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雜談》
  • 411

     411. 宗門的指導方法不能自創

        宗門的指導方法不能自創
       
        答:你不是有一段時間說要去學理論啦,學什麼?沒去呀?
        問:沒有,沒說過,沒提過。
        答:哦,沒提過,
        問:您記錯了,可能是別的師兄吧?
        答:我記錯啦!好像手機上還有。
        問:肯定沒有說過。
        答:這個肯定也是承當啊!
        問:有這個肯定,修心中心法就夠了。
        答:心中心法也有很多門派,有學理論的門派,有講打坐實修的門派,也有什麼都不講的門派,都是心中心法。
        問:都是我們這個祖師,是嗎?
        答:都是我們三祖的弟子傳下來的,三祖的弟子。不是三祖,三祖沒有傳,他是實修實證的。
        問:三祖的弟子啊?
        答:對啊,有的是專門學理論的,每天就是多少本書,每天去讀書,讀完書寫總結、寫心得。
        問:但是這是三祖的弟子自創的?
        答:自創的。
        問:就這樣的。
        答:還有的就是什麼都不學的,也不講打坐也不講學習,什麼都沒有。就是禪宗根器,古佛再來,每天都這些東西。所以說同樣一個心中心法,什麼樣的方式都有。
        問:但是都是他們自創的,就是說沒有傳承的,都是拿他們自己那些智慧能力去編出來的,是有一點不太靠譜。
        答:關鍵是他認為他很靠譜。
        問:他認為,如果他認為不靠譜他就不會編出來了。
        答:對,他認為他很靠譜。
        問:那就是空中建的樓房。
        答:空中樓閣。
        問:這樣子不是變成外道?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 412

     412. 身口意加持就已經是代表佛力加持

        答:然後還要靠佛力加持,佛力怎麼加持你的?
        問:按我現在對他的法的理解,就是當我的意根被攝住之後,那麼佛力才有可能去深入到我的阿賴耶識裡面去淨化。比如說我在散亂的狀態,意根沒有被攝住,我的種子就不可能被淨化,我是這麼理解的。
        答:佛力表現在咒語上,打坐的方法、持咒的方式,你用了,這就已經是佛力加持了。身口意加持,身口意是一體的,離開一個都不行。所以身體打坐的姿勢你要坐得正,口,嘴巴要持咒,意在咒上,這身口意加持就已經是代表佛力加持了,不是還要再去做腦筋急轉彎來認識它。
        問:那我就想請教上師座上持咒有沒有淨化習氣的效果?
        答:習氣是體現在見性之後的,沒有見性之前叫煩惱,叫見惑、思惑。見性之後才叫掃蕩習氣,沒有見性之前叫斷煩惱。你如果沒有見性之前就開始掃蕩習氣,你掃蕩個什麼?煩惱都把你蓋住了,習氣表現在哪?這是教理上這麼講,教理上就是先斷掉煩惱,然後見到根本,接下來就是掃蕩習氣。習氣指的是什麼?財色名食睡,這個叫五蓋,它是蓋障同時也是妙用。這裡面沒有煩惱,如果還有煩惱的話那就成了貪嗔癡慢疑了,那叫五毒,所以沒有見性之前是要斷掉貪嗔癡慢疑,而不是說掃蕩習氣。
       
