。
        上師:就是反反復復啊?
        師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腰又塌下去了,就趕緊站起來。
        師兄:煩惱很重。
        上師:這個是沒關係,這個沒關係。
        師兄:很煩。
        上師:煩惱很重就是願力不夠嘛,我們發願就是對治煩惱的。但是你煩惱很重,就證明願力不夠。
        師兄:願可以超越一切。
        上師:嗯,當然吶,成佛都是靠大願的,哪還有什麼不能超越的?所以說願是成就功德母啊。
        師兄:願力不可思議啊?
        上師:嗯?
        師兄:那還真不可思議。
        上師:嗯。
        師兄:就是平常一忙啊,它就忘記了發這個,好像一忙起來……,但是每天的打坐啊發願……。
        上師:嗯。
        師兄:座後發願是例行公事一樣的。
        上師:嗯。
        師兄:但是一旦到了、那就是說,嗯,感覺特別苦的時候就出離心突然就出來了,蹦出來了。
        上師:嗯,是啊,這是平時發願的力量嘛,它會累積,那個時候就可以用得上;還有一個就是無明現前,在座上感覺到空洞無昧,什麼味道都沒有,既沒有煩惱,也沒有難受,也沒有法喜,也沒有咒語,空洞無昧的時候,這時候人就陷入了一個無明的局;如果平時這個願力夠的話,它會自然升起,不住這個相,大願升起來了。
        師兄:我覺得在座上這個大願也能生起來。
        上師:對呀。
        師兄:就是願力不夠。
        上師:嗯,這證明就是座下的願,發願,已經累積了不少力量了。
        師兄:那就說無時無刻都可以有大願?
        上師:對呀,大願是時時刻刻發,而不是一天發一回、兩回的。
        師兄:嗯,就是忘了,就那一、兩回。
        上師:沒有大願在,修行持續不了,這些都要靠大願。來這裡修行已經是帶著願望來了,但是還要看願力大不大?願力大的效果跟願力不夠有差異啊。
        師兄:我特別那天聽上師開示的,一來那一天我就覺得「有願力喲,一定要……。」嘿嘿。
        上師:一定要大。
        師兄:願力……,是啊。
        上師:嗯,願力不大,困境就多,障礙就多。
        師兄:我就連發願,嗯,在這裡來……。
        上師:就說你不發願,你這些業障也是這麼多,但發願了就可以超越它。
        師兄:就是要做到那個了了覺知,蕩然無住,怎麼樣能夠平時都能夠做得到呢?
        上師:啊,平時都要了了常知啊?
        師兄:啊。
        上師:一切不住就是了了常知嘛。
        師兄:就是很容易——比如說工作中遇到什麼事情來,容易就被、就被轉。
        上師:所以說這個要靠主動地去磨煉嘛,不要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助緣,所有的事情出現了都是來幫助你成就的,所以這個成就是主動的,不能夠被動。
        師兄:我覺得是當時會有迷,就是說因為那個境現前的時候,我會迷,但是自已會、就會,啊,去……。
        上師:發願嘛,發願,發願就覺了。
        上師:(對某師兄)不要打嗝。
        師兄:打嗝坐得住,呵呵。
        上師:你要打嗝就不能修了。
        師兄:這樣的啊?
        上師:否則會越打嗝越嚴重,最後一整座不停地都在打嗝放屁,本來呢道場很清淨的,被你這麼一弄,啊,就成了垃圾場了。
        師兄:那時候也確實嘛。
        上師:叫你不要打嗝就行了,控制住,可以控制的。
        師兄:哦。
       
       
        師兄:我有的時候是有點蒙。
        上師:發蒙?
        師兄:嗯。
        上師:我看看,發蒙,發蒙。(眾笑)
        師兄:呵呵,是因為就像透不過去的那種感覺。
        上師:嗯。
        師兄:就蒙了一層,嗯,說不清楚,腦袋進水了,呵呵,有這種感覺。
        師父:每一座不一樣,有時候我也有感覺。
        上師:發蒙了。
        師父:像鍋蓋壓住了。
        上師:嗯,發蒙了。
        師兄:鍋蓋壓住的。
        師兄:就是像有一層霧嗎?或者有一層紙啊?或者有一層什麼東西,它就是,啊,蒙著的那種感覺。
        上師:迷惑,被迷惑了。
        師父:反正每座不一樣,它每一座的情況都不一樣的。
        上師:被迷惑了,啊。
        師兄:被打坐迷惑了?
        上師:啊,被什麼東西給迷惑了,啊?那也是無明,凡是迷惑都是無明。
        師兄:不是用功方法不對嗎?或者是意念太集中了造成這個就有點蒙的感覺。
        上師:嗯,不是意念太集中,是心太散!心太散亂了才會出現迷惑。嗯,把迷惑找回來。
        師兄:還要把迷惑找回來?(眾笑)不是丟誒?
