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我有一個疑問就是我們拜佛,拜的是這個具體的佛菩薩還是我們拜的是自己的那個佛性,只是他幻化了很多。
上師:你說的這些道理都有在裡面。他是一個綜合的道理就是說。拜佛,我們禮敬佛陀。因為佛陀是我們的導師,諸佛菩薩,歷代祖師。我們要禮敬佛陀,就是尊師重道的一種表現。你也可以說,我這拜佛實際上是拜我自身上的這個佛,這也是一種說法。還有一個最重要說法,就是破我執,因為我執是高高在上。這頭抬得高高的,不可一世的樣子啊。那是我執特別重的人。他連走路都抬起頭,高高在上面,我們把這高高在上的東西一下子放到最低,這就破我執。所以破我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禮敬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那出家師父是三寶的代表,所以我們一見到出家師父都要頂禮。
師兄:怎麼樣頂禮?
上師:就是把你的頭放到地上去。還有一個就是比較科學的說法。全身心的鍛煉。最終受益者是我們自己。
師兄:是類似於拜懺嗎?大拜?
上師:都可以,大拜小拜都一樣,全身心的鍛煉。沒有條件的鍛煉。
——淨明上師2023年2月24日開示
問:反正是心挺誠。刻意地去看一些知識方面的東西,包括上師的書那個我也看,但是有時候感覺還是理解不了,《金剛經》我看完了以後還是啥都不懂,我都不知道怎麼去修了。
答:修不在理解上修。在實踐上,實踐講的是心得體會。那麼我們看書,你怎麼看它都是用意識去思維它。那這個思考或者說是認識認知,但不屬於修的範圍。你是屬於學的範圍,學佛還有一個過程叫修法,你是沒有修法,只是學佛。
問:每天都是堅持著十幾年做我自己的早課。
答:那個也不屬於修的範圍。因為那個你即便每天做,幾十年下來可能會有一點點心得。但那個心得又不究竟,就感覺自己,你看,我學這麼多年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你是在理論知見上面是認識它。幫不上忙,你要有方法,能夠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受益。要有這個心得體會,就是如何把理論轉成實踐最後得出成果來。理論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說了,理論都知道了,其實沒有辦法把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
——淨明上師2023年3月11日開示
如何是真脫落?
問:上師,您說脫落的話,我們時時刻刻都是在脫落的對不對?
答:對。
問:那我們既然時時刻刻都在脫落的,那幹嘛還要在座上能所雙忘之後再脫落呢?
答:座上表現出來是能所雙忘,座下體現出來才是根塵脫落。
問:根塵脫落它就是不住嘛。
答:嗯,但是座上一般表現出來的這個根塵脫落的不多。
問:座上表現出來根塵脫落的不多,但是你說我們是時時刻刻都在脫落呀,但是我們沒表現出來,還是我們沒有意識到?
答:沒有,時時刻刻脫落,就不存在脫落這個問題了,他就不用說自己是脫落的嘛。
問:時時刻刻脫落就是因為你這個結束了之後,你馬上又攀到另外一個上面,然後不斷地連續,這個也是所謂的脫落嘛,因為你從一件事情脫落到另外一件事情,是這樣嗎?
答:脫落只有一刹那。
問:脫落只有一刹那?
答:一刹那之後它就不存在再脫。
問:哦,就是我們認取了,一把擒來了。
答:你不認取,它也脫落了,你趕不走的,你不需要去認取它,它是自性現前了,這個是趕不走的。
——2016-2017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誰當面印證你見性了,而且是真見性了,他才是你的根本上師,而我們過去已經圓寂了的上師並沒有親自指導過我們修行的,稱為歷代祖師,不可稱呼為根本上師,若認祖師為根本上師,亦屬妄認,違反了佛教教法中“印證”的真實意義。
妄認已經圓寂了的祖師為根本上師,會給僧團和信眾之間製造許多亂象以及破壞傳承體系的清淨傳承和嚴肅性,影響佛教界及宗門歷代祖師的傳承信譽。
--淨明上師 于2024/09/10
(1)問:觀照的功夫要如何做起?
答:要分幾步來走:首先是做旁觀者,看一切事境都是旁觀者,這叫旁觀者清。第二步就是當局者,相對於別的事境你是旁觀者,但自己的事還是當局者,所以既是旁觀者,又是當局者。 這就是禪宗所講的賓中主,賓就是旁觀,主就是主人,觀察別人的同時也在觀察自己,這就是賓中主。做功夫如果從旁觀者角度來講是賓中賓,對自己來講是賓中主。賓中主、賓中賓都是被動的,所以叫被動觀照。要先從賓中賓、賓中主來做,雖然是被動的,但還有一絲毫的主動在裡面,這樣下手相對比較容易。
感恩根本上師淨明阿奢黎慈悲開示
見性是當下的事
問:上師好,我想問一下,我有一次,在座上那個……
答:過去心不可得,你就講你當下,此時此刻。
問:此時此刻是沒話說,只是在座上……
答:此時此刻,此時此刻有妄念嗎?