        ——淨明上師2024年4月11日開示

  • 413

     413. 趙曉梅老師談大愚祖師

        趙曉梅老師談大愚祖師
       
        念這個咒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說一說我們的大愚師尊當初是怎麼閉關的。大愚師尊閉的是般舟三昧,他為什麼要來做閉關呢?(ps:為別人啊,發這個願力。發大願立大志,信一願一行) 當時的時候,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非常痛苦,連年都是內戰,根本無法穩定地修行。他看到眾生這麼苦,他說人來一生不容易,沒有一個今生今世能夠修成的法,這麼亂,生活又這麼苦,怎麼能夠叫大家修行呢?怎麼能夠成就呢?他就發了願,他發願就說我好好修行,祈求佛菩薩加被,給我們一個今生就能夠有把握了生死的法。他看到經上有個般舟三昧法,般舟三昧就是說用腳像一個船行走一樣的,一直這樣走著念佛,一直走著念佛,不休息。這種方法呢修起來很苦,但是當你完成的時候,佛菩薩會親自現前給你加持,而且會滿你的願,大愚師尊就選了這個方法。當時他閉關的地點不是在東林寺,他剛開始去的東林寺,後來好像是在海會寺閉關的。那個關房裡梁上吊下來一根繩子,這根繩子垂著,念著、走著念,念念念…念到站不住累得很的時候,就抱著這根繩子站一下,再繼續前進,整個都是不睡覺、不休息的,晝夜不停地這樣子念,念念念阿彌陀佛。這個法現在也有人修,但是現在變了個方法,讓師兄弟們來做護關,誰眼看走不動了,就來幾個幫助護關的駕著他走,走著念完,這樣的話就輕鬆一些了。大愚師尊那時可不是的,那時完全是靠自己。這樣走了幾天以後,腳也腫起來了,到第六天腳腫的就不能走路了,完全走不成了。
        (ps:有這種決心,出世入世何事不能成就呢)
        但是他說我發的願我一定要完成,除死方休!除非我死了,只要我有一口氣,我都要這樣來修。他就爬,爬著前進,爬到後來胳膊都破了,腿也磨破了,到處都流血,肉都爛了沒法再爬了,最後他就滾動前進,整個身子滾著往前念阿彌陀佛,為了利益眾生,他是這樣來修行的。同學們,我們現在都沒有吃這麼大的苦,我們比他的修行容易的多了。我們今天的法是他用命換來的!這樣子滾動前進一直堅持修了七天七夜,入了大定,普賢菩薩現身在他的面前,給他摸頂授記說:“你吃苦了。”
        經中記載說只有發大心、行大行道、大願力的人,普賢菩薩才會見你,因為他支持鼓勵的就是行大行道的人。當時大愚師尊說不是為了我,是為大家,眾生太苦了,想好好修行,求您賜給我們一個能夠好好地修它一生、能解脫的法。普賢菩薩說在大正藏裡十九卷有佛心中心法,這篇叫《佛心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普賢菩薩把這個修法教了他,說你自己先閉關,成就之後下山去弘揚這個法,大愚師尊就是這樣的得到了心中心法。他得到這個法之後就在廬山海會寺閉關,他閉關的期間,夫人給他寫了很多封信,他的信全部都摞在那裡從來不打開,閉了七年關,家裡來的信高高得摞了一摞子,沒有看過。每一個手印他修一年,他說有的手印結起來會疼,我大愚一個人把一個印修它一年,就讓我替所有的學生痛,讓以後的學生好修,有痛苦的時候只要一念我大愚他的手就不要痛了,他發這樣的大願,所以每個手印都修了一年。修到後來,他坐的那個蒲團的草把他屁股上的肉都給戳破了,屁股上都爛了很大的一塊瘡,等他修滿時間時,他已經不能走路了,他是被抬下山的。抬下山以後,醫生看了都搖頭沒有人敢治。這麼大的一片都爛了,同學們你們想想,我們稍微有一點不舒服腿疼我們都已經很難過了,想想他那是什麼毅力啊。
        後來找了個德國軍醫,那個軍醫在戰場上經常給人開刀的,他看了說這塊爛肉必須要挖掉,但是會長的很慢,而且他還說這個要打麻藥是很困難,麻藥是麻不住的,因為肉爛的太大了,說你能承受嗎?你會昏過去呀。“你做吧,沒事。”大愚師尊就持著咒,他就給他開刀。那骨頭上都沾了爛肉的,連骨頭都刮了,才把這些爛肉取乾淨了。手術做完以後,用中藥升丹做成藥撚幫助長肉,慢慢再往上長,長了很久。我們看到大愚師尊的那張照片,他是這樣手裡抱著一拐杖。事實上是手術以後,那個腿還是力量不夠,所以走路他經常手裡拿一根手杖。後來大愚師尊下山弘揚心中心法,第一個他先給太虛大師做了灌頂,太虛大師是他的師父,“我報師恩,我修成了,我先來給您彙報,這個法我第一個就給您灌頂。”武漢佛學院就是大愚師尊宣導建起來的,大愚師尊在出家之前是湖北省參議長,他聽了太虛大師講維摩詰經,感歎這才是真正的真理,馬上信了佛教。(按:上士聞道……) 大愚師尊是把他的身家性命,把他的所有一切都奉獻給了佛法,他知道多少他就做多少,他受了這麼大的苦才換來心中心法。
        大愚師尊的初發心就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普賢菩薩給我們的心中心法是即生能夠成就的法,這個法門現在是很難遇的,經三代祖師加持已經很完備了,包括我們開悟之後怎樣用功、臨命終時怎麼走,都有方法。我們大家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想一想大愚師尊他受了那麼大的苦,我們信心會更足,我們就能克服困難了。
       

  • 414

     414. 印心宗的核心是把基礎打好 (1)

        印心宗的核心是把基礎打好 (1)
       