        師兄:師父有問題。
        師父:嗯,我沒太大的問題,小問題一個:上師昨天說的那個,定力是作用顯現的就是執著更強了?
        上師:嗯?
        師父:定力的表現啊,表現的形式就是,表現、表現的,呃,形式就是那種執著。
        上師:沒有這麼說啊?
        師父:啊!我記得有,有那麼一句,執著更強,表現在執著上,定力表現在執著上。
        上師:嗯。
        師父:認為……,不理解了。
        上師:這個是定力的作用。
        師父:定力的作用,哦。
        上師:其中一個。
        師父:那就是……。
        上師:就是它如果轉化成執著,那這個力量就很大。
        師父:哦!那豈不是定力越高,那執著越強了?
        上師:是啊,也會的。
        師父:嗯,那……。
        上師:你看那些法執很厲害的人,他定力好不好啊?
        師父:很好。
        上師:肯定很好,不是一般人能夠超過他的。
        師父:哦。
        上師:啊?是不是啊?
        師父:哦,但是,那如果這樣的話,那不是執著越來越強?
        上師:嗯。
        師父:他定力越來越高……?
        上師:是啊,我們看也是這樣。
        師父:哦,呵呵。那修法,那不是修——越修越執著了?呵呵。
        上師:它作用之一。
        師父:作用之一?
        上師:哎,作用之一,不代表全部,啊?你說這個打坐培養出來的定力全部用在執著上了,那太可怕了,啊?只能夠說是它的作用之一,啊?不能說全部都用在上面。但也不排除全部都用在上面的,也有這種現象。
        師父:像魔王那就是很執著的。
        上師:嗯,就是說他這個定力強的人吶,他一旦想控制人了,那就成了魔王了。
        師父:嗯。
        上師:啊,就是控制佛弟子啊。
        師父:嗯。
        上師:佛弟子是不能控制的。
        師父:嗯。
        上師:但是他一旦有這個要控制佛弟子的想法,那就成魔王了。
        師父:嗯。
        上師:所以那不是用到執著上去了?啊?
        師父:嗯。但是如果是佛弟子,他定力用在度眾生上面,那雖然也是一種執著,但是他這個……,也不能、也不能說是執著了啊?
        上師:啊,你自已說的哦,我們沒這麼說啊?呵呵呵呵呵。(眾笑)
        師父:它是一種願力的體現,應該是?
        師兄:被上師繞了進去,呵呵。
        師父:我這一直邊繞邊想,就邊被繞了。
        上師:你是意識上做功夫啊,所以就胡思亂想去了。
        師父:哦,對呀,還是落在意識上了。
        上師:對,在意識上做功夫,推理去了。
        師父:推理去了,哎呀。
        上師:不講推理嘛,講心得嘛。
        師父:哦。
        上師:他是用第六意識講話。
        師父:哦,我是習慣了,第六意識。
        師兄:對呀,就是人那個意識用慣了。
        上師:用慣了。
        師兄:就像你持咒一樣的……。
        上師:用慣了,喜歡推理呀。
        師兄:他要心念耳聞,但是往往就是,好像還是被那意識控制,呵呵。
        上師:嗯。
        師兄:這種就與法不相應,是不是?
        上師:也不是與法不相應,也挺相應,啊?
        師父:會形成障礙,這第六識強會形成障礙。
        上師:嗯,第六識強,他會顛倒,啊?
        師父:哦。
        上師:前面講「這個佛很清淨,佛自性流露,佛本來具足。」這樣一想:「佛還會迷惑。」呵呵呵呵呵,這就是顛倒了,啊?
        師兄:上師啊……。
        上師:所以古人有一句話說得也很中肯,啊?
        師兄:嗯。
        上師:古人說,「說多必錯」,說多了就可能會有錯的了,啊,所以說要點到為止。
        師兄:點到為止?
        上師:嗯。
        師兄: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吶。
        師父:說多必錯,那前提應該是不是用思維在說。
        上師:嗯?
        師父:前提應該是不是用思維在說。
        上師:啊,直心道場嘛。
        師父:哦,直心怎麼說都行。
        上師:如果還要動思維的話,乾脆別說。
        師父:嗯。
        上師:思維就是迷失的一種表現,但是定力好了,可以轉它。
        師父:哦。
        上師:轉成思維定。
        師父:哦!
        師兄:思維定?
        上師:嗯,思維也是定。
        師兄:上師,世間人比方說做設計的,很複雜的東西他也能把它理得很清楚,這也是靠定力的?
        上師:嗯。
        師兄:這個就是思維定嗎?