問:沒有。
答:有清淨心嗎?
問:沒有。
答:清淨心也不可得,不能說沒有,沒有妄念就是清淨心了嘛,那清淨也不可得,這個就是見性啊。還用回憶過去才能見性嗎?見性是當下的事,一切不住,了了常知,這就是見性,還用回憶過去嗎?過去我是見性的,今天我沒見,那有意義嗎?
問:沒有啊。
答:所以見性之人,無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不住,就是無過去、現在、未來。你還要住著過去,那就迷失當下,你停留在過去嘛,那當下不就是迷失的嗎?對這個是毫不懷疑,才能夠腳踏實地,有懷疑就不是,有半點懷疑都不是。所以就說腳跟要站得穩,站得穩,那是一點懷疑都沒有你才能站得穩啊。你要是有懷疑的話你肯定會這樣,這樣能站得穩嗎?
——2016-2017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20230225食肉是否影響修行
答:慧律法師說,沒有哪一部經說不能吃雞蛋,你們想吃就吃,不吃就不吃。
問:所以吃雞蛋並不違背食肉戒?
答:沒有食肉戒,特別是居士。
問:菩薩戒裡面有食肉戒。
答:菩薩戒也不是每一個都有。梵網菩薩戒裡邊是有。菩薩戒裡面有三淨肉和五淨肉,可以吃三淨和五淨。你要受了菩薩戒那就要守戒,偶爾破了你就懺悔嘛。
問:上師,葷戒不能守會影響六字大明咒的效果嗎?
答:是啊,修行人要發菩提心嘛,而且你吃了眾生肉,眾生的業障都跑到我們身上了,我們還得替它們消業障。所以吃肉了之後去持咒打坐會很亂、會煩惱,就是在替眾生消業障。
問:現在是母親吃肉,她想吃肉但是吃不多,所以有要人陪她。
答:你這是孝心嘛,孝心有時候也是要超越法的。
問:就不要去牽掛,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答:不起分別,吃就吃嘛,影響也不大。西藏那些活佛上師他們天天都吃肉,不影響他們修行啊。而且他們認為你不吃肉是不願意度眾生。當然是所傳的佛法的說法不一樣,西藏有一些喇嘛他也是不吃的。
——淨明上師2023年2月25日開示
13-做好旁觀者和當局者
(3)問:如何在人群中觀照?
答:要學會時時刻刻旁觀,其實觀照就是個旁觀的心態。觀一切相如同虛空,並無實義,了不可得——這就是旁觀。在人群中能夠旁觀是最勝義的,觀察每一個人心態,了了常知,自己沒有投進去,不會混到其中,不會粘著,別人說什麼又是了了常知的,就能夠觀遍世間相,每個人的喜怒哀樂都能夠觀察到。為什麼古代的大德說在鬧市當中閉關?大隱隱於市——不是隱於山,是隱於市。在鬧市當中閉關,這才見功夫、見真實。每一座下來,師兄們在院子裡面各說各的,可以在人群當中穿梭,可以聽聞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不粘著上去,依舊是在自行其道,自己做自己的功夫,借助鬧市來做功夫是最上乘的觀修法。每個人的心態、在探討什麼,都了了常知,但是沒有住在上面。既沒有投入到大眾當中,同時又沒有遠離他們,這才叫微妙。微妙身心就是在大眾當中培養的。如何培養?於此境中毫不粘著就是培養。在大眾當中親證本來,力量是最大的,因為借助了大眾的力量來親證。如果自己一個人去修證的話,沒有大眾的因緣,即便是證了,頂多就是個三果阿羅漢,連四果阿羅漢都不是,因為四果阿羅漢是在大眾當中培養出來的,他是不離大眾的。為什麼在出家僧眾當中說這個話呢?因為出家僧眾有威儀,一般師兄們不會主動地來跟你攀緣,在人群當中自行其道相當方便。
感恩根本上師淨明阿奢黎慈悲開示
印心宗法門妙在心念耳聞 (2)
我們昨天來了幾個師兄,是來求准提咒的,印心宗准提法門的灌頂。他們原先就是修准提法的,但不是印心宗傳承的,別的師父傳的。修了五年了,修得也很辛苦,發現沒有任何結果。然後過來跟我們交流,一個是他們用的是大聲喊,出聲念,加上觀想,一座四十五分鐘,就這樣修了五年。他們要求這個打坐不是雙盤就是單盤。所以這就是各個師父要求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修了五、六年時間,沒有什麼效果,他就有點退心了,他說我們也不能說這個法不好,也不能夠說師父不好,但就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