        答:每天我們每一座有哪些狀況,有什麼心得,話不多有一句就可以,把它記下來。每天都有一句話,也就記載著自己修行上的每一步。
        今天有好幾個師兄加我的微信,就問打坐的問題,修了有十四年了,打坐差不多有六年的時間了。每次一打坐兩小時以後,人就往後倒了,人就躺下去了,倒了。感覺自己身體偏偏偏,一會“嘭”倒下去了,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就問他:“你坐那個墊子是什麼墊子?”“十幾公分厚的軟墊子。”這個就是軟墊子,而且坐的是散盤,或者是單盤。他說偶爾也能坐一個小時的雙盤,然後換成單盤,再換成散盤。(眾笑)兩個小時一座,最長兩個半小時,就這麼打。坐兩小時以後人就會往後倒,所以也不敢坐時間長,老出現摔倒。目前我們這個宗門絕大多數師兄打坐的現狀就是這樣。像他這種摔了那麼多次還堅持打坐的太少了,屈指可數。也是因為能夠堅持到今天才有的交流,要不然早就沒得說了。前兩天聽到我們這邊打七,也想報名參加,我說人數早滿了,我們已經是做了最大的努力,租了個酒店來打七。早就住滿人了,我說要有位子的話你這個時候報名也沒位子了。
       
        然後很羡慕我們為什麼能打那麼長時間。我說:“首先我們的坐墊不一樣。”他說:“沒聽說過用這麼高的坐墊啊?”我說:“有,我們二祖的著作上有,母音上師的視頻上有,怎麼會沒有呢?”他說:“二祖的書上有,他沒看到啊。”我就翻二祖的書,拍了那一段發過去給他看,還真的是有。老人的視頻也有,把老人在美國作開示的視頻給他發過去,一看,果然也有。我說我們就是按照二祖、三祖的指導來修,我們沒有另創門派。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 415

     415. 印心宗的核心是把基礎打好 (2)

        印心宗的核心是把基礎打好 (2)
       
        無論修多少年,還要從最基礎的打坐開始。我們印心宗沒有太高深的東西,你把基礎打好了,直接就是成就了。我們打坐從最初的初住開始到粗住,再到細住,微細住,然後微細流注,乃至能所雙忘,然後再到根塵脫落,都是在打基礎,沒有哪一天不是在打基礎。所以每座都歸零,每座都化空,每座都不可得。每天都是第一座,每座都是從頭開始,每座都是基礎,就連根塵脫落了還是基礎,成佛的基礎嘛。我們就是打基礎,沒有什麼奧妙。而且根塵脫落以後,那是基礎的基礎。什麼叫基礎的基礎啊?替打基礎的師兄做基礎,做最基礎的工作,那這不是基礎的基礎嗎?我們是在給你打基礎的,幫助你成就,我們就是你的基礎,幫助打基礎的師兄修證到大成就,這就是基礎的基礎。我們修法是用來幫助人的、幫助大眾的。基礎不牢,推平再來。
       
        問:叫根塵脫落?
        答:你厲害,你脫落了我們是推平再來。
        問A:修了十年沒打下基礎,還得從這開始。
        答:那是,沒辦法還得推平再來。
        問A:還得推平了再來。
        答:還得從頭開始。
        問A:就是。
        答:所以一講到從頭開始,師兄們都很沮喪:“還要從頭開始啊?”我說:“我們天天都是從頭開始。”
        問A:就是,所以我們每座都很輕鬆。
        答:對,每天都是從頭開始,每座都是從頭開始,每天都是第一座。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 416