        上師:嗯,世間常定。
        師兄:世間常定?
        上師:嗯。
        師兄:那上師,那這種定跟咱們修這個定有什麼區別呢?
        上師:總的來說,沒區別。
        師兄:就是用的方、方向不同?
        上師:嗯。
        師兄:妙用無邊。
        上師:動不動就要找個區別。——湖南的大米跟海南的有別嗎?
        師兄:都是米。
       
       
        上師:是吧?不要動不動就去找它的區別,要看到它的共同性,見性就是見同一性嘛,共同性吶,見它的共性嘛;所以這個看你修的怎麼樣就看你對一切事物是著重在它的性上,還是事相上;事相就是相嘛,「唉呀,又著相了。」啊?所以從你說話也能夠看得出你的修行啊,這個東西隱瞞不住的,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著相的就是著相的,你自已都會表露出來;所以一聽到啥,馬上起了分別心了,「這個、那個有什麼不同嗎?」你看這分別心馬上流露了。(某師兄起身離開)哎?關鍵時候又跑了,這就是「業障重啊」。(眾笑)
        師兄:不跑了!好,再坐一坐。
        師兄:難得親近一下上師。
        師兄:我昨天聽上師講,就是見性之後,就是說他會,呃,在那個什麼相那個啊,在上面他會自已轉是吧?
        上師:嗯。
        師兄:轉念,但是並不代表他那個掃習氣,並不代表他的那些習氣就很快就全部掃清了,要有一個時間,一段時間的,是吧?
        上師:嗯。
        師兄:那就是說出世間法和入世間法,還是一,不是二?
        上師:嗯,是。這就是佛法,諸法世間相常在,這就是一切事物的共性啊就是法力,它該在哪兒就在哪兒。
        師兄:可能就是我們自已給人家,呃,下了一個定義,就昨天說到悟後迷,啊?
        上師:嗯。
        師兄:「嗯?明明他見性了,怎麼他能做出這種事?」其實我們在分別,還是。
        上師:哎,對。
        師兄:明白了,我一直……,呵呵。
        師兄:在分別?
        師兄:在分別。昨天一聽,誒,好像就對我講的,呵呵。所以我從這個、聽這個錄音嘛,嗯,說我今天想來再講,這也是我自已在分別。那個見性和沒見性那個就區別太大了,他一轉念就坐蓮台,我們一轉念,嗯,說不定就墮三惡道了。
        上師:哎,他一轉念就成就了,當下就是成就了。
        師兄:那對於我們來說呢,那個明心見性還是很重要的。
        上師:啊,那是啊。
        師兄:太重要了。
        師兄:所以太重要了我們就特別的期待,因為過了這一步就與佛還是有很……,應該就是果地佛了,啊?就是挺期待的。
        上師:他還有習氣,多劫以來的習氣還在。
        師兄:但是他隨著時間的那個,會轉得就快嘛。
        上師:所以他依性而修,那就輕鬆了,很容易的;我們是依知見而修就很難;他是依性而修,因為性是不住的嘛,性是空靈不住的,清靜無比的;所以依性而修就是轉念而已啊,很快的。
        師兄:就是個念,轉了就好?
        上師:哎。
        師兄:對於這個沒見性的,那所以明心見性太重要了。
        上師:「太重要了。」
        師兄:就是好像有的人見性他是很容易,有的人見性就很難。
        師兄:我覺得我們好難誒!呵呵。
        上師:難難難啊,十擔麻油樹上攤吶。(眾笑)
        師兄:就說,上師,我們要做到這樣,是不是還是要……?
        上師:又在打妄想了,呵呵呵呵呵。(眾笑)多發願,啊?
        師兄:多發願,嗯。
        上師:多發願。發願是最簡單的成就了,最簡單的了,他不用花錢的,啊?
        師兄:其實也求不來,就是發願能帶來。
        上師:對,發願是最快的,最直接。
        師兄:就是但自耕耘,莫問前程。
        上師:嗯。
        師父:但是又得想方法。
        師兄:對,也得找辦法。
        師父:但是很多人又學傻了,他就是跟我以前一樣,就是又怕動思維,又不敢找方法了。後來上師說了我……。
        上師:發願嘛。
        師兄:哦。
        上師:發願嘛。
        師父:發願?但是發願的過程還要,中間還要找各種辦法,修行的,針對自已的方法。
        上師:要斟酌,斟酌一些方法。
        師父:哦,對,要不然就是很多……。
        上師:斟酌出這個方法,又再跟上師交流嘛。
        師父:哦,對,因為有些師兄就學呆、學傻了,就是也是怕思維,又、又太怕了又。
        (見某師兄打瞌睡)呵呵,入定了又。
        上師:去睡覺吧,啊?