那我們就講:“那你的目的是什麼啊?”“解脫。”“哦,解脫。是肉體解脫還是心解脫啊?”“那當然是身心解脫,身也解脫,心也解脫。”“那你心要解脫,你這個修法首先要能夠攝心啊。”“怎麼攝心啊?”一講攝心,好,不知道什麼叫攝心,如何把心給攝持住。我們說:“我們那個大勢至菩薩有一句話: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攝心,你要把六根攝持住,那是要用方法的。”“那用什麼方法才可以攝心?”“我們教你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持咒念佛的時候,不要大聲、不用出聲,用無聲、用金剛持。”他說:“哦,‘金剛持’這個詞我聽說過,但是不知道什麼叫金剛持。”他說他也修了這麼多年,也發現一點問題,去跟師父交流,師父就一句話:“你就這麼念吧,你就這麼念下去吧,一定會有成就的。”問金剛持,師父沒辦法跟他解釋。後來我說:“你想知道金剛持,我就告訴你呀,微笑持咒,不出聲,自己耳朵聽得分明。”試了一下,十分鐘,“哇,真舒服,這金剛持真舒服。”所以能夠都攝六根,把心給攝住,這是第一步,攝心。
心攝持住了,第二步,安身,身體要端坐,我們說,無論你是單盤、雙盤,還是散盤,身體一定要端坐,把手印結起來,在胸口之上。我們佛教經常有一句話:何處安身立命?這是安身,第二步,身體要坐得穩固。坐在那裡像一口大鐘一樣,坐如鐘嘛,這是安身。所以,攝心、安身,這是打坐的開始。從攝心開始、從安身開始,便是實踐佛法的開始。不管修哪一個法,都是在實踐佛法,實踐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傳承。
第三步叫結印、持咒,這個結印、持咒,就有了我們前一段時間所講的:這個持咒,要輕快、要自如、要歡喜、要慈悲、要柔軟。然後再下去就是我們過去所講的:由粗住,字字分明開始,持咒字字分明,在腦海當中,雖然是煩惱不斷,妄念紛飛,但是因為我們的意根,通過這個耳朵和嘴巴的共同作用,能夠把每一個咒,每一個佛號,牢牢地給它攝持住。這個就是先從粗住下手了,字字分明。還有什麼問題?
問:現在就在修,實際上是進步很大,就是自己對自己有些不確定。
答:最大的進步就是要承當。
問:嗯,對。
答:不要懷疑自己的修行。如果對自己的修行還有懷疑,那就沒有進步。
問:對自己不懷疑,只是覺得自己很慢,自己比別人慢。
答:不要馬上求個結果。
問:嗯,對。
答:我們說打坐修行,既不求成佛,也不求見性,更不求入定,一切無求,所以哪來快慢?我們是在實踐佛法。
問:對,是。其實對我已經特別快了,只是自己有時候沒有承當。
答:無求就更快了。一下子就無求了,多快呀。無所求,無所住,本來就是如此的,本來就沒有求在。
——2016-2017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問:那我聽他們說,說是這個用那個三印要給別人治病,你必須得開悟了以後才能用,要不開悟的不行。
答:沒有,沒有的事,你別認為是我們在治,是佛菩薩在治。給人家治病是佛菩薩在治,只是我們結印持咒而已,其實是佛菩薩在給大家治病,不是我治。要是我治,那我得開悟啊。那不是我治,佛菩薩治,可不可以啊?佛菩薩需不需要開悟啊?
問:我以前我做過,給別人誦了二十一天,做完我身體就不行了,總像是沒勁,總不行啊。他說你沒開悟,你用這個印,給別人看病,那絕對不行。我說不行了怎麼辦?他也不知怎麼辦。後期我也不知怎麼辦,就稀裡糊塗過來。(眾笑)
答:那就不辦了唄。
問:阿彌陀佛。
答:那不知道怎麼辦就不辦了唄。
問A:幫別人治病,也不要蓋黃布?也算啟用?
答:啟用都不用蓋黃布。你這個話要問多少遍?疑心那麼重啊,老怕錯,這就是疑心重。
問A:疑心重。
答:說一句就承當了嘛。老問,疑心重。
問:啟用的時候,那個祈請是不是一樣啊?
答:你是怎麼祈請的?
問:就是說請諸佛菩薩給誰治病。
答:不需要,那不用。
問:哦,不用是吧?
答:對。不需要說,你意識當中有這個人存在就行了。程式跟修法是一樣的,只不過不用蓋黃布,意向當中有這個人存在就行了。
——2016-2017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