     416. 如何破淫根和疑根

        如何破淫根和疑根
       
        問:修我們印心宗,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夠把淫根除淨?
        答:不是除掉它,是轉化。轉化成正樂受用,正樂受用是禪定。
        問:這相當於四個階段,正、樂、受、用,是吧?
        答:正樂受用是一個階段。
        問:好吧。
        答:它就叫正樂受用,就把淫欲轉成正樂受用。
        問A:上師這個是很相應的,昨天我們寢室就在討論這個問題,這一下有了正樂受用了。
        答:這以前也講過,小範圍講過。因為這個是生死的根本,入胎就靠這個,出世也靠這個。
        問A:這個也是生命的根子哦?
        答:對,這個轉成正樂受用,我們所講的證不退地,再不退轉了,就是這個給破了。
        問A:有這麼大的功效啊?
        答:八地菩薩,不動地、不退地,再不退轉了。
        問B:那怎麼轉啊?上師。
        答:先破疑根,能所雙忘就是破疑根。
        問B:能所雙忘破疑根。
        問:那是能所雙亡了吧?這個時候程度更不同。
        答:雙忘,“亡”就是活用不了叫亡,“忘”是還可以活用,可以出入無礙那叫“忘”。
        問:但是我覺得能所雙忘的話就還有點粘粘糊糊的。
        答:那是你粘粘糊糊。
        問:那好吧。
        問B:能所雙忘先破疑根?
        答:對,它就是破疑根的。你只要有懷疑在,就是這個能所雙忘還不徹底,要徹底。其實我們指的能所雙忘就是徹底的,只不過告訴你這個會反復。
        問:給個安慰?
        答:那也不是安慰,那也是過程。
        問A:也就是說能所雙忘其實就是已經轉了身了。
        答:對,就是把這個疑根給去掉。
        問C:上師,那個疑根沒去掉的能所雙忘就不算能所雙忘吧?
        答:對,那就還不徹底,也算,境界上是出現能所雙忘了,但是不夠徹底。
        問C:徹底的能所雙忘跟這個不徹底的有區別嗎?
        答:有差別,力量更大。所以你看古德說小悟千萬遍,大悟只需要一次。小悟千萬遍就是反反復復的那種能所雙忘。
        問D:上師,那個疑根是不是就是那個一念無明啊?
        答:疑也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就是疑。
        問E:本來今天晚上就想問上師怎麼破疑根的。
        答:大願,大願。所以老交待大家要肯定,要肯定自己的修行,不斷地肯定,肯定就是破掉疑根的方法。還有發大願也是破掉疑根,因為大願之下你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這不正好破掉疑根嘛。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 417

     417. 眾生皆是自性自度

        20231123眾生皆是自性自度
        問:我還有個問題,就是說現在願力好像能發出來了,但是每到發願的時候一想度眾生很辛苦,自己又沒能力,又膽怯,像這種情況怎麼辦?
        答:師父啊,這就證明這個眾生沒力,度不了啊,要度有力的眾生,是吧?
        問:我的緣不怎麼好。
        答:怎麼會呢?你把那個有力的給度了就行了,或者說你把不要用力的給度了。度哪個眾生不用力?度自己這個眾生不用力。
        問:度自己這個眾生不用力,那度別的眾生也是會用力的。
        答:這就叫自度度他。你通過度自己這個眾生發現一點力氣都不用,所以度其他眾生也就不用力了。
        問:用力是自己這個眾生沒度,所以才感覺費勁。
        答:你不知道怎麼度,所以就亂用力。度眾生為什麼不用力?因為人人都是眾生,人人都在自度,所以就不用力了。“佛無眾生可度,乃是眾生自度”,所以就不用力了。你讀經應該讀過這句話:“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問A:這是最不用力的。
        問:關鍵是眾生在自己度自己。
        答:“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眾生自度。如何叫有眾生見?怎麼會有眾生知見?因為我們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眾生見,這個叫煩惱見。那麼佛有煩惱嗎?佛沒有煩惱所以佛沒有眾生見,他就是無眾生可度。所以度眾生不是佛在度,是菩薩在度,因為菩薩有煩惱見。菩薩的煩惱見表現在哪?他有一念無明,這一念無明體現在“有眾生可度”,所以說法要說圓。
        問:還有一個,上師以前講過是佛菩薩在度眾生,那麼可以理解為是佛菩薩在度眾生,不是自己在度眾生?
        答:眾生自度,自己在度自己這個眾生。還有一方面來講,為什麼說佛無眾生可度?因為佛沒有眾生相,佛看一切眾生皆是佛,所以無眾生可度。佛為什麼看一切眾生皆是佛?因為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佛是時時刻刻見性的,所以他無論見到誰,都是見性,見性就是見佛。所以他見一切眾生都是見佛,所以佛沒有眾生相。
        ——淨明上師2023年11月23日開示
       

  • 418

     418. 一念求便是迷一念無求便是覺

        20230216一念求便是迷一念無求便是覺
       
        答:覺和迷都在一念間。一念求便是迷,一念無求便是覺,所以你要觀察自己是求還是無求。
        問:好像無求吧,好像又不是。
        答:所以這個“好像”還是求了嘛。“好像”就是相似,所以就是求了嘛。
        問A:可以有緣起。
        答:對,可以有緣起。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是無求的,因為本來就是無求的。為什麼說它是本來呢?因為任何東西改變不了它,天生以來就是具足。我們所謂的迷失它是在境相中迷失,當你瞬間不落在境相上,就已經回歸本位了,每個人都是如是,但不一定發現得了,所以叫世人不知。
        問:就那個人不學佛其實有時候也是這樣。
        答:跟學不學佛沒有關係。細說一步,六道眾生都會如此,不只是人。他不迷失在境界上,當下就回歸了。但這個很短暫,又執著在境相上了,執著在肉體上了。為什麼要執著呢?因為他要用。因為根本已經轉化成“我”,所以一切要為我所用。一切為我所用之後,發現這個“我”的力量容易被一切境相所迷惑,這就叫迷失本來。因為我們釋迦牟尼佛發現了這個根本——正覺,所以要提示大家常常回歸到根本上,不要再迷失,這個法就形成了當今的佛法。那麼我們釋迦佛之後的歷代祖師都用自己的修證去證明到這個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就具足了傳承。所以我們現在所讀的三藏十二部,這大藏經,不光是佛說的,也有歷代祖師說的,彙集在一起,無不指向覺悟。
       