        師兄:好,阿彌陀佛。
        上師:你已經把你的瞌睡傳染給我們了。
        師兄:有沒有覺得在這個、在這裡,感覺啊……。
        上師:哦。
        師兄:加持力大,啊?
        師兄:對,我有那種「蒙」的感覺。
        上師:「在上師這裡會清淨一些。」啊?
        師兄:啊,然後打坐沒勁的時候,已經感覺到筋疲力盡了,上師一來就——唉呀,勁兒來了。呵呵。
        上師:是啊,「上師來,是帶著能量來的。」啊?(眾笑)

  • 30

     30. 開示30

        內容:印心七二七 第六天開示
        時間:2017年6月9日晚
        地點:廣西桂林摩尼寶金剛道場
       
       
        師兄:我們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佛啊?
        上師:這個不需要理解了,因為法身佛就是諸佛自性。你有沒有諸佛自性啊?有沒有具足啊?
        師兄:有。
        上師:具足了,那你就是化身了嘛,這不需要理解。
        師兄:上師,我呢?請問一下我什麼時候開始修這個藥師法?
        上師:今天晚上。
        師兄:今天晚上就可以修?
        上師:求了法,馬上就要修。
        師兄:那我一樣的還是要那個,遮那個黃布嗎?
        上師:嗯,是,要蓋黃布。
        師兄:說到蓋黃布的問題,我請教一下上師,就說像我們在深圳的話挺熱的,蓋上陀羅尼被啊……。
        上師:嗯。
        師兄:好熱的。這個蓋不蓋有什麼講究呢?
        上師:嗯,需要就蓋,不需要就不蓋,但是黃布是一定要蓋。
        師兄:手上的黃布一定要蓋?
        上師:對。
        師兄:陀羅尼被不一定蓋?
        上師:陀羅尼被就是隨你,蓋不蓋都可以。
        師兄:都可以是吧?
        上師:嗯。
        師兄:那,上師,我如果修完了的話,我還是舉在頭頂上持這個咒,持十五遍?
        上師:嗯,是啊,沒錯。
        師兄:再接著回向哦?
        上師:嗯,對。
        師兄:哦。
        師兄:像我們出差在外的話,有時候啊不方便帶那個大的那個木凳子嘛。
        上師:嗯。
        師兄:專門用那個枕頭啊什麼的,有時候覺得是可能那個高度啊,可能不一定合適?
        上師: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很多遍了。你要不要住酒店、住賓館?要吧?
        師兄:要的。
        上師:要的話你把它那個席夢思往裡面一推,它就有個空位置出來,那高度正好。
        師兄:呵呵。
        師兄:上師,那我就坐在那個床上,像這樣念可以嗎?這樣打坐?
        上師:嗯,可以。這不用問了嘛,啊?不坐床上,坐地板上也行,這不需要問。你們問問題要表現出點智慧來,啊?不要問得說是「你這個問題聽起來好像傻乎乎的,啥都不懂一樣的。」你都修那麼多年法了,還用問這個啊?啊?要體現出點智慧來嘛,啊?「修學佛法那麼多年了,還那麼笨。」啊?是吧?「什麼時候開始打坐?」你什麼時候求法就什麼時候開始打坐啊,這還用問?用不用說:「啊,我今天求法了,我明年再修行不行啊?」用不用這麼問吶?啊?對吧?自己要有點主觀意識,修行要靠主觀,上師是在方法上指導你,但自己修學了那麼多年,越學越傻了?連這些初入門的都不會問的這些問題,你還拿來問,啊?「我要坐床上?還是要坐地板上啊?」這個還用問嗎?啊?
        師兄:對啊。
        上師:是吧?啊,學了那麼多年,學傻了,啊?
        師父:發現什麼問題,要趕緊問。
        上師:嗯,心*師兄還有問題。
        師兄:我不知道這個合不合適說?呵呵,就是比方說我現在孩子的問題。嗯,我每天打坐了,平時是這種發願啊,救度眾生之外呢我就多給他回向一下,祈求他能夠得到正常人士指點,能夠成就他。嗯,我就是想問:這樣子就可以了?還需不需有加什麼特別的方法呢?因為我是修心中心嘛,嗯,不是說老人在這兒、您這兒不是有好多法嗎?有針對這件事情,是不是還有特別的法要求一個?
        上師:傳法他要當機嘛,要觀機嘛,這個觀機離不開當面。
        師兄:哦,就是孩子也要?
        上師:啊,那當然,誰都一樣的。
        師兄:哦。
        上師:這個當面觀機是對一切人來講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歷代祖師傳下來的方法都是這樣,不能夠用猜測去看對方。所以你要是說光是聽一個聲音,或者說看個照片,都有可能存在猜測。因為他沒有辦法當面交流,沒有辦法當面交流他就會存在障礙。
        師兄:那我現在就是,我就每天修的時候就給他作一個回向就可以了唄。然後剩下我就等著機緣成熟,就把他帶到上師那兒,您再看什麼法什麼法合適哈?
        上師:是。
        師兄:嗯,沒了,謝謝!
        師兄:上師,今天有個體會,不知道對不對?就是咱們這個打七,打到一個多星期、兩個七的時候,好像這個體力就打空了,這體力跟不上的時候,好像這個執著也輕了?呵呵呵呵呵。(眾笑)但是呢好像這個心力不受影響,在這種情況下。
        上師:嗯。
        師兄:它心力還可以繼續起作用,它心力能起作用的時候,這個時候體力也能恢復,但是反而執著好像比較輕。
        師兄:那你的問題是?
        師兄:我不知道這種、這種體……。
        上師:不不,你不要問他,讓他講,他沒講完。
        師兄:我就說咱們、咱們這種打七的這種……,它也應該有一個這樣的特點吧?就是我自己的那一種體會,好像這個體力跟不上的時候,想執著也執著不起來的時候,心力還能夠提得起來。
        上師:嗯。
        師兄:呃,體力跟不上的時候好像痛苦也輕了,呵呵,執著上的那種程度也輕了一點,但是心力能提起來。那如果是——我的意思說還有一個七的話,那肯定這個效果會更好。我不知道是不是這種體會——是不是對的?
        上師:嗯,體力跟不上的時候人的慾望就減少了。
        師兄:啊。
        上師:因為你是在打坐,所以定力又增加了。
        師兄:嗯。
        上師:啊,這個雙向調節,調節得挺好,其實我們培養的就是定力。平時體力好的時候有沒有定力在呢?
        師兄:有,也有。
        上師:體現在哪兒呢?
        師兄:注意力……。
        上師:體現在執著上。
        師兄:嗯!
        上師:體現在執著上,分散在著相上,這個定力分散出去了。我們是通過打坐,把這些分散出去的力量重新給它攝受回來,把它收回來,通過心念耳聞把它收回來。所以這個打了長坐,我們運用心念耳聞這個方法就更加貼切了,所以正是這個定力的提高,定力建立起來了,那我們對這個執著、對這個著相啊,這個力量啊我們不會花在這方面,不會用在這方面。
        師兄:對。
        上師:嗯。所以這個執著心呢會越來越淡,越來越淡薄,最後到一點執著心都沒有,這就我們所講的徹底放下了對一切境相的執著,而體現在我們的自性流露上!這自性流露就是了了常知,我們對一切境相的不執著就是蕩然無住!所以我們自性——主人本來的妙用就是了了常知,蕩然不住!啊,我們那天也用了一個詞叫了了常覺,那是一樣的,啊?
        師兄:感受到打坐期間……。
        上師:這個是毫不費勁的,你運用這個自性,這個本位,它是不需要用力氣的;只要我們說感覺到說「哎呀,我這個力氣提不起來。」這個「力氣提不起來」都是一種執著,你能夠提起一分力氣就是一分力氣的執著,提起八分力氣就是八分力氣的執著;因為觀照就是一切放下!如果說這觀照還要去用力,那就不是觀照了;所以我們說「觀照用不用執著啊?」啊,如果這個觀照還要用執著、要用力量去體會它的話,這個還是執著,因為執著觀照還是執著,不是觀照;觀照是無需用力的,就像我們祖師所講的:「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無他秘密。」啊,這一點力氣都不用去用它了。
        師兄:是自然的嘛。
        上師:啊,自然而然的,就像你的呼吸一樣,如是清淨,如是修。所以說觀照就是清淨心,持續不斷的清淨表現出來就叫清淨道,就我們所講的觀照形成一片了就叫做清淨道。
       
       
        師兄:他這種跟神通有關係吧?
        上師:啊,這是大神通啊,(眾笑)神通是名相之一,啊?
        師兄:上師,那他這樣的話啊……。
        上師:就像某些人用在執著上,啊,說:「哎呀,師兄啊,我見性了,你見性沒有啊?」(眾笑)這用在執著上了嘛,執著見性了。「哎,你見不到,那你沒有神通。」啊?是吧?這就叫著相,啊?
        師兄:他講個個都有的啊?
        上師:哎,對,那叫大神通。如果只有一個人會,那叫小神通,人人皆會,人人都見性了,那叫大神通啊。所以我們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說:「這個涅槃真心,人人皆有,個個不無。」這個講的就是廣大相啊,廣深相、廣大相人人皆有,個個不無。
        師兄:我剛才那個問題,我覺得我問得……。
        上師:噓。過去心不可得。
        師兄:那想換個方式再問……。
        上師:現在心亦不可得。(眾笑)
        師父:止語就好啦。
        師兄:上師啊,剛才您說到那個清淨,就是達到清淨道,打成一片觀照,那他不也是我執破掉的一個體現呀?