        ——淨明上師2023年02月16日開示
       

  • 419

     419. 肯定平常心

        肯定平常心
       
        問:這兩天我們寢室兩位師兄打坐進入了一個狀況,就是在座上咒不是咒了,坐也不是坐了,什麼都不是了,該怎麼去問上師都不知道了。
        答:無師可問。
        問:就是提問題都不知道怎麼問了。
        答:無從開口。
        問A:我每次打七都有這一個,到了這兒,就是過不去。
        答:這不是道障,這是疑情。禪宗說的疑情起來了,它就是一團的,困在疑情裡面,不辨東西,就不知道怎麼去說了。
        問:心*就想往上師店跑了,計畫中。
        答:跑了也是一場空,我今天不在。(眾笑)
        問:阻止他了,勸他不要去,還是打坐。
        問B:前天我一座八小時,這個咒就跟新學的咒一樣。
        答:這個是必須的,這個東西出來越快,你就越徹底。
        問:這個是不是傳說中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答:對,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問C:上師,從那個狀態出來之後,又沒有那個狀態了,又跟以前平平常常那個一樣了。
        答:平常你得肯定,得承當,平常心是道。
        問:那如果不承當的話,還得來一次,它還會反復出來。
        答:它還會來,但是還會來的情況下,你很容易突破它。
        問:就是程度沒那麼嚴重了。
        答:一次比一次輕鬆。
        問C:那它沒有一個變化,就是它自己就沒有了。
        答:你不著相,哪來的變化?你若著相,念念都在變化。
        問D:其實我們打坐也是在破這個人我法執。
        答:你要肯定,不要懷疑,懷疑了又回到解放前了。
       
        ——2017-2018海口打七淨明上師開示
       

  • 420

     420. 咒念不出來時要合上嘴

        20241209咒念不出來時要合上嘴(瀟湘)
        答:你今天嘴巴張那麼大幹嘛?
        問:嘴巴?咒化空了然後張開。
        答:化空了你就嘴巴一直張著?等下飛一個蟲子進去怎麼辦呢?
        問:就幾秒,然後就又……
        答:要把嘴巴給閉上啊,不能張那麼大。張那麼大一個耗氣,第二個怕蟲子飛進去。有一種蟲子就喜歡飛到修行人的嘴巴裡面去,這個佛經上有講的。
        問:那上師,這個咒化空以後……
        答:嘴巴要合上,你“阿”念不出來了,一會嘴巴就要合上。
        問:哦,就張開一下就要合上。張開的時候也不要張得太大是吧?
        答:不要張太大。
        問:哦,好。
        答:我們那個道場要蓋陀羅尼被啊。
        問:哦,上師,我也是想問這個問題。您之前說這個,比如天魔過來吃你的時候,你這個……
        答:不是,這個不是防天魔。
        問:是防外魔是吧?
        答:這個就是像有一些精神不太好的,神志不太好的,他如果不披這個陀羅尼被容易受到干擾。
        問:哦,好,上師我一直披。
        答:所以打七一般都要披陀羅尼被。

淨明上師蔡奕忠老師

  • format_quote 上師讚:

    禮敬上師我至誠
    無量方便演實義
    不辭疲苦走四海
    救拔群迷出塵埃
    大象漫步截流處
    來歸遊子皆醒悟

      學佛的目的:一是了脫生死,二是深入經藏,啟用諸佛菩薩的智慧,救度眾生;學佛的下手處:先要打坐培養定力,而不是先從理論上、知見上去下手;印心宗修學的整個過程,需要老師做相應的系統的指導,直到大徹大悟。
  • 傳法風格 力行祖師遺訓,秉持當面親傳、跟進指導的傳法風格。老師灌頂時,一個一個弟子逐一灌頂,並親授每一位弟子咒文、咒語、手印以及打坐要領及其他細節...都給予系統而細緻的相應指導,傳法具有系統性和嚴謹性。
 佛弟子 © 2004-2020   :tang.fsvs@gmail.com