        上師:觀照就是破我執啊,如果還有我在,那不叫觀照——「我」在觀照,啊?那還是有我在嘛;觀照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啊,這是不立四相;所以這個觀照,見自性清淨就是見涅槃寂靜。
        師兄:到了這一步……。
        上師:啊,「到了這一步」——不可說不可說也。(眾笑)聽得懂嗎?心*師兄聽得懂嗎?這叫直趣真實,啊?這叫做不落旁觀,直趣真如。
        師兄:這就是不存在什麼,呃,這一步那一步了?
        上師:對,修行就是要這樣。直取真實,直趣真實,是一回事。興趣的趣,取捨的取。
        師兄:他講的涅槃寂靜,也是講的這個嗎?
        上師:哎。
        師父:那怎麼起妙用呢?上師。
        上師:哎,你看——師父,你妙用得挺好。它起心動念無不是用嘛。
        師父:無不是用。
        上師:你們「佛幫」那邊啊有個師兄一見到我:「這見性又有什麼用呢?」呵呵(眾笑)
        師兄:這個人這個問問題有點趣。
        上師:對啊——「見性之後又有什麼用呢?」是吧?我說:「師兄這個問題問得好啊,你不要用嘛,啊?你就不要用,啊?」他說:「嗯。」我說:「你看看,你還在用呢?你要徹底不用它。」他說:「哦。」「你看,還在用。」(眾笑)
        師兄:然後他好像是坐得端端正正了啊?
        上師:啊,坐得端端正正。
        師兄:一問就吭聲。
        上師:「嗯」「啊」——你看都在用。(眾笑)
        師父:那也是用啊。
        上師:不用還是用,這都是自性作用,不可能不用。不用的話——(師擊鋼盆)聽到沒有?「聽到」——還是用。(眾笑)
        師父:一般的我們就是喜歡執著,如果能用而不住就好了,就總會住這個地方,那「蕩然無住」這個就好難做到。
        上師:嗯。
        師兄:比如說如果都……,按理說這個都辦到了,那臨終以後要——那要投啊?投到哪個地方安身立命呢?
        上師:安身立命是處處皆是安身立命,處處皆是安身立命!
        師兄:所以隨願往生,去哪裡都行。
        上師:哎,對,所以說要在各種事境當中去透過它,你覺得哪一個事境對你有障礙,你就要去敢於面對它!
        師兄:哦,一般就躲避。
        上師:不能躲避啊,躲避的話這個三惡道就離你不遠了。
        師兄:是啊。
        上師:啊,要敢於面對,敢於承擔!啊?我們說的害怕、恐懼、躲避……。
        師兄:這都屬於三惡道啊?
        上師:都屬於三惡道的種子。
        師兄:哦。
        上師:還有這些在,你就不敢承擔,不敢坦然面對,總要躲避它。
        師兄:就是這樣的,因為三惡道那種動物總是膽小的,又害怕的,是吧?
        上師:嗯。
        師兄:還有那種鬼道眾生,還有地獄道眾生也是恐懼,害怕,就講這種一佔據他的整個心……。
        上師:包括厭惡。
        師兄:厭惡啊?
        上師:貪嗔痴都是惡道種子。
        師兄:那去掉這個、是不是去掉這個能一下子去掉呢?我們現在?
        上師:啊,要漸修。
        師兄:漸修啊?
        上師:漸修,慢慢掃蕩,不要急啊。一下子做到,那是古佛再來。
        師兄:我怕下三惡道啊!
        上師:哦,我們這麼解,目的是叫你不要害怕。你還有害怕在,那肯定要下,因為害怕就是三惡道的種子啊。那如何轉掉這個害怕呢?
        師兄:那,那我想到……。
        上師:怎麼轉掉害怕?告訴我。
        師兄:就不怕嘛。(眾笑)
        師兄:轉唄。
        師兄:發願。
        師兄:大願。
        上師:發願。發願是圓融一切萬法的最好手段了!最好的下手處啊也就是發願了,發願你就不害怕了。
        師兄:是,我有這種感覺,我覺得就是看破了它也就不害怕了,原來虛妄的嘛。
        上師:是啊,那需要看破,要有正知見。
        師兄:像那些,有些人他膽子很大啊,他也造業,難道他就膽大包天,那他?他也不一樣要下去啊?那這個怎麼……。
        上師:你要攔他嗎?
        師兄:我不是攔他。
        上師:你攔不住他,關鍵是你攔不住他。
        師兄:不是不會攔,是不知道。
        師兄:不懂。
        上師:那個叫無明使然,你攔不住他。
        師兄:我想問一下那個煩惱和習氣它具體的區別是什麼?見性之後才是除習氣,見性之前是斷煩惱。那它的具體的區別?
        上師:煩惱是由貪嗔痴慢疑五毒形成的,習氣是財色名食睡五蓋表現出來的。
        師兄:哦。
        上師:啊,好比我們說,打個比方啊,貪嘛,你貪不到就要起煩惱了,是吧?
        師兄:是。
        上師:嗔嘛,你嗔恨某一個人也要起煩惱啊?痴代表執著嘛,你執著某一件事情也會讓你起煩惱嘛。我慢更是煩惱啊?!這一念疑情是煩惱的根源啊,是吧?所以過去不是有個寓言故事嗎?某家丟了一把斧頭,他就懷疑是他那個隔壁那個人偷了他這把斧頭,他天天去觀察那個人,一舉一動都像是個賊。(眾笑)你看他多煩惱啊——他懷疑人家偷他的斧頭啊。但是他要找證據啊就去觀察人家,一舉一動都像是個賊,這夠煩惱吧?後來他找到了這把斧頭了,又去觀察那個人,一舉一動都不像是個賊,(眾笑)呵呵。所以這個疑能夠讓人產生煩惱,是吧?所以這個是五毒造成煩惱,五蓋形成習氣。所以我們說見性之前就是要斷掉五毒,貪嗔痴慢疑,這五毒也就是五惑的代表啊。
        師兄:上師,這個疑根就是指比較難去吧?
        上師:嗯,疑根不去,生死不了。
        師兄:是啊,我覺得這個疑根比其它貪、嗔、痴、這個慢還要難去。
        上師:嗯,它是根吶,貪嗔痴慢的根都在上面吶,啊?
        師兄:像張師兄他怎麼都……。
        上師:要發願吶。哎喲,什麼都往張師兄身上推。
        師兄:我沒有。就說這個我這疑根吶就特別……,就其它的都好,就這個疑根就、就……。
        上師:嗯,「我看張師兄什麼都不好。」是吧?跟你的看法一樣——「什麼都不好。」是不是啊?
        師兄:沒有啊。
        上師:就是啊——你看馬上她說:「沒有啊。」其實還是自己的老公好。(眾笑)呵呵,所以這稍微用方法,她馬上跟你說……。
        師兄:就暴露了。
        上師:啊,對。
        師兄:上師,怎麼發願去那個貪嗔痴慢疑?
        上師:發願中有貪嗔痴慢疑嗎?有沒有?你發過願沒有啊?你光在那裡笑。(眾笑)有啊?
        師兄:沒有。
        上師:啊?
        師兄:發願就是清淨心。
        上師:啊,發願就沒有貪嗔痴慢疑,那不就去掉了嗎?啊?看來你這發願的力度還不夠啊,連發願當中有沒有貪嗔痴慢疑還要想一下。
       
       
        師兄:上師,再提一個問題。就那個您近幾天講到這個成佛了生死啊,有四個根本的習氣要除掉,淫殺盜妄……。
        上師:嗯,殺盜淫妄。
        師兄:啊,殺盜淫妄這四個,它和上師剛講的貪嗔痴慢疑呀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上師:啊,它這個殺盜淫妄就是貪嗔痴慢疑最大的表現,直接表現出來的就是這五種罪過,這個叫罪過。所以說戒殺盜淫妄也就是破除五毒最直接的方法了。殺盜淫妄酒,還有酒。
        師兄:酒,酒是遮戒吶?
        上師:酒是遮戒,但也要說啊?因為這個遮,遮的意思是說它表現得不是那麼直接,但是它形成的業力也很大,不是因為它是遮就不戒它。因為人一旦喝醉了酒,殺盜淫妄做出來他都不知道。
        師兄:上師,我要問了!
        上師:你問問題是可以的……。
        師兄:嗯。
        上師:就是不能夠隨便地去猜想一些東西。
        師兄:嗯,問問題就是問問題嘛,不要得到那結果,沒什麼結果。
        上師:嗯。
        師兄:呃,是不是明心見性之後,時時刻刻都明心見性了?
        上師:明心見性就是知自性之所在,這個知包括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分分秒秒,也叫做遍知,遍知一切,沒有東西能夠遮擋住它,才叫遍知;所以它不存在「是不是」,這叫本具,本來就具足了;他發現了本具自性之後就能夠去啓用它,用不用在於本人,在於當人;但是這個跟他知不知是另外一回事,他肯定是遍知!但他用不用呢?那是他當人。聽得懂嗎?
        師兄:懂,就是用不用。
        上師:哎,他用不用。所以正因為這個用不用上來講呢他就有習氣的體現,啊?!
        師兄:對。
        上師:啊,習氣就是這麼體現出來的啊?說:「哎呦,這個人都見性了,習氣還這麼大?」這就是他用不用的問題了;他的見地跟佛一樣,都是見清淨本性,但他用的程度沒有佛那麼圓融,沒有他的上師那麼圓融;所以這個圓融的程度就叫差別智,後得智;差別智、後得智是運用五蓋、轉化五蓋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圓融的程度不同;就我們剛才所講的五蓋轉成五智,他轉的這個圓融的程度不一樣。
        師兄:五智是哪五智啊?
        上師:前面已經說了。
        師兄:沒聽見。
        上師:你沒聽到,說的時候你不知道在給張師兄發什麼短信。(眾笑)
        師兄:沒有。
        師兄:上師,那我接下來這個問題就想問一下,這個「悟後迷」是怎麼說的?
        上師:「悟後迷」是我們旁觀的人去看他,旁邊的人說:「哎呦,這個人是不是悟後迷呀?你看他都見性了,他還做出這種事來。」啊,是別人去看他;他本人並沒有迷和悟之說;他見性是見了,但他的行為上面呢表現出來呀不是那麼讓大家滿意;所以大家說:「這個人會不會是悟後迷?」這「悟後迷」是旁人去看他,旁觀者去看待他,所以說他的行為準則上表現出來的。
        師兄:哦,是一種習氣。
        上師:他習氣表現出來的嘛,所以說「他習氣很重」,這個財色名食睡上所表現出來的習氣的成分大一些。所以大家說他:「哦,這個人估計是悟後迷。」是一種說法。
        師兄:這就是不用,是不是啊?
        上師:那麼對他本人來講,他是表現出來習氣是很重,但他一轉念就跟諸佛菩薩無二無別,啊,這就是轉念。所以見性之人轉念是很快的,他當下就能轉,而凡夫去轉念呢就要三大劫嘍。
        師兄:哇!差別這麼大啊?
        上師:哎,是啊。所以不要去小看悟後迷,啊?他轉身很快的,今天這個習氣大得不得了,人家一轉身已經坐在蓮台上了,我們還在六道中苦苦掙扎呢,是吧?
        師兄:請上師開示一下那個打坐過程當中粗住和細住和微細流注。
        上師:這個都有講過,都已經有講。我們呢《如何修證心中心法》已經有了,好吧?
        師兄:啊,是的。
        上師:有些東西沒有必要再重復去講它,而且我們每次打七開示都有講。
        師兄:時刻觀照就是要用。
        上師:你這句話是肯定呢?還是問號呢?
        師兄:肯定。
        上師:啊,好,肯定了,那我們要鼓掌。(眾笑)
        師兄:上師啊,您開示一下那個見惑、思惑、塵沙惑這些名相詞。
        上師:這個方便說。
        師兄:方便說啊?
        上師:應機說,啊。要看的話我們都可以去看祖師的書,都有講。要應機,說法要應機,要當機。
        師兄:明天還有一座嘞,阿彌陀佛,九點多了,就讓上師休息吧。
        師兄:明天最後一天吶。
        師兄:後天還可以打一座嘛。
        上師:我們一般講的東西跟大家實際上的修行呢比較接近,比較容易掌握。如果非要在名相上去講的話,大家回去翻書,我們歷代祖師都有講,是吧?所以我們是主要針對大家這個打七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就是講這些東西要接地氣,我們需要的是這個。概念性比較強的還是回去看書。
        師兄:我們打坐,也不方便看的啊?
        上師:打坐時候不能看書。啊?(眾笑)
        師兄:讓上師回去休息吧。
        師兄:上師,我還請問一下,我修這個藥師佛的話,我現在那個……。
        上師:藥師法。
        師兄:哦,藥師法。我還、我還……,那個楞嚴咒還要不要誦呢?它那是需要誦的?
        上師:你自己把握,這個你自己把握。
        師兄:感恩上師!
        上師:啊,你認為應該誦那就誦,你認為不應該誦就不誦,好吧?
        師兄:好。
        上師:這個自己把握就行了,沒有人能夠要求你誦或者要求你不誦,也不會有任何一位上師給你作出選擇。
        師兄:時時刻刻用,就是功夫成片。
        上師:嗯,他又開示了,你們不鼓鼓掌?(眾笑)
        師父:問一下你是用什麼呢?用的是什麼?
        師兄:見性。
        上師:哎,見性。(眾笑)
        師兄:感恩上師。
        師兄:上師休息。
        師兄:下課。
        師兄:下課嘍。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主七:淨明上師(蔡奕忠)
    春暖花開到桂林,印心親證清涼地,元音示現摩尼寶,不二法性露真如--淨明上師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